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基地概况
在2009年全球金融风暴肆虐之际,北京市政府根据国务院调整振兴石化产业的政策,作出深化燕房合作、建设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的战略部署。这一举措旨在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污染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吸引更多重大项目落户首都,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基础产业优化升级,深化燕山石化公司与房山区的合作,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这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内容,旨在服务中央在京企业,扩大投资需求,促进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石化基地的区域范围包括核心区和产业拓展区,即“一基两区”。核心区范围涵盖燕山石化老区和房山区城关街道办事处前后朱各庄村,其四至范围大致为:东至城关街道羊头岗村西天然屏障,南至燕东路,西至燕山石化公司生产区域西边,北至东万路。产业拓展区则大致位于:东至窦大路,南至京周公路,西至依山路和顾八路,北至京良路西延线部分,以及房山工业基地规划中的南区部分。此外,还划定了一定的区域作为产业基地的配套服务区域。
核心区东区将作为石化基地建设的起步区,规划面积约为5.68平方公里。基地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燕山石化公司的基础、资源、人才优势与房山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以石油化工产业为基础,基地将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延伸产业链,形成以炼油、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基本有机原料等石化基础产业为支撑,涵盖橡塑深加工、特种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高科技产品的集群,以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石化产业新格局。
(1)为什么燕山是石油化工基地扩展阅读
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位于首都西南燕房卫星城东部,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全国首批62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北京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五大产业基地之一。
Ⅱ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的发展理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地处北京西南,是中国石化直属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拥有63套主要生产装置、68套辅助生产装置,原油加工能力超过1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超过80万吨/年,可生产94个品种、431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是我国最大的合成橡胶、合成树脂、苯酚丙酮和高品质成品油生产基地之一。公司始建于1967年,1970年成为我国第一家炼化一体化企业,截至2011年底,累计加工原油2.7亿吨,生产乙烯161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236亿元,利税989亿元,为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燕山分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生产欧Ⅳ标准成品油的千万吨级炼油基地,是保证首都能源安全的骨干企业,每年为市场提供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以及润滑油基础油、石蜡、硫磺等多种产品。公司致力于提供清洁能源,带动了中国的油品质量升级。从1997年率先实现汽油无铅化,到2004年欧Ⅱ、2005年欧Ⅲ、2007年欧Ⅳ,在全国一路领跑,用1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多年的油品升级之路。
公司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担中国石化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在清洁油品生产、节能减排、合成橡胶新胶种研发等关键领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国内“独一无二”、“数一数二”的特色高端产品。合成树脂包括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EVA、聚丙烯以及改性专用树脂等产品,年产量超过100万吨,专用料比例达82%以上,能够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合成橡胶包括顺丁橡胶、SBS、溶聚丁苯橡胶、丁基橡胶等,其中顺丁橡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连续三次获得国家质量金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填补国内空白。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苯酚、丙酮、苯、乙二醇、苯乙烯等多种产品,间苯二甲酸PIA、间二甲苯MX、1-己烯等替代进口、旺销全国。
Ⅲ 燕山石化历史沿革
1. 燕山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旗下的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
2. 燕山石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时在唐山市建立了一家炼油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燕山石化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燕山石化经历了多次改制和重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技术水平。
3. 燕山石化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产品涵盖石油化工、新材料、煤化工、环保等领域。未来,燕山石化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