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洛克菲勒为什么选择石油
扩展阅读
关于壳资源有哪些 2025-04-03 02:04:44
卷筒纸加工成本多少 2025-04-03 01:54:01

洛克菲勒为什么选择石油

发布时间: 2025-03-29 15:29:37

❶ 约翰·洛克菲勒是怎样成为石油大亨的

约翰·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出生,1937年5月23日,98岁的洛克菲勒在他的奥尔蒙德海滩别墅里去世。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哈得逊河畔一个名叫杨佳的小镇的一个小商人家庭。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只不过是极具野心、惟利是图的企业家,也有人恭维他是个慷慨的慈善家。但不管怎样,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10亿富翁,作为石油巨子,他在相当一段时期控制着全美国的石油资源,并创建了托拉斯企业制度,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洛克菲勒14岁那年,在克利夫兰中心中学上学。放学后,他常到码头上闲逛,看商人做买卖。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同学,两人边走边聊起来。那个同学问:“约翰,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年轻的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说:“我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我准会成功的。”

中学毕业后,洛克菲勒便决定放弃升大学,到商界谋生。为了寻找工作,他在克利夫兰的街上跑了几个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个前程远大的职业。他的眼光颇高。他后来回忆道:“我上铁路公司、上银行、上批发商那儿去找工作,小铺小店我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

1855年9月的一天,他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从此,这个日子就成了他个人日历中的喜庆纪念日,他把它作为第二个生日来庆祝。“就在那儿,我开始了学做生意的生涯,每周工资是4美元。”他追忆道。

他工作勤勤恳恳,不久就养成了对数字的好眼光。他除了记好账外,还为商行的经营出主意。有一次,商行买入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竟发现高价购进的大理石材上有瑕疵,商行老板沮丧而又无计可施。这时,头脑灵活的洛克菲勒建议把责任推到负责运货的3家运输公司头上,向这3家公司分别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这个绝妙的主意使商行得到的赔款比原来高出两倍,商行由此得到一笔“飞”来的横财。洛克菲勒这种天生的经商才能颇得老板赏识,很快给他提了薪,工作第一年他挣得了300美元。

第三年他的年薪提到600美元。但他知道自己对这家商行的贡献远不止此,因此要求加薪到800美元,结果遭到拒绝。洛克菲勒断然决定离开这家商行,自闯天下。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石油以后,成千上万人像当初采金热潮中一样拥向采油区。一时间,宾夕法尼亚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产量飞速上升。洛克菲勒也加入淘金队伍,并成为一名经纪商。

克利夫兰的商人们对这一新行当也怦然心动,他们推选洛克菲勒去宾州原油产地亲自调查一下,以便获得直接而可靠的信息。

经过几日的长途跋涉,洛克菲勒来到产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触目惊心:到处是高耸的井架、凌乱简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样的挖井设备和储油罐,一片乌烟瘴气,混乱不堪。这种状况令洛克菲勒多少有些沮丧,透过表面的“繁荣”景象,他看到了盲目开采背后潜在的危机。

冷静的洛克菲勒没有急于回去向克利夫兰的商界汇报调查结果,而是在产油地的美利坚饭店住了下来,进一步做实地考察。他每天都看报纸上的市场行情,静静地倾听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叙述,认真地做详细的笔记。而他自己则惜字如金,绝不透露什么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兰。他建议商人不要在原油生产上投资,因为那里的油井已有72座,日产1135桶,而石油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这是盲目开采的必然结果。他告诫说,要想创一番事业,必须学会等待,耐心等待是制胜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打先锋的赚不到钱。”由于疯狂地钻油,导致油价一跌再跌,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那些钻油先锋一个个败下阵来。

3年后,原油一再暴跌之时,洛克菲勒却认为投资石油的时候到了,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与克拉克共同投资,与一个在炼油厂工作的英国人安德鲁斯合伙开设了一家炼油厂。安德鲁斯采用一种新技术提炼煤油,使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迅速发展。

这时,洛克菲勒虽然才20出头,但做生意已颇为老练。他欣赏那些得冠军的马拉松选手的策略,即让别人打头阵,瞅准时机给他一个出其不意,后来居上才最明智。他在耐心等待,冷静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放手大干了。

1870年初,以洛克菲勒为首的标准石油公司正式成立。随后,洛克菲勒控制了石油的价格和石油运输价格,开始实行无情的垄断。而这一切对众多的中小业主来说,无疑是飞来横祸。

面对死亡的威胁,不甘被吞并的中小业主奋起抗争。他们在年仅24岁的亚吉波多的领导下,组织了生产者联盟,以武力封锁原油产地,暂时停止了石油生产和输出。因为南方石油公司的12家大企业都是以炼油为主的公司,生产者联盟试图以断绝其原油供应为武器,打破洛克菲勒和铁路公司的垄断。

中小业主的抗争得到了舆论界的有力支持。洛克菲勒被舆论界骂得体无完肤。铁路业巨头们与石油原产地的中小业主们签订了公平公开的运费协定。生产者联盟取得初步胜利,洛克菲勒的失败似乎已成定局。

然而野心勃勃的洛克菲勒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认为,只要抓住石油原产地中小业主的弱点,进行反击,定能分化同盟,反败为胜。

所以,当亚吉波多领导的生产者同盟一再强调,倘若油价达不到他们所要求的“每桶4元”的生命线,他们绝不解除大封锁时,洛克菲勒向石油原产地的中小业主抛出了诱饵,他宣布将以每桶4.75美元的价格购买原油。

4.75美元,这个大大高于生产者同盟“生命线”的价格,不费吹灰之力就击破了亚吉波多苦心组织的武装封锁。

同时,洛克菲勒还派出大批采购人员,怀揣现金,深入石油产地,向中小业主收购原油,并散布“好消息”:“标准石油公司每天将以现金收购150叩桶原油,每桶价格4.75美元。”

虽然亚吉波多等人大声疾呼,拼命劝说:“洛克菲勒是条大蟒蛇,大家千万不要上当!”但是4.75美元的价格,对于为实行大封锁已停工40天的各企业来说,实在是“挡不住的诱惑”。

于是,有人背着生产者同盟,悄悄开采原油;接着就有人公开与标准石油公司签订合约。生产者同盟名存实亡,大封锁无法维持下去了,石油原产地的中小业主掀起了向标准石油公司出售原油的热潮。

为获取厚利,各公司疯狂开采,日产量达到5000桶,已严重过剩。

两星期后,洛克菲勒向各中小业主宣布:

“供过于求的状况已打破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对此你们应当承担责任。我们没有必要再以每桶4.75美元收购原油,现在我出的价钱是2.5美元,到下星期如果每桶高于2美元,我们就不买了。”

几句话就打破了中小业主的美好希望,但是,生产者同盟已经解体,石油产量严重过剩,他们除了接受洛克菲勒的低价钱外,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洛克菲勒就这样奇迹般地反败为胜了。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他能洞悉对手的弱点,并诱之以利,使对方阵营内部发生分化,终于一举获胜。

❷ 洛克菲勒财团是干嘛的

洛克菲勒财团是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以石油垄断为基础,逐步扩展至金融、制造等多个经济领域。约翰·洛克菲勒,作为该财团的创始人,于1863年在克利夫兰创办了炼油厂,1870年通过该厂成立了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迅速实现了对美国石油工业的垄断。

凭借石油行业的巨大利润,洛克菲勒将资金投向了金融和制造业,使其经济实力迅猛增长。1935年,洛克菲勒财团的资产总额为66亿美元,到1960年这一数字飙升至826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11.5倍。此后,洛克菲勒财团的扩张势头不减,1974年其资产总额增至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成为美国最大的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在石油行业的影响力尤为显着,美国最大的16家石油公司中,有8家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这不仅体现了其在石油领域的垄断地位,也反映了其在资本运作上的巨大成功。

洛克菲勒财团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策略,它不仅通过控制石油资源来获取巨额利润,还通过投资金融机构,将资金流向其他领域,实现了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不断扩张的势力范围,不仅巩固了其在石油行业的垄断地位,还使其成为美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洛克菲勒财团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部资本积累的历史,更是美国经济变迁的缩影。它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优势地位,成为美国经济的中坚力量。

❸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发家史

他从一文不名的毛头小子到纵横挥阖的石油大亨,成了美国第一个十亿级的富翁。

比尔盖茨曾说:“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那就是洛克菲勒”。他所提及的正是大卫洛克菲勒的祖父——约翰洛克菲勒。

有其父必有其子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洛克菲勒很早就表现出了精明的商业头脑。12岁时,洛克菲勒开始发放“高利贷”,将自己积攒的50美元借给邻居,收取利息,以钱生钱,得到了父亲的赞扬。因为父亲威廉认为:“人生只有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只有钱才是最牢靠的。”父亲“赚钱就是王道”的思想,激发了洛克菲勒对商业宏图的向往。

1855年,16岁的洛克菲勒便决定退学到商界谋生。他先到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商学院学了近4个霸”——不断面试却一再被人拒之门外。屡败屡战的洛克菲勒,就这样一连坚持了六个星期,有些公司甚至去了两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洛克菲勒终于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月薪 12美元。

洛克菲勒除了记好账外,有时也对公司经营出点子。有一次,商行高价买入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竟发现大理石材上有瑕疵。正当商行老板一筹莫展之际,洛克菲勒建议把责任推到负责运货的3 家运输公司头上,让它们赔偿损失。此举为公司挽回1000多美元损失,也让老板对其刮目相看,工作第二年就将洛克菲勒年薪提到500美元。

20岁合伙开公司净4000美元

工作第三年,在提出将年薪提高到800美金,被老板拒绝后,洛克菲勒干脆炒了老板的鱿鱼,自己单干。1859年3月,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向父亲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积蓄的800美元,与英国朋友莫利斯克拉克合股创办了“克拉克一洛克菲勒公司”。公司主要经营谷物、牧草和肉类等农产品。年仅20岁的洛克菲勒,一举迈入了贸易代理行合伙人之列。

开业之初,他们的运气并不好。美国中西部的农作物因霜雪严重,几乎没有收成。农民只好用来年的谷物收成作为抵押,但要求公司支付定金。受此影响,许多同类公司纷纷倒闭。合伙人克拉克建议关门,但洛克菲勒却认为:大家退出市场之际,正好放手大干一场。

通过从银行贷款2000美金,洛克菲勒很快将收集的谷物、肉类倒卖到欧洲,赚取价差。由于经营顺利,公司第一年就净赚4000美元。

赵普身逃兵役大发战新财

1861年4月,持续长达4年的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总统发布了征兵令。按照年龄洛克菲勒应该入伍参军,但他只想着如何发战争财。

为了逃避兵役,洛克菲勒首先装作有脚病,实在装不下去了,他干脆花钱找替身去充当炮灰。在战事爆发前,洛克菲勒尽其所能贷款,投入所有资金,大量囤积生活物资和战略物资。随着战事的扩大,生活物资价格扶摇直上,订单如同雪片一样向他飞来。短短4年,旁人估计洛克菲勒赚了不下10 万美元。

后来,有传记作家说洛克菲勒其实非常关注南北战争。他的办公室就如同陆军参谋部。洛克菲勒花25美元大价钱,买来美国地图贴在墙上。有人认为,洛克菲勒在地图上标注的位置,实际是他的商业网点:黄色标签代表谷物,红色标签代表火腿。所谓的战况图,实际是一张商业进攻图。

26岁实断公司所有权单干

南北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的石油,吸引着成千上万冒险家涌入,一时间,宾夕法尼亚釆油区井架林立。1861-1862两年间,宾州的油井数量几乎翻了一倍。面对繁忙的开采现场,洛克菲勒选择了等待。他的判断是:石油应用还没有普及,原油需求有限,盲目开釆必然导致油价下跌。不出所料,由于疯狂地钻油,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 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许多钻油业主血本无归。

原油一再暴跌之时,洛克菲勒果断出手。与许多人只顾开釆原油不同,洛克菲勒决定先从炼油入手。他发现原油在精炼成煤油后,每加仑就可卖到 30美分左右,其利润远远超过原油开采。1863年,随着英国化学家安德鲁斯的加盟,洛克菲勒与克拉克成立了炼油厂。安德鲁斯成功从原油中提炼出煤油,此后美国大力发展煤炼油工业以取代鲸油作为照明剂。不到一年,炼油业务成为公司最盈利的行当。

操纵银行,打压小公司致兄弟反目

随着石油产业的兴盛,公司急速膨胀。1870年 1月100 ,洛克菲勒合伙创建标准石油公司。很快,标准石油公司就因煤油质量过硬,为行业树立标杆,并控制了美国炼油业1/10的市场。1870年7 月,欧洲大陆爆发了普法战争,战火的蔓延造成美国石油出口市场萎缩,原油价格每桶由4美元一下降至3.25美元。宾州等地的釆油者自发组织起来,停止开釆3个月,许多炼油厂叫苦不迭。

洛克菲勒用公司股票买通克利夫兰各大银行的总裁,让其不得向当地中小炼油厂提供贷款。小炼油厂既缺原油又缺现金,要么倒闭,要么被标准石油公司吃掉。两年后,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克利夫兰26家炼油厂中的21家。洛克菲勒的亲兄弟富兰克林的炼油厂,也宣告破产,兄弟从此反目。

创建托拉斯独IR市场

洛克菲勒得陇望蜀,全力扩张。1884年,洛克菲勒把公司总部迁到纽约的金融中心——百老汇26 号。随着石油帝国的崛起,因本身庞大而难以驾驭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洛克菲勒清醒地看到这一弊病。

正在这时,洛克菲勒在一本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现一篇文章,里面写道:“小商人时代结束,大企业时代来临。”他感到这与自己的垄断思想不谋而合,于是高额聘请文章的作者多德为法律顾问。正是多德,提出了“托拉斯”这个垄断组织的概念。

所谓“托拉斯”,就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多家企业,不再各自为政,而以高度联合的形式组成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洛克菲勒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在这个托拉斯结构下,洛克菲勒合并了 41家企业,他成功开启了美国经济的“垄断时代”。巅峰时期,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 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美国有史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企业能如此彻底地独霸过市场。

创办大学开展慈善事业

功成名就之后,洛克菲勒选择了隐退。退休后,他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慈善事业。他投资60万美元创办芝加哥大学,并在其后的10年里,为芝加哥大学捐款3400万美元。这是他第一项大笔的慈善捐款。

对于慈善,洛克菲勒釆用的也是“托拉斯战术”。冠名“洛克菲勒”的研究所、教育委员会、基金会先后成立,他的捐款总额超过5亿美元。对此,有人表示尊重和感谢,也有牧师谴责洛克菲勒的赚的是“肮脏钱”,因而拒绝了一笔10万美元的捐款。

1937年5月23 H,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岁。据估算,洛克菲勒的个人财富不少于14亿美元,他成了美国 历史 上第一位十亿级的富翁。美国当年的 GDP为920亿美元,就个人财富所占GDP比重而言,美国至今没有人超过洛克菲勒。

❹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逆袭的人生全因这三点

自古商场如战场,企业家如将士,而在这个大战场中,最耀眼的一颗星就是洛克菲勒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着名的企业家,出生在美国纽约,是美孚石油联合创始人,被称之为“石油大王”,他合并了40多家厂商,垄断了美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不仅如此,还致力于教育和医药领域的慈善事业!

在世人眼中,洛克菲勒就是一个拿到烂牌,却打出王炸的人。洛克菲勒自小家境贫寒,当时环境复杂,从业之初就遇上了美国内战,并且在年轻的时候就赶上了经济危机。处境十分艰难。16岁的时候就学会勤工俭学贴补家用,18岁就成为了一名主任簿记员,23岁时开始他的石油创业,也自此开始了辉煌的一生。他凭借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石油帝国,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大王”。

他出生贫寒,可以被视为抓了一手“烂牌”,但他后来却成为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家族也成为历史上最有钱的家族之一,这不就是用一手烂牌打出一串“王炸”吗?面对时代的难题以及人生的困难,洛克菲勒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专注与沉默是“金”彪悍的人生,靠事实说话。同时,作为地球上第一个亿万富豪,洛克菲勒沉默神秘。他本身信奉沉默的力量,刻意训练自己拥有一种政治家般的镇静。他认为:只有内心虚伪的人才会随口乱讲,对着记者喋喋不休,而谨慎的商人则守口如瓶。他最喜欢的两则箴言是:“成功来自多听少说”,以及,“只说不做的人,就像长满荒草的花园。”

确实,世界上那些凡事有出色成就的人都明白专注的力量,一个人只有一心投入在他的事业或者生活中,他才能用心处理每一件小事,正是每件小事都能够得到很好地执行,他们才能够收获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反之,如果我们总是把过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表达当中,做事就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不能察觉工作中的细节,迎接我们的也将是失败。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资金,洛克菲勒的合伙人邀请一个富人加盟。没想到,这个富人加盟后要改公司名字,将原本的“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变更为“克拉克-加德纳公司”,将洛克菲勒的姓氏抹去。

这件事情深深刺痛了洛克菲勒,他觉得自己的自尊心深深地受到了伤害。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大发雷霆,他觉得这样不仅会有失体面,同时,也会破坏这次合作,甚至导致自己出局,最后他选择了沉默 。他仍然热情地去做工作,到了第三年,他成功地将那个羞辱自己的人赶出了公司,克拉克-洛克菲勒的牌子重新树立起来。而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家开始尊称他为洛克菲勒先生。

洛克菲勒先生虽然野心勃勃,但是从不张扬,低调行事,并且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就会所向披靡。

2.极度渴望,愿付出非凡的努力。很多人问他:“洛克菲勒先生,是什么让你走向了财富的顶峰?”洛克菲勒说他从不怀疑自己会成为美国首富。洛克菲勒在创办石油公司之初,他常常在睡前对自己说:“我要成为克利夫兰最大的炼油商。”他还经常告诫自己:“你的前程就在于这一天天过去的日子,你人生的终点将是全美首富,你目前距离那里还很远很远,你要继续地为自己努力。”

洛克菲勒时刻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正是因为自己的极度渴望之情,才使得洛克菲勒把自己逼到极致,从而排除千难万险,全力以赴。事实也是如此。有这样的人生信念,他能够统治整个石油行业,也不足为奇了。

3.永远不要廉价地出卖自己。39岁,洛克菲勒已经垄断石油行业,而在此后很多年,他被很多媒体视为“邪恶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垄断资本家。他构建的庞大托拉斯组织,成为令全社会忐忑不安的庞然大物。

20世纪初,经过数年艰苦的官司,美国所有高级律师都被卷入其中,最终,标准石油公司美国最高法强制拆散。这时,老洛克菲勒已经退休20年,律师给他打电话的时候非常担心他会坚持不住,但是洛克菲勒轻松地回答:“就这些吗,好了,我要睡觉了。”

他年轻的时候,不能忍受任何一点钱财从自己手中流走,而到了晚年,他平静面对自己的帝国被解体,又活了20年,在自己的别墅中去世。

这是一个典型的西方现代人格。年轻时,他总是不满足,任何具体的目标,只要实现就会消散;任何快乐,只要到手就成了过眼云烟。强烈的欲望激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促使他摧枯拉朽,横扫美国。他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但也被金钱折磨得焦虑难安。他反应过来,一个守财奴,将永远不会快乐,因为贪财的人,不能承受任何损失。

到了晚年,他放开了手中紧握的金钱,这种放开不仅无损于他首富的地位,而且在这种放手中,他幸存了下来,98岁,安详去世。到最后,他要的是领略一切,不虚此生。

有人说,能成功的人,要么踩到了风口,要么起点特别高。洛克菲勒则认为:“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名,丢在沙漠中央,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当我们想问:什么样的心智才能转为危机?什么样的战略才能突围逆袭?什么样的管理才能抵御风险?

我们看到,卓越的品格活在具体的人身上,所有的答案都藏在真实的人生中。这些贪婪又澎湃的商业冒险故事总是能给我们很多启示,而更有意义的是:那些看似鸿运当头的人,其实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勤奋、计划以及积极的思想。

无论环境如何,你都是自己最大的资本,永远不要廉价地出卖自己。

❺ 为什么说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是美国的象征呢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发展同时也见证了美国的雄起,而且石油是一个国家的主要资源,只有有了石油才能推动一个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他当时还是世界首富,第一个亿万富翁,他的发展就像美国的缩影,所以他是美国的象征。

4、促进了美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的发展。美国的发展很大部分也靠着洛克菲勒。虽然为了实现对美国各方面的渗透而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不管目的和动机如何,但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对美国各方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所以都说他是美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