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活久见的石油是什么
扩展阅读
钻石丢哪里了怎么办 2025-01-22 15:57:49
石油资质一级怎么判断 2025-01-22 15:46:27

活久见的石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4-05-08 19:39:50

㈠ 石油是什么

对于石油的具体描述,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石油大家可以理解为是干酪根转化来的,而干酪根又几乎全部来自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高等植物。

第二、目前有机成因说占据学术以及各国石油公司绝对主流。(包括无机成因说发源国俄国。1.1876年门捷列夫大佬提出碳化物说 2.1889年3月俄国学者索克诺夫发表宇宙说 3.前苏联学者库得梁采夫提出岩浆说 4.1971年切克留卡提出高温生成说 5.1966,1971年叶兰斯基提出蛇纹石化生说)

第三、有机成因说之所以被各国学术界广泛接受和认可并用于指导实践,有以下几大事实:

1.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油气田99.9%都分布于沉积岩中,无论是海相还是陆相盆地中都发现了油气田;而与沉积岩无关的地盾和巨大结晶基岩凸起发育区尚无油气发现。(想了想,还是有岩浆岩中发现石油的例子,就在准噶ga尔盆地里面,可是,可是,岩浆岩形成的储层确是被高度风化后的产物,严格来讲他已经大半步迈进了沉积岩的怀抱)

2.从前寒武纪到第四纪更新世地层都有石油发现(这意味着什么呢,不懂就去翻翻地质年代表哈,算了听说多图吸引人我给你们找个好图,算了我不卖关子了 这意味着地球上开始出现沉积岩的同时就生成了石油呀~)

3.光谱分析证明,中、新生代石油灰分以氧化铁为主(<70% 那个说O都消失了的你出来)古生代石油的灰分主要为氧化镍和氧化钴(<60%-80%)。将此数据与岩石圈元素含量对比,会发现钒镍铜钴这些元素的含量大约是岩石圈平均含量的2000,1000,50,30倍(想起来没?对!生物富集作用!真棒)。将石油灰分与煤灰分对比,各元素含量基本吻合,而煤是有机成因的已经被世界公认无可辩驳,石油与煤行业相关术语也是通用的,岂不是就证明了有机成因理论?

㈡ 石油的定义与用途分别是什么

一、石油的定义有人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这是因为石油在工农业生产中肩负着像血液一样的重要职责,是不可缺少的能源;天上飞的,地面跑的,没有石油都运转不动。有人说:“石油是现代文明的神经动脉。”这是因为没有石油,维持这个文明的一切工具,便告瘫痪。有人说:“石油是黑色的金子。”这是因为石油也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石油产品进行加工,可以制成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五千多种,它像黑色的金子,吸引着人们去开采。这些都说明:石油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种生命线,它对经济、政治、军事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极大。
石油外观上看是一种黑乎乎的油状粘稠液体。它是一种深藏于地下的可燃性矿物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据科学家分析:将来有可能开采的石油资源,1/3在大陆,1/3在浅海,1/3在深海和两极。海洋将成为人们开采石油的重要基地。海洋里为什么会蕴藏着这么丰富的石油呢?原来,海洋里有数不清的生物和微生物。其中有居住在海底的珊瑚、藻类、软体动物及漂浮在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它们繁殖很快,能产生大量的有机质,这些是生成石油的原材料。死亡的海洋生物遗体,跟泥沙一起沉积、埋藏在海底,在缺乏氧气的环境里,受到高温、高压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最后就会变成一滴滴的石油。起先它们分散在各自的生成地,后来随着海底地形的变化,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了储油盆。数不清的油滴聚集在一起,就成为有开采价值的石油矿藏。
那么,什么是石油呢?从实质上讲,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或是多种烃的混合物。最初人们把自然界产出的油状可燃液体矿物称为石油,把可燃气称为天然气,把固态可燃油质矿物称为沥青。随着对这些矿物的深入研究,认识到石油、天然气和沥青在成因上互有联系,在组成上都属于碳氢化合物,因此将它们统称为“石油”。
1983年第11届世界石油大会对石油定义为:石油(Petroleum)是自然界中存在于地下的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烃类化合物为主,并含有少量杂质的复杂混合物。原油(Crude Oil)是石油的基本类型,存在于地下储集层内,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呈液态。天然气(Natural Gas)也是石油的主要类型,呈气相,或处于地下储集层时溶解在原油内,当采到地面,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从原油中分离出来时又呈气态。我们把从油井中采出来的未经加工的液态石油称为“原油”。但在工业界、日常应用中,通常“原油”与“石油”混用,并不加以区分。
二、石油的用途石油是“百宝箱”,“宝”指的是烃,“百”形容石油中各种各样的烃非常多。现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与石油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公路上奔驰的汽车,天空中翱翔的飞机,江河里航行的轮船,田野里的播种机、收割机,工地上的挖掘机、大吊车,军队中的坦克、装甲车等,为它们作动力的燃料——汽油、煤油和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我们所用的塑料文具盒、圆珠笔,注射用的一次性针管、输液管、塑料袋,身上穿的化纤衣服等产品,也是由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化工原料制成的。归纳起来,石油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1.作为能源用石油作燃料,具有热能高,污染小,运输、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等优点。原油经过炼制加工后,可以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
汽油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燃烧1kg汽油所产生的热量分别相当于燃烧1.4kg的煤、1.5kg的木炭、2.4kg的木柴所产生的热量。汽油有不同的标号,标号越大,表示汽油的质量越好。
煤油过去主要用于照明。现在生产的航空煤油主要用作喷气式飞机的燃料。柴油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采矿业等行业中。拖拉机、载重汽车、吊车、挖掘机等大型动力机械都是用柴油作燃料的。
液化石油气是很洁净的燃料。它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把石油气压缩成液态装入钢瓶,就可以送往千家万户。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正在对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动力进行改装,以液化石油气代替汽油,可以极大地减轻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天然气是一种可燃气体,通常情况下它和原油相伴而生,称为伴生气。而从单纯气藏产出的天然气称为非伴生气。目前,天然气主要用作燃料,具有热能高、污染小、使用方便等优点。为解决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我国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使许多城市已由原来用煤作燃料改为用天然气作燃料。
世界能源结构的演变趋势表明:未来三五十年内油气储量丰富,油气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天然气有可能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主导方向。要转向以油气为主的能源供应路线。到2050年,我国一次能源供应构成中,油气的比重要从25%~35%提高到40%~50%,一次电力的比重将从10%~15%上升到15%~20%,煤炭的比重则由55%~60%降到30%~35%。
2.作为化工原料石油是能源,也是优质的化工原料,是石油化学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石油经过各种加工和处理,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化工原料。用这些原料可以制成众多的生产、生活用品,如塑料制品、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农药、化肥、炸药、染料等。
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家年产8×104t合成橡胶厂一年的产品相当于145万亩1亩=666.7m3。橡胶园一年的产量。—家年产万吨的合成纤维厂一年生产的产品,相当于30万亩棉田一年生产的棉花,或从250万只羊身上一年剪下的羊毛。
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可现在就有不出在羊身上的“羊毛”。例如,用石油作原料生产出来的合成纤维——腈纶,就与羊毛的特性相似。它蓬松卷曲,柔软保暖,有弹性,吸湿性好,洗后易干,而且比羊毛轻、强度高、耐腐蚀、耐日晒、不发霉、不虫蛀。利用腈纶的这些优点,可将腈纶与棉、毛混纺制成布料、毛线、人造毛皮、毛毯等。合成纤维还有棉纶、涤纶、丙纶、维纶等多种。它们正在逐步取代毛、棉制成各式各样的纺织品。另外,合成纤维在工业、国防等方面也有很广泛的用途。
3.其他用途从石油中还可以炼制出润滑油、石蜡和沥青。这些产品也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
一切机器,无论大小,都要加上润滑油或润滑脂,以减少摩擦和磨损,才能顺利运转。石蜡的用途很多,蜡烛会给我们带来光明;过生日时插上蜡烛,会增添欢乐、喜庆的气氛;在棉纱中加入少量石蜡,可使纺织品柔软、光滑、富有弹性;石蜡还可以制取洗涤剂、分散剂、润滑脂等。沥青为人类的交通事业做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有了它,才有了宽阔的柏油马路。沥青具有很好的粘结性、绝缘性、隔热性以及防水、防腐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铁路枕木、地下管道及建筑防腐,水库堤坝防渗透,地下电缆防漏电等。
科学家还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实验制造出了合成蛋白。有些国家已把合成蛋白用作饲料,它将来很可能会作为食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㈢ 石油是什么石头炼成的为什么岩石会有油

石油不是由石头炼成的

对于石油,你可以将其和普通的矿物当成一样的东西就好,只不过多数矿物是固体,石油是液体【准确说,液体为主】罢了(当然也有气体,譬如天然气)

他原本是古生物,未被分解者直接分解完全的遗骸,其中的有机物,被掩埋到地层深处,上面沉积了层层沉积岩,随着深度增加,埋藏这些遗骸的地方温度和压力都会升高,一些复杂高分子有机物就会开始裂解,形成较低分子的有机物,这就是石油(以及天然气)的由来。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石油生成还要恰好有合适的储藏条件,甚至中途还会发生移动,后来一些储藏石油的岩层甚至因地壳运动还能来到非常浅表的地方,让我们勘探发现。这时才算结束。

当然,更为具体石油生成,储存,转移,中间其他附加的物化的过程,需要大学特定专业的知识做准备,这里就不展开了。

㈣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世界海洋面积3.6亿平方 千米,约为陆地的2.4倍。大陆架和大陆坡约55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总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资源的1/4和最终可采储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

(4)活久见的石油是什么扩展阅读:

从60年代开始,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科学技术广泛用于油、气田开发为标志,开发技术迅速发展。

1、建立的各种油层的沉积相模型,提高了预测储油砂体的非均质性及其连续性的能力,从而能更经济有效地布置井位和开发工作;

2、把现代物理中的核技术应用到测井中,形成放射性测井技术,与原有的电测技术,加上新的生产测井系列,可以用来直接测定油藏中油、气、水的分布情况,在不同开发阶段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

3、对油气藏内部在采油气过程中起作用的表面现象及在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的规律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根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这些现象由定性进入定量解释(见油藏数值模拟),试验和开发了除注水以外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新技术;

4、以喷射钻井和平衡钻井为基础的优化钻井技术迅速发展。钻井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打各种特殊类型的井,包括丛式井,定向井,甚至水平井,加上优质泥浆,使钻井过程中油层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5、大型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使很多过去没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藏,特别是致密气藏,可以投入开发,大大增加了天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对油井的出砂、结蜡和高含水所造成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见稠油开采,油井防蜡和清蜡,油井防砂和清砂,水油比控制);

6、向油层注蒸汽,热采技术的应用已经使很多稠油油藏投入开发;

7、油、气分离技术和气体处理技术的自动化和电子监控,使矿场油、气集输中的损耗降到很低,并能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

㈤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形成过程中经过了什么样的变化

石油是生活中常见的能源物质,它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石油是黑色的粘稠液体石油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是由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经历漫长的三万年时间,经过高温高压慢慢积累而成的,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现在目前绝大多数的科学家都认为,石油是从埋葬在地下的古生物尸体演变来的。

刚刚被开采的地下油应该叫做原油

原油是从地下或海底直接开采,未经处理分流提纯的。石油是天然气和人造石油及其产品的油总称。原油经过蒸馏和精制,可以加工成各种燃料和润滑剂,这些总称为石油产品。刚刚被开采的地下原油是不能够直接当做能源燃料来使用的。

总结:石油是不可再生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个可靠的能源能够有效地代替石油资源,所以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大家都能够做到这一点。

㈥ 石油是什么东西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的起源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着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在所着《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石油或其附属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吗?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等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我们日常所用的天然气(液化气)是从专门的气田中产出的!通过输气管道和气站再输送到各家各户。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 既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潟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形貌与成分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原油的颜色越浅其油质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

㈦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会再生吗

在人们对石油没有特别全面,特别详细的认识之前,人们认为石油会枯竭,但是在随后人们对石油的形成进行研究发现之后,人们认为石油,是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再通过地球内部的一些放射性辐射的作用下,然后转变成石油,而不是以前我们所认为的,石油是从动物的一些尸体上转变过来的,因此现在对于石油的认知,我们从不可再生到可再生。

之所以说石油不会枯竭,是可再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科学家发现在一些干枯的油井通过一段时间的气质之后,又会产生石油,所以科学家认为这是地球在地底深处通过一些碳氢化合物转变成石油的所以石油是不会枯竭的。

我们可以将石油通过一些工艺加工,蒸馏分解,转变成一些煤油或者汽油,甚至是沥青,石蜡等一些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而这些我们所转化来的东西,它所组成的结构都是由探亲所形成的氢类化合物,而在这其中碳的含量是非常的高的,而各种丸青的相对分子质量也是从几十到几千都有。

而对于石油,它的大部分都是液态氢,而在这液态氢里面又溶解了一些气态氢和固态氢。

虽然现阶段我们可以从石油的形成过程中分析得出石油是不会枯竭的,但是石油在经过地球的一些慢慢转化过程当中,形成石油,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如果肆意的使用石油浪费石油,可能他经过地球转化成石油的速度,赶不上人类使用的速度,也就是说,间接的石油会出现枯竭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我们还是要节约石油,或者是寻找一些能够代替他的一些燃料,比如说现阶段,人类发现的氢气天然气等,都是非常不错的燃料。而这些都是可再生的。

我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工作了近30年,对于石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是否可以再生,目前没有确切的准确的答案;但主流的理论是: 有机成因说,进一步,就是不可再生 。另一个理论就是:无机成因说,进一步,就是可以再生的。

先来点前奏,相当于音乐的过门,起到铺垫作用,对后面的石油成因有指导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之一,“石油”这个名词就出自将近一千年以前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之作《梦溪笔谈》。但是,大量开采和应用石油则还是最近一百年的事。

石油的成分有哪些?

石油是一种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黄色、褐色乃至黑色的可燃性黏稠液体,它们的密度一般比水小,其沸点范围很宽,从常温起一直到800 以上。世界上各个油田所生产原油的性质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它们都主要由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组成,而且碳和氢这两种元素合起来在原油里一般占到95%以上。

有机成因说及其不可再生论

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这些有机质主要来自于这四种生物: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高等植物。这些生物死后他们的尸体一部分会被氧化破坏,但仍然有一部分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在泥沙等沉积物中保存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沉积物会越埋越深,在埋藏的过程中这些有机物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化学变化)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这个理论的支撑就是石油的成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而碳氢化合物的来源就是史前的动植物。因其储藏量是有限的,故不可再生。

从我们上中学时就开始灌输的,耳熟能详的: 石油是 工业 的血液,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但是,这种理论如果用来解答:“ 即使把地球所有的生物都转化为石油的话,成油量与地球上探明的储量相差过大 ”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于是科学家们就寻找理论上的突破,另一假说就闪亮登场了。

无机成因说及其可再生论

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与石油本身无关。

在1950年代初,苏联就发现了石油来源的全新理论;地球上的石油总量只与地层深处碳氢有机物的数量有关,而这些物质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就已经形成了,那人类能获得石油的数量只与钻井深度有关。而且,苏联人还发现废弃的油田可以自我修复,即“自充式”油田。他们认为,石油是在地壳深处的高温高压下自然生成的,与钻石的生成条件相仿。是地壳深处的太初物质,在高压下冷喷发进入地壳浅层地带。 苏联方面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找到了大油田。

这种理论解释碳氢化合物的来源是地球形成时,与生俱来的。石油就可以再生了。

无机成因说,也叫非生物成油理论,一般它被用来解释一些油田中无法解释的石油流入,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发生。在地质学家中这个理论只有少数人支持。

讲明白没?可能更迷糊了,SORRY!目前的学术观点就是这状态,都是假说!

在远古的海洋里,生活着很多水生动物。它们有的体型大,有的体型小,甚至还有很多浮游生物。当这些生物一代一代的死去,它们的尸骸就沉积在海底。有的骨骼变成了化石,但由于海洋中有很多盐分,它们身上的脂肪和蛋白质不能马上被降解(就好像腌咸鱼一样,可以储存很长时间)。

由于海底的水压很大,所以长年累月动物和微生物的尸体就逐渐被压缩。几千年后我们看到的沉积岩,就是压缩的结果。在强大的压力下,脂肪和蛋白质逐渐液化,变成了石油,存在于沉积岩中。

很多的陆地上也盛产石油,这是由于地壳运动的原因造成的。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

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㈧ 石油又称原油是多种什么的混合物

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由多种有机物混合而成的天然资源。它主要是由已经分解的有机物残骸形成的,经过地质作用和压力下的化学变化形成的混合物。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包括烃类化合物,如烷烃、烯烃和芳香烃。这些碳氢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长度可以不同,导致不同种类的石油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除了碳氢化合物,石油中还含有少量的其他元素和化合物,如硫、氮、氧、袜举硅等,以及微量的金属元素。

总之,石油是袜嫌由多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烃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成分。不同地区的石油具有不同的成分和性质,因此在提炼和利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离。

石油的重要性

石油对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以下是石油对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的影响:

1、能源供应: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被广泛用于发电、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它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能源供应,驱动机动车辆、发电厂、工厂和家庭的能源需求,为现代社会的运转提供动力。

2、燃料和化工产品:石油是制造各种燃料和化学产品的重要原料。石油通过精炼过程可以产生汽油、柴油、航空燃料等燃料,用于汽车、航空、船舶等交通工具。此外,石油还被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化肥、润滑油、涂料、药品等化工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日常生活中。

3、经济发展:石油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石油产业包括勘探、开采、精炼和销售等环节,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石油设备制造、石油化工、运输和零售等。

4、运输和国际贸易:石油是全球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国际石油贸易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石油通过海上运输、管道和铁路等方式进行国内和国际间的远程运输,支撑了全球物流和供应链的畅通。

尽管石油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要认识到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影响,因此,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石告好手油的依赖,也是全球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