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国是石油出口国还是进口国
美国是石油进口国。美国石油是生物成因干酪根指的是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性酸和碱以及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它被公认为是在石油和沉积有机质中最为关键的中间环节,沉积有机物质的大部分都是干酪根。
美国石油的形成
支持生物成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石油馏分具有的旋光性,生物有机质与之特性一致,这也是生物成因的另一个重大支持点。石油非生物成因,超新星爆发后的残骸中存在大量的碳氢化合物,而地球的物理化学作用则能在某些条件下促使这种化合物相更复杂的成分发展。
另在陨石中也有发现类似烃类物出现,这是支持无机成因的另一个观点。当然现在主流仍然比较倾向于有机成因,但无机成因也有相当的市场,不过无论是有机还是无机都改变不了它可能是有限的这种说法,毕竟即使从地壳中渗出也是需要富集时间的。
因此我们在能源结构的改变上是势在必行的,而且石油能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未来走向使用多种来源的电能也许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有作为工业原料这个属性也许将难以改变,不过只要不污染空气就行。
㈡ 美国是石油丰富的国家,为什么工业所需石油还要大量从中东进口
这是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政策决定的,既是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平抑油价上涨的砝码。
石油是美国的一种重要战略产品,其需求的一半目前靠进口。1973年巴以战争导致中东石油供应中断,石油价格猛涨,引发世界性石油危机,一度造成美国石油进口中断,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为应付紧急事态和突发事件,满足非常时期国家对石油的需求,稳定和平抑石油市场,由美国政府出面进行石油储备。1974年11月,在美国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倡导下,国际能源机构(简称IEA)成立,其主要职能是协调成员国的石油储备行动。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能源政策和储备法》(简称EPCA),授权能源部建设和管理战略石油储备系统,并明确了战略石油储备的目标、管理和运作机制。
石油储备有两种方式,一是战略石油储备,即由能源部负责购买并储备原油,一是石油产地的储备,在阿拉斯加北坡重要产油区,划出大片含油土地储备起来,只探不采,找到石油储量后就地封存,以备急需。
一、战略石油储备
战略石油储备(储备原油)是美国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美国能源保障政策的基石。
1、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缘由。1973-74年的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使美国政府认识到对石油进行战略储备的必要性。1975年12月22日,福特总统正式签发能源政策和保护法,宣布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政策中拟定的储备目标是相当于90天的进口量。
早在1944年,时任内政部长伊克斯就鼓吹建立应急石油储备。1952年杜鲁门总统的矿产政策委员会也建议考虑战略石油供应。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后,艾森豪威尔总统向国会建议建立石油储备。1970年的内阁石油进口控制委员会也提出如是建议。但在这30年间,主要是国会讨论并仅在国防部的战略物资储备计划中适当考虑了储备原油,真正大规模储备的建立仍是福特总统任职期间的事情。
从经济上讲,美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也有其必然性。美国仅拥有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3%,但消费量却占全球的28%。目前美国石油50%靠进口,预计到2010年70%将靠进口。而进入世界市场的原油,2/3来自中东和非洲这些政治军事不安定地区。所以,储备石油也有保障供应、平抑油价的因素在里面。
2、储备对象与储存场地。储备对象是原油而非精炼油品。原因有:原油可按要求随时制成各类产品;原油容易保存。战略储备原油,均存放在墨西哥湾沿岸的盐丘中。这里有500个大盐丘。选择盐丘作为储存场地的原因是:建设和经营成本低;不渗漏,自封闭能力强;安全可靠,对环境危害小。一个典型的盐丘呈圆柱形,直径200英尺,深2000英尺,可存放1000万桶原油。
3、目前储备数量。1998年12月31日的储备数量为5.611亿桶,相当于美国60天的净进口量,即在非常时期,外国石油供应中断2个月对美国经济和国防安全不会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储备量最多时高达118天的进口量,1985年)。
主要储存在5个地方:得克萨斯州的Bryan mound(储存能力2.26亿桶,目前储备2.17亿桶)、Big Hill(储存能力1.6亿桶,目前储备4100万桶),路易斯安纳州的West Hackberry(储存能力2.19亿桶,现储备2.05亿桶)、Bayou Choctaw(储存能力7500万桶,现存5200万桶)、Weeks岛(储存能力7200万桶,已满)。总储存能力为7.5亿桶。
4、管理与预算。战略石油储备由能源部的一名副部长主管,副部长助理直接负责,下设的化石能源办公室具体管理。该办公室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按总统指示迅速将储备油抛售出去。有相对固定的承包商。能源部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在2025年前保证石油储备的易得性,一旦有事,可迅速作出反应。能源部还负责定期审查储备情况,并就相关问题直接向总统提出意见建议。
储备目标、预算等,均需由总统提出,由国会批准。国会批准动用财政资金、设专门帐户建立石油储备。迄今为止,美国共为战略石油储备支出了210亿美元。
5、储备的动用情况。法律规定,只有在非常时期,紧急情况下,由总统亲自签署命令,方可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动用储备要符合竞争性销售原则。这里对“非常时期”、“紧急情况”,也有明确的定义,即:“事件的范围和持久性具有危机的特征;对国家安全或国家经济可能有重大不利影响;事件可能会造成石油供应中断”,符合这三个特征之一就可动用储备。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人的所谓“沙漠风暴”行动)中,首次动用了该储备。1991年1月16日,布什总统签署命令,为平抑油价,动用储备。能源部立即作出反应,抛售3375万桶原油(后由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油价很快趋稳,故美国实际仅动用1730万桶储备),供油始于2月5日,结束于3月31日。在1994年的“美国石油供应中断政策声明”中明确支出,通过沙漠风暴行动中抛售的实践说明,此石油储备是“极具价值的,有效的”。
事实上,在1979年伊朗革命及随后的两伊战争期间,美国已想动用储备,但当时美国人自己认为,储备数量尚嫌不足(当时全部储备只有9170万桶),未必能发挥关键作用,且会影响与石油输出国的关系,故最终未动用储备。
二、阿拉斯加国家油储
阿拉斯加国家油储(封存含油土地,只探不采,以备急需)是美国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第二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1、建立阿拉斯加国家油储的缘由。1923年2月27日,时任总统哈丁的第3797A号行政命令宣布:“有鉴于阿拉斯加北冰洋沿岸有大油苗,具产出有价值油田的条件…有鉴于未来海军的石油供应始终是国家关心的问题,因此,我,W.G.哈丁,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凭借法律授予我的权利,把目前尚未依法登记、承租或使用的下述地区……,从公有土地中划分出来,作为海军油储”。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海军油储4号的地区,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在这些地区,只探不采,仅在紧急情况下采出供海军之用。1942年第82号公共土地法,又扩大了储备地区的面积,将整个阿拉斯加北部地区均划出来留给海军,“仅供战争之用”。
1976年4月5日通过了海军油储生产法(公法94-258),将海军油储4号更名为阿拉斯加国家油储,并由海军部交由内政部负责管理(内政部的土地管理局负责管理,地调所负责勘查,仍是只探不采)。
2、勘查工作。1944-53年,海军部对油储4号进行了10年的勘查,圈定了一批油苗。1972-77年间,受欧佩克石油禁运的刺激,又进行了一轮勘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976年由内政部接管后,内政部的地调所又对油储区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调查评价。
国家油储地区内的石油储量情况,最近未予以正式公布。但仅其东北角1/4的地区(460万英亩),据美国地调所报道,就蕴藏有21亿桶石油(内政部矿产管理局则称石油可采储量为30亿桶、天然气10万亿立方米)。
3、储备地区范围。从阿拉斯加州的Brooks岭一直到北冰洋,总面积为2350万英亩(一个对比的数据是,整个阿拉斯加州已授予矿业权的地区的面积总共才1600万英亩),远大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地区的总和。
㈢ [地理]美国为什么大量进口石油
不想用本国的石油了,先用完外国的。等你们用完了,我再用自己的,那时候谁敢不听话,曾经得克萨斯州发现大油田,美国政府强制埋掉。这不像中国政府老想着提高产量,把自己的用完了,去外面闹就得看人家脸色了,这点从解放那会还可以理解,被封锁吗,现在就不聪明了。不能这样了,中国曾经连个战略石油库也没有了,后来发生伊拉克战争才看到重要性,才建立的。该醒了,中国政府,南海石油快没了,还搁置。唉!
㈣ 美国石油储量世界第一为什么还有大量进口中
第一,美国并不是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
第二,美国人太多,消费总量高,资源再丰富也不够用的。
第三,进口比国内开采,可能会更加便宜。
第四,为了资源安全,国内资源需要有计划的使用,国外的则拼命进口。
㈤ 美国和澳大利亚进口石油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石油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石油大国,但它消耗石油量也是十分大的。进口石油,能缓解国内石油资源压力,储备石油资源。
澳大利亚盛产矿产。石油贫瘠,不得不进口石油。
两者一个是主动进口,一个是被动进口。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㈥ 为什么艾森豪威尔实施石油进口限制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美国政府的保守主义能源战略是以石油进口和价格管制的政策为核心的。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还是石油净出口国,其石油的剩余产能足以保证西欧国家应对石油供应出现的临时性短缺。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石油的进口量不断上升,美国逐渐由石油净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美国本土的石油生产商纷纷要求政府对石油进口加以管制,以保护本国石油工业。1957年和1959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先后颁布了《限制石油进口计划》和《强迫限制石油进口计划》,对进口石油采取进口配额制。但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前,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占到总消费量的36%。1973年,尼克松政府为了鼓励国内石油生产,减少石油进口,提交国会通过了《石油紧急配置法案》,使得联邦政府有权对石油价格、生产、调配和销售进行管制。
㈦ 美国资源丰富,为什么每年仍需进口许多资源
1、发达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对各种各样的资源需求量很大,国内资源开采量的不能提供经济生产需要,所以必须大量进口资源。
2、长远利益考虑,对限制性开采国内资源,保护环境。进行大量的战略性自然资源储备,应对未来资源短缺。
3、为了保护现有利益,预防因为某种资源供应瓶颈时的约束,能利用自己的资源保护经济的发展。
(7)美国为什么石油进口扩展阅读: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是合理开发国土空间的迫切需要。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可以清晰地认识不同区域国土空间的特点和属性,以及开发现状和潜力。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论为基本依据,科学划定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有利于有效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合理控制开发强度,真正把适宜开发的国土空间高效集约利用好,把需要保护的国土空间切实有效保护好。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提到的这项改革要求,为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供了重要遵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日趋严峻,一些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科学评价特定区域资源环境超载状况,明确问题的根源、症结和主要因素。
制定差异化、可操作的限制性措施,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逐步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有效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㈧ 美国自然资源很丰富,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煤:铁;石油
因为这些事不可再生资源,他们要自己留着这些东西,然后把别的国家的都进口过来,别的国家都缺乏了,他却有很多。一是可以进行战争储备;二就是若干年后,别的过节就会从美国进口,他就有大量的收入了(虽然我估计他不会卖的==)
㈨ 美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但为什么年还要大量的依靠进口呢
这是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政策决定的,既是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平抑油价上涨的砝码。
石油是美国的一种重要战略产品,其需求的一半目前靠进口。1973年巴以战争导致中东石油供应中断,石油价格猛涨,引发世界性石油危机,一度造成美国石油进口中断,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为应付紧急事态和突发事件,满足非常时期国家对石油的需求,稳定和平抑石油市场,由美国政府出面进行石油储备。1974年11月,在美国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倡导下,国际能源机构(简称IEA)成立,其主要职能是协调成员国的石油储备行动。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能源政策和储备法》(简称EPCA),授权能源部建设和管理战略石油储备系统,并明确了战略石油储备的目标、管理和运作机制。
石油储备有两种方式,一是战略石油储备,即由能源部负责购买并储备原油,一是石油产地的储备,在阿拉斯加北坡重要产油区,划出大片含油土地储备起来,只探不采,找到石油储量后就地封存,以备急需。
一、战略石油储备
战略石油储备(储备原油)是美国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美国能源保障政策的基石。
1、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缘由。1973-74年的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使美国政府认识到对石油进行战略储备的必要性。1975年12月22日,福特总统正式签发能源政策和保护法,宣布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政策中拟定的储备目标是相当于90天的进口量。
早在1944年,时任内政部长伊克斯就鼓吹建立应急石油储备。1952年杜鲁门总统的矿产政策委员会也建议考虑战略石油供应。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后,艾森豪威尔总统向国会建议建立石油储备。1970年的内阁石油进口控制委员会也提出如是建议。但在这30年间,主要是国会讨论并仅在国防部的战略物资储备计划中适当考虑了储备原油,真正大规模储备的建立仍是福特总统任职期间的事情。
从经济上讲,美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也有其必然性。美国仅拥有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3%,但消费量却占全球的28%。目前美国石油50%靠进口,预计到2010年70%将靠进口。而进入世界市场的原油,2/3来自中东和非洲这些政治军事不安定地区。所以,储备石油也有保障供应、平抑油价的因素在里面。
2、储备对象与储存场地。储备对象是原油而非精炼油品。原因有:原油可按要求随时制成各类产品;原油容易保存。战略储备原油,均存放在墨西哥湾沿岸的盐丘中。这里有500个大盐丘。选择盐丘作为储存场地的原因是:建设和经营成本低;不渗漏,自封闭能力强;安全可靠,对环境危害小。一个典型的盐丘呈圆柱形,直径200英尺,深2000英尺,可存放1000万桶原油。
3、目前储备数量。1998年12月31日的储备数量为5.611亿桶,相当于美国60天的净进口量,即在非常时期,外国石油供应中断2个月对美国经济和国防安全不会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储备量最多时高达118天的进口量,1985年)。
主要储存在5个地方:得克萨斯州的Bryan mound(储存能力2.26亿桶,目前储备2.17亿桶)、Big Hill(储存能力1.6亿桶,目前储备4100万桶),路易斯安纳州的West Hackberry(储存能力2.19亿桶,现储备2.05亿桶)、Bayou Choctaw(储存能力7500万桶,现存5200万桶)、Weeks岛(储存能力7200万桶,已满)。总储存能力为7.5亿桶。
4、管理与预算。战略石油储备由能源部的一名副部长主管,副部长助理直接负责,下设的化石能源办公室具体管理。该办公室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按总统指示迅速将储备油抛售出去。有相对固定的承包商。能源部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在2025年前保证石油储备的易得性,一旦有事,可迅速作出反应。能源部还负责定期审查储备情况,并就相关问题直接向总统提出意见建议。
储备目标、预算等,均需由总统提出,由国会批准。国会批准动用财政资金、设专门帐户建立石油储备。迄今为止,美国共为战略石油储备支出了210亿美元。
5、储备的动用情况。法律规定,只有在非常时期,紧急情况下,由总统亲自签署命令,方可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动用储备要符合竞争性销售原则。这里对“非常时期”、“紧急情况”,也有明确的定义,即:“事件的范围和持久性具有危机的特征;对国家安全或国家经济可能有重大不利影响;事件可能会造成石油供应中断”,符合这三个特征之一就可动用储备。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人的所谓“沙漠风暴”行动)中,首次动用了该储备。1991年1月16日,布什总统签署命令,为平抑油价,动用储备。能源部立即作出反应,抛售3375万桶原油(后由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油价很快趋稳,故美国实际仅动用1730万桶储备),供油始于2月5日,结束于3月31日。在1994年的“美国石油供应中断政策声明”中明确支出,通过沙漠风暴行动中抛售的实践说明,此石油储备是“极具价值的,有效的”。
事实上,在1979年伊朗革命及随后的两伊战争期间,美国已想动用储备,但当时美国人自己认为,储备数量尚嫌不足(当时全部储备只有9170万桶),未必能发挥关键作用,且会影响与石油输出国的关系,故最终未动用储备。
二、阿拉斯加国家油储
阿拉斯加国家油储(封存含油土地,只探不采,以备急需)是美国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第二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1、建立阿拉斯加国家油储的缘由。1923年2月27日,时任总统哈丁的第3797A号行政命令宣布:“有鉴于阿拉斯加北冰洋沿岸有大油苗,具产出有价值油田的条件…有鉴于未来海军的石油供应始终是国家关心的问题,因此,我,W.G.哈丁,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凭借法律授予我的权利,把目前尚未依法登记、承租或使用的下述地区……,从公有土地中划分出来,作为海军油储”。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海军油储4号的地区,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在这些地区,只探不采,仅在紧急情况下采出供海军之用。1942年第82号公共土地法,又扩大了储备地区的面积,将整个阿拉斯加北部地区均划出来留给海军,“仅供战争之用”。
1976年4月5日通过了海军油储生产法(公法94-258),将海军油储4号更名为阿拉斯加国家油储,并由海军部交由内政部负责管理(内政部的土地管理局负责管理,地调所负责勘查,仍是只探不采)。
2、勘查工作。1944-53年,海军部对油储4号进行了10年的勘查,圈定了一批油苗。1972-77年间,受欧佩克石油禁运的刺激,又进行了一轮勘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976年由内政部接管后,内政部的地调所又对油储区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调查评价。
国家油储地区内的石油储量情况,最近未予以正式公布。但仅其东北角1/4的地区(460万英亩),据美国地调所报道,就蕴藏有21亿桶石油(内政部矿产管理局则称石油可采储量为30亿桶、天然气10万亿立方米)。
3、储备地区范围。从阿拉斯加州的Brooks岭一直到北冰洋,总面积为2350万英亩(一个对比的数据是,整个阿拉斯加州已授予矿业权的地区的面积总共才1600万英亩),远大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地区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