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东为什么这么多石油
中东的石油储量占全球的66%,而相比之下,中国及东亚海域等只占了4%,是中东的1/16。基于这个比例,我们把国土面积和人口比例的参数也放进来。就拿阿联酋来看,总人口950万,国土面积83600平方公里;另一边,中国总人口14.1亿,960万平方公里。暂且不论石油分布的问题,先算能分到每个人身上的石油,阿联酋比中国是 2700000/1。假设政府给每个人发放福利,中国每人一块,阿联酋就每人270万,没得比没得比。单就这个比例而言,不论其他的,能理解为什么中东都是土豪了吧?
中生代时期,也就是几亿年前,波斯湾(中东地区)这片地方是海洋,生物种类丰富,气候适宜。我在上一篇介绍石油的推文(什么是“黑色黄金”?)中也说过了,石油的形成主要靠微生物,海相生油更得靠海洋里的微生物(浮游动植物等),量大。这是石油的来源,石油的质量,都直接和其烃源岩有关,也就是“生油岩”,好的生物质来源可以造就好的烃源岩,这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有了好的源头,那之后也得流通好、储存好,不然还是白搭。石油圈子里的那句话“生储盖圈运保”,可以描述出好的石油需要什么条件。青藏高原也属于特提斯构造带,从青藏高原,沿着缝合带一路往欧洲去,这一块就属于特提斯构造带,是古特提斯洋的遗产。青藏高原是最早闭合形成的,而地中海那儿,正在闭合,也就是说中东地区的构造没青藏高原复杂,因为还没闭合,这是一个关键点,构造的要求达到了,那么圈闭就完美了,石油的品相就好。它的盖层是厚度大的泥岩等,所以就形成了优良的“生储盖”组合,这样的组合催生了厚度大、埋藏浅、杂质少、储量多、又易于开发的油藏。你想想,随便一个山包,一挖一个准,油井一打一个准,这简直是石油天堂。
石油储量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三个字:源、运、储。
“源”是指富集有机质的烃源岩。优质烃源岩往往与大洋缺氧事件造成的生物短时间内大量死亡有关。自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来,地球上发生过多次大洋缺氧事件,最后一次全球大洋缺氧事件发生在5000多万年前。
“运”是指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埋藏在地下的有机物经过长时间的分解、运移,最后汇聚到有存储空间的部位,是油气富集成藏的关键。
“储”是油田的保存,埋藏太浅容易被破坏,埋藏太深则无法开采利用。
自6亿多年前到5000万年前古特提斯海关闭,中东地区在5亿多年的时间内,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拉张环境,形成了一系列的盆地。这些盆地几乎经历了所有的大洋缺氧事件,聚集了大量的烃源岩。加上没有大规模造山等活动的破坏,油藏得到很好的保存。正是这些条件造就了中东石油宝库。
B. 中东各国为什么只卖原油,自己炼油去卖的话利润不是更大吗
我们知道,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石油不管对于哪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当初之所以会在中东地区发动战争,就是因为中东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地区很多资源都比较匮乏,但是有着世界上最多的石油。
原油
现在的中东地区,是完全有能力,也有技术来炼制石油的,可惜没有人愿意干这个,大家都去发展利润大的金融和旅游业了。还有一个原因是,中东地区已经靠原油赚了很多钱了,而炼制石油也可以赚钱,如果连炼油都由他们包揽的话,肯定会引起其它国家不满,毕竟美国可是为了石油在中东地区打了很多战,目的就是想掌控石油。
C. 各个国家购买中东石油后是怎样运回自己国家的
中东有很多的石油,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输出石油,他们建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那么,各国买他们的石油,会怎么运回自己的国家?
第三个就是租赁石油输出国的船只,这个费用就是与石油输出国协商。毕竟,你们是客户与服务提供者的关系,若是租赁的话,还是相对优惠一些的,这个就跟我们之间做生意一样,你买我的东西,我包邮,当然,价格稍微高一些的,打包的价格肯定比单项相加便宜一些,你说是不是?
购买到石油以后,还是要进行运输的,当然,现在的治安环境还是不错的,你觉得还有哪些运输的方法呢?
D. 中东的石油是如何被发现的
中东地区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储量丰富,油质优良,开采成本低,运输便利,使得其他地区的石油产出国难以匹敌。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中,中东地区占据了三分之二。石油在工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人类生活、工业乃至军事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石油成为国际争端的焦点,多次因石油而引发的战争可见一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东石油已成为触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敏感地区。
那么,中东的石油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中东石油的开发始于一位名叫威廉·诺克斯·达西的英国人。1901年,通过一系列的交涉,达西获得了伊朗48万平方英里土地的石油开采租让权。此后,他开始在中东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工作。最初,由于资金和技术等问题,石油开采进展缓慢。直到1903年,达西结识了英国皇家海军大将约翰·费尔希上将。费尔希上将深知石油对海军战略的重要性,以及石油对英国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因此,他促使英国海军对达西的石油勘探工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1908年,中东地区首次发现了石油,次年,由英国政府支持成立的英波石油公司,使得中东石油勘探工作得以持续发展。
除了达西,还有一位名为费兰克·霍姆斯的新西兰人,也被誉为“中东石油之父”。霍姆斯性格坦率、狂热,他既是一位矿山工程师,又曾担任英国海军上校,参与过一战。战争结束后,作为矿山工程师的霍姆斯,清楚地认识到石油资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当他听闻阿拉伯海岸已有石油渗出的消息后,他坚定了前往波斯湾开发石油的决心。
1920年,霍姆斯组织了一支队伍前往波斯湾的巴林岛进行石油开采。当时,这座海岛的酋长更需要大量的淡水而不是石油。霍姆斯承诺帮助巴林岛酋长打水井,并以石油开采特许权作为交换。成功打出水井后,感激不已的酋长将巴林岛的石油开采权授予了霍姆斯。1927年,霍姆斯将巴林石油开采权以5万美元的高价卖给了海湾石油公司。此后,英、美等国的石油公司纷纷进入中东地区。
尽管早已发现了石油,但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中东石油的开采规模一直不大。直到二战结束后,石油在世界军事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之之前为中东石油开采铺平道路的先驱们,最终使得中东石油的开发迎来了新的高潮。
E. 中东主要的产油国从出口石油中赚了很多钱
是的。如阿联酋的老板买了曼城俱乐部,10年的球场冠名费据说达到4亿英镑!
不过,如沙特,也早在调整产业结构。其非油产业快达到总产值的一半左右了。
中东地区是个天然大油库,2005年石油剩余可采储量1001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7%;石油产量11.3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1%。多少年来,中东以其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促进了人类的繁荣和进步,但也成了无数战乱的根源。
2002年中东出口石油8.9亿吨,占世界石油总贸易量的41%,其中向美国出口1.14亿吨,向西欧出口1.6亿吨,向中国出口3890万吨,向日本出口1.95亿吨,向亚洲地区其他国家出口3.1亿吨。由此可见,中东是主要石油消费国的主要石油供应国。
毫无疑问,中东在21世纪仍将是世界石油供应的中流砥柱。由于这一特殊地位,也将成为经济、政治、军事激烈争夺的焦点。战乱此起彼伏,将使中东人民在享有石油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蒙受油田被破坏的损失,石油产量升降无序,以致人民生命遭受巨大牺牲。
F. 中东石油生产国在石油枯竭之后,出路在哪里
1. 发展特色产业:中东石油生产国在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后,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沙漠和荒漠地区并非产业发展禁区,通过创新和利用当地资源,可以发展独特的产业。
2. 政策支持:参考我国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转型升级的政策,这些国家可以得到启示,利用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3. 区位优势:中东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可以依托这些优势,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特色产业,以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