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央企石油钻井怎么改革
扩展阅读
怎么监管销售价格 2025-01-24 01:32:50
扫描仪数码管什么价格 2025-01-24 01:29:50
欧派衣柜产品质保多久 2025-01-24 01:28:53

央企石油钻井怎么改革

发布时间: 2024-04-05 15:47:19

中石油双序列改革技术岗与管理岗可以互换吗

中石油双序列改革技术岗与管理岗可以互换。目前中石油,科研系统实行双序列制,即行政管理系列和技术专家序列,这两条序列可以相互转换,行政管理岗人员可转技术专家,技木专家也可转管理岗。专技岗和管理岗可以互换,严格来说那不叫互换,叫转岗。专业技术岗共十二级,管理岗共十级。

中石油双序列划分标准

中国石油央企进行了双序列改革,主要指的是行政管理岗位序列和专业技术岗位序列。并行,一起形成双序列体系,改变了以往的只能选择一种岗位的干部岗位管理体系。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条新的职业发展通道,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⑵ 请问有谁对石油钻井比较了解项目急用

我认为钻井优势大一些,钻井在国内的工资待遇都要高于采油,在钻井队干到司钻岗位在会上一些英语你去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的海外公司应聘年薪都在30万人民币以上,如果到外国公司应聘就更高了,而且有钻井是石油行业的龙头这种说法所以我认为钻井优势大一些。提问人的追问 2010-04-16 23:14 但听说钻井特苦,几个月都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对吗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4-17 01:52 shi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4-17 02:06 钻井队确实是比较苦而且也比较危险的,每天工作12小时休息12小时没有节假日,但也不像你说的那样几个月见不到人,除非是中海油的海上平台。我现在就在苏丹工作干2月休息2月,月薪17000我们的待遇在同行中基本上是最差的了提问人的追问 2010-04-17 10:02 危险是不是来自于井喷之类的,听老师说钻井如果没受过伤,那是人品最好的啦钻井是不是需要身体特棒?你是中石油的?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4-17 12:28 你说的井喷已经很少发生了,因为现在对井控从上到下都很重视,井控设备都很先进人员素质也都很高,钻井队每月都要做防喷,消防,硫化氢,急救等各种演习,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比如IADC国际井控证,HSE证,急救,消防,硫化氢证等等)对于人员的伤亡主要发生在刚入厂的新工人,和搬家安装,起下钻,下套管,安装封井器等多人配合特殊作业中。只要你加强入厂学习和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在加上自己平时注意发生危险的可能就很小了,这和人品没关系。钻井队的低岗位是需要身体素质好点因为低岗位劳动强度大属于体力劳动工资待遇低(如钻工,场地工,泥浆工,井架工,副司钻)高岗位的劳动强度小属于技术和管理岗位工资待遇比较高(如电器师,机械师,安全官,钻井工程师,司钻,平台经理,代班队长等) 我是中石化的 兄弟还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回答人的补充 2010-04-17 12:56 再回答一个你问的问题,但是不一定准确因为每个油田执行的标准不一样。采油是8小时工作制上8小时休息24小时休息时值班车接回采油厂休息,采油厂固定在一个地方各种配套设施比较齐全月薪2千左右。钻井是野外作业条件艰苦,危险系数大,上12小时休息12小时一般是干一个月休息15天,工资根据岗位高低定,我就以最低岗给你说,大约1300在加奖金,奖金根据打井好坏定。国外钻井队也是上12小时休息12小时一般干2月休息2月 最低岗位井架工工资月薪12000提问人的追问 2010-04-17 14:45 呵呵,谢谢兄弟那么尽力的分析那我就不客气深入了解啦这样看来采油真的很闷而且拿到手的薪水比起钻井来说差距太大了。一个石油工程本科生出去是不是没什么前途啊?到了现场能做些什么?你干这行应该时间不短了吧,据你的感受,如果选择了钻井是不是意味着放弃了很多东西,比如:城市的繁华、家人的团聚、以及很多很多-----谢谢!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4-17 15:33 钻井和采油是有区别但是要看你怎么想,想多拿钱就去钻井同时做好吃苦准备,想轻松去采油,采油如果你是单身有公寓,如果结婚了可以申请分房,采油厂就像一个镇各种设施齐全可以天天和老婆孩子在一起。现在的石油本科生还是很吃香的因为专业对口,很多机械师,电器师,钻井工程师,都不是石油专业的,石油本科生来井队一般先干3个月小班也就是钻工,然后干实习钻井工程师大约1年干工程师,如果单位不让你干钻井工程师建议你别来,钻井工程师待遇在井队排名第二是非常高的月薪20000以上(必须在国外国内所有岗位都比国外低),你可以提前和用人单位谈。我干钻井11年了国外工作5年,我的感受是选择了钻井确实放弃了很多东西,最起码你上班的这2个月见不到老婆孩子和父母,工作在野外比较枯燥,唯一欣慰的是干2月或3月可以休息2到3月待遇还可以。提问人的追问 2010-04-17 18:43 呵呵,那你早已跨入百万行列了,恭喜恭喜!你能放弃这么多,打心底里佩服!爷们!这东西是越看越感觉纠结哈,曾经老师说过井队上吃的肉啥的有时都是坏了的,这都觉得没啥,远离城市啥的也不存在,但要让几个月见不到老婆孩子父母,还真难,难上加难啊;你现在不会也是自己一人在海外吧,听说苏丹那些地方挺危险的,我们很多同学都不敢去,呵呵;听说本科毕业出去都是一年的实习期对吧,从钻工到助理工程师一般需要多久!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4-17 20:37 你们老师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啊!从我上班以来我觉得钻井的生活住宿都比以前好的多了,你们老师说的情况也有很少很少发生,国外的条件要比国内好。我 的岗位属于中等一个月才15000左右干6个月休息6个月休息时就几千块,一年下来也就10万多点。石油专业的本科生很吃香,我们油田来的大学生(专业不对口)来井队一般干3-6个月钻工,然后根据需要改机械师,电器师,工程师等,然后干助工大约一年然后转正。你是石油专业的本科生应该更快些这就看你怎么和用人单位谈。我一般是干3月休息3月,队上有网可以上网可以天天打电话,这样还好点。苏丹这边的情况确实比以前乱,以前对中国人很好,现在不行了经常有抢劫的,主要是抢你的钱物,我们井队一般没事周围住有军队和警察,我们平时不出井场的。我也是在干一段时间不来了,你想出国可以去个稳定的国家。或者等你有技术了干脆去外国石油公司干工资更高我认识的一个定向工程师月薪2万5千美元,呵呵兄弟这是后话什么都得有技术了 在说。提问人的追问 2010-04-17 21:57 嗯,有一句话:钻井苦,开发累,采油抱着妹妹睡!还真和兄弟你说的差不多!哈哈!呵呵,我的问题挺多的,希望兄弟你不要介意,主要是难得有机会遇到能这样详细解答的前辈。你也是石油工程毕业的啊?不会也是西南毕业的吧/你休息那三个月是不是可以回国啊,还可以上网,不错,呵呵、你哪个油田外派的啊,不再国外干了可以申请回国是不》?你的薪水不错了,能在国外干上几年,然后回过,还是很不错的你说的很有道理,只要有能力,到哪儿都有人要,不过前提是你要有那能力。呵呵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4-17 22:56 呵呵你懂得也不少啊!连这都知道。我不是石油大学毕业的,如果我有你的文凭早干平台经理,监督了。我们油田干三个月就回国休息三个月,休息时除了必须的学习外(大约每年15天)其它时间属于自由时间,现在都想出国干都挤破头送礼的想出来,不想来只要给单位打个招呼就可以了不用申请。这几年石油行业还是很吃香的,中国在海外投资很大急需石油专业人才(科威特KDC公司招司钻月薪都开到7000美元了,干28天休息28天,中石油,中海油招的电器师,机械师,司钻等月薪也都在30000人民币以上,干28天休息28天)我们油田的一个公司都出现了有设备没人的情况了急的局长团团转啊(我说的人才是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一般干钻井3年和一定的英语基础的人) 提问人的追问 2010-04-18 09:53 呵呵,那些早晚都是你的,加油!能回国休息三个月,还不错嘛。难怪挤破头都想进去。看来现在海外还是个很大的市场,难怪中石化和我们学校弄了个国际合作办,专门从石油工程本科生中挑选,然后强化英语法语以及一些国际贸易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你是哪个油田的啊,现在国内那么多油田,不知道哪些油田在国外有项目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4-18 15:47 我是中原油田的,现在每个油田在海外都有项目,国家宏观调控着呢有饭大家吃,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好理论知识和英语到分配后加强实践,我想你的前途无量。

⑶ 石油工程的钻井和采油

我也是学石油工程的,在钻井一线工作六年了,针对你的问题回答:
1.钻井的确比采油累,刚入职钻井比采油年收入多一两万肯定是有的。至于提拔,国企提拔靠资历和人脉,没人没银子很难提拔呀,外来大学生想要往上走走,建议你选择技术路线,也就是往技术老总(如总工程师)方向发展,这是硬饭碗,靠得是本事,不是有钱有人就可以干的。
2.现在钻井比采油更需要大学生,因为钻井相对比较辛苦比较累,所以很多人都选择采油。不过多劳多得,钻井的薪水待遇肯定好一些,刚入职基本工资1990左右(涨了好几回也没涨多少,哈哈)中石油统一标准,五大钻探集团都一样,刚参加工作年收入至少四五万,如果外语好出国的话,翻五倍算。油公司活轻松,但肯定没这么多,普通职工年薪也就三万左右。如果想积累财富,建议你选择钻井,出国机会很多,记住要把外语好好学,如果搞钻井,外语好的出国三五年提个项目平台经理还是绰绰有余。
3.大伙对钻井的评价就是脏累差、危险!那也是相对的,其实,钻井的重大事故率比你骑自行车摔倒的几率还要小,有人统计过,1/30000吧。但是现场工作安全意识一定要高,出事没小事,现在流行打水平井,尤其是大位移井,一口井动辄上亿元投资,要打报废了把咱卖了也赔不起啊,哈哈!只要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偷懒耍滑,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很安全的,我在一线工作六年除了刚毕业上班时手指甲碰了一下,没碰到别的受伤事故。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⑷ 傅成玉:机制红利推动中石化40万人改革

文 | 张延陶

阅读所需约13分钟


傅成玉被冠以“改革勇者”。

这一称号背后是对其操刀中海油、中石化改革的认可,也是对贯穿其领导人生涯的改革破阻决心的肯定。十多年间,傅成玉用朴素的方式,解开了看似繁冗的诸多难题。

在中国企业世界500强数量与日俱增、大企业却不断遭遇困境的当下。曾执掌2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傅成玉又能给发展中的中国企业带来怎样的启示?


“海归”领导人

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中国企业入围数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在中国上榜企业中,排名首位的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根据其2019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额及其他经营收入为人民币2.97万亿元,同比增长2.6%,创 历史 新高。全年实现税费3122亿元。

中石化如今的成就无疑令人瞩目,但与之相衬的也是曾经作为央企“庞然大物”的艰辛改革。而这背后始终绕不开的一个名字就是——傅成玉。

谈及中石化改革之前,傅成玉在中海油的经历不得不提,

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基于对外合作的需要,傅成玉成为第一批参加对外合作的人员之一,后又到美国留学,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在企业管理和对外合作上放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之一。直至1999年,傅成玉经历了对外合作、留学归来、从担任对外合作的中方首席代表到担任外国石油公司的亚洲副总裁,成为国际能源企业的中国总经理的不凡历程。

1999年傅成玉告别美国菲利普斯石油公司,投身到了培养其成长的中海油改革浪潮中,彼时的中海油正在着手重组谋求上市。而兼具专业性、国际性的傅成玉无疑成为参与上市重组的有力人选。

在接受《英才》专访时,傅成玉在谈及中海油与中石化的异同时表示,两家企业有着这样的相同点,第一,都是国家能源和化工公司;第二,都在贯彻执行国家的发展战略,服务于国家对对人民、 社会 的责任,同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满足国内市场对能源和化工产品的需求和供应。

然而相较于中石化,中海油的规模太小,对国家的贡献也小。因此创造资产规模和价值,提升对国家的贡献能力是傅成玉掌舵中海油时的主要任务。

世纪之交后的十年间,中海油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随后又相继重组了中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上交所、港交所上市。

在傅成玉的带领下,中海油从一家上游公司成长为上下游综合型企业,市值也增长了20倍,从60亿美元增长到12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企改革也从制度创新阶段走向了股份制改革阶段。

带着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傅成玉于2011年“转战”中石化。


“要重视体制机制红利”

作为国企梯队中的“庞然大物”,中石化较之中海油而言业务更为庞杂且根系错综。在回顾操刀中石化改革历程时,傅成玉表示:“企业规模不一样,打法也不一样。企业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企业能做啥不能做啥。首先,要清楚 历史 给企业积累了哪些硬实力和软实力,又遗留了什么样的包袱。这是决定企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基本前提。

彼时,中石化有106万职员,其中,上市公司职工66万,存续企业职工40万。而同一发展阶段,中海油的存续部分只有2万多人。更为不同的是,在2000年上市后的11年间,中石化的这40万职工的存续企业仍然是“养人”机制,加上设置在全国各地的生活基地,总部每年要投入200多亿元来维持其生存。而中海油的2万多存续职工却在“改革红利”中实现了3年“发家致富”。

傅成玉不禁发问:“这40万人越养包袱越重,越养越没有创造性。既然有技术队伍、工程队伍,它还亏损,为何不推行专业重组走专业化的改革呢?”得到的答案是,搞了2次,但最终没有推行下去。为什么改不下去?主要原因是:人们认为一说改革就必须裁人。为什么要裁人呢?一是因为人数总量过多;二是很多资产已经成为“坏资产”。不裁人无法实现效益。当时的大环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责任。裁人就不稳定,谁还敢改呢?

对此,傅成玉并不认同,他表示:“把人当包袱看,这是认识上的错误,人是劳动要素里是最活跃的要素。人是资源,资源能创造价值。因此不能把人当包袱。关键是要给他们一个创造价值的平台。现在的问题是因为资产“坏”了,原有的平台不能发挥作用了,所以在这个平台上工作的员工 没 就有出路了。这就带出两个问题:一是,原来的项目投资决策是谁做的?当然是领导干部决策的;二是项目投产后谁负责管理的?当然也是领导干部管理的。那为什么要裁员时只裁无辜的员工,而不裁领导干部呢?另外,对于资产好与坏也要转变认识。“垃圾都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为什么好好的设备、装备就成了坏资产呢?国有资产没有坏资产,只有没用好的资产”。

谈及改革,思想观念的转变往往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对此,傅成玉深以为然。基于上面的认识,傅成玉随即推行的改革把理清观念作为重中之重。

“一个不下岗,一个不待业,一个不买断”,“工作不受影响,工资不受影响级别不受影响”,成为了彼时中石化稳定队伍,推行改革的配套政策。

傅成玉坦言,那时候资产证券化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资产重组最重要的是改变企业既有的体制机制。

很多公司表面上总账不亏,但是摊开来看亏损情况其实很严重。亏损企业如何上市?

傅成玉举例说明。在中石化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成立之前,十来个地方局各自为战,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办 社会 机制,各家都发展同样的专业技术、工程和服务承包队伍。在中石化集团内部,形成了同业竞争,同质发展的局面。其结果是大家都有活干又都吃不饱,并且连年亏损。针对这种情况,第一步是改体制。按专业化要求进行跨区域性专业化重组,打破原有地方局的结构,成立了隶属于集团的二级专业化公司—中石化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准备用三年时间筹备在资本市场上市;第二步是解决机制问题。就是在企业内部推行按市场化运营,专业化发展,差异化竞争相适应的、市场化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这两步改革的结果,是使原来靠补贴生活的亏损企业盈利了。以重组后的三级企业—钻井公司为例,当年按照油公司每年最大工作量计算只需要700台钻机,而重组后发现该公司共有800台钻机。过去这800台钻机分散在各个地方局的钻井公司中,总部并不完全清楚,而且每年还要至少投资10亿元左右的设备改造的资本投资。从重组后才发现这10亿元的资本开支不需要再投了,可以节省下来了,节省的部分就变成了利润。重组前,各石油局的钻井公司都要到上市公司的油田去提供钻机服务。这些钻井公司都是上市石油公司的关联公司,也是同一集团的兄弟公司,因此上市的油田公司都要多少给这些兄弟公司一点工作量。这样就出现了每一个油田都有多家不同的钻井公司在从事同样的工作。每一家钻机公司都吃不饱,没有足够的工作量,有的公司一年只能干3、4个月。但只要你干一个月,也必须有全套完整的设备和装备,也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物流供应和保障体系。从重组后,所有钻井工作变成一家公司管理,一个物流体系,一个组织体系,一个管理标准。仅此一项,当年全集团的运营成本就节省十多个亿。一个亏损企业就变成了盈利企业。三年后一个14万人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实现了整体A股上市。一个人没裁,企业还是那个企业,资产还是那些资产,人员还是那些人员,只是企业内部的体制机制变了,亏损企业就变成了盈利企业。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企业体制机制改革所能释放的红利。

“其他各个专业的道理是一样的,赚钱其实并不难,让体制机制释放生产力,让体制机制产生红利。”傅成玉通过简单的加减法解答了看似繁冗的改革难题。

自此之后,中石化的改革打破了局部利益格局,在集团层面形成了市场化运营,专业化发展,差异化竞争,集团化管理的改革模式。

中石化炼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相继揭牌成立并赴港上市;之后,中石化销售业务的重组,更是具有前瞻性的引入 社会 和民营资本,成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


大企业“盲目致死”

2020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无疑是中国企业实现了 历史 性跨越。当年,中国内地和香港上榜公司数量达到124家, 历史 上第一次超过美国(121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33家公司上榜。

回首往昔,1995年中国只有3家企业上榜;2001年中国上榜企业12家,数量超过韩国;2008年中国上榜企业35家,数量超过英国;2011年中国上榜企业69家,数量超过日本。

作为曾经执掌中石化、中海油的央企领导人,傅成玉对熨平产业周期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如今中国依然处在发展的快车道,但大量的企业却出师未捷身先死。

他认为,中国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的企业能够持续上升,所以要理性看待中国企业世界500强与日俱增,其他发达国家500强企业数量的额下降。

“中国的500强数量还会继续增加,因为未来15-20年中国经济仍然处在上升期,这是发展阶段决定的。欧洲、美国早已经进入成熟的经济发展阶段,它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平台期,所以他们发展速度比较慢,再往上每走一步都比较难。”

为何中国还能够保持发展?傅成玉给出了他的思考,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后工业化阶段,目前正处在数字经济和智能化经济的发展阶段;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结束、后工业化还没开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才刚刚开始,同时又面临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发展阶段。如果按照五个发展阶段划分的话,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四个发展阶段,他们是按串联电路的方式完成的。目前只有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这个阶段的发展机遇。中国则不同,中国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后工业化及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五个阶段,五个发展机遇正按照并联电路的方式同时进行。

因此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巨大机会:工业化的机遇仍然存在、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数数字经济与智能经济相结合,将为中国创造持续10-20年的发展期。

然而面对机会与挑战,傅成玉直言:“为什么很多企业,其中包括一些大企业纷纷倒下?中国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过去是卖方市场。而当供求关系变化后,企业的发展思维没变,它就开始跨界挣快钱,很多大企业并非死在传统领域,而是死在跨领域盲目扩张上。比如一些公司放弃主业去搞金融,搞房地产。贷款买地、通过抵押、再抵押实现贷款再贷款,杠杆不断提高,贷款规模不断增大,负债率不断增加,风险也不断累积。虽然资产扩大了,但这些扩大的资产大都是负债,一旦新的投入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支付债务利息或全部债务,或一旦监管环境和政策发生变化,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政策上稍稍一去杠杆,风险就凸显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咱们的身体要随24节气的变化而适时调整。那国家管理的宏观环境变了,你却没有感知,你仍然按照原来的方式从事企业经营和管理,等你感知到了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说无论大企业、小企业,逻辑道理是一样的。都要懂政治,都要有政治敏感性,才能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上见微知着,才能看清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风向标”。

最后,傅成玉表示,兼并重组确实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来源,但是企业文化的整合是最难的,是更值得重视和花精力的。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这一点;因此,要做一个清醒的领导者是很难的,对自己能力和外界环境的判断是对企业家很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要见微知着,要学会如何把握大趋势和判断时机。

⑸ 地矿部石油海洋地质局事业转企业

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变化,集中表现了要把一部分事业性质的地勘单位,逐步转化为企业。这个企业包括继续从事地质工作的地勘企业,也包括形成探采结合的矿业企业和其他多种经营的企业。其中原地矿部石油海洋地质局整体转为石油企业,就是这次体制、机制改革最成功的实例,即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的诞生,其具体的改革过程如下。

一、根据改革所确定的企业构架,实行企业财务制度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区别在于:是事业单位,一定有一个主办单位,由这个主办单位向它下达任务,并提供相应的经费,通过完成任务,核销其经费;凡是企业单位,一定有一个或若干个出资者,由出资者授权经营,确保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可见,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核算制度,事业单位实行报销制度,企业单位实行资本金制度。因此,一个单位由事业向企业转化,首先应当改变核算制度。而新星石油公司正是这样做的。

新星石油公司的企业构架是:将原地矿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本部,改成中国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将局所属的地区局,分别改成分公司和子公司,其中西北局、东北局改成分公司,中南局、西南局、华北局、华东局、上海局、广州局等,改成子公司。

根据企业构架,财政部于1996年以财基字[1996]3号文,批复执行企业财务制度。主要内容是:

(1)从1996年1月1日起,执行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其中对该公司承担的国家地质勘查、油气勘探项目,应加强财务管理,补充设置有关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和反映。

(2)该公司由地矿部授权,建立国家资本金,并按规定核实资本金,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1996年1月1日起,由国家地质勘探费、国家基本建设拨款及使用油气开发基金形成资产部分的,首先增加资本公积,待一定期限再增国家资本金。

(3)鉴于该公司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油气勘探工作资金来源有一定困难,同意该公司在过渡期间内,暂按油气销售收入的12%,提取储量有偿使用费,计入生产成本

(4)同意提取油田维护费,具体执行由该公司编制各油田提取计划,报经财政部批准后,下达到所属企业执行,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5)国家地质勘探费形成的地质成果对外有偿转让所得收入,增加油气勘探开发基金。

建立油气勘探开发基金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油气勘探开发步伐,扩大油气地质成果,逐步形成“以油养油,以气养气”的良性循环。基金的来源有①按油气销售收入12%提取的储量有偿使用费,②以地质成果资料有偿转让净收入转入,③从税后利润转入,④经批准返还的税费转入等。基金的用途是①用于弥补地质勘探费用的不足;②用于油气勘探项目的投入,扩大油气地质成果;③用于油气田试釆的技术措施、科学研究等。

上述规定的第3、第4、第5条,作为过渡办法已经终止,财政部已经按照国际惯例修订了石油行业的财会政策,新星石油公司从2001年开始执行。

根据当时财政部的批复,原地矿部石油局制定了“执行企业财务制度实施办法”,其中有关内容的规定是:

(1)建立资本金制度。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接受地矿部授权,对其全部国有资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建立国家资本金,并自主经营全部财产。

(2)总公司将国有资产以法人名义投入地区子公司及直属子公司,由各子公司建立法人资本金;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工程公司或多种经营企业,接受地区子公司的法人财产投入,建立法人资本金。

(3)由国家地质勘探费拨款投入,国家其他专项拨款投入、基本建设基金拨款投入,及油气勘探开发基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含油气井资产)增加资本公积。

(4)各级公司取得的国家地质勘探费拨款、科研三项费用拨款等,以及提取或拨入的油气勘探开发基金,在未核销或未形成资产前,视同长期负债。

(5)国拨地勘费对上按国家规定办理,对下近期实行部分资本化,逐步达到实行全部资本化管理。建立勘探风险补偿制度,逐步形成勘探经费良性循环的机制。

(6)勘探经费按项目经费、经常性经费和转产经费三大类,实行项目管理或预算管理。

二、根据公司所确定的“增储上产、加快发展”战略,抓好资金筹集

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起步阶段关键是抓发展,此间的发展是持续生存的条件,没有发展就很难继续生存下去。因为作为事业单位的终结,最主要的标志是主办单位的撤出,代之是资本的出资者。而主办单位和出资者的最大区别是:主办单位提供的是经费,承受者完成既定任务之后,即可核销,如此往复,不存在生存危机;而出资者提供的是资本,授权经营之后要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如果不能保值,就会出现生存危机。地勘单位由事业向企业转化,虽然由主办单位换成了出资者,但是主办单位留给地勘单位可用于生产经营的资本,却很难保证它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由事业转化为企业,必须有一个过渡期,通过过渡期,一方面国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促使国有资本逐步增加;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对资本的经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过渡。

新星石油公司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由事业向企业的过渡。这期间,人均净资产由6万元,增加到14万元。即使这样,它与石油总公司相比还差很远。

新星石油公司起步阶段确定的“增储上产、加快发展”的战略,正是体现了以发展求生存的思想。首先它明确了主业,即从事油气勘探和开发是公司主导产品,而勘探又是开发的前提,开发是勘探的目的。在油气产品需求比较旺盛的条件下,勘探提供可供开发的油气储量,就成为新星石油公司求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而勘探需要大量资金,如何筹措这些资金,便是新星石油公司管理工作的头号任务。

从1996年到2000年,新星石油公司实现的投资规模如表2-3所示。

表2-3 新星石油公司投资规模(1996~2000)单位:万元

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其资金是如何筹措的呢?主要做法是:

(1)在内部改革投资机制。在勘探投资方面,改革了勘探费单纯依靠国家拨款的作法,实行公司总部与地区局拼盘投入,即根据勘探项目的性质不同,实行不同的拼盘比例:

1)国家专项,由国家专项拨款统一安排专款专用。

2)区域评价项目,投资由总公司统一安排,风险由总公司承担,成果归总公司所有。

3)区带工业勘探项目,经费全部按贷款方式运作,资金由总公司承担80%、地区公司承担20%,风险和成果按出资比例分配。

4)滚动勘探开发项目,资金全部自筹,风险自行承担。

拼盘办法的执行,发挥了上、下两个积极性,增加了勘探资金来源,加大了投资力度。该公司1996年的地勘投资为5.4亿元,而2000年为13.5亿元,增加了1.3倍,有力地保证了“增储上产”的需要。

在基建投资方面,停止内部无偿拨款,对非生产性设备由总公司所属单位自行解决;对生产性设备,经同意后,总公司与所属单位五五分摊;对大型设备,由总公司统一购入,对下租赁。实行这套办法以后,改变了基层单位盲目购置设备的情况,加快了设备更新速度,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2)实行多种方法筹资,鼓励负债经营。勘探投资除了用国拨地勘费和专项拨款外,还实行了储量使用费、油田维护费,用于勘探投入,甚至还动用了油田资产折旧。即使这样,仍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不得不鼓励负债经营。但负债经营的原则必须坚持两条:第一,必须有比较好的远景,不能用于风险比较大的项目;第二,必须控制负债率。全公司的银行借款,从1996年的6.8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36亿元,但资产负债率仅从1996年的40%,增长到2000年的46.5%,完全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3)筹集资金重点在自我积累。为了增加所属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公司在对下考核业绩时,没有将利润作为主要指标,而是将企业内部积累作为考核重点。所谓内部积累,就是把公司的油气成本划分三大块,一是操作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费、人工费、井下作业及测试费、其他直接费,这些是必须当期支付的,不可能形成内部积累;二是摊提成本,包括油井及油建折旧、油田维护费、递延资产摊销,勘探投入摊提,其他摊提等,这些资金一经形成,企业在再生产中是完全可以支配的,是企业真正的实力;三是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税金,这些也是当期必须支付的。此外,在成本之外,还有利润,它也是可以用于再生产的资金。上述的摊提成本加利润,就是内部积累。新星石油公司的内部积累,从1996年的8.7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21.7亿元,五年实现内部积累69.7亿元,占五年投资总额的55.3%,可见,资金来源主要在内部。

三、根据所确定的生产经营目标的需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财务预算,二是资金预算。每项预算都由一系列表格和文字说明所组成。

(一)关于财务预算

主要包括4项内容,即资产、负债和权益指标预测;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利税指标预测;主要产品产量、收入和成本指标预测;其他主要财务指标预测。

(1)资产、负债和权益指标预测,包括:①计划年度:资产总量要达到的水平,它比上年实际净增减量,其中具体列出增减的项目,如银行借款、国家基建拨款、勘查投入转为资产、其他增减因素等;②负债总量达到的水平,它比上年实际的增减量、增减比例,其中具体列出增减项目,如银行借款(长期和短期)、各种应付款的增减因素等;③净资产达到的水平,它比上年实际的增减量、增减比例,并具体列出增减的因素;④最后计算出资产负债率,确定是否可以接受。

(2)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利税指标预测,包括:①计划年度生产经营总收入达到的水平,并具体列出主要收入项目;②总生产经营成本费用支出控制的水平,并具体列出生产经营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支净额等预测;③利润总额达到的水平,其中列出主要产品和劳务利润,其他产业利润;④所得税预计;⑤净利润预计;⑥利润总额预计。

(3)主要产品产量、收入和成本指标预测,包括计划年度预计达到的油气总产量、商品率,以及主要承担的单位;油气成本的控制水平,其中操作成本、摊提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控制水平以及承担单位的落实。

(4)其他主要财务指标的预测,包括计划年度生产增加值的预安排,经营现金净流量的预安排,保值增值率的预安排,资本收益率的预安排,总资产报酬率的预安排,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工资的预安排等。

上述预算指标都要细化,并落实到所属单位和总部有关职能部门。

(二)关于资金预算

主要分两大类,即资金来源与支出。

(1)资金的来源预测,包括:①国家拨款。新星石油公司在由事业向企业过渡期间,仍然保有国家预算拨款,这是相对稳定的收入。但是逐年减少,其中地勘费每年减少1亿元,最终停留在基数1.8亿元的基础上,不再减少,用于老职工的养老金。其他还有科技三项费用,资源补偿费和基本建设拨款。②油气收入的再投入,主要是指油气成本中的摊提费用,如储量使用费、油田维护费、勘探投入摊销,递延资产摊销、油田资产折旧、其他资金等,都要逐项做出预安排。③除油田资产之外的其他各种资产折旧,也是再投入资金的重要来源,要逐个单位做出预安排。此外,还有动用以前年度结存货币资金,职工住房周转金等,也作为资金来源,进行预安排。

(2)资金支出预测,即各项投资的预安排,如:①勘探投资,这是大头;②开发投资,这也是大头;③科研投资;④土建投资;⑤设备更新购置投资;⑥技术改造投资;⑦多种经营投资;⑧前期费用;⑨机动费用;⑩经常性经费;瑏瑡结转项目投资等。

(3)上述资金的来源与支出,经过平衡以后一般都是有缺口的,而解决缺口的主要途径是银行借款。但对贷款总规模总公司是严格控制的,即控制资产负债率。在使用银行贷款时,对地质勘查投入“尽量不给”。勘查投入主要用油再投入和国家拨款安排,这样做比较稳妥。

四、在新的石油行业财会政策下,降低油气综合成本是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

(1)财政部已经按照国际惯例修订了我国石油行业的财会政策。新的财务政策主要是对油气成本核算办法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在成本中提取储量使用费和油田维护费的做法,采用国际通行的“成果法”核算油气成本,即将勘探投入中钻井成功的有效部分资本化,形成固定资产,通过每年计提折耗的方式分摊计入成本。钻井的无效投入部分、物探工作支出、科研费用及其他勘探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全部进入当期损益。这种作法,勘探投入的效果好坏,对当期油气生产的效益影响巨大。也就是说,勘探投资规模不再取决于能否筹集到多少资金,而是取决于油气勘探生产综合成本的承受能力、取决于当前目标利润指标和中长期目标利润。

根据这一变化,他们首先对计划年度油气产量、商品率和油气市场价格进行预测,计算油气销售收入。其次,确定年度计划利润目标,再根据目标利润,计算、确定油气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目标。然后,将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目标进行分解:①确定需要支付的现金成本,包括操作成本、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②确定摊提成本,包括油气井资产折旧和递延资产摊销;③根据总成本和扣除上述现金成本和摊提成本后,剩下的是可计入损益的勘探费用的最高限额。再次,根据成功的勘探井支出转油气井资产和计入损益的勘探费用支出,确定总的勘探投资规模。

(2)新的制度,突出了对成本的控制。与油气产品相关的成本有五个指标:①油气综合成本,即开采每吨原油发生的支出,包括操作成本、摊提成本、期间费用;②现金成本,即综合单位成本中需要支付现金的成本,包括现金操作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③储量成本,即探明每吨油气储量发生的勘探支出;④产能建设成本,即建成每百万吨产能发生的油气开发支出;⑤勘探开发成本,即发现每吨原油或每方天然气经济可采储量发生的勘探支出和开发支出。这五个成本是相互牵制、互为关联的。油气单位综合生产成本是其他各个成本控制指标的落脚点,随着其他成本指标的上升而增加、降低而减少,在产量和市场油价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反映油气利润水平。现金成本是油气单位综合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反映各油气生产单位经营性的现金流出量,只有降低现金成本支出才能增加单位的现金净流入量,增加单位自我发展的能力。储量成本和产能建设成本直接反映油气生产单位的勘探、开发投资效益,通过油气井资产折旧、递延资产摊销和勘探费用支出来影响油气单位综合成本。勘探开发成本是储量成本和产能建设成本的结合体,它要求油气的勘探规模和开发规模有规律、成比例、协调地开展,综合体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平衡关系。所有这些关系要求各单位必须讲成本、讲投资效益,充分考虑勘探、开发投资规模对油气成本的影响,加强对现金成本的控制,通过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来降低油气单位综合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他们的做法是:①加强研究、精心部署。勘探是提高整体效益的关键,新的形势要求他们在勘探决策中必须精心部署,加强综合研究。部署和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浪费,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必须把好部署决策关。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勘探开发井的命中率,提高勘探投资效益。紧跟世界石油工业科技发展水平,积极采用适合公司情况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降低综合成本的必要条件。强调要兼顾好眼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利益,处理好成本控制和科技进步的关系,树立依靠科技降低成本的管理观念。③切实加强工程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他们强调要重视工程施工的管理,千方百计减少工程事故,提高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对开发项目必须优化设计方案,严格技术把关,强化施工监理,降低开发成本。④加强日常管理,采取措施,切实降低生产操作成本和期间费用,通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各种原材料消耗,降低管理费用,降低财务成本,节约一滴油,节约一滴水。

五、从新星石油公司事业转企业中得到的启示

新星石油公司是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查和开发的,它的产品(只要成本低于价格)是销路畅通的,从这一点说新星的经验具有局限性。但是作为原来的事业单位,整体向企业转化,它的许多做法又具有普遍意义。

(1)在保持原来事业单位待遇不变的前提下(注意,不是性质不变),下决心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并且从财会制度转起,义无反顾。在他们转制期间,国家财政原来拨给他们的地勘费、基本建设投资,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工交事业费、资源补偿费、资源保护费等,照给不误。他们深知,如果作为事业单位的既定条件已经限制后(如基数不变),再按事业的路子走,是没有作为的。

(2)以企业为动力,立足于发展,用发展求生存,不是用“保持事业性质不变”求生存。他们懂得,作为石油天然气的企业,事业单位留给他们的老底,即人均6万元资产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向国家要政策(国家财政各种拨款不变),并且通过企业机制运作,用好用足这些政策,求得发展,才能取得生存条件。果然,经过5年的努力,他们的人均资产已经由6万元增加到14万元,基本完成了由事业向企业的过渡。

(3)抓发展,必须具体落实在产业上,即首先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主导产品和关键环节。新星公司的主导产品就是石油天然气,关键环节就是地质勘查,因此他们提出“增储上产,加速发展”的战略。所谓增储上产,就是只有增加储量,才能把产量搞上去,而增加储量,就是加强地质勘查,而地质勘查,不仅风险大,周期也长,这就必须以总公司为单元,统一部署和指挥油气勘查和开发,并把两个油气远景比较好的地质局,直接掌握在总部手中,组建成分公司,从体制上保证发展战略的实现。

(4)抓主业发展,必须有资金保证,因为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把经济规模做大,而为此,必须有大量资金投放。新星公司5年筹措资金126亿元,平均每年25亿元,其中除四分之一是银行贷款外,主要靠内部动员:他们的基本做法是在机制上调动公司总部和子公司、分公司两个积极性;在核算上强调增加摊提费用,而不是单纯鼓励增加利润,5年实现摊提费用50.1亿元,实现利润19.7亿元,二者之和为69.8亿元,占总投资的63%。

(5)大量的内部资金积累,是靠严格的管理实现的。新星公司的主要管理措施是,全面的预算管理,用财务预算保证资金预算。通过财务预算,把计划期的总资产、总负债以及资产负债率确定下来;把主要产品产量、总收入,成本费用和利税要达到的指标确定下来,并且落到实处,来保证内部积累的顺利完成。同时又用严格的资金支出预算,保证重点项目的投入,保证投资效益。最后他们用生产增加值、经营现金净流量、资产保值增值率、资本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工资水平等指标,来保证企业的综合效益。

(6)真正的油气企业、勘查投入是靠矿产品成本补偿,并与矿产品开发构成良性循环(其他矿产也一样),新星公司从2001年起,实行新的石油行业财会政策,已是体现探采良性循环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控制油气综合成本。而这个综合成本,是倒算出来的,即首先预测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然后再算出综合成本,对算出的综合成本能不能实现,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能实现,就可以在油气市场上占有份额;不能实现,就可能被挤出油气市场。因此,成本和费用管理,是企业的生存线、生命线。

以上六条经验,对所有企业化经营的地勘单位来说,都是有参考价值的,关键在于怎么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