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中国断油能够支持多久美、日呢
相比美日等国战略石油储备天数高达200天以上,业内人士估算,目前中国石油(10.08,-0.03,-0.30%)储备天数约在30~45天左右,与国际能源署石油储备需要的90天标准线相距甚远。而据官方口径,中国需至2020年才能实现90天的储备目标。
所谓石油储备,即战略石油储备,是为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而建立的储备制度,起源可追溯至在1973年中东战争期间,由于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对西方发达国家搞石油禁运,发达国家联手成立了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纷纷储备石油,以应对石油危机。
当时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的石油,主要是原油。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能源署又规定增加到90天,主要包括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两种形式。
而目前,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国,其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天数不仅有90天,甚至还超标完成,达到百天之上。
数据显示,美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高达7.27亿桶,商业原油库存也有3.5亿桶。现在,美国各地的原油储备仓库已经接近存储能力极限,据称足够满足国内158天的需求。另外,每天航行在世界各大洋的美国各石油公司油轮储备8000万桶原油,相当于全世界一天的石油产量。
日本的石油需求几乎全部来自国外,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的国家石油储备量已达到103天的原油进口量,与民间石油企业石油储备量相加,相当于184天的原油进口量。
而在欧洲,多数国家都制定法律,要求储备应能满足90天的成品油消费。已知的德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也达到了100天以上。“如果现在伊朗打一场200天的仗,对全世界石油运输搞制裁,美国可以坚持420天,欧盟大概是238天到250天,日本也在200天以上。”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估算道。
中国:石油储备才几十天相比之下,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量不仅不足百天,而且与国际能源署规定的90天储备目标相差甚远。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确认,从国内当前的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商用石油的储备能力来看,我国确实只有30多天近40天进口量的石油储备能力。
他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完成的石油战略储备一期工程,首批四个储油基地储备总量约为1400万吨,只相当于十几天的进口量;而国内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也只有21天的进口量。
这意味着一旦伊朗危机升级,海湾地区石油出现断供,中国单纯依靠现有储备只能支撑30余天,而这显然不是好消息,英国《金融时报》就指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雄厚的战略石油储备,在石油供应危机时期,中国仍然面临着威胁。
为何中国作为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战略石油储备竟如此“寒酸”?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直言,是因为中国石油储备建设相对滞后、起步较晚。
资料显示,早在2000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石油进口国,但真正开始石油储备,则是在2007年,而那时,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就达到了50%。
不过,好在中国石油储备工作起步晚发展快,去年1月,国家能源局首任局长张国宝在首届中国经济年会上就表示,我国已经顺利完成石油战略储备一期工程。首批四个储油基地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已投入使用,储备总量约1400万吨。同时,二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目前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全面完工,届时中国总石油储备能力可达2.74亿桶(约合3753万吨)。此外,中国计划到2020年完成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全部工作,总共将建成约5亿桶储备,大致相当于90天的石油进口量,届时中国的石油储备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二。
德意志银行驻新加坡的石油分析师表示,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行动,“很可能将成为今年乃至10年内国际石油市场的一大特征”。
❷ 2022中国石油储备够用多少天
70天。里昂证券分析师此前预计,中国2022年的举郑储备是约为70天,中国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占世界石油行桐需求增长的正带颂44%。所谓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的有效途径之一。
❸ 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战略石油储备各能够维持多少天
实际上这个储备是不好统计的.
有好几种版本
西方国家有一些情报数据显示,美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够维持100天,欧洲能够维持一个月,中国只能维持三、到四天,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数字。日本虽然是一个石油非常缺乏的国家,但是日本1973年搞了一个“战略石油储备法”,日本目前政府的储备和民间的储备加起来一共有170天,也就是超过六个月的时间。
http://www.hispeed.com.cn/Forum/ReadPost.asp?PostID=645436
欧盟各国储备了至少可供消费111天的战略石油储备,比欧盟所规定的至少90天的储备多21天
http://www.oilnews.com.cn/gb/jingji/2001-09/24/content_17154.htm
中国目前战略石油储备只可以供国家正常使用40天。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3/27/20071223/14569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