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库车石油什么时候开发
扩展阅读
苕皮和豆干哪个成本高 2024-11-23 04:03:00
忍三工具箱cc如何调位置 2024-11-23 03:58:48

库车石油什么时候开发

发布时间: 2024-11-12 07:34:39

① 库车县的石油是什么时候开始开发的

1958年塔里木盆地的第一个油田——依奇克里克油田,也是在库车县发现的。
1984年9月22日,西北石油地质局在库车县境内发现了塔里木第一个高产凝析油气田——雅克拉气田,掀开了塔里木石油大会战的序幕。

②  石油和天然气

7.2.1地质调查简史

关于塔里木石油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在《北史·西域列传》记载着库车一带的油苗。1935年谢家荣考察了阿克苏、拜城一带的石油地质。1942年黄汲清在库车进行过石油地质调查。1945年关世聪在吐哈盆地进行了石油和煤炭地质调查。

1950~1960年,新疆石油公司和新疆地矿局石油地质大队初步调查和评价了塔里木的油气资源,发现了依奇克里克浅成油田。631队九分队(女子分队)调查了吐-哈油田。

1961~1977年,开展了塔里木盆地的1∶100万航磁测量,做了不少横穿盆地的地震剖面,打了一些探井,为后绪工作积累了资料。

1978~1990年,迎来了塔里木石油大发展的时期,1984年9月沙参2井喜获高产油流,这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查的新转折点,从而揭开了塔里木盆地找油大会战的序幕。

1991~2000年,是找油获得重大成果的时期。1984年西北石油地质局成立,1989年塔里木石油勘探指挥部成立,随之在塔北、塔中、塔西南,以及博斯腾湖、柴窝堡和伊犁等盆地开展了一系列找油工作,为1991年以后的找油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根据康玉柱的资料,截至到1998年,探明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总量(191~206)×108t,其中石油(107.6~110.6)×108t,天然气(8.4~9)×1012m3;吐鲁番—哈密盆地油气资源总量(14~17)×108t,其中石油16×108t,天然气3700×108m3;博斯腾湖、柴窝堡和伊犁等中小盆地估算油气资源量约10×108t(油气当量)。

有人估计,新疆油气资源总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塔里木占其中的绝大部分。这就是西部大开发首批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的依据,也是中央对新疆国民经济发展方针中重点发展方向的一白(棉花),一黑(石油)指导性意见的依据。

7.2.2油气地质

7.2.2.1沉积地层

塔里木地区自震旦纪以来沉积地层十分发育,其岩相类型亦十分复杂。塔里木运动揭开了塔里木板块克拉通化发展的序幕,在板块内部发育了稳定陆台型沉积层,为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准备了良好的构造和沉积环境。

震旦系在塔里木的库鲁克塔格、满加尔、柯坪等地区发育最好,下统以杂色碎屑岩和冰碛岩为特征,夹中酸性火山岩。上部为滨—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总厚度约910~7500m;寒武—奥陶系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总厚度1000~4000m;志留系为海退环境下的绿色砂页岩夹泥灰岩,泥盆系则主要为陆相红色碎屑岩,总厚度900~3000m,与石炭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自震旦系到泥盆纪形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石炭系是塔里木地质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层系,标志着第二个大沉积旋回的到来。在塔里木和南天山,地层岩性为浅海相碳酸盐岩,局部夹煤,未发现火山岩,最厚处在铁克力克山北缘,达2900m。上石炭系以一套浅海—滨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厚200~1000m;下二叠统塔里木西部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为主,东部为陆相碎屑岩,西部的柯坪和东部常夹有火山岩,厚度约1000m;上二叠系以陆相杂色碎屑岩为主,厚675~1200m。与上覆三叠系呈不整合接触,形成了另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三叠系在塔里木、吐-哈及伊犁盆地内分布广泛,主要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夹煤,厚度约1000~2000m;侏罗系在各盆地均有分布,为一套河流—湖沼相含煤碎屑岩建造(煤系地层),厚度1000~3000m;白垩系与侏罗系多为不整合接触,为河流—浅湖相和浅海—潟湖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厚度300~2800m。

古近系和新近系广泛分布,主要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古近系在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及库车坳陷西部为浅海—潟湖相杂色砂泥岩、灰岩及膏泥岩等,厚度约800~1000m;新近系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中新统内可能存在残留海相夹层,其他地区均为浅湖—河流相沉积岩。但上新世末期,在盆地边缘沉积了一套冲积砂砾岩。新近系厚度很大,一般厚度1000~6000m,在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可达12000m。

第四系为山麓相冲积—洪积层、河湖相冲积—湖积层,以及大盆地中的风成沉积,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到几百米。

7.2.2.2盆地类型和演化

区内大型和大中型盆地都属于多类型复合叠加盆地,自震旦纪以来,经过早期的裂隙盆地、周边盆地、克拉通盆地和中期的挤压克拉通盆地和克拉通坳陷盆地和晚期的前陆盆地,最后形成陆内统一盆地。

7.2.2.3构造特征

由于自震旦纪以来经过多次开合运动,造就了构造运动的多期性、迁移性和复杂性,使不整合面十分发育。塔里木主要有6大区域性不整合,即震旦系与元古宇、志留系与奥陶系、石炭系与泥盆系、三叠系与二叠系、白垩系与侏罗系、第四系与新近系之间的区域不整合。

构造样式比较复杂,挤压构造样式有逆冲—褶皱、叠瓦冲断、基底推覆、挤压断块和断滑;拉伸构造样式有拉张断块和箕状断陷;扭动构造样式有雁列、帚状、旋扭和反S等;叠加构造样式有双重、推覆、潜山和反转等构造样式。

区内构造总特点是古生代北强南弱,中新生代南强北弱。就中新生代而言,塔里木盆地是西强东弱,吐—哈盆地是北强南弱。塔里木盆地沉积中心早古生代在塔东北的满加尔地区,晚古生代迁移到了塔西南的叶城地区,中生代三叠纪迁移到天山山前和塔中地区,而侏罗纪除盆边山前地区外又迁移到塔东北地区,新生代再迁移到塔西南地区。

吐-哈地区沉积中心晚二叠世在哈密北部,三叠纪则南迁到哈密附近,侏罗纪迁到北部凹陷。

7.2.3油气资源评价

7.2.3.1生油岩

由于构造运动的多期性,导致沉积的多旋回,也造就了塔里木地区多时代、多层系的生油岩。本区共发育四大套生油岩,即下古生界(Z2—S1)、上古生界(C—P)、中生界及新生界。但主要生油岩是寒武—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和三叠—侏罗系(表7-2)。

从各主要含油盆地有机质成熟度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寒武—奥陶系生油岩属高成熟—过成熟(R0为1.3%~3%);石炭系—下二叠统生油岩属成熟—高成熟(R0为0.8%~2%),侏罗—三叠系生油岩属低成熟—成熟(R0为0.5%~1%),新近系中新统生油岩为低成熟(R0为0.4%~0.6%)。

表7-2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表

(据康玉柱,2000)

吐-哈盆地的二叠系生油岩属于成熟,三叠—侏罗系生油岩属于低成熟—高成熟(R0为0.4%~1.3%)。7.2.3.2储集岩

塔里木地区储集岩十分发育,自古生代以来,各时代地层均可储油气。据目前资料,储集岩类型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其次为火山岩及变质岩,各时代储集岩物性变化较大(表7-3)。

表7-3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各时代储集层物性表

(据康玉柱,2000)

值得一提的是塔里木盆地储集层埋深4000~6000m,砂岩仍以原生孔隙为主,显示该盆地低地温、欠压实、深埋高孔渗体之特点。

本区盖层非常发育,分布广、分隔性好,是保存油气的良好条件。

7.2.3.3成油组合

生、储、盖的存在及恰当的配置关系是形成油气藏的关键条件,由于沉积旋回的多期性、岩相岩性变化及断裂活动等条件,导致区内成油组合具多类型的特点。

(1)旋回式组合。在地层剖面中自下而上所形成的生、储、盖组合关系,它们可以是单旋回的,也可以是多旋回的。如柯克亚油田,是古近系以下地层生成的油气,运移到中新统中保存,形成油气藏,这一类型在本区十分发育。

(2)自储式组合。生油层本身亦是储油层及盖层。如雅克拉油气田、依奇克里克油田、胜金口油田、七克台油田等均属此类。

(3)侧变式组合。具备储、盖条件,而无生油层,油气为侧向运移到该储、盖空间形成的油气藏。它们运移的途径往往是断裂、不整合面及岩层等。

7.2.3.4含油系统

塔里木是多含油气系统的地区,总体看从震旦系—新近系均含油气,而且每个系内也具多层段含油。根据成油条件的特点,划分为4个大的含油气系统,即:震旦系—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中生界含油气系统、新生界含油气系统(图7-2)。

图7-2塔里木等主要盆地含油气系统柱状图

Fig.7-2Columuar section of main oil-bearing formation in Tarim basin

(据康玉柱,2000)

1—砾岩;2—砂岩;3—泥岩;4—泥质砂岩;5—煤或炭质页岩;6—灰岩;7—白云岩;8—油显示;9—气显示;10—沥青

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主要发育在塔里木盆地;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也主要发育在塔里木盆地;中生界含油气系统,除塔里木大盆地发育外,吐-哈盆地、博斯腾湖盆地亦有发现;新生界含油气系统主要发育在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

7.2.4油气藏(田)特征

以构造为主线,以成藏要素为基础,动态和静态相结合,据此分析,新疆主要盆地油气藏(田)有下列特征:

(1)多油气藏类型,计有三大类,即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还可以详细分为8个亚类和15种油气藏类型。

(2)有四大含油气系统,即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中生界含油气系统、新生界含油气系统。

(3)四大成藏期,即华力西早期、华力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喜马拉雅期。

(4)四个并存,即海相和陆相并存,不同成藏期的油气并存,不同成熟度的油气并存,不同相态的油气并存。

7.2.5油气分布规律

7.2.5.1油气分布具有多时代多层系特点

油气主要受四套储盖组合控制:①寒武—奥陶系储盖组合;②石炭系中上部膏盐岩、泥岩与下伏地层砂岩、碳酸盐岩储盖组合;③侏罗系中部煤系地层与下伏地层砂岩、碳酸盐岩储盖组合;④古近系和新近系膏盐岩、泥岩与砂岩储盖组合。

7.2.5.2空间分布主要受各时代不同原型盆地控制

古生代克拉通盆地油气聚集于古隆起、古斜坡区及断裂带附近。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克拉通沉积为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砂岩、泥岩、膏盐岩,构造变形特征为巨型隆起坳陷和深断裂控制的断块,地层平缓,不整合面多,古生界地台沉积具良好的生储盖条件。古隆起(沙雅隆起、中央隆起区、顺托果勒隆起、莎车隆起)、北民丰-罗布庄断裂等、古斜坡(麦盖提斜坡、孔雀河斜坡)以及各古隆起与坳陷过渡的次级斜坡带都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地区。

中新生代前陆盆地油气主要富集于山前逆冲断裂带、断褶带(如大涝坝油气聚集带)及前陆斜坡,而且油气具有成排成带分布特点(图7-3)。

图7-3塔里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油气圈闭类型及勘探领域模式图

Fig.7-3Prospect model and oil-gas traps of Meso-Cenozoic foreland basin in Tarim

(据康玉柱,2000)

①发育在断褶构造带底板逆冲断层断坪部位的下层次隐伏断裂—滑脱背斜圈闭;②被犁式逆冲断层的断坡前缘所遮挡的下盘X型节理组圈闭;③隐伏的平缓背斜圈闭;④被动顶板逆冲断层下的隐伏逆冲断层下的隐伏逆冲前缘的“三角带”圈闭;⑤边缘隆起带斜坡上的不整合面侵蚀残山圈闭;⑥边缘隆起带斜坡上不整合面下的古生界地层剥蚀尖灭带圈闭;⑦前陆盆地斜坡带中新生代地层超覆尖灭带的地层与岩性圈闭;⑧古侵蚀面残山上覆中新生代地层的推覆背斜圈闭

今后,油气勘探部署应遵照油气聚集的规律,选择靶区进行勘探,定会发现多类大型油气田。

③ 油气形成区域地质背景

库车盆地是天山陆内造山带负载造成塔里木陆块弯曲作用形成的板内挠曲盆地,其构造演化阶段是早古生代塔里木被动大陆边缘,经石炭纪末期到二叠纪天山造山带的形成。研究表明,在塔里木盆地发现古生界的油藏(贾承造等,1992;贾润胥,1992),其成油高峰期在二叠纪(童晓光,1992)。前已分析在库车盆地基底存在有古生代沉积物,在库车盆地西部柯坪—巴楚一带沉积的古生界沉积岩中地面有油苗的出露(童晓光,1992),可以认为库车盆地下面也可能存在古生界油藏,因而在库车盆地寻找古生界油藏是可能的。中新生代库车盆地沉积巨厚中新生界地层覆盖其上,一方面增加其地温梯度,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另一方面库车盆地陆源碎屑物又可作为良好的储层和盖层存在。地震剖面资料显示,库车盆地中生代地层层层上超在下伏基底之上,地层超覆圈闭油气藏应在塔北隆起构造带上寻找,即库南、轮南、牙哈构造带上寻找。在此构造带上,由于埋藏较深,长期的热成熟作用造成以产气为主,其生、储、盖配合较好,应是库车盆地深部找油很有前景地区。

库车盆地是中新生代陆内挠曲盆地,有沉积达10000 m的陆相碎屑地层,地面油气苗丰富,探井中有也油气显示。这些油气苗和油气虽然产自不同的层段,但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系是其油源岩。例如依奇克里克油田就是自生、自储的侏罗系油田。库车盆地新生代地层沉积较厚,无生油层,储油性能也差。由于天山造山带隆升扩展导致的侧向挤压作用,使盆地中生代生油层热演化程度提高,从而促使油气生成与运移。研究结果表明,石油从挤压造山区一侧沿上倾方向向克拉通运移,随着离造山带前缘距离的增加,石油总含量呈对数下降(Oliver,1992)。

库车陆内挠曲盆地位于天山板内造山带南侧,由于天山造山带多次构造活动,山体剥蚀,在盆地内沉积了巨厚中新生代地层。尤其是第三纪末期,天山造山带强烈隆升扩展,在库车陆内挠曲盆地内发育了一系列冲断构造,加速了库车盆地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因而库车盆地是成油构造条件良好,后期又有冲断构造圈团,作者认为库车盆地区域构造环境有利油气运移储集,而且克拉2号气田的发现又证实了这一点。

④ 新疆库车那个地方经济怎么样

库车的经济还是不错的农业有棉花,杏等。工业有煤等,库车县的发展主要是在石油开发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产油后地方有了大量的资源税,有来发展城市建设,有钱的也主要是石油上的人。当地的老百姓并不是很富有。而且少数民族比较多。治安不是太好。总的来说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一个地区,但是做什么行业得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