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齐河青正石油怎么样
扩展阅读
钻石净度mn怎么样 2025-02-04 19:59:34
费用收支流水账怎么做 2025-02-04 19:46:06

齐河青正石油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5-02-04 18:41:31

Ⅰ 明洪武十三年青州府益都县西南九廻庄杨姓迁入济南府齐河县 ,谁知道啊现在青州是什么地方啊

青州,在古代是《禹贡》“九州”之一,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现代则指中国山东省的一座县级市——青州市,由潍坊市代管。

中文名称: 青州
外文名称: Qingzhou
别名: 益都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王府街道,益都街道
政府驻地: 青州市范公亭西路1601号
电话区号: 0536
邮政区码: 262500
地理位置: 山东半岛中部
面积: 1569平方公里
人口: 88万(2008年)
气候条件: 温带气候
着名景点: 云门山
火车站: 青州市站
车牌代码: 鲁G,鲁V

目录

名 称
概况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交通运输
旅 游
特 产
人 物
经 济
澳门青洲名 称
概况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交通运输
旅 游
特 产人 物经 济澳门青洲展开 编辑本段名 称
青州在远古时为东夷之地,传说大禹治水后,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国划分为青、徐、扬、荆、豫、冀、兖、雍、梁九州,青州是其中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地理着作《尚书`禹贡》中称“海岱惟青州”。海即渤海,岱即泰山。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并注释说:“盖以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
。” 青州市市境西南还有一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亦名青州风景名胜区。 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 行政区划代码:370781
编辑本段概况
青州,为古“九州”之一。1986年由原益都县撤县设市。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属半山区半平原地形结构。辖4个街道、8个镇。人口90万。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7项,是山东30强、全国百强之一。 青州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胶济铁路和羊临铁路、济青高速公路和长深高速公路在境内交叉贯通,309国道、胶王路等穿境而过,被列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青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尚书•禹贡》记载“海岱惟青州”,因地处海(东海)岱(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自两汉时期到明朝初年,青州一直是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中心。寇准、范仲淹、宗泽、张叔夜等朝廷重臣,郑道昭、欧阳修、王世贞等文坛巨匠,都曾居官青州;王曾、邢玠、钟羽正、冯溥等一代名臣,燕肃、于钦等学术巨擘(bo),都诞生在青州;还哺育过郦道元、黄庭坚、李清照、冯惟敏等一代名流。有国家一级博物馆“青州博物馆”,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云门山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仰天山森林公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驼山。龙兴寺佛教造像是中国“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青州产业特色鲜明。农业,培育形成了瓜菜、畜牧、花卉、果品、优质粮五大支柱产业,弥河银瓜、青州蜜桃、敞口山楂等特产远近闻名。工业,形成了以卡特彼勒山工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弘润石化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业、以中联鲁宏水泥为龙头的冶炼建材业“三大主导产业”。服务业,古城文化、佛寿文化、山地森林生态休闲、弥河水生态休闲“四大旅游片区”初具规模;现代物流中心被列入山东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建成了钢铁物流园、港天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园区;文化经营单位400多家,形成书画艺术城、钰铧文化市场等大型文化市场4处,年交易额10亿多元。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青州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北纬36度4分至36度8分,东经118度0分至118度6分,为温带气候。西接淄博市临淄区,东临昌乐县,北靠寿光市和东营广饶县,南接临朐县。 青州其南为沂蒙山区,其北为鲁北平原及渤海,青州正当此咽喉地带,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青州境内河网密布。面积1569平方公里, 人口88万。石灰石和铁矿石的储量较大。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辖4个街道、8个镇: 街道办事处:王府街道、益都街道、云门山街道、黄楼街道。 镇:弥河镇、王坟镇、庙子镇、邵庄镇、高柳镇、东夏镇、何官镇、谭坊镇。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 孙忠礼 市委副书记 、市长韩幸福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青州得名甚早,禹贡中就有记载:“海岱惟青州”。上古为东夷之地。至夏商间,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周初封吕尚为齐侯,地始归于齐。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属。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驻广县。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曹嶷弃广县,筑广固,为青州刺史治。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慕容德陷广固,定为南燕国都,这是山东作为朝代首都的地方之一。后刘裕灭南燕,夷广固,筑东阳城,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 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469年)拔东阳城,仍为青州刺史治。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增筑东阳城南郭,即南阳城。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7年)迁益都县治于东阳城,移青州府治于南阳城。 隋为青州总管府治,后改为北海郡治。唐初复为青州总管府治,后又改为北海郡治。 宋为京东东路路治。金为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元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明清时期,为青州府治。 民国时期为益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昌潍地区(今潍坊市)管辖,1986年撤县改为青州市。 2003年全市辖6个街道、15个镇,即王府街道、益都街道、昭德街道、王母宫街道、东坝街道、云门山街道、弥河镇、王坟镇、五里镇、庙子镇、邵庄镇、普通镇、东高镇、高柳镇、朱良镇、何官镇、口端口镇、东夏镇、谭坊镇、郑母镇、黄楼镇;山东青州经济开发区。 2007年,青州市对全市的行政区划进行重新调整,将19个镇、街道,整合为12个镇、街道。具体调整情况如下:撤销五里镇,将原五里镇的行政区域划归王府街道管辖,街道工作机关驻原五里镇工作机关驻地;撤销东高镇,将原东高镇的行政区域划归益都街道管辖,街道工作机关驻原东高镇工作机关驻地;撤销朱良镇,将原朱良镇的行政区域并入高柳镇,镇工作机关驻原朱良镇工作机关驻地;撤销普通镇,将原普通镇的行政区域并入邵庄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撤销口端口镇,将原口端口镇的行政区域并入何官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撤销郑母镇,将原郑母镇的行政区域并入谭坊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撤销王母宫街道,将原王母宫街道的大崔家、小崔家、孙家庄、大王庄、孟家炉、小田、冷门、董家等8个村,东夏镇的东侯庙、西侯庙、麻湾、西坡、东坡、张家楼、彭家湾、王岗、沙店、南于、大尹、李家庄、大赵务、巨弥、寨里等15个村并入黄楼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将王母宫街道的徐七里、王七联、裴桥、柳沟、东郎、西郎、姜家、王母宫、十八里、寺古、双庙、张孟口、南四、辛庄、侯古、房古、于古、义和、孟古、李官庄、范王、赵家、东李、张裴、胡桥、姜庙、韩家、蔡家、牛家、胡集、懒柳树、凌马、马氏村、朱刘马等34个村并入东夏镇,东夏镇工作机关驻原王母宫街道工作机关驻地。原云门山街道、王坟镇、庙子镇、弥河镇4个行政区域不变。2010年撤销黄楼镇设立黄楼街道办事处。其中面积最大的王坟镇达229.6平方千米,人口最多的王府街道达11多万人。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青州交通发达,有胶济铁路和新建的胶济客运专线横贯东西,在胶济客运专线上新建的青州北站有旅客列车29对之多,其中济南到青岛的动车组有8对,是全国动车经停最多的县级车站之一。西距济南150km,东距青岛240km。另有地方铁路益羊铁路和青临铁路连接渤海与鲁中山区。公路方面,有济青高速公路、东青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青临高速(青州到临沂)。另有309国道,济青公路和羊临公路等。是潍坊西部的交通枢纽。

Ⅱ 有在中国石油德州油库上班的吗工资待遇怎么样啊山东哪里有中石油的油库啊

中石油山东最大的油库是齐河油库,现在归山东储运公司管理。基层待遇很是一般般,想转为正式很难很难。大部分是油田的正式工

Ⅲ 介绍一下山东省德州市

“九达天衢”牌坊是古城德州的标志性建筑,既是德州古城在中国政区中所处交通优势的真实写照,也是古城德州的着名景观,当然也是德州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记载“九达天衢”牌坊的古籍为光绪年间马翥等人编写的《德州乡土志》和1935年成书的民国《德县志》,从两书成书时间看,马翥《德州乡土志》应是最早记载“九达天衢”牌坊的古籍。值得注意的是,两书记载“刘九达天衢”牌坊的信息过于笼统,以致于近年来大家对它建立的时间、地点、额眉文字书写者以及消失的时间、原因等都是众说纷纭。现将各种观点综述如下:
一、“九达天衢”坊的初建时间
关于“九达天衢”坊的初建时间有4种说法。一是明代说。1986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地区史志办编纂的《德州风物志》说:“不知在明朝哪个年代,在德州大西门迆北的官道上修建了一座骑道牌坊名为‘九达天衢’坊”。据对德州旧城研究有较深造诣的原德州国棉厂退休职工马慧彬先生讲:“(牌坊)扒下来的那些物件不管是石头的还是木头的,都是明代的无疑”。据称,他本人是文史研究工作者中唯一一位见证过九达天衢牌坊物料的人。二是明永乐说。1992年齐鲁书社出版的《德州史话》一书说:“明成祖定都北京后,疏浚了大运河以利南粮北运,并于德州城西北设置‘递运所’以备陆运。此时,德州已有‘神京门户’之称,‘九达天衢’的骑道牌坊也矗立在大西门外的官道上”。三是明嘉靖说。老一辈文史工作者孙寿昌“德州九达天衢牌坊及传说”一文和2006年聂兴一、田贵宝主编的《古邑史踪》一书,持此观点。德城区文联名誉主席纪慎言在《齐鲁晚报》发表的“德州九达天衢牌坊旧事”一文中也讲:“大约自明代嘉靖年间起,就有了这座雄伟壮丽、气势恢宏的九达天衢牌坊。”四是清雍正以后说。民间文史爱好者徐剑明认为“九达天衢”坊修建于清雍正以后。五是清嘉道说。旧志整理专家潘友林根据干隆《德州志》及之前德州旧志均无“九达天衢”坊的记载,猜测“刘九达天衢”坊应是清嘉道年间所建。六是光绪《德州乡土志》记载为明代尹纶所修。尹纶是州人御史尹禧之子,因孝行显着,天顺年间受到朝廷旌表,崇祀乡贤祠。与“九达天衢”坊同为尹纶修建的东关“孝子”坊,时间是天顺年间,即1457~1464年,可以猜测“九达天衢”坊也应是天顺年间所建,要早于嘉靖(1522~1566)年间六七十年以上。因为官绅校定本《德州乡土志》成书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是朱启钤刚刚完成九达天衢坊的修葺后成书的,估计是重修时人们看到或发现了什么东西,才断言是尹纶创修。目前来看,此说是唯一明确见于旧志的记载,准确性最高。
二、“九达天衢”坊的地点
关于“九达天衢”坊的地点争论,主要集中于此坊是建在桥上还是建在路上。一是桥上说。徐剑明认为牌坊是立在一座“刘九达天衢桥”上的。二是路上说。德州市政协所聘文史专员田国良先生则根据民国《德县志》的记载认定“九达天衢”牌坊立于大西门与小西门之间的大路上。纪慎言在“德州九达天衢牌坊旧事”中称:“(牌坊)就坐落在旧时德州城“聚秀门”(俗称“大西门”)外古驿道(今米市街)上”。马慧彬先生讲:“九达天衢坊位于广宁桥(又称九达天衢桥)南3米处,所以不少人就说是位于桥上的”。根据光绪《德州乡土志·州之桥梁》记载,九达天衢桥与广安桥(又称广宁桥)不是一座桥,“九达天衢桥”在回龙坝西,而广安桥则在小西门外。事实上,九达天衢坊应是位于“刘九达天衢桥”南3米处。
三、“九达天衢”4字为谁所题
九达天衢坊是因其额眉上有“九达天衢”4字而得名。这4个字为谁所题也
是颇有争议的内容。一是严嵩说。持这种观点的人,都是认为牌坊建于明嘉靖年间,说当时权相严嵩路过德州,恰逢牌坊落成,地方官员为了巴结高官而请严嵩挥毫泼墨。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叙述此问题是都是含含混混,用“相传”、“据说”等词汇。二是朱启钤说。持该观点的人认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时(光绪二十七年,即1901年11月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对‘九达天衢’坊进行过一次重修,由光绪年间举人建筑学者朱启钤主持修建并书写匾额。三是董其昌说。这一说法多在民间流传,未从文献中发现。现在来看,严嵩、朱启钤书写匾额的传说都有一定道理。因为严嵩当政时期,德州的九达天衢坊已经修建了七八十年,有可能遭到了损坏不得不进行重修。只要进行重修,严嵩作为江西分宜人、并经常往来于德州御路的内阁首辅和书法大家,为德州牌坊题字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朱启钤书写九达天衢坊匾额,因有志书记载应说是毫无争议的,但嘉靖年间严嵩书曾写过九达天衢坊匾额也是不应质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