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石油是怎么穿到身上的
扩展阅读
素凉菜一斤成本多少 2024-10-10 20:21:29
迅雷资源下载好怎么分享 2024-10-10 19:54:24

石油是怎么穿到身上的

发布时间: 2024-10-10 17:58:20

① 石油液化气的液为什么喷到人身上能冻伤人

液化气在常温下易汽化

汽化是一个吸热的物理过程,自然能冻伤人,长时间握住一块较大的冰不放手也会冻伤,跟这个差不多一个道理

② 原油是怎样开采出来的

经过了大量的勘探研究,一旦确定油气田有工业开采价值,就要进行开发、采出石油的工作。要使石油和天然气流到地表,首先要打好钻井。经过地质勘探和开发人员的艰苦劳动和研究,找到了地下的油气藏,确定了打井的位置、数量和深度,钻井工人就要在定好的井位上钻井。目前常用的钻井技术是转盘(旋转)钻井。它由一套地面设备(包括钻机、井架)和一套提升系统及钻杆、钻具和钻头等组成。通过提升系统将钻具提起、放下,靠转盘转动带动钻具转动,再转动钻头破碎岩石。被破碎的岩石碎屑被泥浆泵带人井内的泥浆循环再带到地面。钻头磨损了,就再将钻具提上来,更换新钻头,放入井底再次钻进,直至目的层。这是目前世界上使用得最广泛的钻井方法。在钻进的过程中,要及时地在钻孔中安置一根叫套管的钢管,并用水泥封固在通道井壁上,防止地层坍塌。套管的口径向下逐渐变细,在套管中间再下一根引油钢管,叫油管。地面井口上还要安装一套井口设备,上面布满了各种压力阀门和各个方向的管线,很像一棵树,所以人们叫它“采油树”。

是否能把原油从地下采到地面来,还取决于地下油层压力的大小。我国大庆、胜利、辽河、塔里木、大港等油田的许多油藏的地下油层压力都很大,只要一打开采油树的闸门,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就会不停地往外喷,这就是“自喷井”。现在世界上60%—72%的石油是靠自喷井采出来的。有的自喷井最高日产量可达万吨以上。

地下深处的石油能从钻井中源源不断地喷出,除了充足的油源,还要使油层中有足够大的地层压力。石油原来所埋藏的地层深处有来自上覆岩层和地层水的巨大压力。钻井打开油层之前,压力处于平衡状态。一旦油层之上的地层被打开一条“烟囱”,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了,石油就会从井的四周向压力突然降低的油井底部流动。另外,石油中还常常含有许多天然气,它和石油在地层中几乎密不可分,就好像一个装满汽水的瓶子,钻井就像是打开了汽水瓶的盖子,油层里的石油随着溶解气体的膨胀,先涌向井孔,然后由井筒喷出井口。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喷以后,由于地层压力降低,油井的喷力就会慢幔下降,以后就会喷喷停停,最后就无法自喷了。目前国内外维持油层压力的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是“以水驱油”的注水开采法,就是把水从另外的一些钻井中打到油层下面,用水补充由于石油开采而留下的空间,从而保持地层的压力,这是使油井顺利产油、保持自喷的关键。我国大庆油田采取的早期内部注水开发措施,使油层压力长期保持不变。有的开发区虽已开采了20余年,油层压力不但未下降,还有上升的趋势,使油田的开发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有的油田从刚一开始采油就无法自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地下油层压力

③ 石油是怎样形成的

石油的形成过程是:
1.在远古的海洋里,生活着很多水生动物。它们有的体型大,有的体型小,甚至还有很多浮游生物。当这些生物一代一代的死去,它们的尸骸就沉积在海底。有的骨骼变成了化石,但由于海洋中有很多盐分,它们身上的脂肪和蛋白质不能马上被降解(就好像腌咸鱼一样,可以储存很长时间)。
2.由于海底的水压很大,所以长年累月动物和微生物的尸体就逐渐被压缩。几千年后我们看到的沉积岩,就是压缩的结果。在强大的压力下,脂肪和蛋白质逐渐液化,变成了石油,存在于沉积岩中。
3.很多的陆地上也盛产石油,这是由于地壳运动的原因造成的。
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④ 石油和衣服有什么关系

衣服的纤维市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

衣装都和石油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尼龙、涤纶,还是锦纶、维纶等,都属于合成纤维。

所谓合成纤维,就是从石油化工中取得原料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然后再进行抽丝成纤维,这就是合成纤维。目前市场上合成纤维品种很多,发展最快的有锦纶、涤纶、脂纶、丙纶、维纶、氯纶六种。小美家的沙发布艺和飞机上的布料等都属于这一类。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化学纤维的迅速发展,化学纤维已成为纺织纤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世界化学纤维供应纺织用量已超过纺织用纤维总量的50%。可以说,正是合成纤维为我们编织了七彩霓裳。

从面料上来看,衣服大致上可以分为天然和非天然两大类。天然的就是棉花等植物纤维、羊毛等动物纤维、石棉等矿物纤维;而另一种非天然的就是涤纶等合成纤维、莫代尔等再生纤维等。其中,在我们普通人身上出镜率最高的则是合成纤维。

在目前的纤维服装中,化学纤维的比重接已经近3/4,而90%以上的化学纤维产品都依赖于石油。

(4)石油是怎么穿到身上的扩展阅读:

通常,原油开采并处理出来后,会通过火车、船、管道等方式,运到下游炼厂进行加工。包括惠州炼化在内的中国海油下游炼厂主要采取船运方式。

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海上平台开采出来的原油,要先通过输油管道输送到油轮;由于受航道深度因素等影响,油轮不能直接靠岸,而运至距离岸边较近的岛上原油库区进行中转;随后,原油再从库区经管道输送至炼厂的原油储罐。

当原油运输至惠州炼化等炼厂后,就要开始一系列深度加工了。原油进入常减压装置后,利用沸点的不同,被“分割”成“常一油、常二油”等馏分、轻重质不同的油。

其中,几种分子碳链最短的轻质油将被进行“催化重整——芳烃联合装置”处理;中等重度的几种油被进行“中压加氢裂化——高压加氢裂化”,或“催化裂化”处理;而几种重质油则进行“焦化”处理,或“气分”处理。
在这些处理过程中,会生成乙烯料、丙烯、丙烷、汽油,以及柴油、石脑油、燃料气、航煤等产品。而烯料、丙烯、丙烷等产品,就是做成衣服面料——合成纤维的主要原料。

⑤ 如果身上有汽油,汽油点燃了,该怎么救自己啊~~~~~~~

用湿被子或者湿毯子裹在身上。

汽油,是从石油里分馏、裂解出来的具有挥发性、可燃性的烃类混合物液体,可用作燃料。外观为透明液体,可燃,馏程为30℃至220℃,主要成分为C5~C12脂肪烃和环烷烃,以及一定量芳香烃,汽油具有较高的辛烷值(抗爆震燃烧性能),并按辛烷值的高低分为89号、90号、92号、93号、95号、97号、98号等牌号,2012年1月起,汽油牌号90号、93号、97号修改为89号、92号、95号。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发动机尾气,汽油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19世纪中,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汽油的重要性,当时大量使用的是点灯用煤油。那时的石油炼制依赖简单的蒸馏过程,将石油中沸点不同的成分分离出来。煤油组分的沸点较高,点灯时使用安全,成为原油炼制的主要产品,而汽油和其他成分则往往被当作燃料烧掉。

到了19世纪中后期,创制成功使用汽油的内燃机, 1886年汽油机作为汽车动力运行成功,由此,汽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采用蒸馏法,仅能从原油中提炼出20%的汽油。1911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解决了汽油收率低的问题。

采用威廉姆·伯顿和罗伯特·哈姆福瑞斯发明的热裂化工艺,将重质的瓦斯油加热裂化为轻质的汽油等馏分,从而整体提高了汽油收率,热裂化工艺在1913年获得了美国专利授权。随后的催化裂化工艺比热裂化工艺进一步提高了汽油收率,而且辛烷值更高。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汽油(燃料)

⑥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

关于石油的形成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

一、生物沉积变油: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

二、石化油: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

目前,第一种说法较广为接受。

(6)石油是怎么穿到身上的扩展阅读:

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它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⑦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会再生吗

在人们对石油没有特别全面,特别详细的认识之前,人们认为石油会枯竭,但是在随后人们对石油的形成进行研究发现之后,人们认为石油,是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再通过地球内部的一些放射性辐射的作用下,然后转变成石油,而不是以前我们所认为的,石油是从动物的一些尸体上转变过来的,因此现在对于石油的认知,我们从不可再生到可再生。

之所以说石油不会枯竭,是可再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科学家发现在一些干枯的油井通过一段时间的气质之后,又会产生石油,所以科学家认为这是地球在地底深处通过一些碳氢化合物转变成石油的所以石油是不会枯竭的。

我们可以将石油通过一些工艺加工,蒸馏分解,转变成一些煤油或者汽油,甚至是沥青,石蜡等一些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而这些我们所转化来的东西,它所组成的结构都是由探亲所形成的氢类化合物,而在这其中碳的含量是非常的高的,而各种丸青的相对分子质量也是从几十到几千都有。

而对于石油,它的大部分都是液态氢,而在这液态氢里面又溶解了一些气态氢和固态氢。

虽然现阶段我们可以从石油的形成过程中分析得出石油是不会枯竭的,但是石油在经过地球的一些慢慢转化过程当中,形成石油,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如果肆意的使用石油浪费石油,可能他经过地球转化成石油的速度,赶不上人类使用的速度,也就是说,间接的石油会出现枯竭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我们还是要节约石油,或者是寻找一些能够代替他的一些燃料,比如说现阶段,人类发现的氢气天然气等,都是非常不错的燃料。而这些都是可再生的。

我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工作了近30年,对于石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是否可以再生,目前没有确切的准确的答案;但主流的理论是: 有机成因说,进一步,就是不可再生 。另一个理论就是:无机成因说,进一步,就是可以再生的。

先来点前奏,相当于音乐的过门,起到铺垫作用,对后面的石油成因有指导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之一,“石油”这个名词就出自将近一千年以前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之作《梦溪笔谈》。但是,大量开采和应用石油则还是最近一百年的事。

石油的成分有哪些?

石油是一种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黄色、褐色乃至黑色的可燃性黏稠液体,它们的密度一般比水小,其沸点范围很宽,从常温起一直到800 以上。世界上各个油田所生产原油的性质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它们都主要由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组成,而且碳和氢这两种元素合起来在原油里一般占到95%以上。

有机成因说及其不可再生论

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这些有机质主要来自于这四种生物: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高等植物。这些生物死后他们的尸体一部分会被氧化破坏,但仍然有一部分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在泥沙等沉积物中保存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沉积物会越埋越深,在埋藏的过程中这些有机物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化学变化)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这个理论的支撑就是石油的成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而碳氢化合物的来源就是史前的动植物。因其储藏量是有限的,故不可再生。

从我们上中学时就开始灌输的,耳熟能详的: 石油是 工业 的血液,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但是,这种理论如果用来解答:“ 即使把地球所有的生物都转化为石油的话,成油量与地球上探明的储量相差过大 ”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于是科学家们就寻找理论上的突破,另一假说就闪亮登场了。

无机成因说及其可再生论

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与石油本身无关。

在1950年代初,苏联就发现了石油来源的全新理论;地球上的石油总量只与地层深处碳氢有机物的数量有关,而这些物质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就已经形成了,那人类能获得石油的数量只与钻井深度有关。而且,苏联人还发现废弃的油田可以自我修复,即“自充式”油田。他们认为,石油是在地壳深处的高温高压下自然生成的,与钻石的生成条件相仿。是地壳深处的太初物质,在高压下冷喷发进入地壳浅层地带。 苏联方面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找到了大油田。

这种理论解释碳氢化合物的来源是地球形成时,与生俱来的。石油就可以再生了。

无机成因说,也叫非生物成油理论,一般它被用来解释一些油田中无法解释的石油流入,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发生。在地质学家中这个理论只有少数人支持。

讲明白没?可能更迷糊了,SORRY!目前的学术观点就是这状态,都是假说!

在远古的海洋里,生活着很多水生动物。它们有的体型大,有的体型小,甚至还有很多浮游生物。当这些生物一代一代的死去,它们的尸骸就沉积在海底。有的骨骼变成了化石,但由于海洋中有很多盐分,它们身上的脂肪和蛋白质不能马上被降解(就好像腌咸鱼一样,可以储存很长时间)。

由于海底的水压很大,所以长年累月动物和微生物的尸体就逐渐被压缩。几千年后我们看到的沉积岩,就是压缩的结果。在强大的压力下,脂肪和蛋白质逐渐液化,变成了石油,存在于沉积岩中。

很多的陆地上也盛产石油,这是由于地壳运动的原因造成的。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

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⑧ 用原油(石油)洗澡是不是真的能够治病洗完后怎样冲掉身上的原油

可能阿塞拜疆有那个习俗,但是每个地区的原油成份是不一样的,也许那的原油里面有一些特殊成份使它有些特殊的作用。但是石油中还含有芳烃、沥青等有害成份(石油的组分非常复杂),贸然用它洗澡,长时间很可能弊大于利,影响健康。你所说的萘就是一种芳烃,是两个苯环在一块的,以前用作杀虫剂,可能会对人体杀菌等方面有一些作用,但是它确是一种有害品。不要贸然尝试。如果含沥青胶质少,用肥皂多洗几次就差不多了,洗不干净过两天也都会洗干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