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西亚石油为什么出口外运
扩展阅读
什么工具比较牛 2025-02-10 22:20:19

西亚石油为什么出口外运

发布时间: 2025-02-09 23:14:13

Ⅰ 波斯湾“石油湖”形成还有什么原因光这5点开采优势就够了

目前全球的石油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有:西亚波斯湾地区、非洲几内亚湾沿岸、欧洲的北海、北美的墨西哥湾沿岸、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和西伯利亚、北美阿拉斯加等,而其中储量最丰富的地区无疑西亚的波斯湾地区,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波斯湾沿岸国家中,占据了世界十大储油国中的五个,排名第二的沙特阿拉伯就占到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堪称"石油王国",此外还有排名第三至第六位的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

那么波斯湾的石油为什么这么丰富?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随着地壳运动,阿拉伯板块向北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特提斯海逐渐消失,保留下来一块大陆架浅海的沉积地,就是现在的波斯湾。拥有稳定的沉积环境,生油、储油、运聚、保存的条件极其理想。

同时第四纪以前,波斯湾气候温暖,植物生长茂盛,动物种类多,积攒了大量的有机沉积物。而到了近新世时期冰川运动频繁,地质灾害集中,大量的动植物被掩埋于海底,泥沙与海洋生物尸体沉积,形成“有机淤泥”,经过长期作用,厌氧细菌便把有机质转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此外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升降运动形成了4000~12000米的巨厚沉积层。而平缓的褶皱现象形成了一系列巨大的背斜(即储油构造),像一个“大盆”把汇集的油气贮存起来,就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富集通道、大仓库。

当然波斯湾地区出口石油占到世界的6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区,不仅仅因为石油资源丰富,重要的是开采条件也十分优越。

第一、 储量3.5亿吨以上的巨型油田分布集中,比亚、非、拉其他产油国的油田大几十倍。据统计,波斯湾地区储量在6.8亿吨(50亿桶)以上的巨型油田共有27个,合计占全区石油总储量的75%。巨型油田使得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开采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和长期稳定地进行;便于集中投资开采;

第二、 石油多分布在海岸附近,距油港最远的一般也不超过100公里,输油管运输距离短,原油外运方便;

第三、 油田的地下压力高,自喷井占油井总数的80%以上,因此其生产成本是目前世界上最低的。

第四、 波斯湾石油多以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轻质油为主,便于石油精炼;

第五、 波斯湾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这里终年晴朗,陆地平坦干燥,海域水浅,几乎没有风暴。气候条件比世界上其他一些大产油区有利得多。

如此看来,上天对波斯湾这块地方还真是不薄,你们说呢?

Ⅱ 西亚的波斯湾又称什么,石油储量世界第一,因此有什么之称

波斯湾有石油宝库、世界油阀之称。

波斯湾的海湾地区为世界最大石油产地和供应地,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所产石油,经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宝库、世界油阀之称。 湾内有众多岛屿,大都为珊瑚岛。湾底与沿岸为世界上石油蕴藏最多的地区之一。

(2)西亚石油为什么出口外运扩展阅读:

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波斯湾地区石油总出口量的90%至95%均经由霍尔木兹海峡,峰值时每天通过海峡的油船和其他商船达300余艘。霍尔木兹海峡也因此成了一条关系许多国家兴衰的战略要地。

为减少对霍尔木兹海峡的依赖并缩短前往欧洲的航程,海湾各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向外修建石油管道

波斯湾地区不仅石油资源丰富,而且开采条件也十分优越。石油分布集中,平均每个油田储量达3.5亿吨以上,为超级大油田;并且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陆上,因此输油管运输距离短,原油外运方便。

Ⅲ 波斯湾的石油

西亚的波斯湾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海拔长约1040千米,宽180-320千米,面积24万千米2,平均水深25米,是一片广阔的内海。它西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河水,向东则通过它唯一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拉伯海相连。 霍尔木兹海峡因扼守波斯湾石油海上运输的出口而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海湾及其周围100千米2范围内,是一条巨大的石油带,这里蕴藏着占世界石油总储量一半以上的石油,仅沙特一国的石油储量就占世界总储量的1/4,堪称石油王国。
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波斯湾地区石油总出口量的90%至95%均经由霍尔木兹海峡,峰值时每天通过海峡的油船和其他商船达300余艘。霍尔木兹海峡也因此成了一条关系许多国家兴衰的战略要地。
为减少对霍尔木兹海峡的依赖并缩短前往欧洲的航程,海湾各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向外修建石油管道。虽然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已远不如以前了,但是如果封闭它,对世界石油市场依然会有重大影响。中国进口的60%石油来自海湾,而且基本上都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地区在地质历史上是气候温暖的浅海环境,水生动植物丰富并有大范围的良好的储存构造,具备了形成和储藏石油的最佳条件。波斯湾地区不仅石油资源丰富,而且开采条件也十分优越。石油分布集中,平均每个油田储量达3.5亿吨以上,为超级大油田;并且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陆上,因此输油管运输距离短,原油外运方便。油田的地下压力高,油井多为自喷井,占油井总数的80%以上,因此其生产成本是世界最低的。 波斯湾的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的6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区。石油源源不断地流向日本、西欧和美国等地;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也使得海湾昔日的贫困国家转眼之间跻身于世界富国的行列。
波斯湾虽是石油宝库,但它给该地区带来金钱的同时,也带来了战乱和苦难。外来势力的渗透和争夺,加上波斯湾内部由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波斯湾局势长期动荡,并多次燃起战火,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对整个国际形势也有着很大影响。美国一直把波斯湾当作其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向这一地区渗透。支持伊拉克打两伊战争,为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出兵海湾,再到打伊拉克战争,都是为了维护其在波斯湾的战略和经济利益。美国已基本控制了波斯湾这一世界石油宝库。

Ⅳ 西亚石油为什么会大量出口

世界石油资源的蕴藏、原油的生产和供销在地区分布上是极不平衡的,而西亚的石油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蕴藏量看,西亚是目前世界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最多的地区。几十年来,尽管在世界其它地区陆续发现了许多巨大油藏,但波斯湾(简称海湾)地区在世界石油总储量中的比重始终保持一半以上。1982年初,西亚石油储量近50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53%。其中仅沙特阿拉伯一国即约占世界石油已探明储量的四分之一,远远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世界上石油探明储量在40亿吨以上的国家共有8个,其中5个在波斯湾地区,它们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阿联酋和伊拉克。 波斯湾地区不仅油藏异常丰富,而且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开发条件。第一,油田规模大。波斯湾地区石油储量大,但油田却不多,约140个,平均每个油田的现有储量高达3.5亿吨以上,超过亚、非、拉其它产油国油田的几十倍,更超过美国一千多倍。据统计,波斯湾地区储量在6,800万吨以上的大型油田合计提供了全区石油总储量的95%,而该比重在拉丁美洲为60%,非洲只有50%,北美和东南亚更只有40%。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和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累计储量(历年产量加现有储量)分别达95亿吨和85亿吨。第二,地质情况良好。波斯湾地区普遍发育有深厚的沉积层,厚度达4,000~12,000米。在沉积层发育的过程中,区内产生了平缓的褶皱运动,形成了一系列巨大的背斜或穹窿构造,它们都具有分布集中、规模巨大、两翼平缓、构造简单等特点。波斯湾地区各油田的主要储油层在中部和南部是中生界砂岩和碳酸盐岩,它们有很高的孔隙率;北部为第三系石灰岩,孔隙率虽低,但裂隙却很发达,油气的渗透流通性能都很好。区内各油田一般均属水驱或气驱型油田,所伴生的天然气数量极大,83%油田都是自喷井,且能长期保持旺盛的喷油能力。由于上述条件使油田开发工程量显着减少,便于采用大井距打井,且油井单产极高。1980年底整个波斯湾地区平均每口油井的年产量高达25万吨,超过非洲三倍,是拉美和苏联的30多倍,更超过美国312倍。第三,石油运输方便。除伊拉克北部几个油田外,波斯湾地区油田大部分在海岸附近的陆上和海上,距油港最远的也不超过100公里,故油管运输距离短,原油外运方便。除上述各点外,波斯湾地区总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石油开发也较有利。这里气候干热,多晴朗天气,陆地平坦干燥,海域水浅且少风暴。虽然有的地方淡水不足,但总的来说,自然环境比世界其它一些大产油区,尤其是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和北海油田优越得多。波斯湾地区所产原油质量较好,含腊少,凝固点大都低于-20℃,便于运输,且中轻质油所占比重较大。缺点是含硫偏高,需经脱硫加工。以上各项优越的开发条件,加上当地一些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使波斯湾地区的石油业能取得其它一切地区无法相比的经济效益,投资省、成本低、效率高。这里每形成一吨石油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投资及每生产一吨石油所花费的成本都是世界上最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亚原油产量呈连续的跳跃式增长,占世界的比重由1945年的7%迅速提高到1960年的26%,而进入七十年代则更提高到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从1965年超过美国后,一直高居世界首位。从原油出口量看,西亚地区原油产量虽然很大,但本地区消费极少,绝大部分出口到发达国家,是西方国家最大的能源供应地,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占有极其突出的地位,约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五分之三左右。因此,西亚被人们称誉为“世界石油宝库”。

Ⅳ 为什么波斯湾沿岸的石油分布特别多

西亚的波斯湾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
海拔长约1040千米,宽180千米~320千米,面积24
万千米2,平均水深25米,是一片广阔的内海。它西
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河水,向东则通过它
唯一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拉伯海相连。霍
尔木兹海峡因扼守波斯湾石油海上运输的出口而具
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海湾及其周围100千米2范围
内,是一条巨大的石油带,这里蕴藏着占世界石油
总储量一半以上的石油,仅沙特一国的石油储量就
占世界总储量的1/4,堪称"石油王国"。
波斯湾地区在地质历史上是气候温暖的浅海环
境,水生动植物丰富并有大范围的良好的储存构造,
具备了形成和储藏石油的最佳条件。波斯湾地区不
仅石油资源丰富,而且开采条件也十分优越。石油
分布集中,平均每个油田储量达3.5亿吨以上,为超
级大油田;并且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陆上,
因此输油管运输距离短,原油外运方便。油田的地
下压力高,油井多为自喷井,占油井总数的80%以上,
因此其生产成本是世界最低的。
波斯湾的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的60%以上,是世界
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区。石油源源不断地流向日本、
西欧和美国等地;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也使得海湾
昔日的贫困国家转眼之间跻身于世界富国的行列

Ⅵ 分析东非地区长期从中东地区进口油气的原因

东非地区长期从中东地区进口油气的原因有四个:

1、东非地区各国石油资源勘探开发时间较晚;

2、东非地区各国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油气资源开采、加工能力弱;

3、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非地区各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4、东非地区距离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较近。

(6)西亚石油为什么出口外运扩展阅读:

发展石化工业能够促进东非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该地区工业化水平;能够带动东非地区各国就业;能够增加石油资源的附加值。石油外运出口可以将资源优势直接转化成经济优势,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石油外运出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但经济增长依赖石油出口,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经济发展不稳定;大力开采石油可能导致资源枯竭,不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石化工业会加重东非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