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勘探是干什么工作的
2003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51.67亿元,多元经济完成生产经营总值21.5亿元。 加工制造业年总产值2.89亿元,在西部油田排名第一 年建筑施工货币工作量10亿元 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排名第三 长庆石油勘探局总部设在中国西安,主要工作区域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周边地区,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长庆队伍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鄂尔多斯盆地建成了油气当量逾千万吨的特大型石油天然气基地,成为继东北松辽、渤海湾、新疆准噶尔等盆地之后中国石油又一个新兴的能源中心。 长庆石油勘探局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万人,拥有7个设施完备、技术密集的科研院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勘探开发低渗透油气田的一整套专有技术,多年来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6项,专利36项。 长庆石油勘探局的施工队伍还多次为国内其他油田及单位提供了各类工程技术服务,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远征厄瓜多爾尔尔、尼日尔爾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苏丹等国家和地区,承揽工程技术服务,享有很高声誉。
② 请问如今学地质石油与天然气勘探的本科毕业生未来就业如何,将来工作是做什么读研与本科就业有何差距
我是石油勘探专业的人(研究生毕业)!现在做的也是这方面的工作!浅谈下我的看法:
1.本科生就业的有如下几个方向:一是到国内各个油田工作;二是到石油勘探开发等私企去工作、如锐浪等;三是到国外的公司,就是总说的外企,如凤凰公司、Landmark公司等(但是相对难一些) 以上三方面的差别是:各个油田也就是国企,比较稳定,福利待遇比较好,但是工资不是很高,现在本科生的基本工资是2300-2400左右,研究生是2710,私企工资高些,但是福利不如国企!外企就不用说了,挣的钱是最多的!
2.将来的工作:不一定跟你的专业是一致的,你分到哪里就干什么!如:分到物探了,就干野外采集、或者处理、解释之类的,测井也是一样的,或者野外或者数解中心,地质的基本都是室内!
3.读研与本科生的差距:先说说二者在单位的差别吧,你就知道了!1研究生与本科生待遇差别就是基本工资的几百块钱,至于单位的重视程度什么的基本都是一样的,因为都是新员工!2职称:本科生是5年平工程师,研究生是三年,但是想想读研还有三年呢,就比本科生晚了一年;3.在单位的话,学到的东西会比在学校读研要多些!4.要说往上爬的话,如果关系背景都相同的两个人,人家看中的是你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学历!
综上所述: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只想好好的工作,之后学好东西往上爬的话而且不想考博士的话,就不要读研,直接参加工作!如果你想要更好的发展,而且将来会考博士的话,建议读研!
③ 搞地质的人员一般做什么工作
地质工作的一般都是去野外勘察,测量,在工程队里工作,都是比较辛苦的工作,但是工资都比较高。
④ 石油地质人员做什么具体工作
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最基础的就是在一线野外作业的地质工和地化实验员。前者,随着钻井队进行地质录井,捞洗砂样、后者在进入油气层或者钻进油气层时做关于砂样的化学分析,都是些基层的简单工作。
第二类就是地质大班或者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油气层位的定位,地质录井资料的整理和上交,同时也配合甲方地质监督和甲方地质方面的部门确定层位。
第三类,属于地质监督或者甲方的地质师,代表甲方的利益,但工作内容也差不多。
⑤ 地质勘测主要做些什么
地质勘测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
地质学是七大自然科学之一,主要是研究地球及其成因和演化发展。实际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地震的预测、各类矿产的寻找、勘探,灾害性的滑坡,古生物的演化。凡是建筑在地面上的物体,都要事先搞清楚地下的情况。
地质勘探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5)石油地质人员做什么扩展阅读:
地质勘探的方法有:
一、坑、槽探
就是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挖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以及各地层的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样。
二、钻探
是指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表下地层,并可以沿孔深取样的一种勘探方法。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勘探手段,它可以获得深层的地质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质勘探
⑥ 野外石油地质调查是什么
天然油气藏深埋在地下,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找到它呢?第一步,就是野外石油地质调查。所谓“野外石油地质调查”,顾名思义,就是地质工作者携带简单的工具,通常包括地形图、指南针(罗盘)、小铁锤、经纬仪等,在事先选定的地区内,按规定的路线和要求跋山涉水,穿越林海,或者是踏戈壁,卧沙漠,整日风餐露宿,艰苦工作,完全是以徒步“旅行”,来进行找油找气的实地考察和测量。这项工作既是找油田的开端,又是为实施其他技术奠定基础的工作。
野外地质调查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首先对情况不明的大面积的新地区进行普查;然后再缩小普查范围,选出最有希望的地区进行详查;最后在详查基础上,选出最有可能储藏油气的构造或地区进行细测。
野外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法是:搞清一个地区的地层状况;发现地质圈闭和调查其他地质构造状况;发现和调查油气苗状况;采集样品;提出有利的找油地区及可供钻探的地质圈闭。
油气藏在地下有很多因素可能导致它被破坏,比如地壳的运动,这时油气就有可能溢出到地表形成地表油气苗,比如克拉玛依的黑油山就是有名的例子。地表油气苗表明地下有油气存在,有可能存在油气藏,所以寻找地表油气苗是野外石油地质调查的内容之一。
要准确地找到油气藏,还要做很多工作。油气往往储存在比较疏松的岩石里,比如砂岩,不是所有的岩石都可以储集石油的,在疏松的岩石上面和周围还必须有致密的岩层,否则油气无法长期保存。所以,在野外,地质学家必须通过观测和丈量,或利用其他的施工坑道,分析这里到底有没有存在油气的可能,以及可能存在油气的地层年代等,为下一步的勘探打好基础。
⑦ 油气地质学就业
为什么非要走非常规油气呢,现在常规油气处境很难,非常规油气处境更难,非常规院现在常规非常规的项目都做,而且在某些学校由于和常规的争项目被打压的很惨,非常规比较适合在油价高的时候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研究,但是现在油价高不起来,我学非常规的师姐去卖银行卡了你敢信。
你如果真的要考石油类专业的话,不妨试试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当然非要走非常规的话北京的宋岩老师和姜振学老师都是好老师,要报就报这俩老师吧石油地质学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的学科,是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的简称。
石油是流体,与固体矿产相比,有其独特的生成和聚集规律。石油聚集的地方并不是生成的地方,石油在生成后,必须通过运移才能聚集在有利的圈闭中。大量的勘探和开采实践,积累了很多有关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的知识,逐渐形成这门学科。
在美国和日本等国,石油地质学的内涵更广,除研究石油和天然气成因、油气藏的形成和油气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以及从生成、运移到富集成为油气藏的基本原理外,还包括油气田地质学、调查和勘探油气的各种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油气田开发的地质学原理和工艺技术等内容。
18世纪中期,人们就曾经在油气苗位置上或其附近凿井,发现在一些背斜脊部有油渗出。背斜理论是加拿大地质学家亨特于1861年提出的。背斜理论一直为地质学家所遵循,指导着勘探的决策。特别是1920年地震反射法成功地应用于地下构造的制图,更加强了应用背斜理论寻找石油的信心。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发现了巨大的东得克萨斯地层油藏之后,地质学家认识到不能简单地只靠背斜理论找油。为寻找新油田,除了应用构造制图外,还必须广泛地采用地层学方法。因此,在石油地质理论中引入了礁、不整合、逆倾斜的尖灭、岩相制图、枢纽线、三角、洲沉积等与地层圈闭有关的概念。
在19世纪初期,地质学家根据野外观察认为,石油起源于沥青质页岩,并被运移到砂岩中。在无机成因说;与有机成因说的长期激烈争论中,有机说者提供了很多重要证据,并且不断地对一些论点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1943年,怀特莫尔等根据从海藻中分离出含有19~34碳原子的一系列烃类的事实,指出海洋有机体一年所提供的6000万桶烃类,就足够形成在沉积岩中发现的总烃量。
1952年,史密斯通过对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烃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这种生油理论。他指出近代海洋沉积物中存在游离烃类,并在成岩早期阶段随着深度加大,烃含量急剧增加,非烃化合物含量显着减少。1963年,埃布尔森提出,石油是沉积物的干酪根在成岩过程的晚期经过热解生成的。干酪根成油说已成为石油生成的现代最重要的理论。
马格拉除了强调压实作用为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外,还提供了粘上脱水异常压力和石油运移等方面的资料。此外,斯纳尔斯基指出,微裂缝对石油从不渗透油源岩中排出有重要的作用。蒂索、佩列特和赫德伯格等还认为,由于液态或气态烃类数量不断增加,生油层内压力增加,直到压力增至大于岩石强度时,则岩石产生微裂缝,烃类气体排出,随着地层内压力逐渐降低,使微裂缝闭合。随着烃类的不断增加,地层内压力加大,岩石又产生微裂缝,又有烃类排出,如此循环往复,就使烃类断断续续地排出。
1975年,蒂索等企图根据石油生成和运移的新理论采用盆地分析方法,确定盆地的石油远景和最有利的石油聚集带。70年代以来,许多石油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根据盆地类型、沉降史、沉积史、干酪根类型及其成熟度,建立石油生成模型,以便在空间和时间上定量地确定每一层油源岩的生烃潜力。
1975年蒂索等首次介绍了石油生成与地质时间呈函数关系的模型,即石油生成模型。1983年,迪朗还基于达西定律和相对渗透率概念,描述了二维二相单元数学运移模型。该模型提供了埋藏过程中沉积物孔隙的石油饱和度史和流体压力史,指出了石油运移的时间及油藏形成的可能部位。尽管这些研究工作还不成熟,但石油地质学家们的努力,使得石油地质理论已开始定量化和模式化。
石油地质学主要研究石油及其伴生物天然气、固体沥青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分类;石油成因与生油岩标志;储集层、盖层及生储盖组合;油气运移,包括油气初次运移和油气二次运移;圈闭和油气藏类型;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条件。
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油气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化过程。能否有丰富的油气聚集,并且被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是否具备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6项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条件是充足的油气来源和有效的圈闭。
石油地质学与流体力学、有机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和岩相古地理学等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这些学科的发展,以及色谱、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电子显微镜和同位素分析等技术的广泛采用,为解决石油成因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一些重要的油气藏与河道砂、三角洲砂、沉积砂和礁密切相关。而这些类型的砂体和礁的分布受沉积体系的控制,因此,只有通过研究沉积岩石学和岩相古地理才能确定储集岩分布的有利地带。
石油地质学与构造地质学关系十分密切。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受盆地区域构造和局部构造条件的控制,要想成功地找到与背斜构造、断裂构造,以及不整合面有关的油气田和油气聚集带,就必须深入掌握有关构造地质学的知识。 石油地质学新进展石油地质学是随着人类的油气勘探活动而诞生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既是人类对于勘探中对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认识的总结,又是指导人类油气勘探活动的理论武器。在全世界范围内,经过近100年的勘探活动,未经勘探的处女地所剩无几,容易寻找的油气田大多被发现。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勘探难度的越来越大,是摆在全世界石油勘探者面前的一大矛盾。世界石油勘探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向新的深度(深层勘探)、新的领域(天然气、非常规气、非构造油气藏)进军是当今油气勘探的总趋势。这种形势下,都迫使我们发展新的石油地质及油气勘探理论、油气勘探技术,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的新成果,以适应现代油气勘探形势的需要与发展。纵观近20余年来,石油地质学及油气勘探取得的进展,相关边缘学科(从大的概念上讲亦属于石油地质的范畴)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石油地质学的发展,提高油气勘探的效率。
⑧ 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环境如何
上楼哥们说的有点道理,女生真吃不开,地质勘探很少有看到女员工的,我建议女生最好还是不要去一线工作,待在机关还可以。至于环境,大家都知道,石油一线不可能是跟诚实那么繁华的街道攀比,但是也有很多区块都是山清水秀的,旁边还有人家,没事的时候还可以去跟老乡聊天,我们一直给长庆油田录井,所到之处都是山清水秀的地方,因为是区域探井,甩开距离比较远,以前一直没有井队来他们村子,我们去的时候老乡对我们录井的工作人员特别好,我们没事时候总来去他们家里边转,聊聊天什么的,感觉特别好。探井每口井周期比较长,待完钻我们搬迁的时候都有点舍不得离开那些老百姓。
⑨ 地质人员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地质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寻找矿产和防震、减灾。
以前,地质人员的工作内容,我们只能在银幕上、小说中看到。其实,地质人员是社会大家庭中最朴实的群体,只不过他们与我们的工作环境迥异,他们常年穿梭在祖国的崇山峻岭、戈壁沙滩,用辛劳和汗水,为国家、为人民描绘出寻找矿产,以及防震、减灾的壮丽诗篇和感人画卷。
综述:地质人员与我们其他劳动者一样,是社会中最朴实的一个群体,他们常年不辞辛劳、风餐露宿,以山川荒野、崇山峻岭、戈壁沙滩为伴而毫无怨言,他们用自己的执着和坚守,使过去满目疮痍地,化为如今遍地黄金甲,他们更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信赖与赞美。
⑩ 石油地质人员在石油行业是最好的职业吗不是的话在石油做什么待遇发展最好
地质人员是不错的职业,因为地质是石油勘探阶段的岗位,不管有没有油,最后能不能打生产井,都需要地质人员。说白了,地质人员比钻井采油岗位的人员需求更大。
地质包含的内容较多,有开发地质、综合地质研究,地质建模,沉积相分析,地层研究,还有地震资料解释、测井资料解释、试井解释等,有些偏现场,像本科和大专生毕业之后一般是从现场做起。一种是偏研究方向,室内工作为主,要求一些常用的地质软件熟练。这些岗位发展都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