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天下间煤炭比石油多得多
煤炭大部分是由森林、草原等陆地高等植物形成的,而石油主要由水中(海洋、湖泊)的浮游生物形成。由于浮游生物的总量上远远多于高等植物,因此从原料上看,形成石油的原料是远多于形成煤炭的原料的。
那么为什么实际上石油却比煤炭少呢?这是因为煤炭是固体,在一个长期沉降的大陆盆地中,森林的植物一代又一代地沉积,最后就会在那里堆积形成煤炭,因此形成煤炭的条件非常简单:1、该地区地壳是沉降堆积的而不是抬升侵蚀的;2、气候湿润拥有大量植物(森林或草原)。
而由于石油是液体,形成石油的条件因此比较苛刻,虽然海洋面积十分巨大,拥有的浮游生物也非常多,但仅仅有原料是不足以形成油田的,除了必须要有浮游生物以外,形成油田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地质条件:
1、与形成煤炭一样,该地区必须是沉降堆积的而不是抬升侵蚀的;2、在堆积了大量浮游生物遗体的地层里,必须有足够多的空隙以便于石油的流动富集;3、在产油层下面的底层必须是密实无空隙的地层,不然石油会下渗流失;4、产油层上面的盖层也必须是密实无空隙的地层,不然石油会向上挥发;5、产油层内必须有便于石油富集的地质构造,例如背斜或穹隆;6、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过低有机质无法形成石油,而温度和压力过高则石油会裂解成天然气甚至进一步分解炭化。以上这些条件对于石油的形成是缺一不可的。
因此,由于形成油田的条件比形成煤田的条件要苛刻得多,所以地层中虽然形成石油的原料比形成煤炭的原料丰富,但这些原料要富集成油田却比煤炭富集成煤田困难很多,所以我们看到的能够开采的石油比煤炭少很多。
㈡ 为什么南方(内陆)地区煤和石油资源相对较少
首先回答煤:
地球历史上有3个主要成煤期。首先是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石炭”本来是煤的意思,石炭纪就是因为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里含有大量的煤炭而得名。“石炭”和“二叠”这两个纪加在一起延续时间1亿年,从距今3.5亿年前到2.5亿年前。其次是中生代的侏罗纪,从距今1.8亿年前到1.4亿年前。第三个主要成煤期是新生代的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前到180万年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石炭纪、二叠纪是世界和我国极重要的成煤期,但是具体到我国的南方和北方就有不同。石炭纪、二叠纪时期,我国华北广大地区有着广阔平坦的沼泽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给植物的生长和煤炭的形成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华北地区的许多煤田都是在这个时期生成的。但是,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早期,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却是一片汪洋,虽然多数时期是浅海,也不可能长森林。到了二叠纪晚期,南方海水退却,这才有了适宜的成煤环境,二叠纪晚期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成煤时期之一,南方的多数煤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数量上来说就比北方少了很多。
再来回答石油:
石油的形成环境首先需要有水,可以是海,可以是深湖,可以是三角洲,海里形成的石油 我们叫海相油田,不是海里的叫陆相。而中国这块地区则基本都是陆相沉积。而地质历史上,前面也说了,中国南方先是一直是海,但是海底地形和后来的陆地差不多,一直是低山丘陵地带,没有海相成油所需要的海盆(中东就是从海盆里冒出来的),也难以生成形成陆相油田必须的超级大湖。而大庆油田和辽河油田 曾经是一片巨大的湖---如果你想问我怎么知道它以前是湖的,那这个解释起来就更复杂了…但事实是它曾经就是…胜利油田那里也有湖泊的历史。别的大部分也都是这样的。总的来说,北方石油多,是因为地史上,北方曾经出现很多具有生油条件的大盆地。
㈢ 石油和煤为什么会短缺
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石油和煤是不可再生能源。
石油和煤在日常生活中,化工中用的非常的大。
现在开发石油和煤技术还不完善。
供不应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