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前五名产油国
全球石油产量第一大国:沙特阿拉伯
全球石油产量第二大国:美国
全球石油产量第三大国:俄罗斯
全球石油产量第四大国:中国
全球石油产量第五大国:伊朗
拓展资料:
石油(petroleum, oil),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具有天然的产状,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
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古埃及、古巴比伦人在很早以前已开采利用石油。“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
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2012年开采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实际上,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原料。
世界海洋面积3.6亿平方 千米,约为陆地的2.4倍。
大陆架和大陆坡约55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总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资源的1/4和最终可采储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
2. 全世界每年石油产量
全球石油消费量达到45.3亿吨(相当于每天9984万桶),较上一年增长了143.7万桶/天。全年的石油产量大约为44.7亿吨(相当于每天9472万桶),较上一年同期增加了221.7万桶/天。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球的石油探明储量总计为17297亿桶。以2018年的产量计算,全球原油的产量约为346亿桶/年,这意味着按照目前的消费速度,全球的石油储备足够开采大约50年。
3. 原油能提炼出什么
问题一:一吨石油可以提炼出哪些东西来 中石化:全年加工原油13295万吨,其中汽油2358万吨,柴油5089万吨,煤油636万吨;中石油:全年加工原油11077.5万吨,其中汽油2386.6万吨,柴油4363.4万吨,煤油306.1万吨; 中石化:1吨原油提炼汽油0.177吨、柴油0.383吨。成品油率60.8%。中石油:1吨原油提炼汽油0.215吨、柴油0.394吨。成品油率63.7%。 国际水平:1吨原油提炼汽油0.29吨、柴油0.49吨。成品油率80%以上。要要总结:从和国际水平的对比,中国2家石油公司的提炼水平明显低于国际水平很多,中石油稍好点而已。
问题二:从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哪些东西 石闷凳油主要是C5+的一些东西,催化裂化后C2,C3,C4一些东西。
问题三: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哪些东西? 塑胶颗粒
问题四:一吨原油大概能提炼出多少汽柴油? 中石化:1吨原油提炼汽油0.177吨、柴油0.383吨。成品油率60.8%。
中石油:1吨原油提炼汽油0.215吨、柴油0.394吨。成品油率63.7%。
国际水平:1吨原油提炼汽油0.29吨、柴油0.49吨。成品油率80%以上
问题五:原油的提炼有哪些股 如果将视野放开,周期拉长,可以发现,以前期低点3373点为线,如今有相当数量个股没有新低,甚至短期反弹后还会到高位,有些则重心下移再创新低,无论后期指数如何,个股两极分化现象会进一步加剧。 酒钢宏兴早盘就涨停了,包钢股份是尾盘涨停,但同期也有不少个股下跌高铁股更是如此,中国中车短期3个涨停,有的个股则涨幅很小,
问题六:石油提炼产物有哪些? 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约者租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石油为一级;第二级为:分馏产物、裂解产物、重整产物;第三级为:(分馏产物)汽油、柴油、沥青;(裂解产物)乙烯、丙烯、丁二烯、异丁烯等;(重整产物)苯乙烯、苯、甲苯、二甲苯等;第四级为;(乙烯)聚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丙烯)聚丙烯、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等;(丁二烯)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异丁烯)丁基橡胶、MTBE、甲基丙烯酸等
问题七:石油能提炼出哪些东西首罩兆出来,提炼的过程是什么 石油经过加工提炼,可以得到的产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
1.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有航空汽油,车用汽油等。
2.喷气式发动机燃料(喷气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压燃式发动机燃料(柴油机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气燃料即液态烃。
5.锅炉燃料有炉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润滑油
润滑油和润滑脂被用来减少机件之间的摩擦,保护机件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并节省动力。它们的数量只占全部石油产品的5%左右,但其品种繁多。
沥青
它们是从生产燃料和润滑油时进一步加工得来的,其产量约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几。
溶溶剂
后者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间体。
石油炼制
(1) 炼油生产是装置流程生产,石油沿着工艺顺序流经各装置,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流量、时间条件下,分解为不同馏分,完成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一套装置可同时生产几种不同的产品,而同一产品又可以由不同的装置来生产,产品品种多。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在管理上需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恰当安排不同装置的生产。
(2) 炼油装置一般是联动装置,加工对象为液体或气体,需要在密闭的管道中输送,生产过程连续性强,工序间连接紧密。在管理上需按照要求保持平稳连续作业,均衡生产。
(3) 炼油生产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点,安全上要求特别严格。在管理上,要防止油气泄漏,保持良好通风,严格控制火源,保证安全生产。
(4) 炼油生产过程基本上密闭的,直观性差,且不同原料的加工要求和工艺条件也不同。在管理上需要正确确定产品加工方案,优选工艺条件和工艺过程。
(5) 炼油生产过程通过高温加热使石油分离,经冷却后调合为不同油品或进一步加工为其它产品。在管理上必须保持整个生产过程的物料平衡,按工艺规定比例配料生产,同时还要组织好企业的热平衡,以不断降低能耗。
(6) 炼油产品深加工的可能性大,效益高,且原料代用范围广。在管理上,应采取现代管理方法,加强综合规划与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炼油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7) 不同的炼油厂,它们生产的产品品种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的生产过程特点是相同或相近的,它们的经济关系流是相同的。因此,可以采用统一的方法和模式来分析炼油厂的生产经营总体状况,制定企业的综合发展规划,指导企业生产 。
问题八:什么东西可以提炼出汽油 石油可以提炼出汽油。汽油由石油炼制得到的直馏汽油组分、催化裂化汽油组分、催化重整汽油组分等不同汽油组分经精制后与高辛烷值组分经调和制得,主要用作汽车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
汽油,外观为透明液体,可燃,馏程为30℃至220℃,主要成分为C5~C12脂肪烃和环烷烃类,以及一定量芳香烃,汽油具有较高的辛烷值(抗爆震燃烧性能),并按辛烷值的高低分为90号、93号、95号、97号等牌号。
4. 世界石油产区有哪些
世界十大石油公司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 石油储量为356.68亿吨,天然气储量为56827亿立方米,石油产量为43985万吨,天然气产量为412亿立方米,石油加工能力为9850万吨,油品销售量为14495万吨。
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 石油储量为99.01亿吨,天然气储量为40462亿立方米,石油产量为14835万吨,天然气产量为383亿立方米,石油加工能力为12185万吨,油品销售量为13760万吨。
皇家荷兰壳牌集团 石油储量为35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3436亿立方米,石油产量为11065万吨,天然气产量为778亿立方米,石油加工能力为18955万吨,油品销售量为31580万吨。
伊朗国家石油公司 石油储量为126.33亿吨,天然气储量为230767亿立方米,石油产量为18905万吨,天然气产量为405亿立方米,石油加工能力为5460万吨,油品销售量为5375万吨。
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 石油储量为66.13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9731亿立方米,石油产量为16385万吨,天然气产量为433亿立方米,石油加工能力为7600万吨,油品销售量为7405万吨。
美国埃克森公司 石油储量为9.25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1745亿立方米,石油产量为8075万吨,天然气产量为679亿立方米,石油加工能力为21365万吨,油品销售量为23665万吨。
美国莫比尔公司 石油储量为5.16亿吨,天然气储量为4841亿立方米,石油产量为4270万吨,天然气产量为474亿立方米,石油加工能力为11485万吨,油品销售量为16840万吨。
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 石油储量为5.4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7932亿立方米,石油产量为5195万吨,天然气产量为554亿立方米,石油加工能力为4950万吨,油品销售量为5810万吨。
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 石油储量为131.65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4875亿立方米,石油产量为10500万吨,天然气产量为91亿立方米,石油加工能力为4660万吨,油品销售量为5455万吨。
英国石油公司 石油储量为9.2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2831亿立方米,石油产量为6205万吨,天然气产量为159亿立方米,石油加工能力为9825万吨,油品销售量为9340万吨。世界石油综合排名
5. 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
一、世界石油储量、产量和消费量
(一)世界石油储量及分布
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末世界剩余的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6689×108bbl,按2012年世界石油开采量,可供开采52.9年。
从表1-1可以看出,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中东、北美及中南美,这些地区的合计储量占世界储量的81.3%;而亚太地区与非洲最缺石油,分别占2.5%和7.8%。世界上前10大储油国依次为: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俄罗斯、利比亚、尼日尔爾利亚,占世界石油储量的84.85%。前五大储油国都在中东地区,占世界储量的53.5%,其中委内瑞拉的储量世界第一,占17.8%。
表1-1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及地区分布单位:108bbl
(二)石油产量
近10年世界石油产量总体上不断增长,从2002年日产7494.8×104bbl到2012年的8615.2×104bbl,平均每年增长1.3%,其中2007年与2009年略有下降,2009年以后又呈上升趋势,2012年石油产量增速迅猛,同比增长了2.2%。
从地区分布看,世界主要产油地区集中在中东、欧洲及欧亚大陆和北美,2012年合计日产量为6103.8×104bbl,占世界日产量的70.85%。产量增长较快的依次是北美与非洲,分别为8.9%和7.7%。中东地区2012年的产量为2827×104bbl,比上年略增0.9%。亚太地区2012年产量为831.3×104bbl,比上年略增0.7%。2012年呈负增长的地区是中南美和欧洲及欧亚大陆,产量分别下降了1.2%和1.4%。
从国家看,2012年10大产油国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美国、中国、加拿大、伊朗、阿联酋、科威特、伊拉克、墨西哥,总日产量5518.7×104bbl,占世界日产量的64.1%。其中沙特阿拉伯日产量为1153×104bbl,占世界日产量的13.3%;俄罗斯日产量为1064.3×104bbl,占12.8%;美国日产量为890.5×104bbl,占9.6%。
(三)石油消费量
2002年至2007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8年与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石油消费量有所下降,随后又呈上升趋势。2012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8977.4×104bbl,同比增长0.9%;日消费量超过2000×104bbl的地区是亚太地区与北美,分别达2978.1×104bbl和2304×104bbl。同2011年相比,北美地区石油日消费量降低了1.8%。
从国家看,2012年世界10大石油消费国依次为:美国、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巴西、韩国、加拿大、德国,总共日消费石油5328.4×104bbl,占世界日消费量的59.3%。其中,美国日消费量1855.5×104bbl,占19.8%,同比降低2.3%;中国日消费量突破1000×104bbl,达1022.1×104bbl,占11.7%,同比增长5.0%;日本日消费471.4×104bbl,占5.3%,同比增长6.3%。
二、石油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安全的影响
石油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安全的影响,主要源自石油这一重要能源所具有的三个天然属性。一是高度依赖性。石油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重要能源和化工原料,国民经济对石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石油占美国整个能源需求的37%,占整个运输部门能源需求的73%。中国运输部门消费中,石油和天然气占69%。二是稀缺性。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由于技术发展的限制,石油储量探明有限,伴随经济增长,石油消耗增大,世界石油的地质蕴藏总量不断减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分布的不均衡性。石油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导致石油供需矛盾更为尖锐,现在,产油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50多个,发现的油气田已有四万多个,但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北美、中南美、西欧、非洲、东南亚和中国。其中,中东和北非是石油储量最多的地区,占探明储量的68%和待探明储量的30%。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是沙特阿拉伯的加沃尔油田,可采石油储量达104×108t。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联酋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和输出地区,而这些地区大多政治、民族和宗教矛盾错综复杂。
石油的这些重要属性,使石油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1973年10月6日,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战争爆发几天后取得了优势,从地面、空中和海上向埃及和叙利亚发起进攻。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立即做出反应,大幅度提高油价,纠正长期以来被人为压低的油价。1974年1月1日将石油标价从每桶3美元提高到11.65美元,标志着“廉价石油时代”结束(西方称“第一次石油危机”)。中东石油是对世界经济影响最为敏感的神经,石油提价使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开始消退,接着经历了1974年至1975年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美国、日本、英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平均负增长率为1.23%。1979年初,由于伊朗政局的变化,石油出口停止。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导致石油供应量突然减少,油价从1978年底的平均每桶12.86美元暴涨到现货市场的每桶40~41美元(西方称“第二次石油危机”)。1980年至1982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英国的GDP负增长率分别为0.2%和2.4%。两次“石油危机”使美国经济损失达4万亿美元。
1980年后,世界经济不景气,石油进口国开展节油运动,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替代能源,减少石油消费;另一方面,中东以外地区大力发展石油工业,造成石油供过于求,油价疲软,一度降至每桶10美元以下。经石油输出国组织多方努力,1987年油价又逐步回升到每桶16~18美元的水平。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后,石油价格大起大落。1990年8月1日,中东原油价格每桶为18.10美元;10月9日,每桶油价上涨到35.40美元;10月11日,国际油价飙升到了每桶41.07美元的历史高位;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每桶油价又下降到14.90美元,低于海湾危机前的水平。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连续轰炸伊拉克及其在科威特的军事目标,直至伊拉克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海湾战争结束。这是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主要目的就是争夺海湾地区的石油控制权。正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所说:“美国进行海湾战争,既不是为了民主,也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石油。”
到1994年,世界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仍未扭转,油价仍在每桶16~18美元左右徘徊。2002年,国际油价每桶仅20美元。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报告,2004年、2005年、2006年世界每天对原油的需求分别为8220×104bbl、8330×104bbl和8470×104bbl。2006年比2005年每天需求增加140×104bbl,即使所有石油供应国都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全球石油供应仍然有1500×104bbl左右的缺口。由于原油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受美国“新经济”泡沫和传统资本市场泡沫相继破裂、房地产市场泡沫濒临崩溃,国际资本的运作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以及主要产油国政治局势不稳定(如伊朗核问题)的影响,2005年8月30日,国际油价每桶高达69.81美元,9月2日达到67.72美元。2006年7月14日,国际原油价格突破每桶75美元(达到76.8美元),创造历史新高。和发达国家相比,这次油价上涨将使更多依赖进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成本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2007年欧洲各国的原油库存普遍下滑,国际石油供应的紧张局势没有缓解的趋势,原油价格突破90美元的历史高位,达每桶91.86美元。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爆发和逐步蔓延的影响,全球经济急剧下滑,石油需求严重萎缩,国际石油价格自2008年7月中旬达到历史高点(每桶147.27美元)后持续快速回落,并一直延续到2009年初。2009年全年,尽管全球石油需求始终呈负增长,但随着欧佩克成员国严格执行减产协议,效果逐步显现,市场信心开始回暖,加之美元贬值和国际投机资本重仓介入,国际石油价格从2月初的每桶34美元上升至超过80美元,并维持在70~80美元区间震荡。
2010年年初,库存过剩和需求疲弱的供需基本面使得油价短暂跌破每桶70美元;年末,欧美寒冷天气和乐观的经济数据将布伦特油价推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达每桶94.75美元。2011年,WTI油价(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总体先升后降,在利比亚动乱导致石油供应中断,以及欧债危机恶化等一系列利空经济事件和日本地震后续影响的作用下,国际油价震荡下滑,WTI油价由年内最高点的每桶113.7美元降至75.3美元,降幅为33.4%。
2012年国际油价总体经历了前高后低、大起大落的态势。受伊朗和叙利亚局势动荡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呈现大幅上扬态势,欧佩克原油参考价格在3月份曾超过每桶124美元,伦敦布伦特和纽约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也出现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