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为什么打叙利亚
1、2018年4月7日,叙利亚东古塔地区发生疑似化学武器袭击事件,叙利亚坚决否认,并指责西方和叙反对派造谣,目的是保护被围困的恐怖分子。
2、推翻阿萨德政府,想控制叙利亚。叙利亚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这是美国在叙利亚经营多年的最重要原因。
3、控制叙利亚,就能进一步控制中东,进而控制石油,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世界。
3、借此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将俄罗斯的势力全部逐出中东,降低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
4、为大发战争横财,搅动中东,美国“混水摸鱼”。有战争,才有人买武器,美国才能有钱赚。
5、接机打击孤立伊朗,美国此举也有警告土耳其的意思:杀鸡儆猴。
6、解除对盟友以色列的威胁。
【行动背景】:
2018年4月7日,叙利亚东古塔地区发生疑似化学武器袭击事件,导致70余人丧生。报道一出,叙利亚反对派、美国、英国、法国等纷纷指责叙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袭击无辜平民。
但叙利亚坚决否认,并指责西方和叙反对派造谣,目的是保护被围困的恐怖分子。俄外交部则认为,该谣言旨在袒护恐怖分子,并为外部势力发动打击寻找借口。
【行动经过】:
2018年4月13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已联合英国和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实施精准打击。
法国总统马克龙:下令军事加入打击叙利亚行动。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已经授权使用武力在叙利亚实施有针对性的打击。打击是有限的,有目标的。做出这个决定是出于英国的国家利益。
2018年4月14日凌晨,美国、英国、法国从空中和海上向叙利亚军事和民用设施发射了110多枚巡航导弹和空对地导弹。叙利亚政府军的防空系统进行了反击,部分导弹在接近目标时被击落。
据当地媒体消息显示,在此次攻击过程中,没有一枚导弹进入防护驻叙塔尔图斯海军港口和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的俄防空分队责任区内,俄反导弹打击的防空分队“未被使用”。
【行动伤亡】
截至2018年4月14日,美英法三国针对叙利亚的空袭已造成至少6名叙利亚平民受伤。
(1)普京为什么要发动石油战争扩展阅读:
各方态度
1、联合国
当地时间2018年4月13日晚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示,在处理和平与安全问题时,有义务始终如一地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他呼吁安理会成员团结一致,行使这一责任,并敦促所有会员国在这些危险的情形下保持克制,避免任何可能使局势升级和加剧叙利亚人民痛苦的行为。
2、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声明称,澳大利亚“支持此次空袭,空袭向叙利亚政权及俄罗斯和伊朗发出了明确的信息,即不能容忍使用化学武器”。
3、加拿大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加拿大支持美国、英国和法国对叙利亚采取的空袭行动,称空袭“可削弱叙利亚政权对本国民众发动化武攻击的能力”。
4、中国
2018年4月14日,外交部回应美英法对叙空袭: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应对叙利亚疑似化武袭击事件进行全面、公正、客观调查;中国在叙公民目前都安全。
5、伊朗
2018年4月14日,伊朗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叙军事干涉,并称这违背了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侵犯了叙利亚的领土和主权,将给地区造成严重后果。
4月14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在致电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时表示,“伊朗强烈谴责美英法对叙利亚的侵略行为,并将继续站在叙利亚政府和人民一边。美英法的袭击决不会削弱叙利亚人民反恐的坚定意志。”
6、俄罗斯
2018年4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及其盟友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是侵略行为,俄罗斯对此予以强烈谴责。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认为:“西方国家对叙利亚的袭击,就是要给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在东古塔的调查工作制造障碍。”
2018年4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再批美英法联军轰炸叙利亚。普京强调,美英法联军14日对叙利亚进行的军事打击“违反国际法”,使中东国家局势复杂化。
2. 为什么美国攻打伊拉克后不把伊拉克石油占为己有
假的!现在所有伊拉克开采的石油收入美国都有10%的销售纯红利,这远比开采伊拉克石油赚得多。所以,不是美国不占有伊拉克石油,而是美国以另外一种方式掩盖自己的强盗行为。
由于当地的反美情绪很严重,美国很难去直接开采伊拉克的石油,而且还因为美国本身就是石油储量大国,这使得美国开采伊拉克石油没有用,他同样得倒手第三方才能兑换成美元。所以,当时的美国就推出了一种策略,那就是合作分成股。在伊拉克战争以前,伊拉克的油井大部分是法国跟东亚某国的。美国将这些油井归还给这两国,但是条件就是美国抽10%销售纯红利。两国答应了,两国每年在伊拉克开采石油总价值1200亿美元左右,美国可以分成120亿美元左右。伊拉克战争至今已经过去16年了,直接转化成美国红利是1800亿美元左右。
除了这些有主(中法)油井外,伊拉克的石油开发权也在美国手里,美国把这些开发权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卖掉,大约卖了1500亿美元左右,而且卖掉的时候又签订一个霸王条款,必须从美国采购石油开采设备石油,为此美国又卖出了大约500亿美元的采油设备。
打伊拉克确实花了不少钱,美国看起来亏惨了,但美国人还是赚大发了。
当然了,美国人民是挣不到这钱的,而是美国政府背后的金主们、利益集团挣了去。
各大军工企业、安保公司、甚至建筑商等等,一大票的公司从美国政府那里拿到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钱是花出去了,可最后大都流进了利益集团的腰包。
伊拉克的石油,确实很多,但美国人看不上。
用政治和经济手段去控制一个国家,远比实控它的土地、资源有效的多,也实惠的多。
如果美国真要控制伊拉克的油田,就伊拉克那混乱的治安,恐怕美国人挖出来的油还不够安保人员的开支。
就像你在一个沙漠里开采金矿,周围是无穷无尽的虎视眈眈的充满敌意的人群,你能顺利地挖出多少石油?还要顺利地运出去?几十美元一桶的油价!
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美国人会干么?
石油是很宝贵,但美国本身也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也是首屈一指的石油出口大国。
归根基地,美国人打伊拉克,最核心的是打一场“石油美元”的保卫战。
萨达姆一直对美国强烈不满,正好欧元横空出世,老萨寻思着用欧元。
伊拉克毕竟也是石油生产大国,万一真被老萨捣鼓出什么东西来,对石油美元总是个威胁。
石油美元是美国霸权的基础,只有全世界都在用美元,美国人才能肆无忌惮的在全世界薅羊毛。
所以得把老萨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不能让老萨对其他土豪产生不好的影响。
老萨真的也满牛的的!一身硬骨头,到死也不认怂!
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最终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并建立了亲美傀儡政权。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资源是其目的之一。考虑到伊拉克民众的反美情绪,美国没有直接插手伊拉克的石油开采,而是通过美国企业、战前与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有交易的外国石油开采公司,合作开采伊拉克石油并对外销售,美国则通过利益集团收取10%的石油销售利润。
表面上看,美国没有将伊拉克石油据为己有,不是为了石油打击伊拉克的。但是,美国通过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控制着伊拉克的石油资源,摄取了石油销售利润,赚得盆满钵满。
这也很简单。
第一、美国称霸世界有三大武器。一是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不仅拥有强大的海陆空军,还在全世界各个重要战略位置拥有军事基地。只要需要,他们能快速在全世界各个角落发起军事行动。二是经济上各个领域拥有定价权。比如全世界经济都要看美联储是否加息。美联储是否加息成了金融从业者平时最关注的问题。三是美国的强大繁荣加上其所标榜的价值观在全世界都催生出美粉。而亲美的美粉基本都成了欧美外交和政治上重点利用的群体。舆论上保持美国的光辉形象需要美粉吹捧、粉饰,形成对他国的内政压力促使他国按美国指挥棒办事也需要美粉里应外合。从二战后美国在各国搞的政变、培植反政府势力、发动反政府行动看,这些美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总体上保持美国形象的体面是很重要的。
第二、美国打伊拉克原因也很简单,美国要控制中东就必须有能按照美国指挥棒转的代理人,萨达姆不听美国指挥也就罢了,伊拉克与伊朗交战符合美国利益,但伊拉克军事壮大威胁阿拉伯其他成员国就触动了美国这个保护国的权威。入侵科威特则击破了美国的底线。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己在阿拉伯世界保护国的权威,摧毁不听话的萨达姆政权。什么独裁、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只是一个借口,都只是为了维护美国发动战争的正当性。而阿拉伯国家几乎都独裁。这种情况下,美国如果霸占伊拉克石油,那不是让全世界都留下口实,它怎么可能这么做?
第三、美国控制中东有两大目的,一是控制这个连接欧亚非重要的战略地,控制苏伊士运河。二是控制石油出产地,一方面可以在爆发战争时第一时间切断敌方的石油供应,另一个方面则是获得石油定价权。石油价格上涨和下跌都是美国人说了算的,比如最近搋扑总统就要求沙特采取措施降低石油价格,而之前石油价格大跌,虽然石油重要出口国的俄国、伊朗没有倒下,委内瑞拉倒下了。但也给俄国、伊朗能源经济以重创。就是说石油价格还是一种攻击制裁他国的武器。而美国吸金能力最大的方面并不是商品出口,而是金融和美元的霸主地位。在包括石油在内的各种重要物资上拥有定价权,就可以根据美国经济利益需要、政治需要随机调整价格,以达到对美国最有利的目的。
第四、伊拉克那点石油在整个石油产地里所占份额微乎其微,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就是想去抢夺科威特更丰富的石油。比起石油定价权,伊拉克那点石油利益算什么?比起维护美国发动战争的体面又算什么?就是说伊拉克那点石油利益很小很小,如果美国霸占伊拉克石油,那它在全世界将失去不计其数的美粉,因为太赤裸裸了。尤其中东的反美呼声会更加高涨。没有亲美势力,或者亲美势力变成完全邪恶的代名词,美国又如何培植代理人、如何控制包括中东在内的各个角落。难道要全方位采用武力控制吗?如果失去中东的控制权,那等于失去了石油定价权,失去了石油在战争中的战略地控制权。那就太得不偿失了。德法为何会收留那么所谓叙利亚难民,很大程度就是为了维持西方尤其是欧洲的形象。借此掩盖叙利亚战争的不正当性。所以美国不可能为了伊拉克石油那么芝麻点利益去霸占。
美国当初颠覆伊拉克政权,绞死萨达姆的目的并非是为霸占伊拉克的石油。其初衷是坚挺美元,是为石油美元在世界上建立霸权!
美元是世界硬通货,这得益于美国强大的军力。美元最早是与黄金挂钩的,哲学上有“金银天生就是货币,货币天生并非金银”的说法。黄金因为其价值高,体积小,方便携带的特点,也非常适合与美元挂钩。这个时候,美元没有疲软,很“硬朗”,也非常讲信誉,全世界也乐意使用这种货币。
越南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支撑战争开销,就大量印刷美元。使得美元缩水严重, 无法支撑35美元兑1盎司黄金的价格 。美国总统尼克松总统于1971年当即立断,放弃了此前的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承诺,这样,美元与黄金就人为地脱钩了。
这以后的10年,黄金从35美元1 盎司 涨到850美元1 盎司 。为了美国,尼克松的做法是对的!他如果不进行美元与黄金的脱钩,美国的黄金储备就有可能被各国政府兑换一空。如此一来,美国会失去巨额财富。
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信誉度下跌,美元本身遭受重创。为了美元恢复信誉,重新确立美元在全世界的霸凌地位。美国选择石油与美元挂钩。这是因为,石油是战略资源,现实生活中,谁也离不开石油——尤其在西方表现得更为明显。
但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却不信任美元,他想以欧元做为自己国家石油贸易的货币。在软硬兼施下,萨达姆始终不为美国所动。这在美国人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事,也彻底惹怒了小布什。须知,萨达姆 的做法无异于砸了美国的金库啊。如果不灭萨达姆,就会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会引起连锁反应,最终会使美国失去世界的统治地位。
于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拿一食管“洗衣粉”(普京戏评)到联合国安理会,他一脸严肃,振振有词地声称伊拉克有 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 。以此为借口,美国纠集了欧洲一帮小弟国家,悍然对伊拉克发动了入侵略战争,在绞死了萨达姆,扶植了亲美傀儡上台,伊拉克民众死亡的超过了一百万后,在活着的伊拉克人民过着颠沛流离、忍饥挨饿的凄惨生活时,石油美元霸权终于站稳了脚跟。
不过,现在伊拉克出口的石油收入,美国也有10%的纯红利。也就是说,美国在石油美元霸权建立后,又终于以另一种方式,占有了伊拉克石油。
只能说你被美国欺骗了,最简单明了的例证,伊拉克想赶走美国却赶不走,可想而知,引狼入室的后果很严重。
而美国狼是要吃肉的,伊拉克的石油被美国全部吞并了。
说伊拉克好的都是卖国贼,卖主求荣之辈,而普通老百姓实在太可怜了!至今很多老百姓无家可归,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具体详细解释我在另一篇问答中已有解释,请移步查看。
美国为了一己私利,置伊拉克普通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很多人背井离乡,逃亡周边国家。
美国是世界动乱之源,我们对此必须清醒深刻认识,时刻准备着保家为国。警惕美国利用卖国贼搞乱中国,从而再次攫取我们的财富,美国最擅长无中生有,豪取强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21世纪初,美国两次攻打伊拉克,至今在伊仍有驻军。至于美国为什么打伊拉克,两次都有明确理由:第一次是因为伊拉克占领了科威特,安理会授权美英等国去“解放”科威特;后一次美国私自出兵攻打伊拉克,理由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帮助恐怖分子。
当然,透过表面的现象,美国攻打伊拉克肯定还有不可示人的目的,很多人说是为了伊拉克的石油,但后来美国似乎并没有把伊油田据为己有。那么美国到底为什么攻打伊拉克呢?
第一,为了掌控中东局势。中东因其能源及地缘优势一直是美国关注的地区,美国一般是通过代理国或势力来控制中东,决不允许这一地区出现一个反美的强国。而当时的伊拉克正是这样一个“出头鸟”。
第二,为了伊拉克石油。美国虽然没有占有伊油田,但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视伊拉克石油。战争结束后,伊拉克石油的开采基本都控制在美英石油公司手中(后来控股权有变化)。美国之所以没有把大批石油运回美国,是因为美国已成为油气出口国。当然,美国打伊拉克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石油美元,这是美国收割羊毛的工具,而伊拉克拟接受其他货币,这是美国不能忍受的。
第三,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目的在于改造伊拉克。一方面,美国企图打下伊拉克之后按照自已的意愿和模式把其打造成一个“模版”,以此来规范其他中东国家;另一方面,美国在主导伊拉克战后重建过程中也有巨大的经济利益。
当然我们也不能低估美国军工企业对战争的推动作用,对它们来说可谓是“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美国并未进行国家占领,而是通过资本控制,更多是基于成本的考虑。
我们发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主要强国的版图格局基本上没有变化。是强国不再扩张了么?还是什么原因?
人类 社会 ,从奴隶制产生开始,就一直伴随着征服与被征服。即使现代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欧洲,罗马帝国、普鲁士王朝、奥斯曼帝国,一直到西班牙、葡萄牙、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等,都是通过占领更多地盘,攫取更多的生产资料,成就霸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得以修 养生 息,但是资本主义国家攫取世界发展红利、攫取其他国家资本的行为不会停止,只是方式不再是采取占领的方式,而是更多运用资本的力量进行控制,如果有反抗那么就用军队进行镇压。
接上文,如果通过占领并进行殖民控制,往往成本非常高昂。但是通过在当地进行投资,把当地资本产出的大量盈余变成收益。这样可以避免高昂的管理成本、避免高昂的人力资源成本,而且由于股本控制,其控制力更强,控制效果更好。
同时,在绝大多数的国家里面,资本对于政治有天然的吸引力,资本可以很轻松实现对于政治的影响。
接上文,想要把资本对于政治的影响力变换为控制力,一个非常容易的办法就是扶植代理人。曾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量的财阀绝大多数都是美国的代理人,而且在俄罗斯政府高官里面绝大多数已经被美国资本所控制,如果不是没有美国资本背景的普京以铁腕手段迅速消灭了7大财阀,那么俄罗斯依然是牢牢控制在美国资本之下的小弟。
同时,运用殖民手段进行控制除了成本高昂之外,还存在一个巨大隐患,就是革命。美国曾经是英国、法国的殖民地,这些殖民者从初期作为宗主国控制殖民地的工具,到后来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和话语权,最后成为反抗宗主国的先锋。例如,现在的美国早已脱离英联邦,成为世界霸主。
但是,运用代理人来控制,被资本控制之下的代理人更容易屈从,运用本土的代理人进行本土化的控制更加容易,况且代理人出现问题可以随时更换。
因此,美国现在不会通过占领的方式占领伊拉克油田,但是会通过资本渗透的方式控制伊拉克的资源。
美国打伊拉克不是为了占有石油,而是为了石油美元体系。各个国家发展经济、发动战争都需要石油,想要石油必须拿美元交换,持有美元就必须为美元的滥发买单。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让美国出现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就滥发美元,让所有持有美元的国家和个人为战争买单。伊拉克的萨达姆宣布石油贸易用欧元结算,让美元和伊拉克的石油贸易脱钩,而且要实现石油产业国有化,所以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在战争结束后,临时政府就宣布石油贸易用美元结算。
3. 如何看待俄罗斯总统普京
5月17日,一张普京弹钢琴的照片走红中国网络,网友纷纷感慨,如此冷酷的男人却有一颗小资的心。
沙俄复苏,中国劲敌
俄罗斯在普京的带领下,又开始了那个军事扩张的年代,虽然现在我们拥有共同的敌人美国,但是一旦美国坠落,那么中俄两国必定开始正面交锋,广袤的边境线又要变成练武场,曾经的丧权辱国之痛永远不敢忘,我们更应该警惕这个北方的邻居。
4. 俄罗斯国家能源及资源战略制定的背景
在世界资源形势的大背景下,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开始调整其能源及资源政策,以确保自身能源安全,提升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在俄罗斯领导人看来,能源生产可以让俄罗斯加强与西方的对话,还可以作为俄对美外交的一张王牌。俄罗斯领导人也希望通过调整与西方关系振兴能源工业,以支撑其社会经济转型。能源已成为俄罗斯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条件,国际能源合作使俄罗斯摆脱危机并走上振兴之路。能源工业是俄罗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当前,国际能源及资源战略格局正酝酿深刻变化,俄罗斯能源政策也经历着重要调整。中俄能源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新形势,中国要正确看待中俄能源合作的现实困难与长远前景,适时调整思路,制定对俄能源合作的总体战略,特别是要综合考虑国际能源价格走势与国内能源价格政策改革之间的平衡。在对俄能源合作的价格谈判中确定根本原则,协调中俄在中亚能源开发与外运中的利益,努力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从冷战后的地缘政治格局看,俄罗斯的国际安全环境不容乐观。在欧亚大陆,西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极力向东扩展,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东面,美日联盟不断强化———从纯粹防御性质发展到带有一定程度的向西进攻态势;南面,美、日、欧以中东为基地,逐步向中亚推进,直指俄“心脏”。面对如此强大压力,俄罗斯只有调整能源战略,施展能源外交,才能加强其在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在俄领导人眼里,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地缘政治影响力,石油天然气不仅是出口换汇的商品,同时还是推行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首先,从政治角度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混乱,经济衰退,无论从政治影响力还是经济实力,都沦为一个二流国家,因此,重振俄罗斯雄威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俄政府制定了优先发展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对外政策,稳住欧洲,在此基础上开展以西方为主,兼顾东方的双头鹰外交政策。石油和天然气是普京施展其富国强兵战略的重要资金来源,石油外交更是普京打造新时代俄罗斯外交空间的王牌。在俄罗斯石油外交的版图上,欧洲是俄罗斯能源的传统出口市场,欧盟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中分别有16%和41%来源于俄罗斯。利用石油合作换取欧盟对其国内基础设施、工业生产的投资,密切俄欧关系,是俄罗斯近期的主要目标。这体现在《俄罗斯2020年前的能源战略》中,俄罗斯将欧盟放在优先的油气合作伙伴的位置。普京在2004年也曾明确表示:建立俄欧统一经济空间是“俄在欧洲方向的主要任务”,当前的工作重点也是加速与欧盟的全面合作,尽快实现与欧盟的“大欧洲”计划。所以俄欧之间的油气合作比中俄油气合作更具有优先地位。此外,俄罗斯对中国始终有一种不信任感,担心中国强大后会对其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这种担忧在俄罗斯决策层中很有市场。美国外交委员会副主席IlanBerman认为,普京已经意识日渐强大起来的中国终将成为俄罗斯的战略竞争对手,在修建通往中国的原油管道问题上需要慎重考虑。而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地方政府,在石油管道问题上向俄罗斯联邦政府施压,也是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受阻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例如,在2003年5月13日,俄总统驻远东全权代表普利科夫斯基曾召开联邦区州长联席会议,向普京上书“远东州长联名信”,要求铺设“安纳线”。此外,俄罗斯的媒体经常报导中国对俄罗斯的人口压力以及未来有可能出现的中国对俄罗斯的扩张,使得俄罗斯社会民意对中国存在戒心。
近年来,俄罗斯国力逐渐恢复,推行“能源外交”,实现国家复兴的战略日渐明确。在政治关系明显改善的背景下,俄积极扩大同美国在石油市场上的合作,为“新战略伙伴关系”充实经济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俄还努力扩大同欧洲的传统能源合作。不可否认,石油生产及出口的增加将扩大俄罗斯的政治回旋余地。能源对于俄罗斯参与国际合作的保障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俄罗斯除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外,还拥有相对发达的基础科学、尖端技术资源,而且仍然保持着雄厚的人才资源和教育潜力。如因政治动荡引发石油危机,俄罗斯很可能通过增加出口来平息危机。这不仅有助于扩大石油出口,同时还将给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带来深远影响。
其次,从经济角度看,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是俄罗斯现阶段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支柱。近几年,得益于世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俄罗斯经济快速复苏,并连续5年稳定增长。然而,俄国内东部与西部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俄东部地区尽管资源丰富,但是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西部地区。利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积极促进西伯利亚和远东加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和亚太地区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拉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的发展,是21世纪俄罗斯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因此,基于经济的考虑,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必须既能够有效带动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还要符合俄长期能源战略。俄罗斯当局认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迫切的巨额需求的确可以保证俄罗斯开拓亚太市场的能源战略,但是中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可以极大地满足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对于俄远东和西伯利亚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却相当有限。对此,俄媒体也有报道。俄《独立报》在2004年1月20日刊登了一篇名为《为了避免中国扩张,俄罗斯需要变成中国的原料附庸吗?》的文章,该文称:中国正在大量吸纳资源以保持经济增长,俄罗斯丰富的资源可能成为中国对外扩张的首选目标。不论扩张是通过政治、金融、经济还是移民手段,都将使俄罗斯成为中国的能源附庸。
俄罗斯以石油天然气的出口为主的对外贸易出口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深重。自1997年8月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市场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俄罗斯亦未能幸免。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亚洲一些国家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减少,使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度下跌,这对于以能源部门作为支柱产业,其出口占俄出口2/3并为俄主要外汇来源的俄罗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随着整个经济的复苏,同时又得益于世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等有利因素,近几年俄石油业发展迅速。“9·11”事件后俄美能源关系的迅速发展,伊拉克战争背后的能源因素和石油管道路线之争都表明了能源因素对新世纪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影响。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俄罗斯只有积极调整能源战略,使之适应国际环境,才能获取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政治形势发上了重大变化。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上呈逐年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工、农业生产均下降50%以上,生产投资逐年减少,外债、内债交织在一起,使俄罗斯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之中。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对经济部门的投资减少了80%,其中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减少了70%,俄罗斯经济的物质基础正在受到破坏。对此俄总统普京也有清醒的认识,他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指出,“俄目前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整个90年代俄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了50%,其总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10,中国的1/5。”
长期以来,俄罗斯欧洲部分一直都是俄罗斯东部地区的能源的主要输出地。苏联解体后,东部地区经济陷入危机,由于各种原材料的开采量下降以及运费上涨等原因,造成东部资源输出量减少,严重制约了欧洲部分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恢复,欧洲部分资源日益枯竭,其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东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因此,现阶段俄罗斯对东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更为迫切。当前,俄罗斯正处于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出于经济和国家安全上的考虑,大力开发东部地区的能源资源是一项明智之举,也是摆脱经济困境的捷径。
能源是俄罗斯的优势资源。俄罗斯拥有世界石油资源的13%,天然气资源的45%。不过同其他经济部门一样,俄罗斯石油工业也经历了一个从衰退到爬升的痛苦过程。1991年至2000年的10年间,石油产量从4.6亿吨下降到3.23亿吨,开采能力下降了2.82亿吨,钻探规模减少了2/3。近几年俄罗斯石油业才重现生机。石油天然气工业是俄罗斯经济主导部门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基础。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约占工业产值的12%,占俄罗斯联邦收入的40%,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约60%。
俄罗斯国家财政和经济状况极易受到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世界石油价格每变动1美元,俄罗斯的国家预算就会出现大约10亿美元的变化。对俄罗斯来说,石油就是经济和财政收入的晴雨表。世界能源价格的上扬,刺激了俄罗斯能源的生产出口,成为俄罗斯经济复苏和国力增强的重要前的因素。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与经济危机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需求密不可分,俄罗斯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而且应服从于经济转轨中的反危机任务。俄罗斯外债负担沉重,正处于还债高峰期,经济现状不堪重负,还谈不上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就俄罗斯近些年的经济状况来看,增进能源生产,扩大能源出口,增加外汇储备,提高还贷能力,已成为其经济复苏的主要出路之一。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比较发达,是最有竞争力的部门,也是其支持产业部门在俄国内需求不足、必须靠出口带动经济走向稳定以至摆脱危机的情况下,俄政府利用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燃料能源工业为结构改造的龙头,通过提高该部门的设备创造水平,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带动作为工业骨干的整个及其制造业获得根本革新和发展的需要。
自苏联解体后不久,俄罗斯就开始制定中长期的能源发展规划与战略,分别经历了1995年、2000年和2003年3次大的修改。自2003年年底以来,特别是2004年后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俄罗斯政府对其能源石油天然气法规、政策,以及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思路做了较大的调整。2000年俄罗斯编制了《2020年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基本原则》,2001年又在原部长卡柳日内的主持下编制了《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综合体发展构想的基本原则》。为了确保政府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控制权,俄罗斯还通过各种途径将能源企业国有化,并限制国外资本对能源企业的投资。例如,2006年7月初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天然气出口法》就规定,俄天然气出口业务将全部由国有公司承担,这部法律实际上确立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本国天然气出口的垄断地位。
根据俄罗斯推出的新世纪国际能源发展战略,俄仍将以能源为杠杆加强其在世界的地位,利用能源因素发展与世界各国能源、经济组织的合作关系,对能源、经济等问题施加影响,提升其在中东、欧洲、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的分量,今后俄罗斯燃料和能源部门的主要出口战略将倾向于进入亚太地区市场,即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新石油天然气,拓宽出口渠道,保证石油天然气产品出口安全。
俄罗斯能源战略规定,2020年以前的中期发展战略目标是:保障扩大再生产,满足国内需求,合理开采已探明资源,加强运输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出口,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存在。为此,俄罗斯的国家政策重点将转向以下几个方向:改善投资环境;在新采油区修建石油管道;支持中小石油公司发展;积极介入世界石油市场;更多地参与其他国家的石油项目。
5. 近现代以来,某国发动战争,侵占某地方,是为了为掠夺其资源。请试列举。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为了石油。
美国侵占伊拉克为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