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北京中海盈石油怎么样
扩展阅读
废家电哪里价格好 2024-11-27 12:30:58
380注塑机产品是多少克 2024-11-27 12:30:09

北京中海盈石油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4-06-28 01:23:54

1. 中海油属于什么企业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简称中国海油)是1982年2月15日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海油注册资本949亿元人民币,各类合同制员工5.1万人,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海油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纯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化工化肥炼化、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综合服务与新能源等六大良性互动的产业板块。近年来,通过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战略的成功实施,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树立起精干高效的国际石油公司形象。2007年全年,公司实现合并销售收入约1,600亿元,合并利润总额约565亿元,上缴国家各种税费:包括所得税、留成油、特别收益金、国有股份分红等350多亿元,占利润总额的60%以上;合并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净资产约1,700亿元。
2007年总公司及下属两家公司标准普尔和穆迪评级均有提高,分别被授予A和A1级资信评级。在克服了强台风造成巨大产量损失并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2007年公司生产油气4,046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0.2%,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
除上游传统业务外,中国海油近年来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完善公司产业链、价值链。伴随着特色中下游产业的成长壮大,中国海油综合型能源公司的产业架构基本 LNG 项目已于2006年5月顺利投产,福建、浙江和上海项目正在紧张建设阶段。公司在中国 LNG领域的领先地位已牢固确立,并将为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联合工厂、惠州炼油厂两大世界级项目以其技术含量高、规模经济效益好、管理成本低的优势和特点,提升了国内同行业发展水平。在差异化发展战略指导下,尿素、重交沥青和燃料油等下游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市场主导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海油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四家企业——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始终保持良好表现,其完善透明的公司治理、较强的盈利能力及良好的成长性获得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总公司控股的油公司连续三年入选《亚洲金融》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管理公司”,中海油服连续三年被标准普尔推荐为全球精选30支最具投资价值股,海油工程连续三年荣获“CCTV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奖项,在2006年被标准普尔评为“全球挑战者”之一(国内仅有六家企业入选)。2006年底,四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3,792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长68%,国有资产实现了大幅度增值。
同时,中海油努力追求政治责任、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同步履行与落实。公司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充分关注员工及社会公众的安全、健康及福利。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准健康安全环保体系,及强化落实执行,中国海油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健康安全环保纪录,塑造出安全、绿色的能源企业形象。同时,公司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仅2006年用于援藏、扶贫、助学、国内外自然灾害救助等公益项目上的资金总计5500余万元,彰显了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
中国海油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协调发展、人才兴企、科技领先和低成本战略,坚持特色发展道路,以全面创新推动公司的高速高效发展,向着“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目标扎实迈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海油已由原先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纯上游公司演变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基地服务、化工化肥炼化、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等六大板块,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2. 中海油属于什么企业

  1. 中海油公司类型:上市公司。

  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总部设在北京,现有98750名员工,有天津,湛江,上海,深圳四个上游分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4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排名第79位。[1]自
    1982年成立以来,中国海油通过成功实施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重大举措,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
    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国际能源公司,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六大业务板块。

3. 三桶油指的是哪三桶油

三桶油”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3个石油企业的简称。
“三桶油”加快海外并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股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加能源公司英国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尼克森石油公司。
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英文缩写,中文简称“中国石油”或“中石油”)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中石油携手三大国际能源公司开发加拿大液化天然气项目“三桶油”布局加拿大2012年5月16日,中国石油、壳牌加拿大有限公司、韩国天然气公司和日本三菱公司宣布,将联合开发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凯提马特建厂出口液化天然气的项目计划,其中壳牌拥有项目40%权益,韩国天然气、日本三菱以及中国石油各拥有20%权益。中石油以22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股份2012年12月13日,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消息,加拿大能源公司(EncanaCorp)和中石油集团(PetroChina)的一家子公司达成合资协议,共同勘探和开发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页岩气矿。根据协议,中石油子公司PhoenixDuvemayGas将以22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在阿尔伯塔省的一处页岩气矿的49.9%股份。今后四年,双方将共同投资40.6亿美元用于钻探和加工设施。
中国海油: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简称“中国海油”或“中海油”)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总部设在北京,现有98750名员工,有天津,湛江,上海,深圳四个上游分公司。中石化15亿美元收购加能源公司英国子公司49%股份中海油收购尼克森获加工业部批准
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收到加拿大工业部长的通知称,关于建议收购尼克森公司的申请,根据加拿大投资法,已获得部长批准。该批准是该建议收购完成的先决条件之一,意味着这项引起海内外关注的大型收购案向最终成功迈出了关键一步。
2012年7月23日,中海油宣布准备以151亿美元现金总对价,收购尼克森100%流通的普通股和优先股,其中普通股每股收购价为27.5美元,比7月20日收盘价溢价61%,优先股的对价为每股26加元。此外,中海油还将承担尼克森的43亿美元债务。自中海油提出收购以来,尼克森的股价不断上涨。
战略部署: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扩充上游资源储量中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周吉平表示,中石油海外油气勘探连续4年新增可采储量超过1亿吨,将继续加大海外油气勘探力度,进一步巩固“海外大庆”建设。相比之下,上游资源明显失衡的中石化也重申将资源作为第一战略的决心,而旗下胜利油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非常规油气增储则是其来年的重拳出击目标。中海油在确定成熟区仍为勘探主战场的同时,还将加强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力度。天然气就可能成为中石油未来的重点发展的对象。此次收购首次开拓了中石化在英国北海地区油气业务,也标志着中国能源企业首次进入北海油气资源投资开发行列。实际上,中石化觊觎海上油气资源开发之心由来已久。中石化摩拳擦掌试图进军海洋石油开发领域,并成立了自己的海洋石油公司。而随着中石化和中石油逐渐进入海洋石油开发领域,也将慢慢打破中海油一家独大的局面。
困境难题:
企业并购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成功,只有当并购后整合的成功才能真正将企业带入发展的正轨。因为文化、法律等背景的不同,双方企业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顺利的完成公司的交接,如何在日后运营中创造协同效应,应该是企业并购前深度考虑的问题。企业还要积极与被并购公司进行接触,妥善处理被并购公司员工,福利等问题,防止因员工的集体抵制情绪而将事件上升至政治层面。
企业盈利:
伴随着中国海外并购投资金额的逐步扩大,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日益扩大。汇率风险、资源价格变动的风险,以及并购企业国有化等风险都有可能对企业并购项目的经营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大额投资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企业一定要进行非常专业化的运作,要进行市场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以及当地的发展前景的预判。
技术引进:
如何利用并购企业的技术实现跨越式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三桶油海外并购来说才刚开始。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值得关注的亮点就是页岩气储量及其尼克森所拥有的强大开发技术。美国沃顿商学院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仅靠购买少数国外公司股权,很难真正得到页岩气开发的核心技术。换句话说,拥有丰富页岩气资源但缺乏开发技术的中国油企,全资收购国外成熟油企是不二选择。
注重法律:
对于法律体系的忽视,是并购失败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国内企业往往重视商务条款、轻视法律条款。一般来说,资产价值、付款方式和债务是通常国内企业并购谈判的重点,但一些实现协议的附加条件和细节,以及并购失败的退出方式等内容则很难受到重视。例如一些汽车、钢铁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有着许多深刻的教训,因业主反悔、员工抵制等原因撤回投资之后,通常难以得到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