① 帮我介绍一下荆门
谁说不好玩,没水平!让我告诉你:
荆门位于湖北中部,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现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和屈家岭管理区,地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逾300万。
荆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日趋完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A级金融信用市,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试点市、湖北省电子政务建设试点市。
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出土文物异彩纷呈。中国历史第一县----权县建立于此,郭店楚简、战国古尸等轰动世界的历史文物出土于此,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和楚汉古墓群、屈家岭文化遗址等分布于此。这里养育了道教创始人之一老莱子、一代楚辞文学家宋玉、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楚国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着名历史人物,留下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千古传颂的历史典故。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23种主要矿产具有广阔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主要矿产累托石储量居全国之首,石膏、磷块岩、白云岩、石灰岩储量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体系日臻完备。已形成以化工、食品、建材和机电为特色的工业布局,拥有以荆门石化总厂、荆门热电厂、葛洲坝水泥厂为代表的中央、省属企业,以金龙泉啤酒集团、京山轻机、洋丰集团、宝源木业为代表的地方大中型骨干企业。
农业生态环境优越、综合优势突出。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水稻、棉花、油料、水果、生猪和水产品产量均居湖北省前列。
旅游、房地产、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迅速。荆门处于楚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旅游线的交汇处,得中独厚、山川秀美,有国家一级旅游景点60多处。明显陵文化内涵深厚,建筑风格独具匠心,植被保存完好。大洪山风景区云蒸霞蔚,钟灵毓秀,令人留连忘返。漳河、温峡风景区碧波万顷,岛幽林深,恰似人间瑶池。
交通枢纽优势明显。焦柳铁路和长荆铁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已建成通车的襄荆高速、正在建设中的荆宜、随岳高速和武荆高速公路在此交织成网。临长江、踞汉江,南水北调中线的江汉运河贯穿境内,水运资源得天独厚。东距武汉天河机场180公里,北距襄樊机场90公里,西距宜昌三峡机场90公里,航空条件尤为便利。
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位居三峡电网之内,是北电南送、西电东送交汇的通道,荆门热电厂三期建成后将形成18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功能不断充实。
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全市正致力于营造优质高效的行政环境、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建设创新、亲民、务实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荆门优越的区位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开明的投资政策,是投资者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事业的沃土和温馨生活的家园。
荆门热忱欢迎您来此洽谈商务、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投资兴业。在这里,您将亲自感受和体验到荆门是一座充满希望和魅力的城市。
②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范围
【概况】掇刀区成立于2001年,因三国名将关羽屯兵练军、刀掇巨石而得名。掇刀是三国古战场,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留下了荆襄古道、长坂坡、岳飞城等历史遗址,养育了清代名臣周培公,共和国将军陈士榘、邓家泰,当代旅台画家李可梅等民族俊彦。
掇刀区与荆门高新区实行一体化融合发展,与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实行区园合一,辖2个镇、4个街道,78个村民委员会、40个社区居委会。
全区国土面积640平方千米,耕地28575公顷。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3.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388,出生率5.73‰;死亡人口1248人,死亡率1.51‰;人口自然增长率4.22‰。城镇化率82%。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12.1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167.43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120.46亿元,增长5.8%。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上年3.7〖BFZ〗:〖BF〗63.7〖BFZ〗:〖BF〗32.6调整为4.04〖BFZ〗:〖BF〗55.81〖BFZ〗:〖BF〗40.45。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7.64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92亿元,增长6.5%。财政总支出33.37亿元,增长81.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13亿元,增长44.6%;基金支出9.89亿元,增长284.7%。
全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12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农业总产值11.82亿元,增长3.1%;林业总产值0.50亿元,增长7.5%;牧业总产值3.42亿元,增长1.5%;渔业总产值3.54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84亿元,增长8.5%。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3.1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970公顷。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64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370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49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总产量16.75万吨,比上年增加0.52万吨。其中,粮食产量12.92万吨,减少4.65%;棉花产量390吨,减少0.14%;油料产量3.79万吨,增长43.4%。蔬菜产量12.09万吨,增长1.78%;禽蛋产量5023吨,增长5.82%;水果产量0.69万吨,减少4.4%;水产品产量1.7万吨,增长9%;肉类产量1.09吨,减少57%;家禽出笼215万只,增长22.53%;生猪出栏9.06万头,减少10.91%。全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49家,家庭农场161家,其中新增合作社29家、家庭农场24家。创建示范合作社24家,示范家庭农场15家。
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5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7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新增有效“三品一标”认证3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5.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新增省级绿色示范乡村1个,省级森林城镇1个。建改无害化户厕7608座,新建农村公厕56座,完成3年计划任务的90%。
【拓展资料】
全区有规模工业企业136家。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58.7亿元,比上年增长7.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9.3%;规模工业产销率96.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油加工510.5万吨,同比增长6.1%;发电量69.8亿千瓦时,增长11.3%;精制食用植物油5.2万吨,减少7.1%;纸面石膏板5615.7万平方米,增长9.4%;混凝土128.1万立方米,减少19.1%;编织袋2.9万吨,减少29.3%;非制造布3.3万吨,减少10.8%;柴油131.5万吨,减少2.01%;汽油184.1万吨,增长8.7%;硫酸33.1万吨,增长32.4%;锂离子电池15427.6万只,增长50.7%;服装3738.9万件,增长0.8%。
全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6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1.8%;第二产业增长11.5%;第三产业增长28.3%。施工项目个数增长17.6%。房地产业投资完成额减少4.74%。民间资本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2.6%,占全区投资的71.8%。较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投资增长9.1个百分点。
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0.8%,高于上年同期38.6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29.7%。全区本年资金来源合计259.14亿元,增长6.9%。其中,自筹资金185.37亿元,国内贷款4.67亿元,国家预算内资金13.34亿元,其他资金41.3亿元,分别占本年资金来源的71.5%、1.8%、5.1%和15.9%。
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城镇市场实现社零额77.07亿元,同比增长11.9%;乡村市场实现社零额9.82亿元,增长10%。全区批发业实现销售额41.27亿元,占全区销售总额的47.5%;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0.75亿元,占全区销售总额的46.9%,增长9.9%;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05亿元,增长26.7%;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82亿元,增长96%。
全年“小进限”入库16家,退库9家。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3%,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外贸出口31.8亿美元,同比减少7.0%;进出口总额58.5亿元,减少12.7%;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2343万美元,增长9.5%。全区新发展市场主体4911户,其中企业1460户,个体342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5户。
市场主体总量增长14%,企业类市场主体总量增长16%。全区有道路运输普通货运个体户1481户,道路运输货运私营企业184家,从业人员6041人。营运车辆保有量5375辆,其中营运货车3739辆,客运车辆39辆。机动车维修企业91家,其中一类维修企业14家,二类维修企业59家,三类维修企业18家。危险品运输企业26家,危化品运输车辆1597台,危化品从业人员3190人。驾驶员培训机构7家,教练车277台,教练员209人。全区公路总里程1325.206千米。其中国道67.048千米,省道4.099千米,县道158.374千米,乡道319.237千米,村道776.448千米。
全区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1家,其中,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8家、创新战略联盟1家。完成交易总额5.77亿,其中技术交易额5.1亿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8件;全年新增商标注册申请241件,已注册商标193件,累计注册商标1139件,同比分别增加9.5%、40.9%和19.4%。全区有各类学校88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普通初中4所、小学18所、幼儿园62所(含民办幼儿园44所)。
在校学生27100名,其中职业高级中学在校学生987名,初级中学在校学生5668名,小学在校学生20445名,在园幼儿13390名(公办幼儿园4001名、民办幼儿园9389名)。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8%。全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个,文化体育产业企业1314家,其中规模以上(年度营业额达500万以上)企业12家。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0万册。农家书屋73家,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70家,社区文化室36个,覆盖率100%。“村村响”和“户户通”工程建有区级平台1个,镇级平台2个,村级用户终端610个。
城乡体育健身路径234处。接待国内外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14%。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机构203个,其中医院5家(综合医院2家、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专科医院2家),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机构198家(乡镇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5所,诊所类9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2家,村卫生室68所,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机构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所)。
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190人,其中执业医师562人,护士503人。床位数690张。全区免疫接种疫苗67336针次,0~6岁儿童保健管理12648人,管理孕产妇1911人,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18403人,管理高血压患者19503人,管理Ⅱ型糖尿病患者6372人,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967人。
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180人,培训316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23 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0个,就业行政村10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38.33万元、社保补贴25.72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2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8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5元,同比分别增长8.90%、9.50%。
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703 个,参保45410人,其中灵活就业参保人员713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562个,参保17300人,其中灵活就业参保人员4699人;参加失业保险单位503个,职工10153人;参加工伤保险单位585个,职工26472人;参加生育保险单位513个,职工14285人。全区有城市低保1285户2062人,年发放低保金1120.2万元;农村低保470户961人,年发放低保金337.6万元。
临时救助233人次,发放救助资金72.363万元;精准核实符合政策重度残疾人1821名、困难残疾人759名,发放补贴249.26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116套、建成34套,公租房分配入住34套。发放租赁补贴79户,共计15.34万元,完成率达158%。先后为8家企业解决职工住房148套,公租房入住率达98%以上。改造农村危房128户,拨付危房改造资金178万元。
全年全区完成造林面积186公顷,植树28.5万株,育苗面积383.13公顷。全区PM10累计年均浓度均值71微克/立方米,PM2.5累计年均浓度53微克/立方米,空气达标率为65.6%。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50%,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5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为100%。
【荆门化工园被确认为合格化工园区】 5月,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被市政府确认为全市首批唯一合格化工园区。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成立于2010年5月18日,是湖北两个省级专业化工园区之一,规划面积20.7平方千米,东至襄荆高速公路,南抵老_水库南路,西临荆门石化西边界,北到白庙路。园区已经形成石油炼制及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干”,精细化工、碳一化工为“两翼”,石油化工、锂电池材料、光引发剂和水性涂料、医药化工、防水材料、碳一化工六大产业链的发展格局。
【荆门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7月1日,荆门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这是全省第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也是荆门高新区_掇刀区在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特色产业集群(化工循环产业集群、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产业集群)后,又一项“国”牌认证。
【格林美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1月2日,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获批2018年(第25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实现荆门高新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这是格林美公司继2014年获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取得的又一国家级创新平台。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营业务是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废旧电池等废弃资源循环再造高技术产品,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是中国循环经济与低碳制造的领军企业之一。
③ 湖北省荆门怎么样
荆门市,中国地理版图最中心的位置,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之滨。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东西最大横距15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31千米。面积11884平方千米/12404平方千米/12045平方千米/12072平方千米(简册)。 区号:0724 邮编:448000 行政区划代码:4208 车牌代码:鄂H、鄂OH(警用车)、鄂HW(行政用车)。 人口: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户籍人口)320.11万人,人口出生率7.51%。,人口死亡率3.93%。,人口自然增长率3.58%。 地形气候:处荆山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西北和中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200~500米;东部和南部为平原湖区,地面高程多在30~50米。河流东部为汉江及其支流;西北部属漳河水系,均南入漳河水库;南部属长湖水系,均南入长湖。自然资源荆门矿产资源丰富,全市探明矿种50多种,矿床(点)543处,探明储量并开发利用的矿产达23种。尤其是非金属矿具有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等特点。其中,在石油钻探和航天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用途的累托石储量673万吨,居全国之首;石膏、白云岩和水泥用石灰岩储量居湖北省第一位,分别为11.6亿吨、12.5亿吨和6亿吨,磷块石储量3.6亿吨,居省前列。全境大小河流600余条,水域面积18.49万公顷,地表水、地下水总量为40.1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28万千瓦。荆门平原土质深厚肥沃,丘陵岗地宜草宜木,土地自然生产力高。全市各类土地面积1219.26千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49.4千公顷,森林面积340千公顷,淡水养殖面积5.95千公顷,人平分别为1.2亩、1.7亩和0.3亩。森林覆盖率35.7%,活立木蓄积量1120万立方米,树木136科251属485种。[
④ 介绍一下湖北荆门
荆门介绍
荆门市地处湖北省腹地中心,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北部。素有“地接江汉,门锁荆楚”之称,自商周(约公元前16世纪)以来,历代都在此设州置县,屯兵积粮,为兵家必争之地。
荆门市是楚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被湖北省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所辖钟祥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被誉为“楚文化地下宝库”的楚汉墓群和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明显陵”;1998年发掘出土的“战国女尸”,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稀世国宝”;城区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国名将关羽驻兵之地;城区还建有隋代的东山宝塔、建于清代的龙泉书院和“三台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龙、顺、惠四大名泉等。
荆门市是一片隽秀的土地。境内山水宜人,风光旖旎,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瑰丽如画。全国第八大人工湖――漳河水库水质纯清、碧波万顷;此外,还有雄奇险峻、虎距龙蟠的京山空山洞、钟祥黄仙洞;有云蒸霞蔚、钟灵毓秀的大洪山风景区和大口国家森林公园等。
荆门市地处湖北省腹地中心,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北部。素有“地接江汉,门锁荆楚”之称,自商周(约公元前16世纪)以来,历代都在此设州置县,屯兵积粮,为兵家必争之地。荆门市为省辖市,现辖京山、沙洋两县和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总人口近300万,版图面积1.24万平方公里。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汉江水域贯穿全境,焦枝铁路纵贯南北,以207国道、荆潜路、汉宜路为主线运输网四通八达,荆门机场的空中客运直达北京,如今,荆门地域既有公路大骨架、水上黄金道、铁路大动脉,又有管道运输线和航空运输线,已是天上地下空中相互交织、交相辉映。
荆门市是楚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被湖北省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所辖钟祥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4600多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被誉为“楚文化地下宝库”的楚汉墓群和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明显陵”;1998年发掘出土的“战国女尸”,距今23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稀世国宝”;城区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国名将关羽驻兵之地;城区还建有隋代的东山宝塔、建于清代的龙泉书院和“三台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龙、顺、惠四大名泉等。
荆门市是一片隽秀的土地。境内山水宜人,风光旖旎,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瑰丽如画。全国第八大人工湖漳河水库水质纯清、碧波万顷;此外,还有雄奇险峻、虎距龙蟠的京山空山洞、钟祥黄仙洞;有云蒸霞蔚、钟灵毓秀的大洪山风景区和大口国家森林公园等。
市境内矿产资源种类众多,储量丰富,磷矿石、煤、石膏、大理石、累托石、重晶石等遍布四乡八壑,品位高、易开采,其中磷矿石开采量和累托石储量均为全国第一,石灰石、石膏储量居湖北省之首,为发展建材、化工等行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荆门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全市有23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为295.62万人。少数民族有回族、土家族、苗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满族、侗族、彝族、瑶族、京族、水族、拉祜族、纳西族、畲族、白族、朝鲜族、黎族、藏族、羌族、维吾尔族、土族等22个。
⑤ 荆门石化总厂的公司产品
分公司现有原油加工能力为600万吨/年,主要加工南阳油、江汉油、以及通过仪长管线进厂的鲁宁油和进口原油, 2009年原油加工量达到480万吨。分公司拥有蒸馏、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催化重整、延迟焦化、燃料油加氢精制、蜡油加氢、干气制氢、润滑油加氢改质、酮苯脱蜡(轻重)、润滑油和石蜡加氢精制、分子筛脱蜡和深度脱芳、聚丙烯等41套炼油化工生产装置,是全国石油炼制加工手段最齐全的骨干企业之一。
荆门分公司可生产44个品种100多个牌号的产品。可生产符合清洁燃料要求的汽油和柴油,符合APIⅡ类标准的HVI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含 油量低于0.5%的全炼系列石蜡,适于橡胶工业、化妆品工业及食品工业的微晶蜡。可生产包括T36F薄膜料在内的系列聚丙烯产品。
此外,分公司还可生产3#、5#、7#、32#、36#、68#等工业白油产品及白色环保型橡胶填充油;可生产1#、2#工业凡士林及1#、2#纯凡士林;可生产用作气雾剂、医用乳胶手套等橡胶稀释剂的低芳烃窄馏份环保型溶剂油。
分公司有较强的原料及产品储存能力,现有各类储油罐300座,总储存容量81万立方米,储存容量完全满足生产所需,储存天数符合国家标准。
⑥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荆门石油分公司怎么样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荆门石油分公司是2000-03-31注册成立的内资分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月亮湖路12号。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荆门石油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0800722002526F,企业法人金政权,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荆门石油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汽油、煤油、柴油批发;销售润滑油、沥青、石油化工、化纤、化肥及其他化工产品(不含化学危险品及国家禁止或限制经营的化工产品);日用百货便利店经营;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销售纺织、服装、日用品、五金、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消防器材;销售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销售农用物资、办公用品、劳保用品、计生用品;销售钢材及建筑材料、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汽车、摩托车的清洗美容,摩托车的维修与维护;委托代理收取水电费、票务代理服务(含机票、车船票、电影票、演出票、体育赛事票)、交通违章罚款及ETC代缴费、彩票、电话充值卡服务,旅游代理服务;设备及自有房屋出租(含设备租赁、汽车租赁、房屋出租、广告位出租、场地出租)(油(气)库、加油(气)站内的房屋、场地出租不得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生产、销售汽车用品(不含汽车电子装置制造与研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化工(不含化学危险品)及环保产品(不得在油(气)库、加油(气)站经营场所周边从事生产);充电桩业务(须在油(气)库、加油(气)站安全范围内设置)。以下仅限取得有效许可证的分支机构经营:天然气销售(不含工业用),销售食品(含盐、生鲜)、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酒副食饮料,卷烟、雪茄烟零售,销售文化用品(含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汽车维修与维护,销售医药及医疗器械,住宿、餐饮服务,保险代理。(以上项目不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荆门石油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⑦ 国内各大炼厂的详细介绍
⑴地处四川东部的南充炼油化工总厂是1999年从四川石油管理局南充炼油厂分离重组而成的,隶属于国际上市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拥有常减压蒸馏、重油催化裂化、酮苯脱蜡(油)、异丙醇脱沥青等13套炼油装置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目前原油加工能力为60万吨/年。
⑵拟在广西再建大型炼厂
记者另悉,中石化在华南区域扩张成品油产能的并不限于广州石化一家,事实上旗下第二大的茂名炼油厂同样在实施扩建工程,茂名炼油厂的产量拟从年产1350万吨增长至年产1750万吨。业内人士透露,中石化还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在广西兴建年产800万吨的炼油厂计划。
中石化还从长远考虑,正在建设一条1691公里的输油管,将广东炼油厂的剩余产量送到西南地区,以便应对西南区可能的市场缺口。目前,输油管正在铺设中,计划明年完工。
⑶广州石化为中石化下属炼厂,是华南地区重要炼厂之一,目前年原油加工能力为770万吨,全部加工进口原油。目前炼厂加工的原油品种多为中东原油,炼厂生产的汽柴油全部供应广东市场。2003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广州石化炼油1000万吨改扩建项目可研报告。该项目在改造广州石化现有5套装置的基础上再新建5套装置,总投资超过30亿元,使广州石化的炼油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为了与炼油装置扩建工程配套,广州石化旗下的广州乙烯新一轮80万吨/年规模的扩产改造工程即将启动。
目前炼厂正在进行千万吨级改扩建,预计下半年竣工。届时,广州石化将继浙江镇海、广东茂名、南京金陵等地之后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1000万吨大炼厂。
⑷茂名石化
茂名石化隶属中石化,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其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350万吨,为华南地区第一大炼厂,主要加工进口中东高硫原油,成功首炼科威特原油,加工原油种类达到85种,居国内首位。其成品油主要销往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茂名石化2005年原油的实际加工量排名全国第二。1#催化装置(100万吨/年),2号常减压装置(设计能力为25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设计能力为25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切换装置的生产能力将从现在的17.5万吨/年增加到27万吨/年。23.1万吨/年苯、甲苯和混合二甲苯(BTX)、10万吨/年苯乙烯单体(SM)、10万吨/年乙二醇(MEG)、1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16万吨/年聚丙烯(PP)、5万吨/年丁苯橡胶(SBR)和5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MTBE)。
⑸东兴炼厂隶属中石化,地处广东湛江,前身是一家合资企业,2002年3月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收购,成为其直属管理的炼油企业。原有原油加工能力为200万吨/年,于2005年初扩建后一次性原油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年,几乎全部加工进口原油。
中山天乙目前拥有一套120万吨/年减压蒸馏装置和一套50万吨/吨焦化装置。该厂一套5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和一套8万吨/年的气体分离装置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管道吹扫,预计5月初有望开车投产。业内人士指出,中山天乙即将完工的催化裂化装置在广东小炼厂中尚属首例。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国际直馏油原料价格上涨、燃料油消费税新政等冲击接踵而至,广东部分小炼厂为增加出率和收益,不约而同地进行深加工装置投资,如佛山华鸿、东莞华阳等已建成的焦化装置,佛山瑞丰拟建加氢精制等等。
⑹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炼化)是由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和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各出资50%合资建设的石化企业,福建炼化目前的原油加工能力为400万吨/年,以加工进口中东原油为主。15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是福建炼化唯一的一套催化裂化装置。福建炼化隶属中石化,是我国东南地区重要炼厂,目前正进行炼油乙烯一体化改扩建项目工程,建成以后综合加工能力将达到1200万吨/年。该一体化项目由福建炼化公司、中石化、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公司合资建设,总投资268.21亿元。项目兴建完成后,福建炼厂将把其炼油能力由目前的400万吨/年扩至1200万吨/年,并新建年产80万吨乙烯工程,建成东南沿海最大的石化基地之一。
⑺镇海炼化
镇海炼化隶属中石化,位于浙江宁波镇海区,目前其原油年综合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左右,原油综合加工能力1850万吨/年,含硫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200万吨/年,为华东乃至全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炼厂,以加工进口原油为主。镇海炼化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年设计能力为180万吨/年。炼厂一号常减压蒸馏装置年设计能力为500万吨/年。镇海炼化的9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1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和1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
⑻高桥石化
高桥石化隶属中石化,位于上海浦东,目前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130万吨,为国内少数千万吨炼厂之一,主要加工进口中轻质油,国内油主要加工大庆油和海洋油。高桥石化是目前中石化下属炼厂中批量生产清洁柴油和98#汽油的少数几家炼厂之一。高桥石化3号常减压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800万吨/年。1号催化装置的加工能力为90万吨/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该炼厂2004年的液化气产量为41万吨,名列全国第七,在华东仅次于镇海炼化和扬子石化。高桥石化拥有处理能力30万吨/年的润滑油加氢装置,于2004年11月底建成投产。
⑼上海石化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位于上海市西南部的金山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炼化一体型企业,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集油、化、塑、纤为一体的综合性石油化工企业之一,目前年原油加工能力为1680万吨,全部加工进口原油。该厂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乙烯生产商,乙烯年加工能力为95万吨。上海石化是化工型炼厂,而且其合资的上海赛科乙烯项目已于今年6月29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其沥青装置生产能力为50万吨/年。2号常减压装置设计能力为560万吨/年。280万吨/年的1号常减压装置。
⑽金陵石化隶属中石化,位于江苏省南京,目前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300万吨(现综合配套加工能力为800万吨/年,其中含硫原油的加工能力为400万吨/年)。进口原油占原油加工量的2/3,是国家指定的加工含硫原油的基地之一。3#常减压装置能力为800万吨/年,1#加氢裂化装置能力为100万吨/年。
⑾扬子石化隶属中石化,年原油综合加工能力为800万吨,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炼化一体型企业。
⑿江苏泰州炼厂新建的150万吨/年CDU因技术原因将推迟至9月份投产。该炼厂在泰州县高港区投资建设年加工能力为300万吨的燃料油生产项目,一期工程一套150万吨/年的原油蒸馏装置(CDU)原计划今年8月份建成投产。新建的位于高港区的一套150万吨/粘的重油加工装置将于11月25日投入生产。
新装置由中石化和中海油合资建设,主要以海洋原油为原料,投产以后该厂每个月的燃料油产量将有望增加大约7万吨。泰州炼厂隶属中石化,泰州石化全称江苏泰州石油化工总厂,属于江苏陵光集团。现有原油加工能力350万吨/年,主产重交沥青、燃料油和甲乙酮等,与中国海洋石油合作,成立中海沥青(泰州)有限公司,加工中海油产自渤海湾的海洋重质原油,如秦皇岛32-6、蓬莱19-3等,因海洋重质原油为低硫原油,因此利用其生产的燃料油质量较好,产出的燃料油含硫小于1.00%,密度在0.97-0.98之间,为低硫环保型燃料。
⒀位于江苏淮安的清江石化隶属于中石化集团,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10万吨/年,二次加工能力60万吨/年。
⒁荆门石化隶属中石化,地处湖北中部的荆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500万吨/年,加工进口原油和国产原油,为长江沿线主要炼厂之一。国内炼厂液化气产量排名第十五位。12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是在原先6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基础上扩建而成,2005年10月中旬投产。
延迟焦化装置是以重油为生产原料,进一步深加工,出产汽油、煤油和柴油,同时副产石油焦,延迟焦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轻油的收率。
⒂九江石化隶属中石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华中地区重要炼厂,为中石化长江沿江主要炼厂之一,也是江西省境内唯一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拥有5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和年产10万吨聚丙烯、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主要加工国内的胜利油和部分海洋油。国内主要炼厂液化气产量排名第二十六位。
⒃长岭炼厂隶属中石化,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为中石化华中地区主要炼厂之一。目前,其原油年加工能力为500万吨,主要加工胜利油田原油和进口原油,同时具备聚丙烯生产能力7万吨/年。
⒄目前,巴陵石化公司在建的国内首套年产万吨级SEBS(氢化SBS)新装置即将全线开车。这套装置,是同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和总部“十条龙”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建设这项工程,是巴陵石化公司调整产业结构,做精做强锂系聚合物、环氧有机氯等核心业务,构筑核心竞争力的举措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巴陵石化公司可谓典型的“小而全”,共有各类装置54套,能生产10大类48个产品,平均每套装置年生产能力仅5000吨。装置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生产“大路货”、竞争力差、亏损严重。
通过缩短战线,凸显主业,形成了以一个基础(化工原料型原油加工装置)、三大拳头(锂系聚合物、商品环己酮、环氧有机氯系列产品)为核心的产品格局。巴陵石化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锂系聚合物、最大的商品环己酮以及惟一成龙配套的环氧有机氯系列产品生产企业。
隔膜碱装置由于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安全隐患多,一度被列入停产“黑名单”。去年,他们筹资900万元对装置进行技术升级,全部采用DCS系统控制,减轻了操作劳动强度,提高了装置安全系数,烧碱年产能可达4万吨。
年产过万吨的环氧树脂装置是在消化和吸收国内外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优化和改进的“精品”。通过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优化和技术创新,实现了产能增加、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成本下降,赢利空间得到拓展,年增销售收入近2亿元,增效近1000万元。
该公司全套引进的年产2.4万吨环氧氯丙烷装置含氯丙烷和氯丙烯两个单元,其生产的氯丙烯占据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去年,通过对装置进行改造,巴陵牌氯丙烯总产能超过5.3万吨,产品质量能全面满足农药、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及医药等各行业的要求,装置改造直接增效逾千万元,企业在国内同行业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通过结构调整,巴陵石化公司的环氧树脂专用化、系列化、功能化生产技术和环氧氯丙烷清洁生产技术等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开发出的光固化涂料专用环氧树脂,可完全顶替同类进口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仅半年时间就新增利润115万元。同时,自主开发的高附加值的邻甲酚醛环氧树脂新产品质量达到进口同类产品水平,完全能顶替进口,市场前景看好,去年创效1000万元。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BS装置,近年在结构调整中,成功实现了产量“五级跳”:1万吨、3万吨、5万吨、7万吨、12万吨。该公司每次对装置的动态结构调整,都有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作为技术支持,技术进步对效益的贡献率逐步增加。目前,他们已实现了5条生产线可同时生产不同牌号SBS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用户在不同的时段里对不同牌号产品的需求,装置生产完全走上了市场化轨道。
巴陵石化把持续提高SBS质量的方向定位在与世界同类优质产品媲美上,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瓶颈”问题进行招标攻关,解决了产品“黄变”和熔融指数难以控制等国际性难题,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根据国内道路沥青特点研制开发出针对性强、用量少、成本低的多个牌号的SBS专用道路沥青改性料,在多个重点道路建设项目中得以成功应用,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
在呈多元化、辐射式发展的产品结构调整中,巴陵牌SBS用途也得到广泛拓展,至今已衍生出40多个牌号的混合粒料系列产品,产品应用覆盖了制鞋行业、道路沥青改性、塑料改性、防水卷材、黏合剂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巴陵石化公司还自主开发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更高的SIS(苯乙烯—异戊二烯)新产品和更适宜聚合物改性的SEBS新产品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
在持续创新这一巨大“引擎”的拉动下,巴陵石化已成为国内SBS生产线最多、能力最大、品种和牌号最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锂系聚合物生产企业,拥有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锂系聚合物及其催化剂综合技术。去年,巴陵牌SBS总产量达14.4万吨以上,生产能力仅次于美国科腾聚合物厂(18万吨/年),位居世界第二。
⒅武汉石化隶属于中国石化集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为沿江5家炼厂之一,目前原油加工能力500万吨/年,拥有2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一套、150万吨/年常压和80万吨/年催化裂化联合装置一套、1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一套,30万吨/年的催化重整装置一套,新建的15万吨/年的芳烃抽提装置已经竣工,目前进入油联运测试阶段。在2005年下班年启动其800万吨/年一次产能扩建项目和与之相配套的7套二次深加工设备建设。
⒆安庆石化提炼油种以中原、胜利油为主,进口油种约占原油总加工量的3成左右。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3年安庆石化实际加工原油330.96万吨。
⒇洛阳石化是河南省内最大的炼厂,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属的国有特大型石油、化工、化纤一体化的石化企业,是我国中部地区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企业始建于1978年,1984年开工投产之后,边生产边建设,最终于1993年全面完成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单系列500万吨/年的炼油工程建设。2000年9月,总投资64亿元的洛阳化纤工程也全面建成投产。目前该炼厂现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800万吨/年,以加工中原原油、塔里木原油、吐哈原油及进口原油为主,但之前因二次装置配套不足,实际综合加工能力仅约500万吨/年左右。洛阳石化新建的一套延迟焦化装置已于日前正式动工,该套装置的年加工能力为140万吨,预计在2007年第2季度将建成投产。
延迟焦化装置是以常压渣油为原料,深加工得到液化气、汽油、柴油等轻质产品的一种炼厂常用生产装置,可以大幅提高轻质油品的收率。
前不久,洛阳石化聚丙烯公司生产的“五层共挤双向拉伸聚丙烯平膜(BOPP平膜)”被认定为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荣获了河南省科技厅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洛阳石化2万吨/年BOPP薄膜装置主生产线全套工艺设备从法国DMT公司引进。该生产线采用“五层共挤”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可生产包装膜、烟膜、电容膜等多种高档薄膜产品,最高生产车速可达到450米/分钟,薄膜厚度范围为12微米~80微米。五层共挤双向拉伸聚丙烯平膜是以该公司生产的聚丙烯薄膜JF300为原料,紧密结合市场需要而研发生产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洛阳石化聚丙烯公司生产的BOPP平膜产品,现已销往全国9个省、市,用户反映良好。该产品的成功开发,填补了河南省薄膜市场同类产品空白,缩小了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提高了装置国产化水平和产品档次,产品结构得以改善,企业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21)济南炼厂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隶属于中石化,该厂始建于1971年,现有一次原油加工能力500万吨/年;该炼厂主要加工胜利原油,而进口原油在其石油需求中的比例为20%左右。但其配套设施有所不足,二次加工能力只有350万吨/年。
(21)中国蓝星集团石化公司济南长城炼油厂(简称长城炼油厂)原属国家保留的82家地方炼油企业之一,始建于1972年,曾隶属于济南军区以及济南市石油化学工业局。后在2002年底被中国化工集团公司(ChemChina)下属的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收购。现有主要生产装置有:年加工能力30万吨/年的常减压装置、15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4万吨/年的沥青装置。油库方面,该厂有原油罐4万立方米,成品油罐3.4万立方米,以及500立方米的液化气罐。从2月底开始,启动为期一个月的计划性停产检修。据称,此次检修是为了配合装置的改建,期间该厂将对原有15万吨/年的催化装置改扩建,加工能力提升至17万吨/年。
⑧ 荆门的资源
境内维管植物有172科755属1647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40属79种;裸子植物7科17属24种;被子植物138科698属1544种。在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117科553属1220种;单子叶植物21科145属284种。在维管植物总类中,乔木类植物有54科142属453种,灌木类植物有65科184属479种,藤本类植物有23科63属147种,草本类植物有123科608属1247种。用材类植物有43科114属280种。在全市植物资源类型植物中,淀粉植物类86种、食用油脂植物类37种、维生素植物类16种、野生蔬菜76种、野果植物类46种、蜜源植物182种、药用植物1011种、用材植物87种、纤维植物143种、香料植物97种、工业用油脂植物138种、园林花卉705种、能源植物107种。全市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栎树、刺槐、泡桐、对节白蜡、银杏、桂花、香樟,其中国家二级、省级珍贵树种11种。马尾松、杉木、银杏、香樟等树种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和南部平原湖区。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44.53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35.9%,其中森林面积40.53万公顷,人均拥有森林面积2.03亩。活立木蓄积量1752万立方米,亩均蓄积2.88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9%。全市主要陆生野生动物170种,其中鸟类100种、兽类7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红腹锦鸡、小灵猫、猫头鹰、灰鹤、白尾鹞等20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果子狸、狗獾、猪獾、黄腹鼬、豪猪、红白鼬鼠、豹猫、华南兔、绿头鸭、白鹭、棕腹啄木鸟、画眉、苍鹭、灰雁、乌鸦、环颈雉、八哥、灰喜鹊、董鸡、王锦蛇、银环蛇、湖北金线蛙、黑斑蛙等,分布在全市各个乡镇。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2499公顷。 全境大小河流600余条,水域面积18.49万公顷,地表水、地下水总量为40.1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28万千瓦。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泉眼、水库星罗棋布,地下水和地表水十分丰富。全境大小河流900余条,形成以汉江中下游、漳河、长湖和府环河为主的四大水系,连接着58座湖泊556座大中小型水库、71处河坝和12.95万口堰塘,全市水域面积18.52万公顷。
据测算分析,辖区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3.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5.4亿立方米,除去重复计算量12.94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6.13亿立方米。过境河流主要有汉江、漳河和富水河;入境河流主要有蛮河、长寿河;出境河流主要有京山河、天门河、西荆河。汉江皇庄站多年平均过水流量1710秒立方米,过境水量504亿立方米;漳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91亿立方米。境内百亩水面以上湖泊58座,正常蓄水位容积5.5亿立方米。其中,千亩以上水面的湖泊19座,正常蓄水位容积5.33亿立方米。
较大湖泊为长湖,正常水面11.34千公顷,镜月湖、借粮湖、彭冢南湖、林湖、贺吕湖、虾子湖、黄荡湖次之。蓄水工程有大型水库7座(外管3座)、中型水库29座(外管4座)、小(Ⅰ)型水库157座(外管2座)、小(Ⅱ)型水库363座,另有2座在建未验收投运,总库容49.97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6.43亿立方米(不含外管水库);12.95万口塘堰总容积2.5亿立方米。引水工程主要分布在汉江沿线,有大小引水闸16处,引水流量210.7秒立方米;71处河坝可蓄水量5961.1万立方米,引水流量20.6秒立方米。提水工程有大中型电灌站77处,年提水能力3.17亿立方米。机电工程35处装机97台,容量2657.7千瓦。 焦柳铁路、长荆铁路(扩能改造)、蒙西华中重载铁路(建设中)、沪汉蓉沿江高速铁路(规划)、太原至南宁高速铁路(规划)、襄荆宜城际铁路(规划),辖区内设有荆门站、荆门南站(沪汉蓉沿江高铁、襄荆荆城际)、荆门东站、钟祥站、京山站、沙洋站(建设中) 等。
荆门站
荆门站地处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湖北省荆门市,焦柳、长荆铁路线在此交汇,焦柳线上行方向距离月山站623公里,焦柳线下行方向距离柳州站1028公里,长荆线上行方向距离汉口站243公里。属客货二等站。
截止2013年6月止,荆门站每日接发50趟列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长春、沈阳、重庆、成都、南京、合肥、杭州、南昌、长沙、西安、太原、郑州、石家庄、贵阳、昆明、柳州、遵义、岳阳、衡阳、株洲、张家界、怀化、信阳、湛江、九江、无锡、镇江、常州、阜阳、六安、商丘、洛阳、南阳以及省内武汉、宜昌、襄阳、十堰、恩施、鄂州、黄石、随州、利川、红安、麻城、黄州、当阳、宜城等城市。
京山站
京山站设有站台2座,共有2条股道,包括1条正线和1条到发线。京山站建筑面积170860㎡,其中,站房建筑面积9245㎡、站前高架人行平台、无站台柱雨棚、地面层人行通道、地面层停车场。京山站站房设计有如一只展翅的大鸟,寓意千年鹤归、九省通衢及中部崛起。站房主要分为地面层、站台层、高架层。首层为铁路桥梁结构,上层则为大跨度空间流线型金属钢结构,主拱最大跨度为116m,高度为50m,最高点距离地面58m。可实现“等候式”及“通过式”相结合的进站模式,而旅客更可在站厅俯瞰所有停靠于站台上的列车。
钟祥站
钟祥火车站在钟祥境内全长67公里,穿越5个乡镇,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合肥、南京、无锡、苏州、杭州、重庆、成都、宜昌、荆门、襄阳等城市客运列车。 素有“荆楚门户”之称,拥有得天独厚的公路交通交通环境。2002年襄荆高速建成通车,结束了荆门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逐步形成了四纵连三横,一环绕荆门公路的公路主骨架,四纵即襄荆高速、207国道、寺沙公路、安京公路和京天公路,三横即皂当公路、汉宜公路、荆潜公路和荆南公路,一环即荆门城区至钟祥、钟祥至京山、京山至沙洋、沙洋至掇刀;以县乡油路为支脉,以乡村公路为基础的,辐射各县市区、连接各乡镇、通达各乡村的干支搭配、内外联通的全市公路网络;乡乡镇镇通了油路,村村通了公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1522.114千米,公路密度按土地面积计算为90.37千米/百平方千米,按人口计算为39.01千米/万人。全市有高速公路313千米,国道127.859千米,省道746.979千米,县道854.739千米,乡道4507.622千米,专用公路38.626千米,村道4933.289千米。全市有等级公路10840.50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13千米,一级公路84.583千米,二级公路1169.61千米,三级公路1010.063千米,四级公路8308.245千米,等级公路比重为94.08%,等外公路636.613千米。全市公路养护里程11199.297千米,其中列养里程1913.604千米(国道127.859千米、省道746.979千米、县道列养里程854.739千米、乡道列养里程184.027千米)。荆门城区绕城公路(建设中)、G42沪蓉高速公路(武荆段、荆宜段)、G55二广高速(襄荆段)、枣石高速(建设中)、G4W2随岳高速公路、荆新一级公路等交汇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