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什么时候不用
扩展阅读
同类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2 09:34:05

石油什么时候不用

发布时间: 2022-04-16 06:46:45

① 地球石油还可供人类使用多少年呢

自工业革命以来,石油作为使用范围最广泛的矿产资源,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意义重大。无论发展经济还是科技,都离不开石油。然而,也因为人类依赖石油。就促使石油逐渐变成一种不可再生能源了。尽管石油的原材料离不开氢、碳等元素,但人类开采石油的速度实在过快,地球上早已面临着一个接着一个油田开采枯竭的结局。依照地球上石油的储存量,石油最多还能供人类使用多少年时间呢?

科学家给出的数字一直是飘忽不定的,最初是200年,又变成了150年,再到50年,当然也跟石油开采和利用程度相比20世纪多得多的原因。可是,令人感到疑问的是,为何一个又一个50年时间过去了,石油也没有枯竭,反而一段时间后,又一个新的油田被人类发现到。好似地球的石油就像水井一般,只要人类去开凿,就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那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吗?




石油终将一天会被淘汰掉,哪怕退一万步,石油在150年后枯竭了,人类文明也不会如同想象的那般,直接倒退,毕竟车到山前必有路,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石油资源的呢?石油真的如此珍惜吗?还是科学家所说不假,多数人都被少部分人欺骗了呢?

② 石油到底是怎样形成的石油未来会枯竭吗

石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它真的不可再生吗?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石油,我们每天都在处理。也许在很多人眼里,石油的认知是汽柴油,他们觉得自己没车,不用汽柴油,觉得石油能量跟自己没关系。其实石油衍生品非常丰富,汽油和柴油只是其中两种。

石油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燃料、润滑油、沥青、石油溶剂及化工原料、石油蜡、石油焦炭。燃料包括汽油、柴油、煤油、航空煤油和液化石油气。润滑油主要分为内燃机油和润滑脂。石油蜡主要包括石蜡、地蜡、石油油脂。沥青是我们通常用来修路的那种沥青。石油焦炭的主要成分是焦炭。石油溶剂和化工产品是指乙烯、丙烯、乙炔、苯、甲苯、二甲苯等烃类小分子,以及炭黑、氢气等产品。

如果化石能源的能量是匹配的,核聚变的能量是森林大火,那么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一旦人类掌握了可控核聚变,化石能源将退出历史舞台。到时候就算石油能量没用完,我们也要放弃。

③ 中国石油开采的前景如何预计何时枯竭

中国14年后石油储量恐枯竭

大公网消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近日宣布撤回收购美国优尼科决议,中华经济研究院根据上海社科院能源报告指出,中国原油市场不但面临需求持续膨胀等五大挑战,且预估在14年后,即将面临储量枯竭难题。

据报导,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八月二日宣布撤回对美国优尼科公司收购要约后,此议题虽然告一段落,但中国原油储量变化仍备受瞩目。

中经院在本周最新出刊的“国际情势周报”中,引据上海社科院近期完成的能源报告,认为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且面临五大挑战。

第一是原油需求持续膨胀:2004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达1227亿吨,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预估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原油需求分别增加至 2.7亿吨、3.1亿吨、3.5亿吨和4.0亿吨。

第二、供需缺口日渐明显:与持续成长石油需求量相比,中国原油自给自足能力几乎已达极限。目前,中国石油储量为23.8亿吨,按每年产油1.8亿吨至2.0亿吨速度计算,23.8亿吨油量,将在14年后石油枯竭。

第三、原油进口管道过于单一:目前中国 90%以上进口石油透过海运,绝大部分海运由外轮负责。其中海运进口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是受美国控制全球最重要战略通道之一。若遭遇战争、外交等不可抗拒风险,中国的石油运输安全将处于被动局面。

此外,第四项挑战是原油供给受制于人:中国主要石油进口国为中东、中亚及俄国。但美国加强对中东地区石油控制权,并阻挠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与俄国油气投资合作进程。

在居于高档的国际油价之下,第五项挑战便是中国承担风险能力脆弱:目前推算,若每桶国际原油价格上升1美元,中国将多支付6亿美元外汇,负担不轻。

④ 石油什么时候用完

从目前已知的储量和当前用量看,应该是100年左右,不过考虑到使用量的增长,估计就是50年左右吧

⑤ 石油还能用多少年,石油用完了现在世界上这么多汽车都作废了吗

新能源汽车
人类何时不用石油和煤了呢?那要看开采成本以及综合成本上升的速度与替代能源成本下降的速度何时能达到接近的水平。什么时候继续使用这两种能源的成本高于替代能源的成本了,那这两种能源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就不远了。
举个例子,人类最早是用木柴做能源的,但现在不用了,不是木柴用完了,而是煤和石油的综合成本大大低于木柴所致,人类不是造不出用木柴驱动的汽车而是那种汽车根本不会有人买,因为太不经济了。不知我说明白没有。
理论上讲,现在探明的可开采储量和用量考虑,煤可以用80年左右,当然探明储量还会增加,使用量也不断变化。但是有很多替代能源问世,比如植物柴油和其他植物燃料,现在已经到了实用阶段。还有人造小太阳,基本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以后是完善的问题,我国的人造太阳持续时间可以达到3秒,以后技术突破只是时间问题,等这个解决了,能源问题就解决了,因为全世界海水中氕氘氚的含量可以供人类使用万亿年以上,因为每公斤海水中所含的氘,可以产生300公升汽油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拿什么来代替石油?
国际油价在今年年初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然而,随着油价的不断飙涨,甚至有专家预测原油价格将增至200美元一桶。这件听起来好像遥不可及的事情已经近在眼前。
石油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开采一点就少一点。当我们将石油都开采尽了以后,我们还能烧什么?我曾经跟业内一位前辈聊起过替代能源问题,他郑重地告诉我:短期内,根本就没有新能源能够完全替代汽油。
丰田是混合动力的先行者,利用电动机来减少汽油机(或柴油机)消耗的技术固然是个好办法,但短期内依然无法完全脱离对石油的依赖,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缓解石油消耗的速度。况且,混合动力车型的成本比普通车型高出很多,如果没有国家的有力支持,仅凭消费者自愿购买,数量十分有限。
燃料电池技术也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替代能源技术,燃料电池车在行驶过程中是零排放,但电池的回收政策如不完善,废电池污染将比目前的尾气排放污染严重得多。
再说生物能源汽车,这种技术基本上是利用生物能源提取乙醇作为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但提取乙醇需要大量粮食作物,在提取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技术若不跟进的话,生物能源就显得有些得不偿失,到头来还要与人类争粮食。
至于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技术还属于摸索时期,且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在能量生成过程中会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还不好说。
或许,当人类发明出不吃饭也能长大个的方法时,也就离无需耗能的永动机时代不远了。不过现在,我们还需要吃饭,也还需要烧石油。石油价格飙涨只是给我们敲响了一声警钟,让我们麻木的环保神经稍微受了点刺激,完全凭涨价来控制石油的消耗量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当然,仅凭我们个人的力量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形成一种环保意识,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追求大排量,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追求大空间。试想,当有一天有钱都没法加到油的时候,一辆排量再大、再有面子的车,也会显得格外可笑。
乐观的理由
当油价涨到每桶200美金,我们怎么办?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话题。3年前,国际着名的投资银行Goldman Sachs的一支股市分析师团队曾大胆预估,油价将上升至每桶 105美元,当时引起市场一阵哗然和不以为然。随后,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今年终于突破120美元大关。本月,这个团队再次语出惊人,暗示未来全球原油供给出现紧缩时,每桶油价将极有可能飞升至200美元的天价。
当我把这一个问题同时提问给几个朋友和业内人士之后,发现面对这样一个具有恐慌性质的未来假设,大家都不约而同显得乐观。尽管各自乐观的理由不同,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油价再高,依旧有很多人会买车开车。
今年“两会”,节能减排成为中国汽车业界的第一号议案。的确,石油资源并非取之不竭,油价不断走高给世界敲了警钟。我们凭什么乐观?也许是对人类智慧的自信。一位经销商对我说道:大家都关注油价,甚至产生担忧,是因为现阶段人类过于依赖石油。他乐观地认为,“只要找到可以替代的,不钻死胡同就行了。”的确,很多工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尤其是汽车产业。油价的上涨,加大了消费者的用车成本,自然抑制消费者的购买欲。汽车产业有理由恐慌,但是束手待毙显然不是人类的作风。最近几年,但凡汽车行业的各类发布会和会议,会发现“可替代能源”已成为这些活动的共同议题,通用、大众、丰田等汽车厂家未雨绸缪早于多年前着手研发非燃油汽车。油价上涨,刺激了更多可替代能源和技术的衍生,也许这就是我们乐观的理由。
“当油价涨到每桶200美元。”这不只是未来的一个假设,也是现阶段人类应对稀缺资源减少的重要命题。我们看到,目前可替代石油的能源和技术有很多种,包括生物能源、氢能源,还有电池(电动)车,可以更省油的混合动力等等。虽然这些技术现阶段并未成熟,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实现替代石油的重要地位。但是,无疑在不久的未来,走进千家万户的车子,将不再是燃油汽车,而是各种形形色色的环保车型。
马电混合动力车
有“危”才有“机”
国际原油市场的“诡异”程度一点也不亚于风云突变的股市,而产油国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就是个坚定的唱多者,他在去年11月的第三届欧佩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峰会开幕式上警告:“如果伊朗受到攻击,油价将升至200美元/桶”,当时,人们对此危言耸听的论调还嗤之以鼻,没想到四个月过去了,国际油价已经轻松突破110美元大关。尽管国际油价的飙升有国际炒家在背后兴风作浪,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百美元油价的时代,因为国际原油就只有那么一点,供不应求自然价格上涨,要是进行价格管制,人为压低价格,那么全世界都会出现“油荒”。
油价每桶200美元也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德国外汇管理公司分析师Thomas Bachheimer早在2006就预言,鉴于需求增长和有限的资源这样的形势,在石油需求高峰的2010年,原油价格甚至会上涨到每桶200美元。
汽车行业所耗费的石油几乎占到了所有石油销量的一半,油价的上涨对汽车行业是个重大“利空”,就拿国内来说,在家用轿车的使用成本中,油费超过了一半的份额,自然会影响人们的购车欲望,从而对汽车产销产生负面影响。在油价持续破百的这一段时间,国内汽车股的跌幅远远大于大盘也说明了这一点。而在本报所做的调查中,大多数读者认为,油价上涨会推迟自己的购车计划。
马电混合动力车
俗话说,凡事皆有两面,油价的持续上涨对汽车行业也不全是坏事,将反而推动汽油、柴油车的替代如氢动车、电动车等加速商业化。目前,氢动车和电动车的技术正不断成熟,制约其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和汽油车相比的成本过高,但油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具有节能环保效益的氢动车、电动车也就显得不再昂贵,反而可能会促进上述车型的普及,最终使汽油车永无翻身之地,从而将高昂的油价打回原形,也许在那时,汽车行业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
“高昂的油价对中国汽车行业而言也可能是个机会,在汽油车的时代,中国汽车失去后来居上的机会,中国应该抓住电动车的机会”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称,“比亚迪2025年拿全球汽车第一。”他的是依据高昂的油价将促进电动车的普及,这就是商机。
fcx混合动力车
本土车企机不可失
通常来说,“凡夫俗子”们最大的特征是事情不到逼急了不会去做,像我,很多时候文章不到临近截稿期是不会有写作灵感的。当然,这样的处事态度恰恰是那些所谓的“成功学”大师最为不爽的。但是,我一直认为现代社会已经够紧张,够忙碌的,只要不妨碍工作、生活,为何不让自己悠着点?
fcx混合动力车
然而,作为个人可以让自己悠着点,但“肩负重大责任”的大企业就不同了,他们不但不能过得悠着点,反而要不断给自己增加压力,因为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如果没有强烈的危机感,被淘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现在的本土汽车企业也仅仅停留在“吃饱”的阶段上,虽然他们一直很努力,不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甚至可以用“拼命”来形容,但很可惜,他们“付出的”远比“该得到的”要多得多,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卡宴混合动力车
问题出在前瞻性上,本土汽车企业没有想太多“假如”的事情。其实,“未雨绸缪”才是企业提升自身实力重要手段。举个例子,去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飙升,加上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接轨,国内用车成本全面攀升,环保意识空前高涨,这原本应该是本土汽车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的“根”本就在小排量车型,不过,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假如油价升到每桶100美元”时市场会变成怎样,结果导致当百姓们需要好的小排量车型时,本土汽车企业却一窝蜂地往高端发展,造更大、更贵的车型。
或许,中国的产业结构太过“宠溺”本土的汽车企业了,好多次的“油价上涨”、“钢材上涨”都替他们承担了、消化了,让他们可以不用想太多“假如”的因素,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恐怕,本土汽车企业从没想过“假如油价200美元”,该怎么去应对。
石油越用越少,油价突破“110”还远不是终点,不出意外,接下去会继续突破120、130……乃至200,这不是危言耸听,只是早晚问题。中国并非产油大国,能源利用率也远低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要抵消油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只能用“人力成本”去弥补,而人力成本恰恰是本土汽车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如果这一优势不复存在,本土汽车企业又该如何发展

⑥ 石油是不是在五十年内会用完以后怎么办

不会,1976年的时候就说只能再供应50年了......他说的多少年能用完可能指的是当时已探明的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会勘探出更多的石油资源,至少你我子孙辈是看不到石油用完的那天。到那时候肯定已经找出替代资源了。所以不用担心。

⑦ 石油什么时候会用完

每年全世界所消耗的石油总量大约为40亿吨,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消耗速度,乐观一点能够供人类使用两三百年左右的时间。

一旦石油资源被消耗一空,就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今石油危机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的头等大事,所以为了减少石油消耗人们又相继开发出各种新能源来替代石油资源。除了能够帮助人们转移对石油的大部分依赖,更是为了让石油的可使用时间能够尽量延长。


当然造成这个延期的因素可能很多,能源专家会根据当前的探明储量和现代石油勘探技术做一个综合性的评估,然后根据当前石油消耗模型计算石油可以使用的时间,就像英国石油公司BP的专家们预估的一样,并不是说70年后石油就用完,因为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石油探明储量增加,另一个是人类石油消耗量增加,前者大于后者,那么这个期限一直都会推迟,后者大于前者,石油可能就会提前耗尽!


社会背景:

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被消耗光。很多人都觉得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其实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只不过它的形成通常都需要亿万年的时间,这对人类来说是等不那么久的,所以也可以说是不可再生了。



全世界的汽车每年所消耗的石油资源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不光是汽车,还有很多东西都需要用到石油资源。可能很多人都过比较好奇目前世界上的石油还能够支持人类使用多久。根据现有的资料表明,世界上已经探明的石油总储量大约是两千亿吨,再算上未被探明的石油,大概能有一万亿吨。

⑧ 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什么时候用完

建议看看这段话

美国经济学家罗塞尔·罗伯茨(Russell Roberts)曾以小说形式写了一本介绍经济的书,书名是《看不见的心——一部经济学罗曼史》。这本书的主人公山姆·戈登是经济学硕士,爱德华学校的经济学教师。他在第一天给学生上经济学课时,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世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藏量为5310亿桶,每天石油消耗为165亿桶,我们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将用完这些石油。他要求学生一分钟做出回答。许多学生开始用计算器计算。但山姆·戈登告诉他们,答案是永远用不完。因为当石油越来越少,价格上升过高时,人们就不会用石油,而用其替代品作燃料了。只要石油价格上升到足够高,一定会有替代品出现,剩下的石油由于开发成本太高,无人开发,石油自然不会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