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石油下跌,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我们还是说说石油上涨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吧。
塑料、橡胶、石油树脂、燃料油、石油化工中间体等的价格均会受到原油价格的影响。
此外,由于目前物流行业的主要燃料(汽、柴油等)以及许多电厂的燃料(重油等)均为石化下游产品,因此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几乎所有行业的能源及运输成本增加,从而可能导致任何产品的价格上涨。
如果石油价格翻翻某产品的售价还没有动的话,只能说明他们的利润率太高了以至于压根不在乎这点成本变化,比如说电脑、手机等等……
因此,当油价下降后,上面的所说的也都会随之下降。这样对于所有行业,和消费者来说,他们的成本降低了,所付出的钱就会少。而利润没有变。
Ⅱ 石油价格下跌对经济的影响
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说当先我的看法吧,对国内,这是个利好,这几年中国石油对外依赖超过60%的呀,而且逐年增长。你说好不好,大家运输成本降低了,直接利好需要大型运输的制造业呀,制造业才是国家的根本,这个角度是好事。但是降价要有个度呀,小幅度的降价在世界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等于全世界放水,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但幅度大了,嘿嘿~~~看看吧,网络爆料,104美元/桶是俄罗斯的财产供应平衡线,但现在降到90以下了,以后到80、70咋办?俄罗斯被迫便宜与中国签订天然气大单呀,同时俄罗斯不用美元了耶,与中国、高丽棒子、什么斯坦、什么利,先后6个国家直接卢布交易,你看吧,不是中国要驱赶美元,人家也干呀,在前面的金砖国家银行上更甚了。好吧不用美元了,美国怕吗,不怕呀,你看现代的文化、技术等等创造力都在美国,人家走在世界前列,人家摆脱石油了呀,还通过两年时间就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了,别人还有制造业基础呀。
虽然石油价格下跌,有利于全球经济恢复,但是过分的下跌,会给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阿联酋等)重大打击,经济影响下,便宜了不卖给你,你不一定够用呀,你还是发展缓慢,能源价格不能长期下跌,并且大幅下跌,那些应为政治干预经济的人真可恨。
Ⅲ 油价下跌对哪些行业是利好
油价下跌会影响股市、金市和汇市。对除石油开采之外的企业来说,油价下降都是利好,尤其是这将为交通、汽车、航空、石化四大耗油最高的行业个股带来机会,还有石化行业下游产品。
1.航空板块。如油价出现周期性转折,交通运输业也将进入成本大降、利润大升的发展周期。
2.汽车板块。油价的下跌,必然刺激新一轮购车狂潮,从而使汽车类上市公司收益看涨。
3.航运行业,油价下降将使航运公司大大受益。
4.石化板块。去年不少化工公司都发表公告称,因相关石化原料的上涨,预计其利润将下降。但随着油价的下跌,可以预见,这些公司利润将大幅回升。
5.石化行业下游产品,分析师指出,原油价格下跌,短期内会给部分石化行业下游产品带来成本利空,加速相关产品价格下行。不过,中期随着原油价格企稳,将有助于下游行业降低成本,部分需求稳定和库存处于低位的子行业有望从成本下降中率先受益。
Ⅳ 原油的暴跌对企业行业的影响,同从经济学角度看
1、原油价格暴跌,对原油采掘企业不利,因为原油售价会降低,有损其利润。
2、原油价格暴跌,会加剧煤炭企业的困境。因为能源消耗企业会更多地用油而不是用煤做燃料。
3、原油价格暴跌,对电力企业短期利好,因为油电企业的成本会降低。
4、原油价格暴跌,对原油的下游产业,如汽油、柴油、化纤等企业有利。
拓展资料:
原油即石油,也称"黑色金子",习惯上称直接从油井中开采出来未加工的石油为原油,它是一种由各种烃类组成的黑褐色或暗绿色黏稠液态或半固态的可燃物质。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按密度范围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和重质原油。不过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差别。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原油是一种黑褐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粘稠液,略轻于水,是一种成分十分复杂的混合物;就其化学元素而言,主要是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多种碳氢化合物,统称"烃类"。原油中碳元素占83%-87%,氢元素占11%-14%,其它部分则是硫、氮、氧及金属等杂质。虽然原油的基本元素类似,但从地下开采的天然原油,在不同产区和不同地层,反映出的原油品种则纷繁众多,其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别。原油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按组成分类可分为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可分为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可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及特重质原油四类。
Ⅳ 油价年内第五次的下调,会对行业造成什么影响
对于石油行业来讲,有利有弊,我国已经开采出来的石油经历过这一次的下调,肯定是会亏本的,因为不能够再以当时的价格出口到国外去了,国内石油价格再次下降,国际原油价格的前景令人担忧,由于今年新的冠状肺炎流行的影响,许多欧美国家关闭了经济,原油价格下跌。
市场份额超过需求自今年年中以来,原油价格一直受到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在不确定性中,石油价格一直在改变趋势,在指数板块中,原油板块的流动性相对较差,下降幅度很大,这也造成了股民的损失,导致油价没有上涨的原因,原油的储备和开采受到汽车工业的极大影响,随着国际环境的认可和环境污染的消除,原油价格将最终出现波动,从整体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原油价格的变化受到经济和金融的相对影响,而主要的产油国受到今年新的冠状肺炎的影响更为严重,许多国家的经济受到影响,导致国际油价出现较大波动,导致国内油价上涨。价格已开始第五次调整,油价仍将变化,变革的具体方向将受到美国大选和国际经济的影响。
Ⅵ 石油降价会影响什么
一、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态势。
中国作为石油进口国,全球石油价格下滑利于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有助于增加其贸易顺差和经常账户盈余。
中国作为石油进口国,由供应端全球油格下滑造成的生产者价格指数通缩会增加中国企业利润和实际居民收入,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二、石油降价对股市的影响。
石油降价,成品油降价,对股市影响较大,石油股将出现业绩下滑!煤炭股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航空股、航运股、汽车股、农业股将受益。
Ⅶ 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新华网纽约8月11日电(记者杨蕾)受美元对欧元等主要货币汇率上升以及国际市场原油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11日继续下跌,纽约市场油价盘中跌破每桶113美元。
由于担心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在南奥塞梯的冲突升级将影响里海地区石油供应,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当天早间一度升至每桶116.90美元。
但是,随着美元对欧元、英镑等主要货币汇率走强,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价格开始大幅回落。
据报道,中国7月份原油进口量为1379万吨,同去年同期的1483万吨相比下降了7%。投资者认为这表明了高能源价格抑制了国际市场对原油需求的增长。
另外,据伊朗官方媒体报道,伊朗已经同意就其核问题同欧盟展开新一轮谈判,该消息也缓解了市场对中东地区原油供应的担心。
受以上因素影响,11日,纽约市场油价盘中最低跌至每桶112.72美元,同7月11日创下的每桶147.27美元的最高交易记录相比下跌了超过23%。
到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75美分,收于每桶114.45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66美分,收于每桶112.67美元。
纽商所9月份交货的汽油期货价格每加仑下跌2.08美分,收于2.8666美元。9月份交货的取暖油期货价格每加仑下跌0.85美分,收于3.1195美元。9月份交货的天然气期货价格每千立方英尺上涨10.1美分,收于8.349美元。
Ⅷ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都造成哪些影响
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际油价近期大幅下挫。分析人士认为,对全球经济而言,油价下跌恐将是一把双刃剑。油价下挫有助于原油消费国降低成本,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但对于原油输出国而言,油价下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和财政面临巨大风险。
油价缘何下挫
国际油价近期大幅下挫,市场普遍观点是由全球原油供过于求导致。一方面,全球主要产油国加紧生产;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压制原油需求。
供应方面,受益于页岩油气技术的发展,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上升。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3日的一周内,美国日均生产原油高达888万桶,为1986年以来最高水平。
石油输出国组织发布的月度原油市场报告指出,9月份欧佩克原油日产量达到3047万桶,比前一个月上升40.2万桶,为2013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目前,欧佩克原油产量约占全球石油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需求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期打压了原油市场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报告,下调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警告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调低至3.3%,将2015年全球增长预测小幅下调至3.8%。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伊拉克、伊朗、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均有所增加,也推动国际油价下跌。同时,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2008年经济危机阴影,美国和欧盟在经济发展领域面临一系列困难,限制了国际油价走高。
利好还是利空
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油价下跌恐怕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低油价有助于原油消费国降低成本,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是一种利好。以美国为例,消费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推动力之一,汽油价格下降有利于美国家庭增加在其他商品方面的消费支出,刺激经济增长。
对于中国而言,国际油价下跌将减少原油进口支出,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相关制造业也将受惠于成本的降低。
过去,石油价格高企令不少产油国受益,并积累了巨额财富。但这些国家的经济与油价息息相关。油价大跌后,原油输出国的经济和财政恐面临较大风险。
对于俄罗斯而言,由于其财政预算按照原有油价制定,油价持续下跌可能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另外,油价下跌还会导致股票市场混乱,引发资本外逃。其结果可能是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物价上涨,居民消费需求受到遏制。
近期看,在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运行风险增加,而这也是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下调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也有包括俄罗斯专家在内的一些观察人士认为,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推动油价下跌意在拖垮俄罗斯经济,引发俄罗斯政治社会动荡。
原油输出国何以应对
为应对油价下跌,俄罗斯采取的重要手段是使卢布贬值。今年,俄罗斯卢布贬值幅度基本与油价下降幅度持平。
由于国际石油交易采用美元结算,因而保证了俄罗斯出口石油所得的卢布收益基本不变。不过,卢布大幅贬值也可能导致俄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和大量资本外逃。
此外,俄罗斯政府认识到,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国家能源安全的保护力度。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指出,油气工业是俄罗斯经济的基础,当前应尤其注意在勘探和开发油气资源中采用新技术,保证俄罗斯油气工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俄罗斯有大约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每年财政预算都预留出储备基金,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此外,俄罗斯也认识到过度依赖能源出口不可靠,改变经济增长结构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作为中东产油大国之一,沙特阿拉伯不希望油价进一步下滑,但也不愿意单方面减产,希望与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一道减产。分析人士认为,沙特想通过低价手段,迫使西方石油公司减产以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尤其是低价可以抑制美国等其他产油国通过页岩油气技术等手段增加产量的进程。
Ⅸ 油价下跌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1、拉动经济增长
油价走低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原油进口成本下降。由于美国石油产量增长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2014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而总体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国际油价低位运行,将直接降低我国石油进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业成本,并通过产业链传递,降低我国经济整体运行成本。油价下跌还将对中国消费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繁荣。美银美林估计,油价每下降10%,中国GDP增速将提高约0.15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油价下降可能使今年中国的GDP增速提高0.4至0.7个百分点,2016年则提高0.5至0.9个百分点。同时,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际油价大幅度走低给中国经济更大的自我调整空间,降低了转型升级成本。
2、推进能源领域改革
国际油价下跌会降低整体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实际上,我国能源体制和能源价格改革挑战不是技术问题,主要改革障碍是能源成本,以及如何满足能源需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能源价格长期受到管制,政府运用成本加成原则来制定能源价格,公众也因此习惯了相对较低的能源价格,对价格上涨非常敏感。作为发展中国家,受到支付能力和人们的支付意愿限制,能源价格改革进程比较缓慢。国际油价持续在低位运行,将大大降低油价成本对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的制约,为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理顺相关价格体系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事实上,中国政府已决定让市场发挥更重要作用,中国能源价格改革正呈加速之势。
3、为扩大石油战略储备提供了机遇
石油储备在战略保障上的意义不言而喻。国际能源署规定一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安全线”相当于该国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根据估计,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加上商业储备)为70天左右,距离90天的储备目标仍有一定距离,更低于石油净进口国平均172天的现有水平。201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根据预测,到2020年,这一比例可能会超过65%、到2030年将攀升至75%。国际能源机构(IEA)也发布报告称,中国将在未来20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国际油价的下跌,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储油好时机。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3037万吨(约为717万桶/日),环比增加近两成,同比增长13.4%,刷新了有记录以来的单月进口量最高纪录。2014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增长了将近10%,达到3.0838亿吨(约为23亿桶)。
4、加快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中国对国际原油价格没有丝毫的定价权和话语权。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基准价都是以期货市场来定价,推出我国原油期货,争取原油定价权的呼声已持续了多年。2014年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其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交易,后续具体上市时间将择机对外公布。目前的低油价时期,是推出原油期货、建立定价影响力的有利契机。未来“中国版”原油期货上市,会为原油的价格安全提供保障,意味着中国在获得国际原油的定价权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二、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1、强化了通缩预期
2014年12月,中国CPI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3%,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低于2%;PPI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6%,连续34个月处于负值区间,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进入通缩的担忧。原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品种,还是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原材料,原油价格下跌,不仅意味着输入性通缩增强,还会拉低中国国内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价格,带动整个物价水平下降,可能进一步强化我国的通缩预期。
2、不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
石油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近年来,油价高企,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进入激励,并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如果国际油价长期维持低位运行,降低石油使用成本,增加了石油的市场需求,将可能会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挤出效应,尤其是对正在大规模进行商业化阶段的新能源,在配套市场环境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下,更会加速产生挤出效应。同时,低油价可能会带来全社会增加石油消费,高耗能产业获得复苏机会,不利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和生态治理。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石油类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很大,是全国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3、降低石油行业的产量和产能
石油价格长期低位运行短期内将降低石油企业产量,长期内减少产能。如果石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甚至是下跌,会降低石油行业的利润和盈利能力。如果石油价格跌破成本,还会导致石油企业亏损。短期内,石油行业企业为减少损失会减少产量。在长期内,将会减少石油产能,甚至会使得部分石油行业的企业退出,并通过产业链传导,影响石油行业相关的人才、技术、要素市场发展。
三、中国应抓住油价下跌的机遇
首先,应借此契机全面推进石油及相关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工业的增长按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计算,更多是靠要素投入增长支撑,而不是要素生产率增长支撑。石油工业要实现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根本出路是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其次,应逐步完善石油的战略储备、商业储备和资产储备布局,对冲国际油价波动的系统风险。我国作为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国和进口国,在油价持续下跌时期,应逐步增加全球石油资产的股权多元化投资,而不仅仅是绿地投资。同时逐步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形成石油全球资产多样性组合对冲系统性风险;再次,应做好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在石油跌价之时,加快煤炭能源结构的转型,鼓励更多的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加大天然气能源站、光伏电站、风力电站等新能源建设,以便在未来石油价格再一次高涨之时,充分发挥能源补充作用;最后,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力度。在国际油价下跌时,中国作为最大进口国在商业合作中话语权有所增加,可以借此机会拓展与俄罗斯、中亚与东南亚国家以及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国的谈判与合作,在逐步降低对中东国家油源过度依赖的同时,加快推进中哈、中俄、中土和中缅等油气运输管道的建设,开辟多元化的石油进口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