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海洋石油检测做什么
扩展阅读
展销会成本怎么算 2025-01-19 10:52:36
怎么提高公司节约成本 2025-01-19 10:44:31
开封北大资源怎么样了 2025-01-19 10:44:27

海洋石油检测做什么

发布时间: 2024-07-21 20:49:20

㈠ 中海油监督管理工作是干什么的

监督监理 就是给油田提供作业监督人员
比如说比较大型的搭建脚手架工作,就需要一个有相关资质的监督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审查是否合格! 就相当于是一个质量检验监督
很多大型作业都需要监督监理参与监督,就跟我们聘请第3方CCS(中国船级社)做合格检验是一样的形式!
监督监理有的也会派到钻井船上到钻井监督!
等等各种形式的都有!

㈡ 海底石油的石油勘探

石油勘探,就是考证地质历史,研究地质规律,寻找石油天然气田。主要要经过四大步骤,即:确定古代的湖泊和海洋(古盆地)的范围;然后从中查出可能生成石油的深凹陷来;第三步是在可能生油的凹陷周围寻找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地质圈闭;最后对评价最好的圈闭进行钻探,查证是否有石油或天然气,并搞清它有多少储量。下面对这四个步骤的工作内容作一介绍。(具体的石油勘探技术方法后面有专题论述) 前面已经讲到了,石油是在古代的湖泊或海洋的沉积物中生成的,油田也是在这里形成的。因此,确定古湖古海(即古盆地)所在及其范围当属是首要的。
确定古湖古海的地质依据,主要是研究岩石和化石(古代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印模、痕迹等)。通过地质家们的研究,地球上的岩石种类极多,但最基本的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火成岩(亦叫岩浆岩),它是由地球深部的岩浆喷发到浅处或地面后,凝固而成的。电视中曾多次报导过现代火山喷发的壮观场面,因此对这种岩石的来源与形成是好理解的。二是沉积岩,前面在油气形成问题时,已谈到了它的来源与形成过程了,它就是确定古湖古海最主要的物质依据。也就是说,哪里有沉积岩,哪里就是古代湖泊或海洋,这是毫无疑问的。三是变质岩,这主要是各种岩石(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在地壳的变迁过程中因经受高温高压而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变成了既坚硬又致密的另一类岩石。
古湖泊和古海洋又怎样区别呢?这主要是通过化石来确定和区分的。因为湖泊与海洋的生物特征是大不一样的。另外,即使同样的沉积岩,湖泊和海洋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是以当时水的咸淡来分的,淡水为湖,咸水为海……。
古湖古海的保存状况对找油找气的影响十分重要,在后来的地质变迁中,或遭受过风化剥蚀,造成残缺不全;或遭到火成岩的侵入破坏;或经过严重的变质过程等等,这些情况也都要通过对岩石性质和地层保存的完整程度等方面考证其发育过程。 寻找地质圈闭是寻找油田的中心环节。任何一个找油部门对这一工作都是十分重视的。地质圈闭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形态各异。例如大庆油田的大庆长垣,其圈闭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我国找到的最大储油圈闭。当然也有小到不足一个平方公里的,有的单独的含油圈闭只有一口油井。地质圈闭有的可以部分地露出地面,甚至一座高山即为一个完整的地质圈闭;有的埋藏很深,地表完全看不出来。我国有能力探测到的圈闭埋深,大约在五、六千米深左右,在这个深度以内,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可以查得比较准确,钻井也能够得着。寻找圈闭自然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大到小的过程,对于深而小的圈闭,找到它当然是很困难的,它要求的技术精度、难度要比一般情况下高的多。
找到地质圈闭以后,还要对圈闭进行是否具备储油条件的研究和评价工作。一般来说,在靠近生油凹陷的地质圈闭,有利于油气运移进去,成为有希望的油田,而对其他地方的圈闭,评价就要低一些。再则各个圈闭本身的保存是否完整,可储藏油量的大小等情况也需要进行研究和评价。 对所找到的地质圈闭,里面是否储藏着石油或天然气,在没有对它进行钻井验证之前,一般是很难给以定论的。因此,对地质圈闭进行钻探,这是寻找油田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一个步骤。其重要性及关键性在于,这个步骤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和手段,它都关系到一个油田能否顺利诞生以及它的实际命运问题。
在油田发现史上有不少这样的情况:一个圈闭本来是充满了石油的,但因钻探技术及方法不当,而没有发现其中的油气,直到若干年后,人们再次认识,再次钻探时才证实是个油田;还有的在首次钻探中就发现了油层,但其中油气就是出不来或油气产量很低、结果评价为没有工业开采价值而弃置一旁,可是以后的重新钻探或经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又喷出了高产油气流。可见,钻探是发现油气田至关重要的一步,它与前面的工作关系,如同十月怀胎与一朝分娩那样,所以必须十分认真对待。
在盆地内或一个圈闭上第一口或第一批探井应该打在什么位置,这是要综合考虑多种资料以后才能确定的。其实,第一口井就找出油田来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如新疆克拉玛依因为旁边有黑油山可以看得见,它就是第一号探井生油的。至于我国东部在覆盖区找油田,就不那么容易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出油井是松基3井,说明在此以前至少已有了两口空井;胜利油田的第一口出油探井是华8井,说明在此之前曾经至少打了7口干井;大港油田是在打了近20口探井以后才发现的;任丘油田的第一口出油井是任4井,在它以前,曾经有5口以上的井落了空。当然,确定探井井位也不是无章可循、完全盲目的,简单而言,以找油为目的的探井(另有以探明地层为目的的井称之为基准井或参数井)总是尽可能定在圈闭的最高位置,其理由就是油和气总是浮在水的上面。这里的所谓高是指含油层的“高”。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因而“高”也不是绝对的高,形象地比喻:如果要钻探的圈闭象个反扣着的碗或盆,第一口探井就定在拱起的碗或盆底上;如果这个圈闭象一条竖放着的大鱼,第一口井位就定在其脊背的高处;如果圈闭象一块倾斜的板(克拉玛依),探井就定在它的上方。也有极少的例外,比如一般人的头发都在头顶上最密,但秃顶者却在头部的周围才有头发,如果一定要在头顶去剪发,只会徒劳无益,新疆准噶尔盆地就有这样的实例,五十年代在其最高处打成了一口探井,一无所获,到了八十年代又在四周较低处打井,却出了油,用“秃顶”周围的头发来比喻,确有相似之处。也有确实在“盆底”找到油的,犹如炒菜的锅里放点油,它不可能停在锅沿上,这是因为这里的地层里几乎没有水,石油不占密度差的优势浮起来,只好“沉底”了,这种实例很少,所以“高处找油”仍然是首先应当遵循的准则。
当一个地质圈闭经钻探后,有一口井获得了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流,这就算是找到了一个油田。但是,还必须进一步把这个油田的具体范围和出油能力搞清楚。因此,在钻探过程中发现油气之后,就应立即查清油层的层数、深度、厚度,并要搞清油层的岩性和其他物理性质,还要对油层进行油气生产能力的测试和原油性质的分析。然后再进行扩大钻探,进一步探明圈闭含油气情况,算出地下的油气储藏量有多少。这样,对单独个油田来说,它的初步勘探工作就算结束了。
最后这里还需加以说明的是,在实际寻找油田的工作中,这个步骤不可能绝然分开进行,而总是相互联系、交错进行的。找有利生油凹陷的过程中,往往也同时就找到了地质圈闭;在找地质圈闭过程中,也会发现新的沉积地层或新的生油凹陷;在钻探圈闭时,也会发现新的生油层和储集层,以致给人们增加许多新的认识。总的来说,寻找油田的过程,一方面是人们对地下情况不断积累资料、深化认识的过程,一方面又是找油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

㈢ 目前石油行业海底勘探手段有哪些

根据勘探技术手段的不同,石油勘探主要分为物理勘探和化学勘探两大类。其中以物理勘探为主要手段。目前各油气田勘探经常使用的主要是物理勘探中的地震勘探。
(1)地震勘探: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利用电子学和信息论等领域的新技术,采用人工方法引起地壳振动,如利用炸药爆炸产生人工地震。再用精密仪器记录下爆炸后地面上各点的震动情况,把记录下来的资料经过处理、解释。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目前,地震勘探是石油勘探中一种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方法。
(2)重力勘探:各种岩石和矿物的密度是不同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其引力也不同。椐此研究出重力测量仪器,测量地面上各个部位的重力,排除区域性重力场的影响,就可得出局部的重力差值,发现异常区,称做重力勘探。它就是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密度与重力场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研究地下的地质构造。 (3)磁力勘探:各种岩石和矿物的磁性是不同的,测定地面各部位的磁力强弱来研究地下岩石矿物的分布和地质构造,称做磁力勘探。在油气田区。由于烃类向地面渗漏而形成还原环境,可把岩石或土壤中的氧化铁还原成磁铁矿,用磁力仪可以测出这种异常,并与其它勘探手段配合,发现油气田。 (4)电法勘探:它实质是利用岩石和矿物(包括其中的流体)的电阻率不同,在地面测量地下不同深度地层介质电性差异,以研究各层地质构造的方法,对高电阻率岩层如石灰岩等效果明显。
(5)地球化学勘探:根据大多数油气藏的上方都存在着烃类扩散的“蚀变晕”的特点,用化学的方法寻找这类异常区,就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

㈣ 海洋石油总医院体检中心工作时间是几点到几点呀

应该是体检中心体检的时间是上午7—9点。体检中心一般比医院正常上班时间提前一小时上班,提前一小时下班。
任何体检中心都是比正常上班时间提前一小时,因为体检最基本的检查项目之一,是空腹抽血检测,所以体检中心上班时间都会提前一小时。如果你是做体检的话,最好早上8点之前空腹去体检,先抽血后透视,再做其他检查。如果你是去拿健康证的话,可以在下午3点左右去。记住带上身份证。

㈤  海洋石油环境条件观测技术

海洋石油环境条件就是海洋石油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按需要可分为工作环境条件、工程设计环境条件及灾害环境条件。工作环境条件,指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生产作业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工程设计环境条件,是海上平台、钻井船、输油管道、系泊装置及油气处理终端等各项工程设计环境参数(包括极端环境条件和作业环境条件);灾害环境条件,是海洋石油生产作业区所能遭遇的严重海冰、热带气旋(台风)、风暴潮、灾害地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这些环境条件,是一项扎实的基础工作,是工程设计的科学依据和海上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更与海洋石油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海洋石油环境条件,是应运而生的一门新的学科,随着海洋石油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实用性和社会效益尤为显着。

一、海上固定平台水文气象自动调查系统

在我国南海西部海域,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强热带风暴、强冷空气大风、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和土台风(即“三强一土”)一直影响着海上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正常运行。近年统计,受其影响涠洲油田每年要停产25天左右,钻井作业要停止约550h。为了保证海上油气田建筑设施和工作人员安全,保证在恶劣天气下油气田正常生产,以及检验、修订外载荷的计算公式,提高结构物设计水平,必须掌握海上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这就需要进行长期、连续的气象水文观测。

要获得海上恶劣天气下的气象水文实测资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过去曾以投放浮标的手段获取气象水文观测;而在平台进行人工操作的观测方法,一但碰到恶劣天气(台风等),操作人员必须撤离平台,难以捕捉到台风完整资料。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海油在具有代表性的海区平台上,研究建立了一套自动化程度高的气象水文综合观测系统,使用国外先进的气象水文传感器,研制数据自动采集及通过卫星进行发射、接受系统,配备应急电源设备,使之在恶劣天气下观测到的气象水文资料,能通过卫星及时传递到岸站。岸站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接收功能,经计算机处理,随时能提供给工程设计和生产作业部门。

(一)测量项目与技术指标

主要测量项目有13项,其中气象有风速、风向、气压、气温、湿度;水文测量项目有波高、波周期、波向、(多层)流速、(多层)流向、水位、水温、盐度。另外还设有非工程所需的辅助测量项目,如平台经纬度、系统工作电压、故障报警等,待增测量项目有多层风、腐蚀、环保、浊度等。

1.传感器选择

根据需要确定各种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及测量精度:①气象传感器引进自动气象站,包括风速、风向、气压、气温、湿度等传感器;②水文传感器引进浪流潮温盐测量仪,包括波高、波周期、波向、流速、流向、水位、水温、盐度等传感器;③多层海浪流测量仪引进可测量流速剖面的声学多普勒剖面海流仪。

2、传感器在生产平台上的安装

传感器在生产平台上的安装方案,是为了保证系统在无人值守情况下长期安全地工作,因此应遵守以下原则:①不影响生产平台作业;②所测到资料的质量能得到保障;③在气象水温要素达到极限时能得到完整资料;④保证仪器不丢失等。

(二)资料采集与设定

1.气象资料

气象资料每整点观测一次,每1´记录一组数据,如风速等,同时记录年、月、日、时、分、1"最大风速、3"最大风速、1´最大风速、2´最大风速、10´最大风速、30´最大风速和60´平均风速、整点前2´最大风速、整点前2´平均风速、整点前2´最大风向、整点前2´内3´最大风速、整点前2´内1´最大风速、整点前10´最大风速、整点前10´平均风速、整点前10´内3´最大风速、整点前10´内1´最大风速、整点前10´内2´最大风速、整点前10´平均风向、整点前10´平均气温、整点前10´平均相对湿度、整点前10´平均气压。以上共16项,利用风速记录的多余通道比原定方案增加u项,更便于计算阵风因子。所谓3"最大风速是指1小时内每3秒取为一组数,求其平均值,共1200个,取其最大者;所谓整点前2´内3´最大风速是指整点前2´内共120个数,每三个一组,取平均值,共40个,挑其最大者,其余类推。

2.浪流潮温盐资料

浪流潮温盐资料一般在平均海平面下8m处左右观测,实际深度需在有观测资料后依资料计算而得,海浪资料为每3h观测一次,每0.2s取一个离散值,每次记录2048个波浪离散值。当2´最大风速大于10.8m/s或有效波高Hs≥4.0m时,改为每小时观测一次;每10min记录一次表层流速、流向、水位、水温和盐度值。

3.多层流观测

多层流观测时仪器探头置于平均海平面下10m左右直到海底,每隔2m观测一层流速、流向。整点后每隔10min记录一次。

(三)微机数据采集与控制

采集好的数据处理后,每天02、05、08、11、14、17、20、23时共8次通过卫星通信发送到岸站。同时,采集原始数据存入固态存储器,容量为存储半年以上的数据。

当2´最大风速大于10.8m/s或有效波高Hs>4.0m时,系统超限自动加密,将数据卫星传输改为每小时一次,超限值也可自动或人工设置。

1.卫星数据传输

海上石油平台与岸站之间采用INMARSAT-C卫星通信,传输平台测量到的各种要素,通信距离可以满足我国任意海域的海洋石油平台与我国任意地点岸站间的数据传输。平台测量数据平均有效接收率不小于90%。INMARSAT-C卫星收发信系统选用美国进口设备。

2.数据接收岸站

①石油平台数据卫星接收岸站设在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总部;②岸站具有自动接收海上平台发射来的信号并处理打印各种数据的功能;③岸站接收到的数据除打印外还存入硬盘中,以利定期拷贝、存档;④一套岸站设施能够完成多个石油平台发送来的数据接收处理。

3.交直流电源及应急供电系统

配备一套由交流转换成直流供电系统工作的电源以及在台风时平台无人值守情况下,也能使系统正常工作的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4.岸站资料处理软件系统

岸站资料处理软件系统可将岸站接收到的信息打印成报表并绘成时间过程线。

现场试验表明:

a.气象资料由于传感器安装较高,很安全,极少外界干扰,只发生一次受渔网缠断S4电缆影响造成串口被烧,使气象资料记录中断的事故。但这不是气象传感器本身原因所致。

b.S4资料的中断,两次受鱼钩影响,一次受渔网影响,也不是S4仪器本身问题所致。但资料中盐度数据不稳定,资料不好,可能是传感器有故障,已整机送回厂家检修,后重上平台安装使用。

c.ADCP资料,开始受安装条件限制,有资料,但有5层左右受桩腿影响,流的资料不好。后将ADCP外移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发生丢失事故。后经改装仪器支架,使仪器外伸约70cm,资料大为好转,现基本不受桩腿影响。

d.岸站工作比较正常,只有受太阳活动等因素影响,气象资料误码2次,共7.9天,误码率为2%~3%,完好率为97.7%,远远超过合同书90%以上的要求。

(四)仪器

主要有:①YOUNG-4X自动气象站一套(包括主机及显示器1件,风速、风向传感器1件,气温、湿度传感器1件,百叶箱1件);②S4ADW浪潮仪1件;③300kHz多普勒剖面海流仪1件;④数据采集仪1件;⑤应急电源1件;⑥卫星发射天线1件;⑦锚碇系统1套;⑧电缆及附件1套。

本项目经3年半的调研、选择传感器、研制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研究安装、锚碇方案以及室内试验、近岸试验等各种科研工作,自1999年3月将全套仪器安装到W11-4采油平台上进行现场试验,至2000年11月7日止,共测气象资料18个月;S4资料9.2个月;ADCP资料6.7个月,岸站接收气象资料11.3个月。

二、海底泥温调查

海底泥温调查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穿过几十米乃至几百米的海水探测海床的温度,这在中国海洋调查史上从来没有先例,渤海“JZ20-2海底管线和SZ36-1油田的海底泥温、水温、气温的调查”是第一次尝试。它是为了提供真实的海底泥温设计参数(以往工程设计都将冰底水温假定为海底泥温)。调查结果发现真实的最低海底泥温比冰底水温要低4~6℃,大大地降低工程成本,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着。

(一)秦皇岛(QHD)32-6油田平台场址和海底管道路由海域海底泥温、水温观测

1.调查概况

观测时间为1998年11月10~22日,在QHD32-6油田平台场址和海底管道路由海域共设置海底泥温水温观测点17个。

水温设表、中、底三层观测(表层:0~1m;中层:0.6H;底层:距海底0~1m),泥温观测分为表层0.5、1.O、2.O、3.Om共五层。

2.结果分析

通过对现场实测资料及历史资料进行统计、计算,报告中给出了泥温、水温的统计参数,同时还推算出多年一遇的泥温极值(表17-1)。

表17-1多年一遇的泥温极值(℃)

表17-4不同重现期的最低泥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