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的贡献
最重要的是,之前的观点,中国被认为是没有石油储藏的,李四光根据自己的理论坚信中国肯定会有石油。
具体直接表现就是根据他的理论找到了大庆油田。
历史资料:毛泽东问:“如果中国真的贫油,要不要走人工合成石油的道路?”李四光根据数十年对地质力学的研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这同时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石头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
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理论,从构造地质角度出发,认为油区是生油和储油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而油田是储油条件特别好的地区。找油要先找油区,再找油田。而如何选定可能的含油地区,对我国普查勘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共和国即将成立十周年的时候,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在黑龙江、吉林先后获得工业油流,进而在表面地层覆盖厚、岩层露头少、缺乏油气苗显示的松辽平原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大庆油田,实现了我国在东部找油的重大突破。 这是广大地质工作者和钻探工人根据李四光"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理论,深入松辽平原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成果。
关于选定油区的地质条件,李四光认为应考虑以下四点:
(一)沉积岩层厚度大,岩相不单一,有机物质多,挽近地质时代长期下沉而且幅度较大,对生油、储油有利的地区;
(二)褶皱不强烈,有扭动运动和旋扭运动造成的构造,对油气集中有利的地区;
(三)储油岩层和它形成的构造埋伏在较浅的地下,对油气保存有利的地区;
(四)在我国首先着重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分布的地区。李四光认为具备或基本具备这四个条件的地区,大都位于一定类型的巨型构造体系的沉降部位,即一个可能含油的广大地区的展布范围,是被有关巨型构造体系所控制着。
B. 油气地质学就业
为什么非要走非常规油气呢,现在常规油气处境很难,非常规油气处境更难,非常规院现在常规非常规的项目都做,而且在某些学校由于和常规的争项目被打压的很惨,非常规比较适合在油价高的时候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研究,但是现在油价高不起来,我学非常规的师姐去卖银行卡了你敢信。
你如果真的要考石油类专业的话,不妨试试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当然非要走非常规的话北京的宋岩老师和姜振学老师都是好老师,要报就报这俩老师吧石油地质学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的学科,是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的简称。
石油是流体,与固体矿产相比,有其独特的生成和聚集规律。石油聚集的地方并不是生成的地方,石油在生成后,必须通过运移才能聚集在有利的圈闭中。大量的勘探和开采实践,积累了很多有关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的知识,逐渐形成这门学科。
在美国和日本等国,石油地质学的内涵更广,除研究石油和天然气成因、油气藏的形成和油气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以及从生成、运移到富集成为油气藏的基本原理外,还包括油气田地质学、调查和勘探油气的各种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油气田开发的地质学原理和工艺技术等内容。
18世纪中期,人们就曾经在油气苗位置上或其附近凿井,发现在一些背斜脊部有油渗出。背斜理论是加拿大地质学家亨特于1861年提出的。背斜理论一直为地质学家所遵循,指导着勘探的决策。特别是1920年地震反射法成功地应用于地下构造的制图,更加强了应用背斜理论寻找石油的信心。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发现了巨大的东得克萨斯地层油藏之后,地质学家认识到不能简单地只靠背斜理论找油。为寻找新油田,除了应用构造制图外,还必须广泛地采用地层学方法。因此,在石油地质理论中引入了礁、不整合、逆倾斜的尖灭、岩相制图、枢纽线、三角、洲沉积等与地层圈闭有关的概念。
在19世纪初期,地质学家根据野外观察认为,石油起源于沥青质页岩,并被运移到砂岩中。在无机成因说;与有机成因说的长期激烈争论中,有机说者提供了很多重要证据,并且不断地对一些论点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1943年,怀特莫尔等根据从海藻中分离出含有19~34碳原子的一系列烃类的事实,指出海洋有机体一年所提供的6000万桶烃类,就足够形成在沉积岩中发现的总烃量。
1952年,史密斯通过对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烃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这种生油理论。他指出近代海洋沉积物中存在游离烃类,并在成岩早期阶段随着深度加大,烃含量急剧增加,非烃化合物含量显着减少。1963年,埃布尔森提出,石油是沉积物的干酪根在成岩过程的晚期经过热解生成的。干酪根成油说已成为石油生成的现代最重要的理论。
马格拉除了强调压实作用为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外,还提供了粘上脱水异常压力和石油运移等方面的资料。此外,斯纳尔斯基指出,微裂缝对石油从不渗透油源岩中排出有重要的作用。蒂索、佩列特和赫德伯格等还认为,由于液态或气态烃类数量不断增加,生油层内压力增加,直到压力增至大于岩石强度时,则岩石产生微裂缝,烃类气体排出,随着地层内压力逐渐降低,使微裂缝闭合。随着烃类的不断增加,地层内压力加大,岩石又产生微裂缝,又有烃类排出,如此循环往复,就使烃类断断续续地排出。
1975年,蒂索等企图根据石油生成和运移的新理论采用盆地分析方法,确定盆地的石油远景和最有利的石油聚集带。70年代以来,许多石油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根据盆地类型、沉降史、沉积史、干酪根类型及其成熟度,建立石油生成模型,以便在空间和时间上定量地确定每一层油源岩的生烃潜力。
1975年蒂索等首次介绍了石油生成与地质时间呈函数关系的模型,即石油生成模型。1983年,迪朗还基于达西定律和相对渗透率概念,描述了二维二相单元数学运移模型。该模型提供了埋藏过程中沉积物孔隙的石油饱和度史和流体压力史,指出了石油运移的时间及油藏形成的可能部位。尽管这些研究工作还不成熟,但石油地质学家们的努力,使得石油地质理论已开始定量化和模式化。
石油地质学主要研究石油及其伴生物天然气、固体沥青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分类;石油成因与生油岩标志;储集层、盖层及生储盖组合;油气运移,包括油气初次运移和油气二次运移;圈闭和油气藏类型;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条件。
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油气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化过程。能否有丰富的油气聚集,并且被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是否具备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6项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条件是充足的油气来源和有效的圈闭。
石油地质学与流体力学、有机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和岩相古地理学等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这些学科的发展,以及色谱、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电子显微镜和同位素分析等技术的广泛采用,为解决石油成因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一些重要的油气藏与河道砂、三角洲砂、沉积砂和礁密切相关。而这些类型的砂体和礁的分布受沉积体系的控制,因此,只有通过研究沉积岩石学和岩相古地理才能确定储集岩分布的有利地带。
石油地质学与构造地质学关系十分密切。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受盆地区域构造和局部构造条件的控制,要想成功地找到与背斜构造、断裂构造,以及不整合面有关的油气田和油气聚集带,就必须深入掌握有关构造地质学的知识。 石油地质学新进展石油地质学是随着人类的油气勘探活动而诞生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既是人类对于勘探中对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认识的总结,又是指导人类油气勘探活动的理论武器。在全世界范围内,经过近100年的勘探活动,未经勘探的处女地所剩无几,容易寻找的油气田大多被发现。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勘探难度的越来越大,是摆在全世界石油勘探者面前的一大矛盾。世界石油勘探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向新的深度(深层勘探)、新的领域(天然气、非常规气、非构造油气藏)进军是当今油气勘探的总趋势。这种形势下,都迫使我们发展新的石油地质及油气勘探理论、油气勘探技术,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的新成果,以适应现代油气勘探形势的需要与发展。纵观近20余年来,石油地质学及油气勘探取得的进展,相关边缘学科(从大的概念上讲亦属于石油地质的范畴)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石油地质学的发展,提高油气勘探的效率。
C. 谁是大庆油田的发现者
关于大庆油田,一般的常识是:李四光的理论发现的,王进喜打出来的。此外,还有用黄汲清理论发现的说法,和谢家荣居功至要的论述。一个世界级大油田的发现,怎么能半个世纪过去了,还不明真相?最近走访谢学锦先生时,谈话中特意问及大庆油田的发现,希望能从访谈中理出头绪来。
谢学锦先生是中科院院士,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奠基人,近20多年我国80%多的新发现矿产,都是根据他的区域化探填图项目提供的目标及线索找到的。他父亲是谢家荣先生,中国老一辈地质学家,中国矿床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经济地质事业的主要开拓者。谢家荣曾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地质部普查委员会总工程师,是注意到在东北平原找油的第一人。
李四光并未说大庆油田是用他的理论找到的
许多年来,国内一直说是在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下发现了大庆油田。文革后,地学界开始敢于发表不同见解。黄汲清上书邓小平,认为大庆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
请教谢学锦先生时,他说:“地质力学和发现大庆这两者之间确实没有关系。李四光先生并未说大庆油田是用他自己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找到的。是在大庆油田发现了两年以后,他有一天写信给何长工,把大庆油田第一次和他自己的研究联系起来了。但当时的原话也只是说‘再一次证明了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和松辽平原联系起来作为新华夏沉降带中三个段落的看法是正确的。这一看法,与地质部找油部署的方向符合’。就这么一句‘方向符合’,被人演绎出了传诵至今的故事。发展到后来,也许是由于政治的某种需要,宣传的调子越来越高,甚至报刊和中小学教科书都说是根据李先生的地质力学理论找到了大庆油田。李也就默认了。实际上,他写那封信的时候,不仅石油部的钻探工作已经发现了大庆油田,而且在华北及江汉若干地点都发现了油砂。这是先有发现,两年后再去套理论。而不是以理论指导发现。而且,两年后去套的这个理论,即新华夏沉降带有三个段落,只是个大地构造学理论,并没提到这跟石油有什么关系,跟怎么找石油更没有关系。当时地质部找油的具体部署指挥是普查委员会的常委谢家荣、黄汲清和刘毅,他们遵循的完全是传统的石油地质学理论及大地构造学理论。在那时地质部普查委员会草拟的各种文件中,根本没有“新华夏沉降带”这样的新式术语,更不用提是用这样的理论指导在东北的工作了。”
黄汲清没用陆相生油理论指导大庆油田的发现
黄汲清先生在指出大庆油田与李四光的理论无关的同时,认为把华北平原、松辽平原、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作为找油重点,是根据他和潘钟祥的陆相生油理论,结合多年实践提出的。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庆油田的发现与陆相生油理论有关系吗?
谢学锦先生说:“黄汲清先生后来曾明确提出说大庆油田的发现是根据了他的陆相生油理论。这是在他给邓小平的信和199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的文字说明中都提到过的。但我以为,这也不够实事求是。翁文灏、谢家荣、黄汲清、潘钟祥等人的早期研究工作,都曾发现西部几个油田赋存于陆相地层中。可是这些油田储量都不大。世界上其他地区在此前发现的在陆相地层内的油田储量也都不大。谁也没有提出过可以在陆相沉积中找到像大庆这样的大油田。在1955年决定将松辽平原的石油普查列入普查委员会计划之前,黄先生也从未写过有关中国东部石油远景的文章,更未写过松辽平原石油远景的文章。在1957年第三次石油普查会议上,黄先生的报告中提到陆相生油时,也只是说:‘1943年我们根据在新疆等地的工作结果提出陆相生油的重要性……但就整个世界来说,海相生油无疑还是占着绝对的重要地位。今后我们要继续注意陆相生油,但对海相生油更要注意。’‘海相优于陆相,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沉积盆地有海相沉积比无海相沉积好。’对松辽平原他也只是说,‘南部平原位于法库以南……可以存在第三纪海相地层。’‘松辽平原的关键问题是:(a)加紧进行物探,进一步划分平原下的构造单元;(b)配合浅钻,研究松花江群的岩相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生油和储油的可能性。’他的这些话表明,他并没有用陆相生油理论去指导大庆油田的发现。
“在大庆油田发现之前,地质学家们设想的是,有可能在松辽平原找到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海相第三纪的储油层。这是合乎逻辑常识的,因而是无可指责的。而鉴于当时已经发现的松辽平原下可能存在海相第三纪的事实,如果不去设想可能发现海相油田,而用陆相生油的理论去指导工作,那是不可思议的事,因为它违反起码的逻辑。”
谢学锦说:“我同意张立生先生的一段话:‘历史不应该是这样书写的。在大庆油田被发现并且被证明是陆相生油的油田之后,就说是用陆相生油的理论找到了大庆油田。在发现了大庆油田,又在华北与华中若干钻探地点发现多层油砂后,就说是按李部长指示,在新华夏构造体系内找油取得了成功。这一样是在塑造和妆扮历史,而不是反映历史。’”
石油地质普查是大庆油田发现链上最重要的环节
近些年来,有不少人写文章,认为谢家荣先生在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贡献被抹杀或低估了。对此,谢学锦先生强调,最重要的不是探讨哪位个人的贡献,而是大庆油田发现全过程的历史真相。
他说:“李四光、黄汲清两位和我父亲不同。李、黄两位先生主要是理论地质学家,解放前他们的兴趣主要在搞理论的研究,尤其李先生,对具体的找矿实践做的很少。解放后国家发展,迫切要求解决找到矿藏的实际问题,理论家这时很容易想到‘自己的理论’要设法靠上实际。而我父亲更愿意说自己是个经济地质学家,他的兴趣主要在于巧妙地用一切已有的有效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找到矿。他强调理论找矿,并在具体实施中常有新见解,也有自己的理论。但他从不强调‘我的理论’。尽管他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明确指出:‘到现在为止,东北还没有发现的矿产,最重要的是石油。’而且也不断发表文章说,尽管全世界油田海相生油为主,但陆相生油在中国的地质情况下亦应给以重视。但是,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可以实事求是地来看一看大庆油田发现的全过程了,搞清楚在这条所谓的发现链(Discoverychain)上,哪些是关键的环节,哪些人起了关键的作用。”
谢学锦认为:“第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先后有阮维周、翁文波、谢家荣、孙建初、高振西预测东北平原可能有石油蕴藏。特别是谢家荣,反复强调了东北平原的含油远景,并且在1953年6月根据东北平原有很广阔的含油气远景将其命名为松辽平原(或松辽盆地)。接着,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石油普查的前夕(1954年),谢家荣发表了《中国的产油区和可能含油区》,将其分为三大类共20个含油气区域,松辽平原被列为8个‘从大地构造推断,希望很大,但油气苗分布不广或尚未证实的可能含油区’之一。其后,李四光也使用‘松辽平原’的术语,说出过一句‘华北平原与松辽平原的摸底工作是值得进行的。’这样的话。此外,苏联专家也看好松辽平原,指出地质资料甚少的茫茫大平原有石油远景。这些是决定对松辽平原进行石油踏勘的理论基础。”
第二个重要环节,谢学锦认为是1955年地质部第一次石油普查会议。他说:“谢家荣在这次会议上作了长篇报告《石油及天然气矿床的普查》。他在会上提出‘在全国含油区和可能含油区内进行大规模的全面的地质普查是十分必要的’。他极力反对当时惯用的方法,即只在发现油苗的附近及地质研究程度高的地点作详查及钻探。这次会议后,普委会按照会议精神,组织大批队伍,分赴各地进行石油普查。这点我们从谢家荣1955年的日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和黄汲清先生几乎是天天没日没夜地亲自部署全国各地的项目,编审计划,拟定工作方法,并赴野外实地考察、指导工作。在第一次石油普查会议闭幕之后,谢家荣和黄汲清一道专门提出了松辽平原的石油地质踏勘项目,并坚持当年立即做部署工作。黄汲清先生让苏云山收集资料并起草了踏勘任务书,谢家荣亲自起草了《关于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的工作方法》。对松辽平原进行石油地质踏勘,是大庆油田发现链上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有了地质踏勘项目,才能在1956年将松辽平原正式列入全面进行石油普查的地区,进而有了1956和1957两年在整个松辽平原进行的大规模全面石油普查活动。”
匈牙利地震队对发现大庆油田起了关键作用
那么,普查的过程中,哪一个环节特别重要呢?
谢学锦先生说:“第三个重要环节我认为是匈牙利地震队发现长垣构造,地质部钻探见油砂。当时,匈牙利的Etvos研究所的地震队是世界着名的。所以中国作出部署,请该所的地震队来中国做地震找油,并帮助培训中国作地震方法的技术人员。工作地点定在西部。顾功叙先生后来亲口告诉我说,1956年底时,Etvos所地震队在西部的工作已经做完,但合同期未满。顾功叙跑去找谢家荣、黄汲清、刘毅,想留这个队伍再选一地区。顾说,鉴于当时松辽平原石油地质普查已取得进展,于是谢、黄、刘决定,将匈牙利地震队调到松辽平原作石油地震工作。1957年,匈牙利地震队进入松辽平原。第二年,他们即在这一地区发现长垣背斜构造。紧接着,地质部在构造上打普查钻,见油砂!这一关键性结果,使松辽平原找油远景骤然大幅升级。从而导致后来两部在该地域集中力量钻探,最终确定出松基一、二、三井的井位。”
谢先生指出:“匈牙利地震队的工作对大庆的发现有关键贡献。可是从来没有人提过他们一句。好像我们中国人得了帮助,然后把人家忘得光光的。我觉得这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真实地对待历史。”
“大庆油田发现的第四个重要环节,”谢学锦先生强调说,“是石油部在地质部的地质工作基础上进行的大规模钻探。”
他说:“顾功叙先生对我说,1959年春节清晨,何长工来电话,要他赶紧带资料去何的家。他去了,看到余秋里、康世恩都在,还有石油部的人。许多图件在客厅里摊了一地。余秋里蹲在地上看图纸,一只空袖子晃晃荡荡。顾说:他最记得的是,余秋里听完汇报说,我明天就带200人,立刻动身去现场。此后,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有余秋里部长的魄力与亲临火线的精神,有石油部的石油地质学家精彩的石油物探工作,正确地拟定松基三井井位,终于在当年国庆节前钻探喷油,导致大庆油田的发现,举国欢腾。”
谢学锦说:“可见,找矿并非一种纯学院式活动。首先,它总是要涉及到成矿成藏的许多已有的久经考验的理论。需要根据经验与敏锐的洞察力来利用这些理论,而有时又不能被它们所限。为能作出正确决策,还需要有明确的战略部署、先进的技术方法、缜密的工程部署及坚持不懈的工作。大庆油田就是通过这样一条发现链,艰难幸运地取得成功。说实话,它的发现与谁的独创理论都没有关系。倒是发现陆相地层中居然能有这种大油田的事实——这也是自然界和理论地质学家开的玩笑,不仅推动了在华北、山东、江汉等地区的找油工作,而且推动了石油地质学的理论研究。”
笔者了解到,当年直接指挥石油普查的谢家荣、刘毅,在反右时都被划为右派;黄汲清被列为“右派倾向”,不被重用。谢家荣在文革初被批斗侮辱后,自杀身死。刘毅本是革命老干部,后来被发送到东北劳改,力尽抱树而亡。于是,真正在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起过关键作用的人物,就很容易地被人忘记了。
同时,大庆油田的发现,不是用李四光的理论找着的,也不是王进喜的钻井队打出来的。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油、发现大庆油田时,王进喜在西北,还没调到大庆来。他1960年4月14日开始在大庆开钻打井之前,那里的葡7、葡20、葡4、葡11、太2、萨66、杏66等井都已经打出油了。王进喜那令人赞佩的精神是在后来开发大庆油田的过程里产生的。在大庆油田发现的最后冲刺过程中,石油部中层下层的技术人员是最重要的功臣。
应该记住那些曾被我们忽略了的人。
D. 当年李四光依据什么确认东北平原可能有石油
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理论,从构造地质角度出发,认为油区是生油和储油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而油田是储油条件特别好的地区。找油要先找油区,再找油田。而如何选定可能的含油地区,对我国普查勘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关于选定油区的地质条件,李四光认为应考虑以下四点:
(一)沉积岩层厚度大,岩相不单一,有机物质多,挽近地质时代长期下沉而且幅度较大,对生油、储油有利的地区;
(二)褶皱不强烈,有扭动运动和旋扭运动造成的构造,对油气集中有利的地区;
(三)储油岩层和它形成的构造埋伏在较浅的地下,对油气保存有利的地区;
(四)在我国首先着重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分布的地区。李四光认为具备或基本具备这四个条件的地区,大都位于一定类型的巨型构造体系的沉降部位,即一个可能含油的广大地区的展布范围,是被有关巨型构造体系所控制着。
李四光还明确地指出:新华夏系的构造带,其主要走向为北18。至25。东,包括太平洋岛弧在内。这里是第一级的大地构造,有比较长期的发展历史,其主要凹陷带对储存石油具有比较好的条件。他说:"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可以上,看来是有重要意义的。"于是,一场有针对性的石油地质普查战役在全国拉开了帷幕。
于1955年9月派往松辽平原的石油地质踏勘组的工作也取得了进展,他们在向第二次全国石油普查工作会议提交的报告中认为:"广阔的松辽平原的大地构造轮廓与华北平原相似,是一个挽近的下沉地带,其中堆积着很厚的新沉积,包括白垩纪地层以及第三纪和第四纪的疏松沉积,其中可能有含油岩系。"这一判断与李四光的推测相符,于是地质部的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和112物探队立即开赴东北,开展全盆地的石油普查工作。
松辽石油普查大队不负众望,经过两年苦战,对松辽构造有了更深的认识,确认松辽盆地是很有希望的含油盆地。这个盆地的中新生代沉积厚度达四至五公里,白垩系松花江群是主要生油岩系。到了1957年,石油部的队伍也开进松辽平原。这里成了全国石油勘探的主战场。
在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三年攻下松辽"的大旗下,勘探队伍日夜奋战,屡获战果。1958年2月,在吉林省扶~余县前郭旗的一个钻井中,首次发现厚达70厘米和50厘米的油砂岩层。6月17日,在公主岭西北杨大城子镇附近的一个钻井中,又遇到了一个新的厚度在3米以上的含油砂岩层,岩芯取出后有原油渗出。到了秋天,松辽石油普查大队通过地质物探发现了大同镇"长垣"构造。这个构造规模大又完整,出油前景看好。1959年4月,他们利用地震方法圈出了整个"长垣"的范围,年底完成了"长垣"及其附近9个构造共2000平方公里面积的地震普查和详查工作。
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在共和国即将成立十周年的时候,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在黑龙江、吉林先后获得工业油流,进而在表面地层覆盖厚、岩层露头少、缺乏油气苗显示的松辽平原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大庆油田,实现了我国在东部找油的重大突破。
这是广大地质工作者和钻探工人根据李四光"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理论,深入松辽平原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成果。
网络的
E. 石油开采过程步骤
石油开采的步骤:
1. 利用抽油机和深井泵将地下原油输送到地面。
2. 通过地面管网将原油输送到采油中转站。
3. 中转站通过加热炉加温后,利用离心泵通过长输管线将原油输送到联合站进行进一步处理。
石油是一种深埋在地下的流体矿物。1982年,世界石油产量为2.644亿吨,天然气产量为1582.9亿立方米。油气从储层流入井底,再从井底上升到井口。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与数学、力学、地质学、物理学、机械工程、电子学等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石油开采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初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以利用天然能量开采为主,石油的采收率平均只有15-20%,钻井深度不大,观察油藏的手段只有简单的温度计、压力计等。
2. 第二阶段(30年代末至50年代末):以建立油田开发的理论体系为标志,包括岩石力学、油藏物理和渗流力学体系的确立,以及人工增补油藏能量的注水开采技术的广泛应用。
3. 第三阶段(60年代至今):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科学技术广泛用于油、气田开发为标志,开发技术迅速发展,包括油层沉积相模型、放射性测井技术、油气藏内部多相渗流规律的深入理解、优化钻井技术、大型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等。
海上油气开发与陆地上的油气开发类似,但建造采油平台的工程耗资更大,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准确选定平台位置和建设规模。海上油田的采油量已达到世界总采油量的20%左右,形成了整套的海上开采和集输的专用设备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