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高原为什么没石油
扩展阅读
同类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2 09:34:05

高原为什么没石油

发布时间: 2022-04-17 01:40:00

① 为什么印度侵占部分西藏领土,那地方有没石油,也没有战略价值。

怎么可能没有战略价值?西藏的物产真的是极其丰饶啊,而且作为西南的门户西藏直接关系着中国腹地的安危。况且西藏农业有悠久的历史,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利用当地复杂 多样的气候条件培育了种类繁多的作物品种。在西藏除高原寒带季风干旱气候类型地区不能 种植作物外,其余地区的河谷地带均有作物种植,且喜温、喜凉、喜湿和耐旱等不同生态型 作物种类齐全。据统计,西藏作物有30多个品种。在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区内,种植有 水稻、玉米、鸡爪谷、甘薯、大豆、绿豆、高粱、油菜、花生、甘蔗、烟草、芝麻等多种喜 温作物和茶树、柑桔、油桐、油茶等亚热带经济林木,以及各种喜温的瓜类(南 瓜、冬瓜、西瓜)和蔬菜(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等。在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半干 旱气候区,适宜种植冬青稞、冬小麦、春小麦、春青稞、豌豆、蚕豆、马铃薯、油菜、甜菜 等喜凉作物和苹果、梨、桃、杏、葡萄、石榴、核桃等果树,以及甘蓝(莲花白、包心菜) 、大白菜、油菜、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莴笋、大葱、大蒜、韭菜 等喜凉的蔬菜。在高原季风亚寒带气候区,选择优良的小气候环境,种植有早熟的青稞、油菜、圆根、萝卜等作物。
喜凉作物单产高、个体大、品质优:
西藏大部分地区光照强,白昼温度 相对高、降水最集 中的季节又多为植物旺盛生长的季节,不像地中海气候那样,冬春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光 、温、水极不协调,气候资源难于发挥生产潜力。西藏地区光、温、水同季,配合协调,作 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西藏夏季气温较低,作物各发育阶段无 抑制性高温影响,光合作用日进程无"午睡"现象,光合作用 强,有机物累积多,有利于种子植物形成大穗、增加千粒重和块根、块茎植物贮藏器官的发 育,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西藏一般作物贮藏器官(种子、块根、块茎)特别发达,单株生产力高。如小麦、青稞 通常每穗达40粒~50粒以上,千粒重40克~55克,单穗重13克~25克以上;油菜籽千粒重4 克~6克,每株 产量10克~20克;蚕豆千粒重1000克~1500克等等,这些纪录都比我国农业比较发达的东部 地区高。
就西藏战略价值而言,西藏位于印度和尼泊尔北部的世界最高的高原上,因此被称作“世界屋脊”,面积为123万平方公里。巨大的国土面积、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使得它天然兼具进攻与防御的双重军事价值:它是中国西部的天然屏障、是阻止同印度发生冲突的巨大“缓冲地带”;中国在青藏高原上的军事部署犹如一把悬于新德里头上的利剑——中国只需在这一带部署廉价的短程导弹即可将印度梦寐以求的、昂贵的战略导弹的军事部署化为无形。

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这几条江是国际河流,不归中国一国所有.世界上国际河流很多(如流经7国的亚马逊河,流经9国的尼罗河) ,大的国际河流就有214条,涉及50多个国家,涉及全世界47%的土地和40%的人口。国际河流的用水分水矛盾,往往是国际冲突的导火线。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麓,进入印度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再经孟加拉国与恒河会合,注入印度洋。澜沧江发源青海唐古拉山北麓,经云南流入缅甸,称湄公河,然后经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流入南海。怒江发源于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南麓,经云南进入缅甸,然后流入印度洋。经济发展对水资源日益迫切的需求,将使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和周边国家外交的一个重要筹码;如果能在雅鲁藏布江兴建水利设施,那么在未来一旦我们和周边相关国家发生战争,我们就可以轻易切断他们的生命线,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② 山区、高原等地质条件 是否存在有石油的可能啊

都可以存在石油......至于山区不存在石油就是
扯淡
了.....

③ 青藏高原有没有石油

根据地质理论对青藏高原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青藏高原具有产生大油田的条件,青藏高原是中国内地目前最好的、最具有前景的石油开发新区。目前的工作也只是进行到‘地质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开发’等几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所以青藏高原到底有没有石油、有多少石油现在还不能确定。”

④ 黄土高原是海洋那下面应该是石油怎么是煤炭呢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渐升渐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这个过程持续6000多万年以后,到了距今大约24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有2000多米高了。

地表形态的巨大变化直接改变了大气环流的格局。在此之前,中国大陆的东边是太平洋,北边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南边喜马拉雅地区分别被浅海占据着,西边的地中海在当时也远远伸入亚洲中部,所以平坦的中国大陆大部分都能得到充足的海洋暖湿气流的滋润,气候温暖而潮湿。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大部分为亚热带地区,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沙漠和戈壁。

然而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久而久之,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这里就是堆积起了黄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240万年以来,它的高度不断增长着。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带的三分之一,把西风带的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在中国北方制造了一个黄土高原。

在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和戈壁上,由于气温的冷热剧变,这里的岩石比别处能更快地崩裂瓦解,成为碎屑,地质学家按直径大小依次把它们分成:砾(大于2毫米),沙(2—0.05毫米),粉沙(0.05—0.005毫米),黏土(小于0.005毫米)。黏土和粉沙颗粒,能被带到3500米以上的高空,进入西风带,被西风急流向东南方向搬运,直至黄河中下游一带才逐渐飘落下来。

二三百万年以来,亚洲的这片地区从西北向东南搬运沙土的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沙土大量下落的地区正好是黄土高原所在的地区,连五台山、太行山等华北许多山的顶上都有黄土堆积。当然,中国北部包括黄河在内的几条大河以及数不清的沟谷对地表的冲刷作用与黄土的堆积作用正好相反,否则的话,黄土高原一定不会是现在这样,厚度不超过409.93米。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也是沙土的沉降区,但是这里是一个不断下沉的区域,同时又发育了众多河流,所以落下来的沙子要么被河流冲走,要么就被河流所带来的泥沙埋葬了。

中国古籍里有上百处关于“雨土”、“雨黄土”、“雨黄沙”、“雨霾”的记录,最早的“雨土”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50年:天空黄雾四塞,沙土从天而降如雨。这里记录的其实就是沙尘暴。

雨土的地点主要在黄土高原及其附近。古人把这类事情看成是奇异的灾变现象,相信这是“天人感应”的一种征兆。晋代张华编的博物志中就记有:“夏桀之时,为长夜宫于深谷之中,男女杂处,十旬不出听政,天乃大风扬沙,一夕填此空谷。”

1966—1999年间,发生在我国的持续两天以上的沙尘暴竟达60次。中科院刘东生院士认为,黄土高原应该说是沙尘暴的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积累了过去几百万年以来沙尘暴的记录。中国西北部沙漠和戈壁的风沙漫天漫地洒过来,每年都要在黄土高原上留下一层薄薄的黄土。
黄土高原形成时间较短,煤炭是在黄土高原形成之后形成的。
也并不一定在海相地层中就一定能找到石油,石油的形成机制也很复杂。目前并无定论。

⑤ 我想知道中国的西藏到底有什么战略价值没有石油,矿产貌似也没听说过,海拔又高不适合居住。而且天气也

西藏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也很丰富,比如锂的远景储量居世界前列,铜为第二,已探明硼,重晶石,呻等储量居全国第三,白云母,泥炭储量居第四,石膏,陶瓷土储量分别居第二和第五。其位置特殊,地理环境复杂,是我国的一道天然屏障。再者,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对于军事也是有重大意义的,简单说,站得高尿得远,站在这个高地上,相当于站在世界的制高点上,在这发射导弹比地势低的地方发射更节省燃料,而且打得更远。这个只是浅谈,应该能解决您的困惑

⑥ 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不出产石油有哪些

青藏高原

中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主要是天然气),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南海的众多盆地。。。

⑦ 国家为什么不开发黄土高原

投入产出比太低,黄土高原又没矿产,又没石油等等自然资源。这些钱拿去开发沿海片区收益更高。查一查每年投入到西北植树造林的成本有多高,效率有多低就知道为啥不开发黄土高原了。

⑧ 请问大家目前西藏有多少油田

(1)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地处松辽拗陷带中心部位,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在油田外围又发现新的油气资源。1959年9月26日当地第3号钻井喷油,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前夕,因此命名为大庆油田。油田面积达1000多平方千米,探明可采储量10.8亿吨,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大油田之一。1976年以来,原油年产量均在5000万吨以上,约占全国原油产量的一半,居全国之首。1995年产原油5600万吨,天然气22.9亿立方米。十多年里连续稳产高产,这在世界石油史上是罕见的。所产原油除就地加工外,通过大庆—铁岭—秦皇岛—北京、大庆—铁岭—大连两条输油管和铁路网,运往东北、华北及全国许多大炼油厂、石化企业加工利用,并有部分通过秦皇岛和大连港出口。

(2)胜利油田。在山东省黄河入海口东营市。是仅次于大庆油田的我国第二大油田,探明可采储量7亿吨。1995年生产原油3000万吨,天然气12.85亿立方米。原油一部分在淄博市加工,大部分通过鲁宁输油管运往南京及长江沿岸城市加工。部分通过输油管直达青岛市黄岛油港外运出口。

(3)华北油田。在河北省中部,又称任丘油田,是首次在元古代震旦系地层发现的大油田。1995年原油产量达466万吨,有输油管通往北京、沧州。

(4)大港油田。勘察范围包括天津和河北沧州、唐山地区濒临渤海地带的陆地、海滩和极浅海(0~0.5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5亿吨,1995年年产原油430万吨。

(5)中原油田。在河南省濮阳和山东省东明等12个县市间,又名东濮油田。面积约5000平方千米,油气富集,储量大,1979年投产,1995年年产石油410万吨。

(6)辽河油田。在辽宁省辽河下游的大型油气田。面积174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三大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1552万吨,天然气17.51亿立方米。供应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工业区。

(7)吉林油田。原名扶余油田,在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原名扶余市)。1995年年产340万吨,是东北地区重要原油生产基地。

(8)克拉玛依油田。在北疆准噶尔盆地西缘的戈壁荒原上。“克拉”意为黑,“玛依”意为油,因产石油而得名。1955年发现,1956年开始油田建设。沉积层厚达13000米,含油面积大、储油构造多、油质好,为我国内陆大油田之一。新疆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790万吨左右,建有炼油厂,输油管已通乌鲁木齐,大量原油通过兰新铁路东运兰州加工利用。

(9)冷湖油田。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又称青海油田。地质上属新生代凹陷,多储油构造,面积大、油层多、埋藏浅。1959年发现,1995年年产原油121万吨,石油产品供应青海及西藏地区需要。

(10)玉门油田。在河西走廊西部的石油河畔,位处祁连山北麓的老君庙油田,又名玉门油矿,1939年始建玉门油矿局,是我国最早的石油工业基地。1995年年产原油40万吨,所产原油大量东运至兰州等地加工。

(11)南阳油田。在河南省南阳盆地,又称河南油田,1977年开发,1995年年产191万吨。

(12)塔里木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253万吨。

(13)吐哈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220万吨。

(14)长庆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220万吨。

(15)江苏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101万吨。

(16)江汉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85万吨。

(17)延长油田。 1995年年产原油73万吨。

⑨ 长江三角形和青藏高原有石油吗

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还没有发现石油.
青藏高原有石油,目前发现的是页岩油:
藏北羌塘盆地是西藏地区目前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海相沉积盆地,也是中国大陆目前勘探程度最低的海相含油气区,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其油气资源潜力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04年以来,由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实施的《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随着一系列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展开和勘探工程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其中于2006年5月笔者一行在胜利河西、玛尔果茶卡东南发现一套优质的油页岩,该套油页岩有2层,延伸稳定,经初步踏勘确定东西延伸大于2.5 km。

⑩ 又穷,而且还没有石油的阿富汗,为何老被世界强国盯上

因为阿富汗的位置很好,所以打它主意的国家很多。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家,但是他的资源却一点都不丰富,只是位置好,大家才抢。

阿富汗虽然一直挨打,但是他们一直不屈服。所谓落后弱小就会挨打,阿富汗就是最好的佐证。阿富汗就是因为太弱了,一直被其它国家侵略,比如英国的三次战争,苏联的十年战争,美国的战争。但是阿富汗人民非常的有骨气,他们挺了过来,把英国和苏联赶跑,和强大的美国僵持,让美国现在都还陷在泥潭里面,至今无法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