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中国石油树叫什么树

中国石油树叫什么树

发布时间: 2024-09-24 18:05:22

❶ 中国的木本油料植物有哪些

1、橄榄

橄榄科橄榄属乔木植物。高可达35米,胸径可达150厘米。小叶3-6对,纸质至革质,侧脉12-16对,果序长1.5-15厘米,具1-6果。

橄榄的木材可造船,也可作枕木,家具、农具及建筑用材等,核供雕刻,种仁可食,亦可榨油用于制肥皂或作润滑油。

2、文冠果

文冠果(学名:Xanthoceras sorbifoliumBunge),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文冠果耐干旱、贫瘠、抗风沙,在石质山地、黄土丘陵、石灰性冲积土壤、固定或半固定的沙区均能成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食用油料树种。

3、椰子

椰子(学名:Cocos nuciferaL. )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植株高大,乔木状。中国二千多年前《史记》对椰子已有记载。椰子为重要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全株各部分都有用途。

4、油桐

种子具厚壳状种皮,宽卵形;种仁含油,高达70%,桐油是重要工业用油,制造油漆和涂料,经济价值特高。桐油和木油色泽金黄或棕黄。

油桐是中国着名的木本油料树种,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干性油。具有干燥快、有光泽、耐碱、 防水、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是重要的工业用油。

5、乌桕

乌桕(学名:Sapium sebiferum(L.) Roxb.)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乌桕具有经济和园艺价值,种子外被之蜡质称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称“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

❷ 树会产油吗

汽车燃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绿色植物也能产生燃料,你信不信。

非洲喀麦隆的立克利族,每年夏季都要举行通宵达旦的火把节,所用的火把就是天然的火把树。夜色降临以后,族人们便围聚在火把树下,选出一个小伙子爬上两丈多高的树顶,在上面挖一个小洞,然后插上一根藤蔓做成的火绳,点燃火绳后,洞里的树油便燃烧起来。火把树成为一支竖立在地面上的大火把。节日过后,人们将火熄灭,而火把树并未烧死,它还会不断分泌树油,待来年再供人们使用。后来,人们试着把这种火把树的树油灌进汽车油箱,居然能发动汽车。火把树十分稀有、珍贵,目前在世界上发现的仅有1000棵左右,大部分在西非的喀麦隆,少量在南美的智利。

澳大利亚也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树,它生长在原始林区。在树上随便钻一个洞,就会流出清亮的类似汽油的液体。这种液体不需加工便可直接灌入汽车油箱里使用,一点不比汽油逊色。当地人将这种树称为“燃油树”。一棵长成的燃油树,每年可出油2500公斤。

中国也有类似澳大利亚燃油树的树木。陕西有一种叫“白乳木”的树,切开它的树皮,便会流出一股股白色液体。当地人将这种液体作为灯油使用,发出的光又亮又不生黑烟。白乳木经植物学家研究,确认它是油棕树的一个种类,在马来西亚、尼日尔爾利亚和刚果都发现过。

不但树木可以产出燃油,花也能变成燃油。

泰国曾审理过一宗闻所未闻的案件,法庭被告席上的“嫌疑犯”竟是一束美丽而香气扑鼻的鲜花。原来泰国南部林区经常发生神秘的火灾。大火不但烧毁森林草原,而且危及居民住宅,但作案者却一直未能捕获。后来,化学专家们揭开了火灾之谜,罪犯是一种叫“看林人”的花。这种花生长在温湿的林区,它的花朵和茎叶内饱含着一种挥发性物质。这是一种极易燃烧的芳香油脂。当森林空气干燥灼热时,它就会无火自燃,引起火灾。警官当着法官的面,用火柴轻易地将鲜花引燃,火苗发出幽蓝的光,嘲笑着法庭。法庭只好啼笑皆非地判处这种花接受“严格监管”,算是对案件做了一个交代。后来,人们将“看林人”花采集起来,经过挤压加工,生产出一种燃油,性能与柴油相似,也可以用做汽车燃料。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博士在巴西找到的一种能生产石油的怪树,当地人叫它“苦配巴”。这是一种高大乔木,可以长到30米高,1米粗。在它的树干上钻一个直径5厘米的孔洞,1个小时就可流出10升金黄色的油状树液,成分十分接近柴油,可以直接作为柴油车的燃料,而且燃烧以后不污染空气。卡尔文博士称它为“绿色石油”。这种树由于产油量大,美国、日本都引种了它,用它来生产“柴油”。卡尔文博士甚至设想,公路沿途都种上“苦配巴”,一棵树就是一个小小的加油站,将会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在菲律宾和我国海南的尖峰岭、吊罗山等热带森林中,有一种叫“油楠树”的大乔木,与“苦配巴”十分相似,也生产“柴油”,每棵树一年可收获50公斤“柴油”。

1928年~1932年,美国科学家艾迪逊在研究橡胶树的时候,发现了更多的“石油树”。它们的皮、干、根、叶甚至果实中都有可以燃烧的液体。这些流体来自绿色植物,可再生,无污染,艾迪逊为它们取名叫“绿色汽油”,并发表专着介绍它们,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一般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只是生成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可是,绝大多数“石油树”却能经过光合作用产生出许多胶汁状的碳氢化合物,它们从外形到成分都与石油非常相似,完全可以代替石油做燃料。人们可以像在橡胶树上割胶那样,采集“石油树”的树液,获得“石油”;而“石油树”还是照样生长,产出新的“石油”。

❸ 一个几年前的3d动漫,里面男主受任务为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出发寻找新能源,休眠后发现飞船坠落到未知星球

核聚变是不是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唯一能让我们离开星系的能源了?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核聚变几乎就是我们最终的理想能源了,尽管在这个道路上依然困难重重,但我们仍然不遗余力的在努力着,并且已经过了黎明前的黑暗,光明似乎总是差那么一丢丢,至少我们已经看到曙光了!

核聚变的原理很简单,如上所示四个氢核聚变为一个氦核的,丢失0.7%的质量,然后以E=MC^2的方式释放出来,由于燃料非常容易获得,因此我们一直都认核聚变是终极的能源!

但要获得原理如此简单的能源的条件近乎变态,太阳的内核温度1500万度似乎并不高,但压力高达340亿个大气压,我们无法实现如此高的大气压,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提高温度,但最低聚变条件的氘聚变温度需要5000万至1亿度

即使是最容易的氘聚变,也让科学家有些束手无策、黔驴技穷的感觉,个中的难点是超超高温的等离子体极难控制,加热温度保持机制也是难点,内壁耐热材料一样是难点,连内壁外的超强磁场线圈制造业是难点......但前途实在是太过无量,所以科学界对于核聚变从来都是义无反顾、前赴后继,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以ms计的聚变等离子体保持过程,最后一闪就是熄火了.....

不说这种沉重的话题了,下面介绍下聚变的种类吧,哪个适合用在什么地方,了解下未来的用途

一、磁约束核聚变

1.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

托卡马克结构的核聚变装置

2.仿星器

仿星器结构的核聚变装置

二、惯性约束核聚变

激光点火的NIF(国家点火装置)

当然以上无论哪种实现商业化都是对未来发展巨大的帮助,但几种结构中,惯性约束核聚变是比较适合宇宙航行的,因此我们的飞出太阳系的希望寄托于惯性约束核聚变了。

这个尾部中心闪光就是想象中的惯性约束核聚变的希望之火,理论上装备这种发动机的飞行器可以达到光速1%-10%,这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速度,它将使得我们能在40-100年内到达比邻星,看上去似乎仍然非常漫长,但这已经是我们能够达到的极限了。

除非未来实现跨越狭义相对论框架的发动机,但我们依然需要为其提供能源,无论如何核聚变都将是未来可以预计的时间内的终极能源,也将是我们以后宇宙航行中为之依赖的不可或缺的未来!

应该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新能源,但不是我们人类已知最强的能源。你们先吃个瓜,听我慢慢说。

人类 科技 以烧火为起点,以烧水为本。从18世纪的蒸汽机开始,人类利用烧点啥让水膨胀来给我们做功。直到现在,所有的核电站依然在“烧水”,通过这种方式转化为电能。所以人类当今的 科技 能量来源,还是以“烧水”为本。当然偶尔烧个油,用个光伏发电,但还是烧水多一些。

核聚变是个好东西,除了反应前后产物没有多大辐射之外,过程更容易控制。能源不能控制就不好玩了,总不能坐在炸弹上上太空吧。(emmm,目前好像就是坐炸药上太空的。)

核聚变相对核裂变更容易控制,虽然现在的核裂变电站也很安全,把控制棒怼进去就可以停止核反应。但是废料还是有辐射的。而且核电站释放能量的速度,并不能满足我们进行星际旅行所需能量。核聚变就可以,所以核聚变也叫作人造太阳。

目前的问题就是怎样启动核聚变,核聚变需要能量才能启动,目前很难制造其启动的条件。一旦启动,依靠自身就可以继续反应。

的确,核聚变比裂变更好使,前提是能使。但他们释放的能量,其实还是一个级别上的差异。类似烧柴火和烧汽油。

也就是说,将来的太阳系内旅行,用核聚变供电是非常完美的选择。但是要用核聚变提供动力,进行星际旅行,目前看来还是有点虚。

核反应也就是把一小部分质量转化为能量,正反物质湮灭可是全都转啊。我们已知最强大的能源可能就是正反物质湮灭。一克正反物质湮灭释放的能量是1.8 x 10^14焦耳,相当于4300吨TNT当量。如果能用某种方法保存一些反物质,那么也就不愁能源问题了。

核聚变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但接近光速的飞行也需要巨大的能量。

而且接近光速飞行需要的能量,可能是核聚变也不一定够的……

脱离太阳系很容易做到,旅行者一号已经做到了;之前的先驱者10号、11号也做到。他们都没有使用核聚变。所以脱离太阳系基本是不需要核聚变的。
那离开银河系呢?
科学家估计,要脱离银河系,速度至少在500千米/秒以上,这个速度仍然是远远小于光速的。一个一千克的物质,要加速到这个速度,需要的能量,相当于1.39毫克物质释放的能量,如果按照聚变效率1%来算,也只需要消耗139克的燃料(总重量的13.9%),所以仍然是可能的。

但这个速度其实是不够的,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银河系的直径是以十万光年来算的,就算是用光速,也得十万年。即便太阳系不在中心,也得一万年才能走出去……

但好在根据相对论,只要速度足够快,飞船里的人就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假设我们要求30年走出银河系(飞船参考系),那需要多快呢?答案是:0.倍光速左右。

要达到这个速度,一千克的物质,需要3332千克物质湮灭产生的能量。换句话说,你要推动一个飞船达到这个速度,同时得消耗飞船几千倍的质量对应的能量,而这些燃料还可能得放到飞船上……

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核聚变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有望近期能够掌握的革命性能源技术,一旦可控核聚变技术成熟,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比如拿来发电,拿来作为宇宙飞船的动力,这一切在200年内应该能够普及。由此可见,核聚变也应该是这个地球上唯一能让我们离开太阳系的能源,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在新能源领域,还有潜在的能源,比如反物质推动、曲速驱动等,都是很有潜力的星际航行技术,只不过这些技术距离我们太远,甚至连个理论基础都没有。

核聚变不一样,工程样机就摆在那里,不论是德国Wendelstein 7-X,还是麻省理工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都具备了一定的成熟度。德国Wendelstein 7-X已经开始运行,多次试验证明其能够输出能量,其造价达到10亿欧元,可以模拟产生恒星内部的极端环境,利用核聚变产生能量。核聚变技术距离实用化还有数十年的距离,因为目前的一些技术基础还不能克服,核聚变反应堆主要两类,一个是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另一个是仿星器核聚变装置,后者使用3D磁场控制,前者使用2D磁场来控制。

美国能源部物理学家和德国科学家对Wendelstein 7-X多次试验表面,3D磁场控制的仿星器核聚变装置安全系数更高一些,磁场在仿星器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从目前看,核聚变当然是唯一能让我们离开地球的能源,但距离离开星系还远着,因为银河系直径10万光年,依靠核聚变也无法飞这么远。
人工可控核聚变是目前人类最希望突破的能源之一。
以核聚变发动机为能源是近期可能实现星际旅行的最有效的方式。

核聚变是太阳等恒星的能量来源,人类在上世纪已实现不可控的人工核聚变,当然是以氢弹这种不可控的方式。氢弹爆炸时,由原子弹引爆产生的高温高压实现点火,利用惯性约束高温等离子实现轻核热聚变,聚变能量在瞬间释放。

对于人类来讲,地球也并不能一直是我们平安家园,我们总要走出这个星系,去寻找更多的资源。那么可控核聚变发动机就是人类实现星际旅行目前最有可能的方式了。

目前地球上,对于能量缓慢释放的可控核聚变,难度主要在对高温等离子体的约束,目前人类对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研究也有几十年了。目前有希望的途径是磁约束和激光惯性约束。磁约束目前各国研究喝多,常见的磁约束装置是托卡马克聚变实验堆,世界上有美国,德国,中国,俄罗斯等国都建立了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当前都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可望在几十年内取得突破。

核聚变也并不是人类星际航行的唯一能源,只是目前最可能突破和实现的能源方式。其他诸如反物质飞船,曲率驱动飞船这些目前尚在理论 探索 中,只能暂时出现在各种科幻作品中。

量子实验室,欢迎评论和关注。
目前,人类尚没有把任何人造物体送出太阳系,而人类本身也没有突破地月系,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因为能源问题,人类尚没有有效的能源用于宇宙航行。

在动力学中,我们用比冲量来衡量火箭引擎效率,它的定义是火箭发动机每秒消耗单位质量推进剂产生的推力,或者是单位质量推进剂产生的冲量,单位是秒。比冲量越高,表示火箭发动机的效率越高。目前人类在航天领域普遍使用的能源是化学燃料,但这是一种非常低级的能源,能量释放效率非常低。

使用化学燃料的火箭被称为化学火箭,分为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其中固体火箭的比冲量为290秒,液体火箭的比冲量则是300至453秒。在一些航天器上,我们还使用核动力作为能源,比如说着名的旅行者一号,就是使用核电池作为能源。目前人类使用的核能都是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这种能量比化学燃料要高级,比冲量可以达到几千秒。但是,核裂变火箭的推力较小,只适用于无人的远距离航天器。

核聚变是人类在近期有可能掌握的新型能源,相比于核裂变,核聚变的效率更高。目前,人类往返火星需要四年,而如果使用核聚变火箭的话,将缩短至两个月左右。相比于反物质引擎、曲率引擎等更加“科幻”的技术,核聚变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虽然技术上还有一些问题,但它是最有希望实现的新能源了。

目前来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比如在未来100~500年之内,也只有利用核聚变技术为宇航活动提供能源。人工核聚变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目前正在日以继夜的攻克。核聚变,它是太阳等恒星能源的来源,对能源的利用率比较高。过去,我们人类想要发射一枚火箭到太空去,通常用的是化学火箭,通过给火箭灌注大量的化学燃料,用化学能把火箭推送上天。化学火箭一直是航天业的主流产品,优点是技术简单,容易获得,缺点是效率低下,火箭体积过大。而核聚变技术可以克服化学火箭的缺点。钱学森是着名的火箭控制专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末就构想过利用核聚变技术把火箭发射到天上去。你是不是大跌眼镜?要知道,当时可是30年代,不是60年代,70年代,当时"火箭"这个词汇,仅仅出现于科幻俱乐部会员之间的交流,钱学森的老师为了避免让民众认为火箭太科幻,而把实验室改名为"喷气实验室"。当时,不要说核聚变火箭,就是化学火箭,对大众来说都是一个科幻上的概念。但是,钱学森具有超越时代几十年的前瞻性,他还国内的时候,就提出了核聚变火箭的概念,让人惊叹他的创造力。现在,美国人制定了一个远征火星的计划,打算用火箭把几名宇航员送到火星地表上面去。由于路途遥远,需要一年半左右才能到达,用传统的化学火箭已经不够用,所以需要开发人工核聚变的火箭。这个技术难关主要在于体积的小型化,目前美国科学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预计最早到2025年,真正可靠的人工核聚变火箭就可以完成制造。至于科幻小说之中的其他"能源",比如,什么反重力技术,什么真空零点能量,这些概念都过于超前,在理论上还仅仅是假说,没有得到证实。如果要开发出这些概念 科技 ,至少在目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完全没有头绪。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核聚变火箭还是宇航局的首选。

核聚变是目前看来比较靠谱的太空航行的能源,但是不是唯一能源。

要想飞向太空,烧煤显然是不行的,所以现在的火箭用的是更高效的燃料,即使这样可提供的能量也是很有限的。看起来非常巨大的火箭,里面的燃料只够燃烧一小会。现在很多国家的火箭只够发射近地轨道的卫星,只有极少数国家才有那种能把人类送到月球上的大推力火箭。

指望现有的火箭燃料来长期推进太空飞船是不现实的,目前的飞船和卫星一般用的太阳能,但是如果我们打算飞出太阳系,那么太阳能可能就远水解不了近渴了。于是有些飞船用了核裂变的能量,核裂变的好处是容易发生,坏处是有核辐射、利用效率不高。

核聚变正好与核裂变相反,好处是安全环保、能量利用效率高,缺点是不容易发生。虽然太阳每时每刻都在核聚变,但是这事对人类来说还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没有太阳那么大的体量。实验室里难以达到太阳核心那种极端的环境,而且还没法持续、经济的运行。

现在世界上有几十个核聚变装置,美国二十几个,我国十几个,俄罗斯几个,这些装置想要放到飞船上还需要很多的改进。比如关键的一点是,核聚变装置产生出来的能量得比它消耗的能量要多,不然就没法用。光是这点,目前很多核聚变装置就达不到。

其实,如果考虑用最少的物质产生最多的能量的话,正反物质湮灭会是比核聚变更高效的星际飞船能源,只不过我们目前还不能大量制造或者获取反物质。也许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今后能发现更好更高效的能源,来推动人类飞出太阳系甚至银河系。

星系?不知道题主所说的星系究竟是太阳系还是银河系?太阳系和银河系是两种宇宙尺度结构,前者的半径最多只有3光年,而后者至少可达5万光年。

如果我们想要飞出太阳系,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可以做到。目前人类正在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到时不仅能够解决能源危机问题,也能使我们在太空中走得更远,人类冲出太阳系将不是梦想。

但如果想要离开银河系,仅靠核聚变能量是不够的,因为它的质能转化效率并不高。比较有可能的是利用反物质和正物质的湮灭反应,这是人类目前已知最高效的能量来源。不过,目前对于反物质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现在制造出的反物质粒子都是论个计算,还远不能用于实际。

利用反物质进行星系际旅行,这就会涉及到相对论效应——时间膨胀效应。通过把星系际飞船加速到亚光速,飞船上的人类可以在短时间内飞出银河系,但这个时间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极为漫长。

理论上,宇宙中还存在一种负质量的物质,利用它们可以开启虫洞,或者制造出曲速引擎。在这种负能量的作用下,星系际穿越将不是问题,并且也不会出现时间膨胀效应。

不过,负质量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目前与这种效应有关的是能够产生负压力密度的卡西米尔效应。

答:能源这块,和我的大学专业联系挺紧密的,我来谈一点我的看法。

可控核聚变,无疑是人类最迫切希望得到突破的技术,我们的科学家已经研究了半个世纪。要想实现星际航行,没有可控核聚变的话,别说离开银河系,就算离开我们太阳系都是很难的。

我们来分析一遍,目前人类的所有能源方式的特点。
一、传统化石能源
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目前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利用已经达到了顶峰。

以目前的开采速度,全球的石油和天然气还能供给50年,煤炭还能供给100年;对于中国,不从外进口的话,石油和天然气时间缩短近1/5,煤炭稍微多一些。

化石燃料对环境污染非常大,这也是化石燃料的诟病;化石燃料唯一的优势,就是开采技术和利用效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技术可以说相当成熟。

化石燃料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解燃眉之急,未来肯定是靠不住的。
二、水利发电和风能
之所以放到一起,是因为这两个能源有很多共性,首先两者都算是清洁能源,而且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同时,两者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水利发电影响降水;发电的选址由地理条件决定,灵活性较低,现阶段无法代替火电。

对于未来的星际航行,除非人类发明高效的能源储存技术,否则对星际航行起不了多大作用。
三、太阳能和氢能(氢气)
这两个能源,算是清洁能源中的佼佼者,如果两者同时得到突破,那么人类在地球上的能源消耗,完全可以替代掉化石能源。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氢能(氢气)具备高能量密度,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得到氢气,而氢气方便运输和储存。

在太空中,太阳能更是源源不断;但是,对于超出太阳系的星际航行,太阳能的获取将大大打折。
四、其他新能源
比如可燃冰、生物质能、地热、潮汐能等等,目前技术不成熟;但是也存在各自的局限,可以作为未来能源的补充,要想成为人类能源的主导,不太可能。

五、核能
核裂变的最大缺陷,就是废料的核污染,而且地球上核裂变的燃料(铀)也是有限的。

氢同位素的核聚变过程,没有任何放射性废料产生,释放的能量比核裂变大,而且氢的同位素在海水中大量存在,完全足够人类使用数亿年。

如果以氦-3作为核聚变燃料(3He+3He→4He+2(1H),ΔE=12.860MeV),聚变过程就没有中子产生,意味着不会存在核辐射,是相当清洁的能源,而氦-3在月球土壤中大量存在。

我国属于能源大国,对未来能源的重视度可想而知。目前,国家大量扶持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就是为了在未来摆脱化石能源的限制。

对于可控核聚变,关键的技术之一是核聚变的点火,目前主要方式有激光点火和磁约束点火(托卡马克装置)。

比如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就是研究激光点火;国际合作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研究的是托卡马克装置点火;对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也有自己的托卡马克装置。

可以说,无论从那种角度来看,核聚变都是人类现阶段,有可能掌控的终极能源之一,人类要想进行星际航行,除了可控核聚变外,确实没有更合适的能源能够替代。

缺点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貌似遥遥无期,不知道我们这辈子能否看到?

❹ 你还知道哪些树它们有什么特点

1、铁桦树

在中国和朝鲜接壤地区,生长着一种木质最硬的树,叫“铁桦树”。它的比重很大,木材下水就沉,而且无论在水里泡多久,内部也不腐烂。铁桦树的木坚硬程度,比橡树硬三倍,比普通的钢铁硬一倍,是世界上最硬的木材,人们把它用作金属的代用品。铁桦木属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为极危物种,处于灭绝的边缘。人们称呼为木王。

2、马褂木

又称鹅掌楸。它的叶子有十几厘米长,与一般植物的叶子不同,其先端是平截的,或微微凹入,而两侧则有深深的两个裂片,极像马褂,又似鹅掌,因而得名。马褂木的花外白里黄,极为美丽。马褂木属于木兰科鹅掌楸属,生长在我国华中、华东、西南地区,因其叶形奇特,花朵美丽,故为我国着名观赏植物。

3、光棍树

生长在我国广东、福建一带。高七八米,一年到头,满树都是光溜溜的绿枝,因此称为光棍树。其实,它也有叶子,只是特别小,又过早脱落,不为人所注意罢了。它的枝条是肉质的,具有白色乳汁。据分析,乳汁里含有极多的碳氢化合物,在国外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石油植物。光棍树的故乡在非洲,因那里气候干旱,因而叶子既小,脱落又早,以避免水分的散失。

4、香樟树

樟树不仅能绿化环境、美化生活,而且香樟树可以福祉人类。香樟树不但可以起到防虫止蛀,而且有很多其它药物不能替代的功效。用香樟木做木拖鞋,可以除脚气;“手足痛风:冷痛如虎咬者。”“用香樟木屑一斗,急流水一石,煎极滚泡之,乘热安足于桶上熏之”。李时珍的这个记载500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极为诊视,广泛应用。

5、杨树

根据《说文解字》对“杨”字的解释,杨树生长迅速,是最早能形成遮阳作用的树,所以“杨”字的繁体写法“杨”的右边部分取自“阳”字的繁体写法“阳”。另有说法:杨树生长迅速,高大挺拔,树冠有昂扬之势,这就是杨树得名为“杨”的原因。“杨”字与“扬”字读音相同,“杨树”就是“扬树”,表示树冠高扬的一类树。

❺ 石油是怎么产生的

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尸体,生物的细胞含有脂肪和油脂,脂肪和油脂则是由碳、氢、氧等3种元素组成的。生物遗体沉降于海底或湖底并被淤泥覆盖之后,氧元素分离,碳和氢则组成碳氢化合物。

我们已经在地球上发现3000种以上的碳氢化合物,石油是由其中350种左右的碳氢化合物形成的,比石油更轻的碳氢化合物则成为天然气。煤矿与石油的成因很类似,但煤是植物的化石,又是固态。

大量产生碳氢化合物的岩石即称为“石油源岩”。埋没于地中的石油源岩受到地热和压力的影响,再加上其他多种化学反应之后就产生石油,而石油积存于岩石间隙之间便形成油田。

地壳变动而石油生成

我们最近逐渐了解地球内部的变化与石油的生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描述此种关系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球内部的状况。

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400公里,覆盖地球表面的地壳下方是由岩石形成厚达2900公里的“地慢”,其下方则是由金属形成的“地核”,并以大约5100公里深处分界,分为“外核”与“内核”。外核主要是由液态金属铁组成,内核则主要是固态铁。 地球表面铺满坚硬的“板 块”,厚度约有100公里,是由向上喷出的“洋脊”产生的,’在 缓缓移动到“海沟”后就沉降于 另一板块下方。 80年代后期,人们学会捕捉地震波传递到地球内部时的立体图,于是发现令人惊讶的地慢活动状况。高温又巨型的上升流“超级卷流”由地底涌上后,以蘑菇形态分别存在于夏威夷和非洲大陆正下方。此外,低温的巨型下降流“冷卷流”则以水滴形态占据亚洲大陆及南美洲大陆正下方的冷卷流似乎是沉降到地函底部。

我们现在的知道的是,地幔内部落热对流是以冷卷流向超级卷注移动的形态而形成的。此种运动不仅影响板块运动,似乎也对整个地球的地质和环境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超级卷流是石油制造者?

现在全球生产的石没之中,有60%是产生了恐龙称霸地球时期所形成的石油源岩,所形成的“黑色页岩”则遍布世界各地。黑色页岩主要是由未经氧化的藻类等浮游植物遗骸堆积而成。由此可知当时必须有可让浮游植物繁殖又不会产生氧化的缺氧环境条件,大量的黑色页岩才会形成。

最近发现,石油源岩在此时代的形成似乎与超级卷流运动的活化可以促使由地下涌出的地幔物质所形成的洋脊体积增大,海面因而上升,使得较低的陆地变成浅海,而浅海则具有可当石油原料的藻类等浮游植物极易繁殖的环境。

浅海地区的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而出现大幅增加和大量死亡的现象,周围的细菌为分解其残骸而消耗氧气,于是出现了缺氧环境。

地球温暖化也会改变深层海水的流动状况,由于高纬度地区与低纬度地区海水的温度高低不同,较低温但含有丰富氧气的高纬度地区深层海水会流向低纬度地区海洋。但地球温暖化的现象减少。氧气较少的海域因而扩大,无法氧化的浮游植物便逐渐堆积,所留下的大量有机物则形成石油源岩。

生物的演化改变了石油的性质

由于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遗骸,因此调查石油的性质便可以得知古老时期的生物演化过程和地球环境历史。

生命的演化大概有下述的过程。生命是于38亿年前诞生,并逐渐地进行演化,到了距今5亿5000万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时期,爆发性的演化才开始,大约4亿4500万年前,生命也登上了陆地。

4亿4000万年至4亿年前时期,石油源岩的主要成分是当时繁茂的浮游植物所形成的耐碳氢化合物。另一方面,羊齿类植物在此时期繁琐盛于海岸近处,因此以陆上植物为原料的石油源岩也出现了。

2亿9000万年前,广大的陆地普遍出现由裸子植物组成的森林,并到处形成被沼泽地包围的湖沼,藻类便在湖沼中开始繁殖。由此也产生了以藻类为原料的新种石油源岩,这也是陆上植物的繁盛促使新性质石油源岩诞生的一例。

9000万年前时期,被子植物和针叶树林开始逐渐扩张到高纬度地区和高地,因而出现以陆地木材为原料的石油源岩。另一方面,树木的树脂成为轻质原油的原料,形成新的石油源岩。针叶树林的增加竟使得木材取代了藻类,成为石油源岩的主要原料。

最近石油性质的分析技术有长足的进步,我们已逐渐可以取得有关石油原料性质,以及由热能引起的变化过程等的详细资料。由此种资料即能进一步了解原料生物遗骸逐渐堆积时的环境状况。

大约1亿7000万年到200万年前所发生的全球性规模“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期”也造出了巨油田,在此时期,分布于广大范围的1亿年前前后形成的石油源岩都没入地中。现有的石油和天然气有大约3分之2就是此时期形成的。

中石油历史

1.中国石油的历史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我们分五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玉门油矿解放后,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在生产建设中,被称为“冬青树”的钻井队长郭孟和,屡建功勋,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

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 *** 中央命令将中国人民 *** 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东北地区的几个人造油厂在设备,材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恢复了抚顺,桦甸,锦州等几个主要人造油厂的生产。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

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5.9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

老君庙油田也开始扩大了含油面积,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到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工业基地。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

玉门油田在开发建设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为当时和以后全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他们立足发展自己,放眼全国,哪里有石油就到哪里去战斗,形成了着名的"玉门风格",为发展石油工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正象着名诗人立季赞诵的那样:“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2.中石油的历史是什么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中石油)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品销售、油气储运、石油贸易、工程技术服务和石油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公司。2008年,中国石油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5位,在美国《财富》杂志2008年世界500强公司排名中居第25位。2010年5月30日,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中石油当前市值达到3293亿美元(截至2010年3月31日),位居全球500强企业榜首,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

油气业务:勘探与生产、炼油与化工、销售、天然气与管道;

工程技术服务:物探、钻井、测井、井下作业;

石油工程建设:油气田地面工程、管道施工、炼化装置建设;

石油装备制造:勘探设备、钻采装备、炼化设备、石油专用管、动力设备;

金融服务:资金管理、金融保险;

运输服务:危化品运输、特种大件运输、涉外(国外)运输,社会物流等;

新能源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3.中国石油的由来

中国石油历史上曾在编国家 *** 部门叫石油部,80年代从 *** 部门改为中央企业,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简称中石油负责陆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

中国石化成立较晚,从开始就叫中国石油化工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从事原油炼制和石油化工。90年代后期,国务院按照上下游一体化和建立竞争机制的原则,将两个特大型中央企业以及负责成品油销售的中国石油公司一并打乱重组,大致按南北把石油勘探开发和原油炼制、石油化工以及成品油销售上下游组成两个新的公司,即现在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庆次之松风介绍的上市情况翔实,现在的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是指后来的上市公司,原来的母公司依旧叫集团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4.石油工业发展历史

本帖最后由 布拉万 于 2009-8-18 10:47 编辑 《读书网》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

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

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我们分五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1.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

在生产建设中,被称为“冬青树”的钻井队长郭孟和,屡建功勋,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 *** 中央命令将中国人民 *** 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

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北地区的几个人造油厂在设备,材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恢复了抚顺,桦甸,锦州等几个主要人造油厂的生产。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

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5.9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 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

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老君庙油田也开始扩大了含油面积,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

到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工业基地。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

玉门油田在开发建设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为当时和以后全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他们立足发展自己,放眼全国,哪里有石油就到哪里去战斗,形成了着名的"玉门风格", 为发展石油工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正象着名诗人立季赞诵的那样:“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展开。

1955年10月,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当时一些苏联地质专家对能否找到有开采价值的油田,曾有不同的看法。

石油工业部在总结这一地区前段勘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956年开始,调整勘探部署,集中力量在大盆地和地台上进行区域勘探,在康世恩同志主持下,把重点从准葛尔盆地南缘的山前蚴陷转向西北缘,当年就拿下了一定面积,很快就探明了克拉玛依油田,实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勘探上的第一个突破。 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建设,有力地支援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质部发现冷湖构造带的基础上,在冷湖5号构造上打出了日产800吨的高产油井,并相继探明了冷湖5号,4号,3号油田。在四川,发现了东起重庆,西至自贡,南达叙水的天然气区。

1958年石油部组织川中会战,发现南充,桂花等7个油田,结束了西南地区不产石油的历史。 到50年代末,全国已初步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基地。

1959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373.3万吨。其中4个基地共产原油276.3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73.9%,四川天然气产量从1957年的6000多万立方米提高到2.5亿立方米。

在人造油方面,经过扩建和改造,东北各人造油厂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同时,还在广东茂名兴建了一座大型页岩油厂。

1959年人造油产量达到97万吨,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炼油工业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先后扩建,新建了上海,克拉玛依,冷湖,兰州,大连等8个年加工能力为10-100万吨的炼油厂。

1959年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34.9万吨,主要石油产品自给率达到40.6%. 2.历史性转变 从1955年起,地质部和石油部分工配合,先后在华北平原与松辽盆地展开了全面综合地质调查。 根据中央批示,1960年3月,一场关系石油工业命运的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在大庆揭开了序幕。

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市给予大力支持。中央军委抽调3万多名复转官兵参加会战。

全国有5000多家工厂企业为大庆生产机电产品和设备,200个科研设计单位在技术上支援会战,石油系统37个厂矿院校的精兵强将和大批物资陆续集中大庆,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副部长李人俊,周文龙,孙敬文,康世恩也亲临现场指挥会战。 大庆石油会战是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区,困难的条件下展开的。

当时,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错误造成的危害,加上自然灾害和外援的中断,国家能拿出的投资很少。4万多人,几十万吨设备,一下子拥到大。

5.石油开采历史

石油最早的发现者、采集者和应用者就是聪明而富于进取心的古代中国人。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易经》中就有了“泽中有火”的记载,中国的第二部历史着作《汉书》中则进一步明确指出“高奴县有洧水可燃”。高奴县在今陕西延安一带,洧水为延水支流,中国古代石油的发现、开采和应用全在这一地区;也可以说,陕北地区是石油的摇篮。晋代范晔着《后汉书》说:“延寿县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其大如箩,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到了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更细致地描绘了石油的性状和用途:“高奴县有洧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着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在所着《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