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检测压缩空气的油含量和水含量
一,水中油含量检测
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原理依据国标来检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以及饮食业油烟排放检测。在现场进行安装调试后,开机预热5分钟即可检测水样,
采用了四氯乙烯萃取技术,测量前,先萃取出被测水样中碳氢化合物(油),并让它浮出水面。这种独特的设计和一次性工具的采用,排除了样品间的交叉污染带来的影响,使测量过程安全,结果可靠。
萃取过程非常简单:首先将被测水样及四氯乙烯按一定比例加入样品瓶中,摇动样品瓶两分钟后再静置两分钟,萃取后的油样就浮在水面上。用一次性吸管从样品瓶中吸取萃取出的油样品,并注入到小样品管中即可进行测量
缤磁LS3600水中油含量分析仪功能/特点:
●采用高通量进口光学平台系统,精密的折射光路设计,光程短,能量大,仪器体积小,重量轻,先分光后吸收,符合红外光谱特点要求,稳定性好,信噪比高。
●采用进口红外光源,降低光源发热强度,利于系统散热,光源寿命可达1万小时以上,提高了仪器稳定性。
●采用精密步进电机细分控制光栅,波长精度高,重复性好。
●独特的比色池结构设计,适用0.5到5厘米任何比色皿。
●具有谱图连续扫描功能,显示样品谱图,从而准确分辨出干扰物,并能检验萃取剂的纯度是否符合测量需要。
●仪器可手动定位波长位置,以达到精确测量波数2930cm-1、2960cm-1、3030cm-1处吸光度。
●分析软件功能强大,可自动计算,测量结果自动保存为检测报告,包含样品结果,样品谱图,设定条件,客户信息等,可以查询,打印,保存10万条以上的信息数据。
●可选使用多种环保试剂,三氯三氟,997,S316,四氯乙烯。
主要特点
检测项目: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土壤及污泥中石油类、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油烟和油雾的测定。
智能校准:具备开机智能校准功能,标准曲线校准和校正系数校准多种校准方式。
联机操作:可连接Windows电脑操作,便于波谱扫描和数据处理。
存储功能:主机可存储样本编号、检测时间、检测结果、萃取剂种类等内容。
光源性能:精制光栅系统,寿命长达6000小时以上。
应用范围:
可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以及饮食业油烟排放检测
适用于:环境监测站、水文站、石油化工、机械、汽车飞机制造等企事业单位。医药、农业科技、海洋运输等行业。
水中油含量分析仪
符合国家标准:“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GB18483-200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HJ1051-2019土壤 石油类的测定方法
1.1符合国家环境标准:“HJ637-2018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1.2符合国家标准:“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1.3符合国家标准:“GB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1.4符合国家标准:“GB18483-200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1.5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950—2012水中油份浓度分析仪
1.6符合国家标准:“HJ1077-2019固定污染源废气 油烟和油雾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1.7符合国家标准:“HJ1051-2019土壤 石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1.8符合国家标准:GB/T 12152-2007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油含量的测定
二,气体中的油含量测试方法
1、气体中的油含量是评价气体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气体中的含油的检测已成为气体产品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气体当中的油分主要来源于压缩机压缩气体时或盛装容器介质对其的污染, 以及原料空气中化合物的污染,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以液体微粒存在的气溶胶形式和以气态形式,体中油含量的浓度都较小。
3、气体中油含匿的浓度范闱一般在几十毫克每立方,因此在整个测定过程中,从标准油的配制、稀释,到样品的制备、试剂空白选取都需要使用同瓶试剂,或根据预先混匀所需用量的试剂和油标校准。
使用设备:红外光谱分析软件气体中有分析方法,在吸光上的吸收算出油含量,此方法是很多国标测试油含量使用的方法,能够全面测试出油含量的方法。
推荐产品(插入仪器的图片型号和联系电话)该产品是针对气体油分析开发的一款非常成熟的红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仪,针对油含量分析提供专业的系统方案。
特点:1、符合国标标准,是专门针对气体的油含量测试开发一款专用气体测试仪器,
2对气体中的油含量进行全面的分析含量,无需复杂的计算
3、30秒中直接读取结果值,易于上手的使用步骤,不需要专业人员就就可以完成整个测试方法,
4、仪器测试结果直接读出,软件自动导入公式计算,不需人工手动计算结果。
5、具有数据储存,自动导入文件表格,专用的一款气体油含量分析仪,
6、符合空分工艺中的矿物油测定,并且支撑多种油含量国标的测试方法,具有便携 式和全自动,台式机器多种型号可选。
7、专业从事各类工业气体、特种气体、电子气体、医疗用气的质量检验
3、取样过程
在取样管中充填一定屋的纤维材料(脱脂棉, 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定量滤纸、玻璃纤淮 薄膜或其它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等),取样时让样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取样管,并用湿式气体流星计记下气体的取样体枳气体中的油分被吸附材料吸附下来,再通过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后测定,将经吸收后的样品溶液定容.并在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得出溶液中的油分浓度,再换算成单位气体体枳内的含油量。
4、注意事项
仅用脱脂棉作吸附材料 无法吸收粒径在0.1 Um以下的微量油分,可在吸收管内两端各加上两层定量滤纸,与脱脂棉共同组成吸收系统。实该方法的吸附过滤效果要大大优于仅用脱脂棉,
由于油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种类的油成分差别较大,在应用由于油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种类的油成分差别较大,在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它们的吸收谱带也会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标准油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含油量测定准确度的关健,应尽可能选用与污染源种类相同或相近的油品来制标准溶液。当无法明确气体中油的来源和成分时,则只能选用适当的曾代品.可以使用: 正十六烷、异辛烷、苯按65: 25: 20 (体积比)的配 比人工配制标准油
6、气体中油含量测定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油分吸收时流量和取样时间的控制油分吸收时气体流量的大小是影响吸收效率的 重要因素使用溶剂吸收时,流置过大会使吸收溶剂大量挥发,既影响油分的吸收,又污染周围的环境;使用吸附材料吸收时,流量过大会极大地降低吸附效率.其至会损坏膜或滤纸等吸附材料.造成实验失败,而流量过小,又可能大大延长吸收时间。所以针对不同的样品、实验设备和条件,需通过不断实验,逐步摸索最佳的取样流量,在吸收效 率和吸收时间上取得较好的平衡。
7、推荐的设备缤磁LS3600精密油分测量仪器
公司研发部门经过实验室做出便捷快速的取样设备,在测试气体过程中快速准确的完成样品测试和分析结果,公司提供一整套油含量检测解决方案:方法简单实用,测量准确度高,快捷方便。
② 简述直接萃取法萃取石油类的操作步骤。
【答案】态岁:将一定体积的水样全部倾入分液漏斗中,加盐酸酸化至pH≤2,用20mL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约20g氯化钠,充分振荡2min,并经常开启活塞排气。静置分层后,将萃取液经已放置约10mm厚度无水硫酸钠的玻璃砂芯漏斗流入容量瓶内。用20mL四氯化碳重复萃取一次。取适量的四氯化碳洗涤玻璃砂芯漏斗,洗涤液一并流入容量瓶,加四氯化碳稀释至标线定容,并摇匀。将萃取液分成两份,一份直接用帆棚睁于测定总萃取物,另一份经硅酸镁吸附后,用于和顷测定石油类。
③ 生活污水里的石油类含量大于动植物油
含油污水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其中存在的致癌物质还会随着污水污染周围植物或者动物,对人体造成影响。今天和大家探讨下含油废水的具体危害和处理步骤。
含油污水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对于江河湖海的污染。科学研究表明,含油污水的密度低于水的密度,如果含油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之后会覆盖水面,从而隔绝了水体中气
体和大气之间的交换,导致水体中氧含量急剧下降。而水体中氧含量的减少会对水生物的生长造成直接的影响,导致水中动植物的死亡,造成水体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水资源
的利用。更加严重的是,如果含油污水直接污染到饮用水源,将会导致大规模的人体疾病,甚至直接引起群体性的食物中毒,危害巨大。每当游轮泄露石油时,总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此外,当含油污水不经处理倾倒在地面,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油污会附着在植物的叶片上,阻隔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含油污水的沉淀物会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会导致植物大面积的死亡。
目前对于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逐步在完善,含油废水处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要对于含油污水中的水和油进行初次的分离处理。这一阶段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含油污水的特点施加相应的处理工艺。比如对于颗粒较小的含油污水可以采用油水过滤器来进行水油分离;颗粒较大、凝固点较高的含油污水通过加热保温的方式来处理;
2、在初次油水分离后要在加入絮凝剂、混凝剂等催化污水的絮化,减少对设备的堵塞的基础上采取气浮收油装置、滤罐过滤、微生物反应这几种方式来进行进一步的水油分离。
3、完成了两步的水油分离操作之后,还需要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检测,如未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则需要重复进行处理,重复处理时不排除使用石英砂过滤罐或者活性炭过滤罐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的过滤,直到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含油污水因为其来源较多、处理工艺复杂,因此在水污染处理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因此,在对含油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必须对含油污水的来源、成分以及其所处的存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有充分的分析和认识。
④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实验室资质认定方法论证报告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方法概述及实验室资质认定方法论证报告
使用四氯乙烯萃取水中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通过硅酸镁吸附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测定石油类。总萃取物和石油类含量由特定波数的光谱吸光度计算得出。动植物油含量通过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相减计算。本方法适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测定。
仪器与试剂:红外分光光度计(需提供检定证书,确保证书有效期内使用),四氯乙烯(光谱纯),1000mg/L石油类标准溶液。
四氯乙烯合格性检验:以干燥4cm空石英比色皿为参比,在2800 cm-1~3100 cm-1之间使用4 cm石英比色皿测定四氯乙烯,吸光度应在规定范围内。结果显示四氯乙烯测试合格。
方法验证报告包括校正系数检验、方法检出限测试、精密度和准确度测试。校正系数检验通过测定正十六烷、异辛烷、苯标准溶液,计算得出校正系数。方法检出限测试表明检出限为0.06mg/L。精密度和准确度测试通过多次实验,结果显示相对标准偏差在0.8%~13%,加标回收率在75%~138%范围内。
实际样品分析包括水样预处理、绘制校准曲线、数据处理和计算。样品处理后进行分光分析,使用外标法绘制校准曲线,计算样品浓度。实验结果显示,样品浓度单位为mg/L,浓度范围从5mg/L至100mg/L,相关系数在3个9以上。
报告由编写、审核和批准人签名确认,日期标注。
⑤ 硅酸镁测石油类在干燥4h后为什么加入6%的蒸馏水
石油类检测值应该是将萃取的总油组分经过硅酸镁除去极性油份后获得的量。
理论上不可能比总油大,应该是检测过程中引入了杂质。
⑥ 废水中油的测定,1.有哪些方法异同点和适用条件
一.方法原理
重量法(CJ/T51-2004)的原理:以硫酸酸化样品,用石油醚从样品提取油类,蒸发去除石油醚,再称其重量。
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的原理: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 cm-1(CH2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 cm-1(CH3基团中的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 cm-1(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进行计算。动植物油的含量按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
从以上两种方法的原理中可看出,重量法测定的是酸化样品中可被石油醚萃取的、且在试验过程中不挥发的物质总量。在溶剂去除过程中,部分轻质油随之挥发,会有明显损失。又由于石油醚对油有选择性的溶解,石油类中的较重组分中可能含有不为溶剂萃取的物质。因此用石油醚萃取的重量法测定油类物质往往不彻底,测定结果偏低。而且重量法测定的只是水中可被石油醚萃取的物质总量,不能准确测出样品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含量。红外光度法不受油品成分结构的影响,在红外吸收光谱中,不但考虑了亚甲基CH2基团中C—H键,甲基CH3基团中C—H键,还考虑了芳香环中的C—H键,因此测定油类物质比较完全。而且用此方法萃取时用的是四氯化碳溶剂,此溶剂只含有C—Cl键,因此不会影响上述三种C—H键的红外吸收。用此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出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由此可见,红外光度法比重量法更适合水中油类物质的分析测定,这也是分析方法的一种进步。
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排放标准
重量法(CJ/T51-2004)只适用于测定城市污水中的油,适用范围狭窄。而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另外在环境监测中还可用于餐饮业的厨房油烟的测定,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将红外光度法作为检测油类物质的标准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中,分别将重量法和红外光度法作为检测油类物质的标准方法。
用不同的方法测定油类物质,其排放标准也不同。排放标准见下表1。
表1排放标准
排放标准编号 污染物
排放标准值(mg/L)
CJ 3082-1999
油脂
100
矿物油类
20
GB8978-1996
污染物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石油类
10
10
30
动植物油
20
20
100
三.萃取溶剂
重量法萃取时使用的是石油醚溶剂,此溶剂沸程为30℃-60℃,极易挥发,易燃,其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此一般当温度超过30℃时此方法就不能使用,这样就给城市污水的监测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而红外光度法萃取时使用的溶剂是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对于油类是一种优良的溶解溶剂,而且四氯化碳沸点为76.5℃,其使用不会受到外界温度的限制。红外光度法对四氯化碳的纯度要求较高,有时不同批号的四氯化碳空白值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当同批样品较多时,应将多瓶四氯化碳混和后使用,以减少四氯化碳空白值的变动对最终测定结果的影响。但必须注意到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毒溶剂,长期使用会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吸入过量会引起中毒,因此必须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
四.操作过程
重量法测定样品时,操作时间长,方法繁琐,对于油含量很低的样品测定误差大,但其测定成本相对来说较低。红外光度法测定样品时,简便快速,方法成熟,而且目前国内外有许多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红外测油仪,其操作简单,分析效率高,精度也相当高。
五.检出限
重量法的检出限为5mg/L,小于5 mg/L的样品误差大。而红外光度法的检出限可达到0.1mg/L,对于油含量很小的样品其测定结果也准确可靠,这是红外光度法最显着的优点。
六.准确度
对于重量法(CJ/T51-2004),目前国内还没有一种专门的标准物质来测定其回收率。该方法也没有明确指出所能达到的精密度。而对于红外光度法,可使用专门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样品研究所研制的矿物油标准,通过测定标准样品的回收率和加标回收率来确定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以下是对矿物油标准进行回收率和加标回收率的测定,测定结果见表2,表3。
表2 回收率测定
测定次序 1
2
3
4
5
标准值(mg/L)
5.55
10.4
29.8
56.9
74.5
测定值(mg/L)
5.64
10.3
29.7
57.7
73.6
回收率%
102
99.0
99.7
101
98.8
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测定的回收率可达到98.8%—102%。
给好评啊 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