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什么是石油的家
扩展阅读
山东产品包装设计哪里有 2025-02-04 05:38:49

什么是石油的家

发布时间: 2022-04-19 03:32:50

Ⅰ 深深的地下除了是石油的家还是谁的家

蘑菇,原文如下,供参考:
蓝色的大海,
是珊瑚的家;
黑色的云朵,
是大雨的家;
深深的地下,
是石油的家;
密密的森林,
是蘑菇的家。

Ⅱ 问,蓝天是大海的家。什么是雨的家。什么是石油的家。什么是蘑菇的家

大地是石油昀家
大树是蘑菇的家

Ⅲ 什么是什么的家

1、森林是动物们的家。

2、水里是鱼儿们的家。

3、天空是鸟儿们的家。

4、天空是星星的家。

5、大地是小草的家。

6、沙漠是骆驼的家。

仿句特点:

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方式。对于句式,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1、句子的类别: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两大类;单句又有非主谓句和主谓句,复句又有多种类型。

2、修辞的角度:要研究哪一种句子最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思想感情,更具有说服人、感染人的表达效果。从句子的类别研究句式是对语言现象的静态上进行分析的,偏重于认识和理解,主要解决怎样做到使语言表达正确无误的问题。从修辞的角度研究句式是对语言现象的动态分析,偏重于运用,主要解决怎样做到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鲜明、有力的问题。

Ⅳ 石油是什么东西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的起源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着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在所着《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石油或其附属品的身影,不知你注意了吗?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等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我们日常所用的天然气(液化气)是从专门的气田中产出的!通过输气管道和气站再输送到各家各户。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 既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潟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形貌与成分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原油的颜色越浅其油质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

Ⅳ 石油的来源是什么

石油的来源:古代有机物变来的。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海洋里繁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它们死亡后的遗体随着泥沙一起沉到海底,长年累月地一层层堆积起来,跟外界空气隔绝着,经过细菌的分解,以及地层内的高温、高压作用,生物遗体逐渐分解、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

(5)什么是石油的家扩展阅读:

油价与全球宏观经济状态息息相关,因此油价是一个关键性价格。一些经济学家称高油价对全球经济增长有负影响。虽然高油价一般认为是经济增长导致的,但这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不稳定的。

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石油的政治属性弱化,经济属性成为常态,金融属性越发明显,油价波动成为金融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平时听到的播报的“油价”,一般都是纽约和伦敦期货市场的即时价格,事后统计和研究用的油价则一般都是现货市场的交易价格。

Ⅵ 石油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去过油田,你会看到从地下采出来的石油是一种粘稠的,颜色很深的液体,人们叫它原油。

原油的颜色虽然很深,但各地产的石油并不是同一个色。大庆出的原油是黑色的,王门出的原油是绿色的、克拉玛依出的石油是褐色的。为什么颜色不一样,原来里面含的胶质和沥青多少不一样,含量越多颜色越深。

原油带有各种特殊的气味,这是由于里面含有一些有奇味的成分。比如有一种原油有股臭鸡蛋味,这是因为里面含有硫化氢。

原油的“体重”比较轻,密度大约是水的0.75或多一点,只有极少数的比水重。所以,大多的原油都可以浮在水上。

上面说好这些是原油的“外表”状况,那么它的“内心本质”是由碳和氢构成。其中碳占84%~87%左右,氢占12%~14%左右。余下的百分之一是极微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碳和氢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按它们的原子数从少到多排列,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等等。石油就是由这些化合物组成的。

由于组成石油的各种化合物“脾气”不一样,所以直接用它不方便。这就像各种性格的人搅在一起,发挥不出正常的作用一样。为此,科学家决定给石油“分家”。“分家”的办法就是加热,也就是蒸馏。

由于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在常温下呈气体状态,所以一蒸馏,它们就从蒸馏塔顶跑出来。

当加温到40~150摄氏度时,就会从蒸馏塔上部流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等化合物来,它们在这个温度下呈液态。这部分液体油就是汽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大。

再加温150摄氏度以上,至300摄氏度时,在蒸馏塔中部会流出癸烷、十一烷至十五烷等化合物的混合物。这部分化合物也是液态,叫煤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二。

再继续加温,从200摄氏度加到350摄氏度时,则会在蒸馏塔下部流出另一种液体——柴油来。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三。老三的成分包括十一烷至二十烷等。

再加温,从300摄氏度开始,则会在蒸馏塔底部流出沸点很高的重油来,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四。它是由十六烷至四十五烷等化合物组成的。

由于重油的沸点很高,到400摄氏度也不蒸发,所以不能再用一般加热的方法来给石油“分家”了。科学家采用减压加热法,使重油又“分家”了,又得到了柴油,还有润滑油、石蜡、沥青等许多有用的东西。

这样,我们基本上把石油的里里外外都看清了,把它们一家的大小兄弟都找出来了。

Ⅶ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是什么关系一家的吗

中国石油的全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分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的全称是:中国石油化工股分有限公司。

二者在原来石油部的时候,中国石油是生产企业,中国石化是销售企业,所以现在中国的油田除成功油田,中原油田之外,大油田基本上都在中国石油1方,二者以黄河为界,所以在南方您看到的是石化的加油站比较多,在北方基本是中国石油的天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了与国外的石油公司,例如韩国SK等竞争,国家让中石油中石化两大企业在对方地盘上互建加油站,抢占好地段,最直观的辨别方法就是看站的颜面包装,再有就是看衣服,中石化是蓝色的,中石油是红色和黄色的。

Ⅷ 什麽叫石油

海合会成立于1981年,包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六国,总秘书处设在沙特首都利雅得。20多年来,海合会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在内部联合和经济共同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可以说是迄今为止阿拉伯国家内部最成功的一个区域组织,在协调政策、统一经济、加强防卫、维护安全、缩小差距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这次中国与海合会签署了《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启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富得流油”的海湾六国
海湾,又名波斯湾或阿拉伯湾,位于亚洲西南部,是阿拉伯半岛和伊朗之间的一片狭长海域。我们通常所说的海湾六国就是指毗邻该水域的六个阿拉伯国家。这里可谓名副其实的“世界油库”。据统计,海湾石油已探明储量达910亿吨,占全球的64.5%,其中沙特占25%,伊拉克10.9%,阿联酋9.5%,科威特9.1%,伊朗8.7%,全球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中有5个在这里,其中3个为海合会成员国。
除石油外,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仅卡塔尔、阿联酋和沙特三国之和就达2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4.8%,而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开采。此外,这里的石油还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点,即开采成本低廉,一桶石油成本仅需1美元多,比美国和北海要低90%以上。
在目前其他许多产油地资源趋于枯竭的时候,海湾的石油仍可平均持续开采44年,有的国家可达90年以上。
什么叫石油大国?只有到了海湾才体会最深。这里的石油管道星罗棋布、纵横交错,总里程长达数十万公里,分为各国境内管道网和跨国管道网。输油管道将远离港口的石油,分别输送到地中海、红海和海湾沿岸的港口,然后再用船运到各消费国。海湾出口到西方的石油经管道可直达地中海东岸港口,缩短路程近5000公里。仅在沙特境内就有两条横贯东西、长达1000公里以上的管道,年输送能力达百万吨以上。源源不断的油气出口,换回的是滚滚而来的美元。海湾六国集团最大的经济实力就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外汇收入。现在,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十分活跃的海湾石油美元达7000多亿。
海湾六国经济结构相似,六国的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因此它们也必然成为世界各国激烈争夺的商品、劳务和军火推销市场。海合会国家人口只有3000万,但所拥有的市场远远大于人口比例。旱涝保收的石油美元,亚非欧三大洲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便捷发达的海运和空运网络,低关税的自由贸易,使海合会国家成为全球商家必争之地。据统计,该市场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约2400亿美元,主要贸易伙伴国为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东南亚国家等,占阿拉伯区域外贸总额的62%。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欧盟向海合会国家的出口总额达300亿美元,在欧盟出口市场中居第五位;海合会国家对欧盟的出口达180亿美元,其中2/3为原油出口;在欧盟的投资达1220亿美元,占海合会国家对外投资总额的35%。海合会六国与我国的贸易额最近几年也在快速递增,2003年已攀升到170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近50%。尽管在增长的比例上名列前茅,但双边贸易额只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市场份额很不相称。
能源合作是重点
2003年,中国进口原油9000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预计到2020年,我国仅对石油的需求量就达4亿吨,年均递增12%。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能源消费市场,谁都想跃跃欲试。随着石油贸易的增加以及石化行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国际石油市场的动荡不仅影响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同样也反映到依赖单一石油经济的海湾六国。有数据显示,海合会六国的传统市场面临萎缩的危险。以阿联酋为例,以前其原油的60%出口到日本,现在由于伊拉克恢复石油出口,今年上半年日本从阿联酋进口的石油骤减了1/5。
近年来俄罗斯异军突起,不断挑战海湾石油地位。俄与美结盟,消极对抗欧佩克减产协议,目前日产量已达700多万桶。此外,世界石油市场已日益多元化,海湾石油在国际市场上的支配地位有所下降。在海合会六国的出口产品中,石油出口占90%以上。任何一点微小的波动,都会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在小有回旋余地的格局下,六国只能是广泛寻求合作伙伴。沙特王储去年访俄,签署天然气合作协定,加强在国际能源领域的合作,交换有关国际石油信息,共同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就是一系列举措之一。同样,六国财经大臣此次相约访华,也是希望在未来的国际大格局中,占据更多的中国石油市场份额。因为投入资金新增生产能力对于它们不难,重要的是事先找到稳定的买主,中国自然是理想的首选目标。
中国与海湾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强
中国的商品走向世界,海湾的石油流向全球,中国与海湾六国的经贸“互补性强”。
2003年1月1日,海合会成员国开始实施“关税联盟”,向经济一体化进程迈进。海合会成员国还拟于2005年、最晚不迟于2007年前成立海湾地区共同市场,2010年以前发行统一货币,实现电网连接、铺设共同的天然气管道等。十几年来,海湾六国相继开始与多国进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其中与欧盟的谈判持续时间最长、最为艰难,与黎巴嫩已正式签署了协定,与印度、叙利亚等国的谈判也在进行中,这些都为正在启动的我国与海湾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起到了“打前站”的作用。为达到双赢的共同目标,双方有必要采取以下步骤:
一、在双方互有所求的格局中,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渠道,除单纯的原油贸易外,应不断扩大相互投资和贸易规模。中石化集团在沙特南部鲁卜哈利地区天然气田的测量、勘探及生产的项目上中标,是我国在该地区能源合作方面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二、在保护双方基本利益的前提下,中国与海湾六国应加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以便为中国进口石油,中国商品更大规模地进入海湾市场创造条件。目前六国在实施关税同盟后统一实行5%的关税。当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后,除少数保护性的商品外,海湾六国将对我国的进口商品实施零关税。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正实现互利、互惠、双赢,才能正为彼此的发展提供保证。▲

Ⅸ 石油是什么

石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在加工提炼之前称为原油。

石油是种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液态烃,含有数量不等的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在地下液态石油中常溶有大量的天然气,并溶有固态烃及非烃,多具芳香气味,呈油脂状,比水轻,多呈黑褐色、棕色、绿色及浅黄色。

是什么形成了石油?

石油和天然气来源于有机物质。早在古生代以前,地球上就出现了生物,随着地史的进展,生物亦广泛地发育和繁殖起来。地球上的动、植物种类虽多,数量很大,化学成分又异常复杂。近年来在许多活着的有机体中发现了石油烃类及其有关烃的化合物,更加深了人们对生成油、气原始物质的认识。但是,就生成油、气的主要原始物质而言,仍然是以沉积岩中的分散有机物质为主。

石油是怎样形成的?

有机生油说认为,油、气的生成过程是在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过程可以简要的概述如下:

水体中和陆地上搬运来的有机质同其它矿物质混杂在一起,沉积在水盆底部,在还原条件下保存下来。由于地壳不断地下沉,沉积物一层一层不断地加厚。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温度和压力不断增大,有机物质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逐渐向石油和天然气转化。近年来,根据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石油的生成具有其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虽然有早期生油和晚期生油之争,但晚期生油占优势。

引起油气藏破坏的因素有多少?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引起油、气藏破坏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剥蚀作用、水动力冲刷、氧化作用和扩散作用等等。

(1)剥蚀作用:地壳的构造运动可使地壳相对抬升,将已经形成的地下油、气藏上升到地表遭受剥蚀而被破坏。

(2)水动力冲刷:由于构造运动的发生,使背斜油、气藏的一翼相对抬升,导致原闭合高度减小,打破了原来油、气、水的平衡,致使水动力冲刷破坏了原来的油、气藏。

(3)氧化作用:由于构造运动的发生,打破了原油、气藏的平衡状态,使地下油气或与地下水接触,或沿断裂上升到地表,都会因氧化作用而分别形成水、二氧化碳和其他高分子含氧化合物(如沥青类)导致油、气藏的破坏。

(4)扩散作用:天然气通过盖层扩散也能造成散失。

石油在地下是怎样储存的?

大量油气勘探及开发实践,改变了人们最初以为地下有石油湖、石油河之类的错误认识。逐渐知道石油和天然气在地下不是什么“油湖”、“油河”,而是储存在那些具有互相连通的孔隙、裂隙的岩层内,好象水充满于海绵里一样。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这是因为它具备了两个基本特性--孔隙性和渗透性

Ⅹ 石油的真面目是什么

如果你去过油田,你会看到从地下采出来的石油是一种粘稠的,颜色很深的液体,人们叫它原油。

原油的颜色虽然很深,但各地产的石油并不是同一个色。大庆出的原油是黑色的,王门出的原油是绿色的、克拉玛依出的石油是褐色的。为什么颜色不一样?原来里面含的胶质和沥青多少不一样,含量越多颜色越深。

原油带有各种特殊的气味,这是由于里面含有一些有奇味的成分。比如有一种原油有股臭鸡蛋味,这是因为里面含有硫化氢。

原油的“体重”比较轻,密度大约是水的0.75或多一点,只有极少数的比水重。所以,大多的原油都可以浮在水上。

上面说好这些是原油的“外表”状况,那么它的“内心本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经过分析,它主要是由碳和氢构成。其中碳占84%~87%左右,氢占12%~14%左右。余下的百分之一是极微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碳和氢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按它们的原子数从少到多排列,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等等。石油就是由这些化合物组成的。

由于组成石油的各种化合物“脾气”不一样,所以直接用它不方便。这就像各种性格的人搅在一起,发挥不出正常的作用一样。为此,科学家决定给石油“分家”。“分家”的办法就是加热,也就是蒸馏。

由于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在常温下呈气体状态,所以一蒸馏,它们就从蒸馏塔顶跑出来。

当加温到40~150摄氏度时,就会从蒸馏塔上部流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等化合物来,它们在这个温度下呈液态。这部分液体油就是汽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大。

再加温150摄氏度以上,至300摄氏度时,在蒸馏塔中部会流出癸烷、十一烷至十五烷等化合物的混合物。这部分化合物也是液态,叫煤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二。

再继续加温,从200摄氏度加到350摄氏度时,则会在蒸馏塔下部流出另一种液体——柴油来。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三。老三的成分包括十一烷至二十烷等。

再加温,从300摄氏度开始,则会在蒸馏塔底部流出沸点很高的重油来,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四。它是由十六烷至四十五烷等化合物组成的。

由于重油的沸点很高,到400摄氏度也不蒸发,所以不能再用一般加热的方法来给石油“分家”了。科学家采用减压加热法,使重油又“分家”了,又得到了柴油,还有润滑油、石蜡、沥青等许多有用的东西。

这样,我们基本上把石油的里里外外都看清了,把它们一家的大小兄弟都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