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石油的发展史的简明历程是什么
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奋斗,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下面我们分三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1.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比1949年提高6倍多。 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展开。1955年10月,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建设,有力地支援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质部发现冷湖构造带的基础上,在冷湖5号构造上打出了日产800吨的高产油井,并相继探明了冷湖5号,4号,3号油田。在四川,发现了东起重庆,西至自贡,南达叙水的天然气区。1958年石油部组织川中会战,发现南充,桂花等7个油田,结束了西南地区不产石油的历史。到50年代末,全国已初步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基地。1959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373.3万吨,四川天然气产量从1957年的6000多万立方米提高到2.5亿立方米。在人造油方面,经过扩建和改造,东北各人造油厂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59年人造油产量达到97万吨,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炼油工业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先后扩建,新建了上海,克拉玛依,冷湖,兰州,大连等8个年加工能力为10-100万吨的炼油厂。1959年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34.9万吨,主要石油产品自给率达到40.6%.
2.历史性转变
从1955年起,地质部和石油部分工配合,先后在华北平原与松辽盆地展开了全面综合地质调查。根据中央批示,1960年3月,一场关系石油工业命运的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在大庆揭开了序幕,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同年12月,原油产量的急剧增长,需要炼油工业同步发展。在此期间,扩建和合并了一系列炼油厂,并大力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此外,还研究,设计,建设了加氢裂化等装置。到1965年止,共新建以上装置13套,大大缩小了同当时国外炼油技术水平的差距。1965年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617万吨,自给率达97.6%,提前实现了我国油品自给。
在大庆石油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石油勘探队伍开始进入渤海湾地区。1964年,经中央批准在天津以南,山东东营以北的沿海地带,开展了华北石油会战。到1965年,在山东探明了胜利油田,拿下了83.8万吨的原油年产量,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355万吨。 1970年4月,大庆开始了油田开发调整工作。到1973年,底下形势恶化的情况得到扭转,全油田原油产量比1970年增长了50%以上。1976年,大庆油田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为全国原油年产上1亿吨打下了基础。 同时石油三厂,六厂经过扩建,改造成为加工天然原油的炼油厂。为发挥中央和两个积极性,以石油部为主,陆续兴建了七个大型炼油厂和一大批中型炼油厂。到1978年,全国原油年加工能力已达9291万吨,基本上与我国原油生产规模相适应,从1966年到1978年的13年中,原油产量以每年递增18.6%的速度增长,年产量突破了1亿吨,保证了国家的需要,缓和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从1973年起,我国还开始对日本等国出口原油,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
3、石油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至今)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各条战线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石油战线的广大职工经过艰苦努力,战胜了十年动乱带来的严重困难,石油工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到1978年突破了1亿吨。此后,原由产量一度下滑。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解决石油勘探,开发资金不足的困难,中央决定首先在石油全行业实行1亿吨原由产量包干的重大决策,以及开放搞活的措施。这一决策迅速受到效果,全国原油产量从1982年起,逐年增长,到1985年达到1.25亿吨,为世界第六位。
为了多元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我国于1982年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83年7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中国第三家国有石油公司---中国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也于1997年1月成立。至此,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形成了四家公司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我国石油工业目前有三大石油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2001年,石油集团销售收入3401亿元,利润总额530亿元;石化集团销售收入3600亿元,利润总额128.1亿元;中海油销售收入303.8亿元,利润总额96亿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石油公司“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各公司的资产规模,海外影响力,利润总额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国际知名石油公司相比,我国石油公司在运营的主要指标上均有一定差距。
❷ 什么是新时代石油精神
到过茫茫戈壁,你才知道他们的魅力
到过油厂井场,你才知道他们会发光
走进他们,你才知道有这样一种精神
艰苦朴素、砥砺奋进!
这就是石油人!这就是石油精神!
钻井的过程会使用大量的钻井液,这些钻井液用完后和泥土、岩屑等一起排放就成为有污染性质的废物。对于一般的废弃钻井液,最为常见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固化法,即选择一处场地,对废弃钻井液进行固化处理,这样不仅会浪费很多土地,还存在着污染环境的风险。李兴春所在的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团队,通过一系列的探讨与研究,成功实现钻井液与废物分离,钻井液可以循环使用,废物可以生产免烧砖、砌块、基土等,这样既可以实现废物再利用,又解决了传统处理方法带来的“占地、污染”等难题,达到了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的双重目的。
今天,已是中国环保行业知名专家的李兴春依旧在默默努力。提到自己为之奋斗的环保事业,他感慨颇深:“从1985年进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至今,32年时间,我经历了环保工作一步一步被国家、社会重视的过程。作为中国石油一名环保工作人员,我希望能从源头、过程中把环保问题解决好,助推中国石油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成为世界顶尖企业。”
复合驱技术创新团队:三十年磨一剑
三十年,你们只干了一件事,石缝里洗油。这一洗,绿了油田发展的常青树,白了小伙伴的少年头。攻克世界级难题,把驱油技术演绎成创新艺术。以当惊世界殊的豪迈,引擎大庆百年之航。你们,传递了科技力量,更传承了石油精神。
俗话说,上天难,入地更难。大庆油田经历50多年的开发,已经到了高含水后期,采出的液体90 %以上是水。在这种条件下采油,相当于水中找油、水中捞油。采收率要提高一个百分点,不亚于百米短跑成绩提高0.1秒的难度。
科技创新为老油田带来新曙光。三元复合驱技术,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
“1986年,大庆油田与法国国家石油研究院合作进行三元复合驱可行性研究,法国专家说我们大庆油田原油酸值太低,三元复合驱不适用,让我们忘掉这个技术。”大庆油田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复合驱项目经理部经理程杰成说,“但我们并没放弃,反而憋了一口气要开展研究。”
三元复合驱从注配到采出,从技术完善到管理标准,涉及地上、地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程杰成和他的团队,30年来,从当年的“小伙伴”一路拼到如今的“老伙伴”,多少次“山重水复疑无路”,他们却“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砺,多次换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30年的“三元”圆梦之路,锻造了一支石油科技的“梦之队”,该团队群英荟萃:培养中国石油技术专家7人, 16名地区公司专家,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和专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其中博士32人、高级工程师119人。他们的成果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就有发明专利42件、实用新型专利15件、软件着作权2件。
一次次挑战科技极限,一次次勇闯世界难关,大庆油田30年的“三元”圆梦之路,正是大庆科技“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生动“现实解说”。由此也锻造了一支石油科技的“梦之队”,彰显了中国石油前行的科技力量。
坚守自己的岗位就是最大的精神。
❸ 中石油车间企业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
中国石油“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核心价值观始终没变;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传统没丢,石油魂还在,队伍精气神更足。中国石油要承担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油气稳定供应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把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工程,坚持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构筑百万员工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切实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长期以来,集团公司党组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把强化干部员工理论学习作为重中之重,形成广大干部员工“学理论、议大事、出思路、谋发展”的生动局面,保证了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始终高度重视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先后在大庆、延安等地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就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全面推进三基工作新的重大工程等进行专题部署,坚持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再深入活动,构筑员工共同思想基础;始终把培养选树先进典型作为引领队伍建设、助推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推出一批又一批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武装起来、体现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继第一代铁人王进喜、第二代铁人王启民之后,选树了第三代铁人李新民,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人格化、形象化、时代化,使广大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注重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独有的企业文化优势,着力构筑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企业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工作部署,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固化为具体的制度和规程,使之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❹ 传承中石油精神演讲稿范文
我们作为新时代 教育 工作者,应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发扬光大,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关于传承中石油精神的 演讲稿 可以怎样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是传承中石油精神演讲稿的 范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承中石油精神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XXX:
铁人精神是什么?他表现的是一种奉献,是对党的忠诚,代表的党的形象,在新形势下,在我们的党的即将召开的时间里,我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始终把奉献作为一种美德去不断追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先进本色。
奉献精神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修养,奉献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弘扬奉献精神,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团结协作的氛围。奉献精神是一种为他人服务,为他人提供方便的利他行为,会使人们更加尊重他人,营造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和谐局面。
2.弘扬奉献精神,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知道奉献,懂得付出,才会使人们更加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利益,更加重视个体的自由发展。弘扬奉献精神,将会在更高层面上使人们明白自己的价值,尊重自己主体性尊严,从而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
3.弘扬奉献精神,更有利于培养人们踏实做事的工作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奉献精神其实就是艰苦奋斗、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只有我们有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放在心上,才能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努力创一流业绩,时时做好先锋模范作用,为构建和谐景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更应该学习铁人精神,查找自己的不足。
一是要加强学习,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书本学、和老同志学、和实践学。要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种压力,让这种压力敦促自己,成为一个有上进心的新时代青年。今天在社会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环境下,我走上了如愿以偿、另人羡慕的岗位,仍然不要忘记给自己施压,要拿出我们在学生时代学习的那种韧劲、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沉下来,学进去。因为“人不读书,不能成才;人不学习,不能生存”。因为只有学习,才能启迪心智,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升华境界;只有学习才能 总结 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更是因为只有学习我们才不会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遗弃,才能永远做时代的弄潮儿。
二是要慎独慎行,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是要经常自我反省。一个人如果不经常的自我反省,就很难有很大的进步。要经常在工作中从人格上、从道德上、从灵魂深处反省检讨自己,发现不足,及时修正,努力做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是要求认真务实,扎实工作。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做业务上的尖子,实践中的实干家,工作中要讲究细、讲究实、讲究准,讲究严,讲究精,讲究新,讲究快,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铁人这个神奇的人物,他是我们的前辈、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铁人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科技情报事业美好的明天,储备知识、储备能量。
铁人精神是一种为国争光、为国分忧的高度觉悟的爱国主义精神;
铁人精神是一种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
铁人精神是一种对技术精益求精、为事业练就一身硬工夫、真本领的科学求实精神;
铁人精神是一种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的创新精神。
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发扬光大,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要积极倡导新时期“铁人精神”所蕴涵的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百折不挠的旺盛斗志,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做好本职工作,让“铁人精神”激励着我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传承中石油精神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作为中国石化工人,作为xx公司的一名青年员工,站在这光彩夺目的讲台上,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此时此刻,我有着更多的感慨,也有着更多的感动。。老一辈石化工人硬是在一片盐碱滩上,野外作业,住帐蓬、啃干馍,建设起了管道输油场地和职工社区。x十年风雨历程成过去,x十年征程岁月留心底。虽然我没有经历公司的创业和艰辛,但我却能目睹公司的奋起和腾飞。踏着春天的脚步,伴着改革的旋律,我们的公司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快速发展,飞跃式跨越。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无数个石化工人努力奋斗,坚守着“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理念,铸就了公司的丰功伟业。现如今,公司事业蓬勃发展、如日中天。
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滩,变成了绿树红花,鸟语花香;一座座办公楼、职工宿舍楼拨地而起;体育馆, 游泳 池, 文化 娱乐休闲场所一应俱全。虽然在郊区,但职工却能享受到城市的生活。大家安居乐业,精神饱满,心态健康,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发展中来。一个个文明社区、一个个文明家庭应运而生,一个前途光明的企业,和谐的社区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在这样的生活氛围内,在这样的生存空间中,我作为当代石化工人,青年大学生,如何去继承老一辈的传统,如何去传承铁人精神,是我不断思索的问题。
谢谢大家!
传承中石油精神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办公室里的新兵》。
我出生在大庆这座美丽的油城,父母都是油田普通的科研工作者,从我记事起,我就经常和父母生活在他们的办公室里,在那里,我是父母的勤务兵,是叔叔阿姨们片刻休息时的开心果。
“小羽,把图给你李阿姨送过去。”
领了圣旨,我乐此不疲地奔波于各个房间之中,因为换来的可能是一句嘉奖,或是一个亲吻。
记得六岁那年冬天,不知父母单位忙些什么,连续一个月我都跟着父母“加班”,每到晚上,母亲就会将两把黑色弹簧椅拼在墙边的角落里,再放上一件棉工服,一张温暖舒适的小床就搭成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蹦蹦跳跳地到我的小床里去“寻宝”--开了线的针缝里、棉工服的口袋里,隔三差五就能找到叔叔阿姨们事先藏好的爆米花和山楂片,如果运气好,一块大白兔或者一块麦芽糖都会让我美滋滋的乐上好几天。
可是,一个飘着冬雪的午后,我却遭到了呵斥,那天不知为什么,父母和叔叔阿姨们又是讨论,又是计算,又是查资料,完全忘了我的存在。记不清是第几次去找母亲要吃的,母亲一改往日的慈爱,皱紧眉头呵斥我“没看我正忙着呢吗?一天就知道吃,怎么这么不听话?”母亲从来没有这么严厉地呵斥过我,我委屈极了,把自己关进走廊尽头的资料柜里嚎啕大哭。不知哭了多久我睡着了,又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被一阵呼喊声吵醒,当我睡眼朦胧地爬出资料柜时,泣不成声的母亲一把推开惊慌失措的阿姨们,把我紧紧搂在怀里,再也不肯松开。晚上,我的小床又搭好了,不同的是那晚我是伴着妈妈的摇篮曲睡着的。
许多年后,我才知道,父母参加的那次科技会战就是被载入大庆史册的葡萄花油田开发会战,在那次会战中还有许许多多孩子,他们和我一样都拥有一张临时拼搭的小床。
二十多年后,硕士 毕业 的我接受了父母的建议成为科研战线的新成员,那时,我才真正了解到他们曾经攻关下来的薄油层开采技术经过科研人员十多年的修订和完善,已成为大庆油田成熟的科技成果并推广至全国乃至全世界,我为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而骄傲!
正是父辈们在理论禁区面前对权威的勇敢超越,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诞生了大庆油田,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正是父辈们在技术瓶颈面前对前人的勇敢超越,精细地质描述、多学科联合攻关等高科技手段成为继续开启千米油层的金钥匙,才有了探明储量连续五年上亿吨的慨叹!正是父辈们在开发极限面前对自我的勇敢超越,从六分四清、细分开采到聚合物驱油技术,再到正在研究的生物采油技术,使得油田采收率不断攀升:从30%到50%、60%直冲70%!
这就是我们油田科研工作者,他们没有人拉肩扛的呐喊,他们没有破冰取水的豪迈。但他们却用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决心和勇气,与千千万万石油人一道,书写了半个世纪的传奇,托起了百年油田的希望!
如今,新时期高科技新会战的战鼓已经敲响,我们也光荣地加入到新会战的主战场,我们决心把三超精神作为我们的工作坐标,像父辈们一样,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为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又是一个飘雪的冬日,凌晨三点了,眼睛酸胀的我离开了办公桌,走到角落里的沙发边,沙发里一个可爱的孩子正甜甜的睡着--她,是我的女儿……
谢谢大家!
看了传承中石油精神演讲稿还看:
1. 传承中华精神演讲稿范文4篇
2. 传承民族精神的演讲稿
3. 传承红色精神演讲稿
4. 传承红军精神演讲稿
5. 传承工匠精神演讲稿
❺ 大力弘扬以什么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深挖其蕴含的时代
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深挖其蕴含的时代内涵。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一个又一个辉煌都是在“苦干实干”的基石上拼搏而来。党和人民对石油人的这一特质给予了充分肯定,“苦干实干”也成为石油人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禀赋。还是“苦干实干”支撑着中国石油不断创新、发展。
未来,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我们仍然需要“苦干实干”,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发展目标大踏步迈进。
评价意义:
石油精神是石油人为石油事业执着打拼而孕育出的精神和财富,是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亲自培育、精心哺育出来的精神法宝,饱含着党中央对百万石油人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石油精神还是一种历久弥坚、执着笃行的信念信仰;是一种实实在在、恪尽职守的态度作风;是一种超越小我、奉献报国的价值选择和情怀坚守。“石油精神”的永恒生命力来自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