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是中石油的真正老板
戴厚良。
男,汉族,1963年8月生,江苏扬州市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毕业于江苏化工学院,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参加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2006年获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
人物履历:
1985年07月,江苏化工学院(现常州大学)有机化工专业大学本科毕业;
1985年07月,加入扬子石化公司,曾任芳烃厂副厂长、厂长;
1997年12月,扬子石油化工公司副经理(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参加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1998年04月,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2002年07月,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2003年12月,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04年12月,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任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04年5月,国研·斯坦福中国企业新领袖培养计划一期1班学员;
2005年09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
2005年11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2006年05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2008年06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组成员;
2009年05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
2016年05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2016年08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总裁;
2018年05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总裁;
2018年07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总裁;
2018年10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020年0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020年03月,兼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㈡ 问:巴斯夫和中石化那个做得更好,我查化工企业排名是巴斯夫第一,但世界500强里中石化NB多了
巴斯夫不是做石油的,是做化工的,你可以看壳牌,美孚,皇家石油的排名。再看看这些公司与中石油石化的利润率,再行考虑
㈢ BASF巴斯夫公司怎么样呀
在收入上,2009年的化工企业第一。巴斯夫(BASF)是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The Chemical Company。公司的产品范围包括从化学品、塑料、特性化学品、农用产品、精细化学品到原油和天然气。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巴斯夫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取得更大成功。通过提供高价值产品和智能解决方案, 巴斯夫在应对全球面临的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气候保护、能源效率、营养以及交通运输与移动通讯领域等。巴斯夫2009年全球销售额超过500亿欧元,截至2009年底员工约105,000名。
中国的生产基地:
上海/浦东和漕泾
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BACC)于1994年在浦东成立,2000年起成为巴斯夫的全资生产企业。公司生产工程塑料和特种化学品如氨基树脂、颜料前体、冷冻剂、皮革与纺织助剂和分散体。2007年6月,巴斯夫在BACC旁新建了一家聚氨酯特种产品生产基地: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运营着一个聚氨酯组合料厂、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和一个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装置。 同时,浦东基地已成为巴斯夫亚太区三个主要研发基地中的一个。在漕泾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内,巴斯夫与亨斯迈及几家中方伙伴共同兴建了两家合资企业,生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MDI和TDI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材料,用于汽车工业和建筑业以及冰箱、家具被覆材料、床垫和鞋类等产品中。这个项目投资总额为10亿美元,并已于2006年中期投产。
南京一体化石化生产基地
巴斯夫和中国石化各持该合资企业的一半股份,总投资额为29亿美元。包括一套蒸汽裂解装置和九套下游装置,已于2005年开始运营。2009年9月,中国石化和巴斯夫正式启动扩建工程的建设,双方计划共同投资约14亿美元,包括扩建蒸汽裂解装置和3套现有装置,并新建10套化学品装置。
重庆
2009年9月,巴斯夫对其计划投资的重庆MDI项目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巴斯夫和重庆市政府计划在得到中国政府和巴斯夫执行董事会的最终批准后,到2013年实现这一年产40万吨MDI生产装置的机械竣工,并于2014年投入商业运营。
收入上,应届毕业生5000,6000左右,和其他公司比不算很高。经理要看部门和级别了。一般化工公司的初级经理年薪在18-30万吧。
㈣ 巴斯夫的商业领域
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商业领域是化学品,塑料,功能性化学品,农用化学品和食用化学品,石油和天然气。 巴斯夫生产种类丰富的功能性化学品、涂料以及功能性聚合物,包括了洗涤剂、纺织加工、皮革化学品、颜料和胶粘剂的原材料。客户来自于汽车、油、造纸、包装、纺织、卫生用品、洗涤剂、建筑材料、涂料、印刷和皮革工业。
植物保护剂和营养品
巴斯夫是植物保护化工产品制造商和生产农业、动物食品、制药、日用品和化妆品工业原料等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供应商。巴斯夫的农作物生物技术研究专注于高效农业,绿色食品和高效提高作物产量产品。公司植物保护产品线不同于其他的农药产品(植物保护和Sch?dlingsbek?mpfungsmittel,例如 Fungizide (抗真菌),农药(抗病虫)和除草剂(抗杂草))。精细化工产品主要有维生素,制药活性物质,制药辅助物质,Polymer für 头发护理和防晒霜中的防紫外线成分。 巴斯夫依靠卡塞尔的全资子公司Wintershall AG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与俄罗斯合作伙伴Gazprom一起,Wintershall在中欧和东欧的经济活动相当活跃。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Gazprom,巴斯夫和能源公司E.ON)北欧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
科研情况及领先技术
巴斯夫集团非常重视研究开发(R&D),每年都投资约20亿马克,1996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22.86亿马克。另外,巴斯夫集团还拿出2.7亿马克用于新实验室、中试装置和设备的建设。1996年,在巴斯夫集团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有10091人,其中2393拥有大学学历。1996年巴斯夫集团新增1107件专利,到年末在全世界共拥有75000项专利。
巴斯夫集团研究工作的特点是,除路德维希港总部的中央研究部门拥有强大的实力外,还在全球各地设立多个地方发展部门,在当地进行研究工作。设于路德维希港的中央研究设施有4个历史悠久的实验室,研究范围分别为:化学品、塑料、医药品及植物保护产品,以及染料及助剂和特种化学品等。此外,又设多个工程发展部门,为整体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援。世界各地的研究部门则分属各营业部门及附属公司所管辖,主要从事与生产及市场推广有关的研究工作。巴斯夫集团在石油化工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工艺技术有:
N--甲基毗咯烷酮抽提法制丁二烯技术
此技术最早于196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采用此项技术制丁二烯的装置己达28套,遍及德、英、美、日、法、意、中、印、韩、巴西、罗马尼亚、沙特阿拉伯、伊朗、奥地利等10多个国家,总生产能力达252.2万吨/年,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丁二烯抽提技术。
Novolen气相洁聚丙烯生产技术
此技术1977年实现工业化,世界上采用此技术生产聚丙烯的装置能力已达170万吨/年,是仅次于海蒙特公司环管法的第二种应用最广的聚丙烯生产技术。
MDEA法脱酸性气体技术
此技术最早于1971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采用此技术的脱酸性气体装置已有63套,已建的5套,在设计的14套,共82套,遍及德、美、加、荷、英、法、俄、日、韩、马来西亚等27个国家。
改良雷帕法制1,4--丁二醇工艺技术
以甲醛、乙炔为原料制1,4--丁二醇的雷帕法由巴斯夫公司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1975年巴斯夫公司又将其改进为改良雷帕法(即雷帕常压法)。此法采用悬浮床流程,催化剂与产物在反应器内实行分离,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1,4.丁二醇生产工艺之一。
固定床氧化法制邻苯二甲酸酚工艺技术
此法1976年开始工业化,以邻二甲苯为原料,采用高效的钒一钛系表面涂层环状催化剂和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邻苯二甲酸酥生产工艺之一。世界上采用此法的装置能力已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2%。
甲酸甲酯法制甲酸工艺技术
此技术于80年代初实现工业化,巴斯夫公司用此法建立了10万吨/年的甲酸生产装置。此法先以CO和甲醇为原料反应生成甲酸甲酯,生成的甲酸甲酯再在萃取剂存在下水解制得甲酸。
发泡聚丙烯主产技术
这是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新工艺,产品可用于汽车及保温材料等。
可发性聚苯乙烯主产技术
巴斯夫公司早在1952年就取得了可发性聚苯乙烯生产技术的专利权。该集团在四大洲11个基地上生产可发性聚苯乙烯,并形成了商品名为styropor的由30多种不同品种组成的可发·性聚苯乙烯系列产品,其产量居欧洲第一位。
备种加氢精制和加氢处理催化剂制备技术
巴斯夫在长期的石油化工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烯烃和芳烃加氢、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加氢脱金属、润滑油和蜡加氢精制为特点的各种加氢精制和加氢处理催化剂系列产品并拥有其制备技术,这些催化剂可用于各种原料的精制和处理,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中。
水溶性油漆主产技术
巴斯夫已采用其开发的此项技术于1993年在德国施瓦策蓬琅建成万吨级生产装置,其产品污染小,可用作汽车抛光漆。
巴斯夫新型阻燃涂料
巴斯夫的Lurapret系列纺织品涂料又有了新的阻燃品种。该配方是单独与客户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共同开发的,特别适用于产业用和家用纺织品,从窗帘、百叶窗到床垫、影院、街车装饰材料到酒店的遮光窗帘。Lurapret系列涂料可以减缓甚至阻止火势的蔓延,保护人们避免烧伤,或者将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㈤ 德国巴斯夫集团的在中国的主要生产基地
综述
1、浦东基地。
巴斯夫浦东基地是巴斯夫在德国以外最大的综合基地之一,目前基地拥有员工约2500人。浦东基地成立于2000年,是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第一家全资生产基地。自2012年起,巴斯夫大中华区总部和亚太创新园也坐落于此。
㈥ 巴斯夫的生产基地
山东济宁
巴斯夫公司(BASFSE)是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的精细化学产品基地;济宁浩珂矿业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煤矿安全用非金属材料开发制造服务商。此次双方合作,主要是进行矿用安全高分子材料及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10.37亿元,注册资本3.48亿元。
南京一体化石化生产基地
巴斯夫和中国石化各持该合资企业的一半股份,总投资额为29亿美元。这是巴斯夫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一套蒸汽裂解装置和九套下游装置于2005年开始运营。南京生产基地为国内市场生产优质的化学品和塑料。巴斯夫与中国石化计划进一步投资9亿美元以拓展生产基地。
上海漕泾的一体化异氰酸酯项目
巴斯夫与亨斯迈及几家中方伙伴合作,共同在位于上海漕泾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兴建了两家合资企业,生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MDI和TDI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材料,被用于汽车工业和建筑业以及冰箱、家具被覆材料、床垫和鞋类等产品中。这个项目投资总额为10亿美元,并已于2006年中期投产。
上海浦东
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自2000年起成为巴斯夫的全资生产企业。公司生产皮革与纺织助剂和分散体等特种化学品。2007年6月,巴斯夫在浦东新成立了一家聚氨酯特种产品生产基地: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包括一个聚氨酯组合料厂、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和一个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装置。
巴斯夫计划在重庆建造另一个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生产装置,年产达40万吨,通过这一项目,巴斯夫同样关注迅速发展的中国西部市场。重庆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拥有超过三千万人口。
BACC 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
BACC成立于1994年,原为巴斯夫与上海染料公司的合资企业,自2000年起成为巴斯夫的全资生产基地,在巴斯夫亚太区生产网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司位于上海浦东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紧邻上海外高桥港口,是巴斯夫浦东基地中的重要一员。巴斯夫大中华区总部注册在巴斯夫浦东,还包括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BAPS)。
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及领域,如用于涂料、塑料及家具行业、皮革及纺织制造业、建筑和汽车行业及家用产品供应商等。BAPS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巴斯夫正在扩展其在亚洲的聚氨酯业务,并在上海浦东投资建设一个新的特种化学品生产厂。按国内客户需求量身订做的聚氨酯特种化学品将于2007年初开始在浦东生产。
该项目将包括一个聚氨酯组合料厂、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和一个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厂。
BACH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
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兴建并运作一套聚四氢呋喃(PolyTHF®;)一体化生产设施。这套装置年产能力为6万吨聚四氢呋喃,于2005年中期全面投产。
紧邻聚四氢呋喃综合设施,巴斯夫还投资兴建了一套聚异氰酸酯装置。该设施年产8,000吨,2005年第二季度开始建设,预计2007年初投产。产品聚异氰酸酯用于汽车、工业和木材涂料,将供应整个亚太市场。
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是巴斯夫的全资投资。
BAPC巴斯夫聚氨酯(中国)有限公司
巴斯夫于1998年在广东省广州南沙成立的生产聚氨酯组合料及为汽车避震系统配套的弹性体及缓冲零件(Cellasto®;)的生产线装置。组合料年产能力为3万吨;弹性体及缓冲零件年产能力为320万件,供应家电、建筑、鞋类材料、汽车、家具等各行业的客户。
这家巴斯夫的全资生产企业有员工近100人。
BVC巴斯夫维生素有限公司
巴斯夫维生素有限公司(BVC)是巴斯夫与东北制药总厂于1995年合资成立,巴斯夫于2000年将其在该公司占有的股份从70%增加到98%,2005年收购剩余的2%,从而成为巴斯夫的全资子公司。在中国东北的沈阳生产维生素、复合维生素、非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以及预混饲料产品,年产能约1万吨,现有员工人100余人。
2006年中,公司在广东省佛山增加了一个生产泰可诺美的预混饲料厂,泰可诺美是为饲料行业提供的一种预混产品。这一生产厂将有70多名员工。BAPT巴斯夫聚氨酯(台湾)有限公司
巴斯夫于1988年在台湾新竹成立的聚氨酯组合料装置,年产能力为1.1万吨,供应家电、建筑、玩具、鞋类材料、汽车、家具等各行业的客户。
这家巴斯夫的全资生产企业有员工40多人。
BEMC巴斯夫电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2005年巴斯夫收购了默克集团(Merck KGaA)的全球电子化学业务。原伊默克电子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更名为巴斯夫电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巴斯夫电子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是中国内地领先的电子材料供应商,主要提供半导体暨液晶薄膜显示器制造业所需的电子化学品,分为五大类,包括:洁净制程用化学品、蚀刻用化学品、微影制程化学品、化学机械研磨制程用化学品和铜制程相关化学品等产品。
巴斯夫电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是巴斯夫的全资企业。BEMT台湾巴斯夫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此次收购,默克在台湾的电子化学业务现更名为台湾巴斯夫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成为台湾半导体和液晶显示器制造业中的领导供应商。
台湾巴斯夫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半导体暨液晶薄膜显示器制造业所需的高品质,涵盖洁净制程用化学品、蚀刻用化学品、微影制程化学品、化学机械研磨制程用化学品和铜制程相关化学品等。
台湾巴斯夫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巴斯夫的全资企业,员工人数超过260人,在台湾桃园县和台南拥有3个生产基地。合资生产企业 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
巴斯夫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于2000年 12 月在江苏南京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BYC),旨在建设并运作一个一体化石化基地。该合资企业总投资额达29亿美元,巴斯夫拥有50%的股份。该一体化石化基地的核心是一套蒸汽裂解装置,它为九套生产下游产品的世界级装置提供原料,已于2005年中期投入商业运营,9月举行了盛大的投入商业运营仪式。每年产出170万吨优质化学品和聚合物,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公司约有员工1500人。
2009年9月28日,中国石化和巴斯夫于今日正式启动了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BYC)扩建工程的建设,双方计划共同投资约14亿美元,生产下游化学品中间体和专用化学品,服务于国内市场。
扬巴二期项目包括将蒸汽裂解装置的乙烯年产量从60万吨增加到74万吨、新建一套2-丙基庚醇装置、一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装置、一套醇胺联合装置等10套化学品装置以及扩建3套现有装置。产品将主要服务于农业、建筑、电子、医药、汽车、化学品制造等各行业。
SBPC,SLIC,HPS
2003年3月,巴斯夫、亨斯迈及其中方合作伙伴成立三家合资公司,共同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兴建一套一体化异氰酸酯综合装置。2003年11月,该装置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将产能优化至世界级水准,粗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产能将为每年24万吨,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则为16万吨。得到此次批准后,已于2003年底开始基地建设准备,2004年举行了破土动工仪式。预期2006年投入商业生产。
三家合资公司分别为:
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SLIC)- 一家年产24万吨粗MDI的制造工厂,包括起始原料苯胺和硝基苯的生产设施。工厂将由巴斯夫、亨斯迈、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建造。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SBPC)- 一家MDI精加工工厂和一家年产16万吨TDI的工厂,生产起始原料硝酸和二硝基甲苯。将由巴斯夫及其合作伙伴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建造。
上海亨斯迈聚氨酯有限公司(HPS)- 一家MDI精加工工厂及一家预聚合物工厂。其生产装置由亨斯迈和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造。 扬子巴斯夫苯乙烯系列有限公司
扬子巴斯夫苯乙烯系列有限公司(YBS)是巴斯夫与合作伙伴扬子石油化工公司于1994年10月在南京成立,巴斯夫占有60%股份。该厂现有员工超过200人,生产乙苯、苯乙烯、聚苯乙烯及可发泡聚苯乙烯Styropor®;。该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包装工业、电子和电气设备、玩具和家用产品。 上海高桥巴斯夫分散体有限公司
上海高桥巴斯夫分散体有限公司(SGBD)是巴斯夫与上海高桥石化公司于1986年建立的合资企业,双方各占50%股份。该厂现有员工80多人,生产用于涂布纸张及地毯用的苯乙烯-丁二烯胶乳。该公司于2002年将其年产量提高至13万吨,2005年初进一步提高至21万吨。 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
巴斯夫持有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BSC)的60%股份,合资伙伴为上海涂料有限公司。公司于1995年成立,自1997年1月起生产各种主要用于汽车工业的阴极电泳漆、二道底漆、面漆、金属底色漆、罩光清漆及助剂,以及塑料漆等,年产量为1.7万吨,现有员工200多人,为各大中国汽车制造商首选的汽车原厂漆供应商。 巴斯夫吉化新戊二醇有限公司
巴斯夫吉化新戊二醇有限公司(BPNC)是巴斯夫于1995年在中国东北吉林省与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巴斯夫在该公司中占60%股份,于1998年5月投产。新戊二醇的设计年产能力为1.5万吨,2004年增加至1.8万吨,2005年10月再次增至2.5万吨。新戊二醇主要用于粉末涂料树酯、不饱合聚酯、塑料及医药的生产。该厂现有员工近50人。
BCGC
巴斯夫催化剂桂林有限公司
巴斯夫催化剂桂林有限公司(BCGC)是巴斯夫于2007年收购原桂林利凯特后独资成立的一家生产摩托车及小型通机排放催化剂企业,有员工150多人。 巴斯夫台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巴斯夫台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BTCC)是巴斯夫与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02年12月完成交易程序后成立的55(巴斯夫):45合资企业,生产基地年产能为1.2万吨,位于新竹,生产优质的植保配方产品。
巴斯夫在全球范围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美国陶氏Dow化学
㈦ 中石化有多少子公司哪个子公司效益最好
子公司有以下这些,至于效益年年会有差异,不提供绝对答案:
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分公司、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大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中原油气高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武汉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冠德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参股子公司:中国石化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茂名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
补充一下,2017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揭晓,中国两大国有石油企业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列榜单前两位,两桶油的营收之和超过了全部500家上市公司总营收的1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全国最大的综合油气工程与技术服务公司中石化油服亏损161亿元,居亏损榜首位。
中石化油服此前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429亿元,同比减少2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1亿元。巨额亏损令中石化油服一度戴上“A股亏损王”的帽子,这一亏损额不仅创造石化油服上市以来亏损纪录,也是A股历史上第二大亏损案例,仅次于2014年中国铝业162.16亿元的亏损。
㈧ 中国的化工销售赶超巴斯夫、陶氏化学等老牌化工企业,是实力,还是其他
第1名怎么来的?
近日,美国《化学周刊》2015年度世界化工10亿美元俱乐部的最新排名出炉:
中国石化以688.98亿美元的化工销售收入取代巴斯夫公司首次登顶!
第2名——巴斯夫,677.71亿美元。此前巴斯夫已经连续8年位居榜单头名。
巴斯夫集团
在欧洲、亚洲、南北美洲的41个国家拥有超过160家全资子公司或者合资公司。公司总部位于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它是世界上工厂面积最大的化学产品基地。
第3名——陶氏化学,581.67亿美元。
美国陶氏
在35个国家运营188个生产基地,产品达5000多种。陶氏为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种类繁多的产品及服务,并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于化学和创新,为各消费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包括纯水、食品、药品、油漆、包装,以及个人护理产品、建筑、家居和汽车等众多领域。
第4名——埃克森美孚,与去年一样,仍为第四。
埃克森美孚公司
世界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气生产商,总部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爱文市。在全球拥有生产设施和销售产品,在六大洲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业务,在全球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约翰·洛克菲勒于1882年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公司连续85年以上获得3A信用等级,是世界上保持这一记录为数不多的公司之一。
据了解,2015年度排名以入围企业2014年化工业务销售收入为排名依据。
中石化的排名稳步上升
在过去的两年中排名第二,在2011年和2012年的排名中也是位居前五。中石化排名的上升反映出亚洲和中东化工生产商的崛起。
进入新世纪,亚洲和中东化工生产商已经逐步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化企,与北美和欧洲同行一较高下。除了中石化外,位居今年榜单前十强的亚洲和中东化学公司还有SABIC和台塑以及三菱化学。
多数亚洲和中东入围榜单的化企在今年榜单的名次也出现了上升。如阿联酋IPIC公司的排名从去年的第19位上升至今年的第14位,泰国PTT化学公司的排名从第23位上升至第17位,泰国SCG化学公司从第71位上升至第49位,印尼因多拉玛公司从第69位上升至第50位。
销售收入增速放缓
从榜单看,2014年化工公司销售收入大多数仍在增长,但增速远低于前几年。2014年销售收入中位数同比增加1.0%,远低于2013年的6.0%和2012年的4.5%。
今年上榜的109家化工公司平均销售收入为123亿美元。化工公司盈利表现较好,营业利润中位数同比增加3%,109家公司平均营业利润为12.4亿美元。
今年排名前10的化工公司中经济发达体仍占多数,其中美国3家——分别为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杜邦;总部设在欧洲的也有3家——即巴斯夫、利安得巴塞尔工业和英力士。
欧洲和中东地区排名前十强的化工公司在2014年的平均销售收入达到313亿美元,而亚洲地区排名前十强的化工公司的平均销售收入为257亿美元,美洲则为254亿美元。
2014年是化工巨头的艰难一年
2014年巴斯夫、陶氏化学、利安德巴塞尔和英力士的销售收入呈现增长,但是埃克森美孚和杜邦的销售收入却出现下降,不过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北美生产商继续受益于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廉价原料,2014年下半年油价的大幅下挫也给依赖于石脑油为原料的欧洲化工生产商带来了转机。
油价下跌对化工行业的影响也并非完全有利。事实上,石化生产商已感受到降价的压力,特别是油田化学品需求下降已经严重伤害到相关特种化学品公司,油价下跌还直接削弱了北美的原料优势。
化工成中寒冬里的一把火
市场寒冬中,化工业务则成为了中石化上半年中最为抢眼的板块,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直接实现了由亏损到盈利101亿元的超级逆转。
去年上半年,中石化化工业务为亏损40亿元,全年该板块收益也仅为22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化工板块的收益则达到了101亿元,同比增加141亿元。
面对市场寒冬,去年上半年中石化勘探业务收益将近300亿元,而今年由于原油价格同比大幅降低,中石化勘探板块上半年实现经营亏损人民币18亿元,同比减少收益人民币301亿元。
炼化板块尽管营收下降,但是却贡献了最多的净利润。2015年上半年,中石化炼化板块经营收入为人民币4857亿元,同比下降25.5%;经营收益达到人民币153亿元,同比增长了57%。
“油价较低时,会刺激对成品油的需求,中石化在炼化上的销量和毛利都会有所好转。”业内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