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机油品牌都有哪些
机油品牌有:壳牌Shell、美孚、昆仑润滑油、统一润滑油、道达尔。下面分别来介绍这些品牌。
1、壳牌Shell
昆仑润滑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分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下属品牌。昆仑润滑油的副品牌有:昆仑工业油品(昆仑)包括工业齿轮油、液压油、气轮机油、变压器油、冷冻机油、橡胶油、轴承油等各种系列产品。
4、统一润滑油
统一润滑油始创于1993年,旗下拥有“统一润滑油”、“美国顶峰PEAK”、“美国TOP1突破润滑油”等品牌。其公司产品覆盖有:汽车用油、摩托车用油、工业用油、工程机械用油及润滑脂、刹车油、不冻液、汽车护理品等。
5、道达尔
主要产品包括:汽车润滑油(快驰系列、埃尔夫速胜系列)、商用车润滑油(红运系列、埃尔夫速胜系列)、摩托车润滑油(动驰、摩速系列)及齿轮油、清洗油、防冻液等各种配套附属油产品。
㈡ 什么牌子的油比较好
1. 对于有车族的朋友们来说,为爱车加油无疑是一件家常便饭的事。然而,面对众多加油站的品牌,许多人在选择时都感到特别困惑。究竟哪个品牌的油比较好呢?为了消除我们的疑虑,今天咱们就来谈谈中国加油站品牌成品油品质的前十名吧。
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是我国在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基础上资产重组的超大型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目前,中国石化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成品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经销商、第二大燃气生产商,是世界第一大炼油厂企业、第三大化工公司。在2019年《财富》全球500强公司中排名第2位。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是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基础上建立的超大型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一家以燃气业务、工程设计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业、金融服务、新能源技术等为主营的综合国际能源集团。在2018年的《财富》全球500强排名榜中,中国石油排名第4位。
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大型国企(央企)。自1982年成立以来,通过成功实施改革、资产重组、集团管控、跨国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重大措施,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一家单纯从事燃气采掘的上下游企业,发展成为主营业务突出、产业链详细的国际能源集团。
5. 壳牌加油站,西班牙皇家壳牌集团是世界第一大石油企业,总部位于荷兰海牙和伦敦,由荷兰皇家石油与美国壳牌石油合并构成。该公司是全球主要的石油、燃气和石油化工产品制造商,同时也是车辆燃油和润滑油的零售商。业务遍及全球140个国家,员工近9万人,油、气产量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3%和3.5%。
6. 中化道达尔加油站,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和法国道达尔集团共同投资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是中国四大国有石油企业之一,在石油、化肥、化工行业实行全球化运营,在行业内享有很高声誉。
7. 中国石化BP,成立于2005年,是由全球两大石油巨头--中国石化和BP强强联合共同投资成立的中外合作公司。主要运营加油站成品油零售及连锁便利店业务,目前在杭州地区、宁波地区、绍兴地区运营管理408座加油站、232家连锁便利店。
8. 中油BP加油站,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权有限责任公司和美国BP集团公司联手建立的中国第一家、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成品油零售中外合资企业。中油BP是华南区最高的加油站连锁便利店网络平台,每日为超过二十万的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提供便捷而专业的服务。
9. 闽海石化加油站,隶属于福建省闽海集团公司,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集成品油批发、石油化工仓储物流投资建设、加油站开发设计经营和成品油物流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能源集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变成福建最大的私营成品油批发公司,目前在福建、广东、浙江三省经营超过40座加油站,站内连锁便利店供货产品达2000种。
10. 中福石油集团公司,创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家布局国内的加油站连锁加盟集团,致力于成品油燃气批发、加油站连锁经营、新能源项目开发设计、汽车维修等方面的资本运营。经过30年的努力,已成为在全国私营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成品油销售品牌。
11. 大桥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已迅速发展成为一家以成品油批发、仓储物流、配送及零售终端为主导,集燃气、新能源、高速公路服务区项目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一体的智能化私营石油化工集团。现有员工2600多人,总部位于河南省会郑州。
㈢ 东南壳牌和壳牌的区别
东南壳牌和壳牌的最大区别是品牌不同,两个品牌之间并没有联系。壳牌的知名度相对较高。壳牌是荷兰的一个品牌,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由荷兰皇家石油与英国的壳牌两家公司合并组成。
它是国际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燃油和润滑油零售商。
壳牌简介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又译“蚬壳”,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总部位于荷兰海牙和英国伦敦,由荷兰皇家石油与英国的壳牌两家公司合并组成。
它是国际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生产商,同时也是汽车燃油和润滑油零售商。它亦为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先驱,并在融资、管理和经营方面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业务遍及全球140个国家,雇员近9万人,油、气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3%和3.5%。作为荷兰最大的工业公司,其在2012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中名列第1位。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排名第24。
㈣ 石化行业的血战正式开启!国企、民企、外企,谁也逃不掉
石油化工行业即将迎来的竞争,不是激烈,而是残酷。
大炼化三足鼎立大清洗
共3200字|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文 | 林天湖
◆◆◆
血战正式开启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筹备之后,2019年的5月,中国国内两个世界级的石化项目终于迎来投产, 搅动了整个石化行业的神经 。
5月17日,我国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隆重举行了全面投产仪式,举国为之关注。
时隔三日之后,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荣盛石化”)发布公告,其投资建设的“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等前期工作,相关装置已具备投运条件。荣盛石化现根据实际进展情况,将第一批装置(常减压及相关公用工程装置等)投入运行。
这两大民营炼化项目颇具竞争力,在规模体量、技术标准方面,可和大型国企、国际公司所经营的炼化项目相比拟, 目前已明显撼动了石化行业市场的格局 。
率先感受到冲击的,便是对二甲苯(PX)市场。自今年5月又一条PX生产线投产后,恒力石化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PX生产企业,其PX总产能达到了450万吨/年,约占中国总产能的24.3%。
在此之前,恒力对PX的采购约有一半来自国产、一半来自进口。新项目的投产意味着,恒力未来可实现PX自给自足,无需再采购 。亚洲的PX将由此转向过剩,这一产业的高利润时代迎来终结。
实际上自2019年3月以来,受恒力石化项目投产在即的影响,亚洲PX的价格已开始持续下跌。统计数据显示,从2019年4月中旬到5月下旬,CFR台湾PX价格暴跌了近20%。
与此同时,成品油生产商们,也是压力陡增。 根据产能规划,恒力石化投产后,能生产461万吨/年国Ⅵ汽油、161万吨/年国Ⅵ柴油、371万吨/年航空煤油。
这将对东北、山东等地区的炼油企业带来冲击。有数据显示,2017年山东地炼输往东北的汽油量为300万吨左右,柴油量为600万吨左右。
此外,据路透社近日报道,恒力石化正在申请航空燃油出口。如果能够通过批准,恒力石化将 成为中国第一家私营航空燃油出口商 ,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
在南边的浙江石化,其一期项目主要产品中,成品油836万吨(航煤284万吨,柴油172万吨,汽油379万吨),芳烃450万吨,烯烃约320万吨。在2019年年初还有消息称,浙江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规模可能增至6000万吨。
在国内炼油产能严重过剩的年代,新一代石化巨头崛起,恐怕难免一场行业厮杀。
◆◆◆
石化行业三足鼎立已成型
几乎已可以确定,未来石化行业的华山论剑,将以大炼化项目之间的博弈为主导。不管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都在紧锣密鼓、集中力量打造超大型项目。
国企队伍的大炼化项目:
中国石化 方面,其正在广东省湛江市打造中科炼化项目。该项目为中国石化目前在建最大炼化项目,一期设计为1000万吨/年炼油、80万吨/年乙烯。项目计划2019年底全面建成,公用工程2019年下半年陆续投产,炼化装置2020年一季度投产。
在福建漳州,中国石化参与的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的二期项目于今年5月进行了第二次环评公示。二期项目包括16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32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60万吨/年己内酰胺及配套炼化一体化下游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系统及辅助设施、配套码头及码头库区等。
中国石油 方面,在2019年12月,中委广东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已开始启动。该项目主要产品包括汽油421万吨/年、航煤261万吨/年、柴油281万吨/年、对二甲苯262万吨/年、苯乙烯80万吨/年等,预计于2021年建成。
民企队伍的大炼化项目:
在2018年12月, 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 ,终于迎来了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建设投资714亿元,预计将于2021年建成投产。
在河北唐山, 旭阳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 也在谋划中,并于今年3月进行了二次环评公示。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5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对二甲苯、120万吨/年乙烯及相关配套设施。
此外,备受关注的 山东地炼 ,2019年在组建炼化一体化大型项目方面也有新消息。在今年2月14日开幕的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动炼化一体化,全力推进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
据悉,裕龙岛炼化项目总规划产能4000万吨,一期设计产能2000万吨,地点位于烟台市,建成后将是山东最大的炼化项目。
外企队伍的大炼化项目:
埃克森美孚 在广东惠州100亿美元的化工综合体项目在2019年也有推进。今年1月,广东省发改委曾表示争取2020年上半年一期项目动工。该项目一期拟建一套120 万吨/年乙烯装置及其下游产品生产装置,二期建设第二套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及下游产品生产装置。
巴斯夫 在湛江的100亿美元项目,也已在2019年1月同广东省政府签署了框架协议。该项目预计2030年左右全部完工,第一批装置最晚将于2026年竣工。今年5月,巴斯夫宣布,计划在该基地新建一个工程塑料改性装置和一个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装置,这将成为该一体化基地首批投产的装置。
壳牌石油 同中国海油合作的惠州石化三期项目正在筹建中,壳牌石油曾表示对该项目的首期投资约70亿美元。
在北方, 沙特阿美 于今年2月同中国北方工业集团、辽宁盘锦鑫诚集团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合资成立华锦阿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运营投资100亿美元辽宁省盘锦市的炼化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包括1500万吨/年炼油、150万吨/年乙烯、130万吨/年对二甲苯装置。该项目将于2023年下半年试运行。
整体来看,民企、外企在中国的大型炼化项目上扩张迅猛,国企也在加紧步伐升级自身。国内石油石化行业三足鼎立的状态逐步成型,更均衡的竞争将在三巨头之间展开。
◆◆◆
残酷竞争已显现
尽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大型炼化项目还未完全建成,但残酷的竞争却已经显现。
过去一年炼油产能的增加加之原油价格上涨, 即便是全球最一流的石化企业,也感觉到了丝丝寒意 。
在今年第一季度,埃克森美孚的炼油业务出现了近10年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额达到2.56亿美元;雪佛龙下游业务也出现大幅下滑,利润相比2018年同期大降了65%。
在国内,中国石化第一季度炼油板块实现经营收益119.63 亿元,同比2018年一季度减少70亿元。中国石油炼油业务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0.4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9.06亿元减少38.60亿元。
近日,路透社引用相关研究数据称,新加坡地区的炼油利润 创了16年以来的最低 ,甚至比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的利润还低。
这导致一些亚洲炼油商已在考虑削减产量。这些炼油商包括韩国的SK能源、中国石油和雪佛龙旗下的新加坡炼油公司等。
不难推测,全球其他地区的炼油行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有数据显示,在今年4月,中国地炼的平均开工率已低于50%,而在第一季度这一数字为64%。有知情人士称,原油购买成本的增加, 已经触碰到了炼油商的底线 。
而这种困境,必将进一步加速石油石化行业的格局调整。
◆◆◆
不可避免的行业大清洗
在全球炼化项目大型一体化浪潮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能源行业更深层的产业变革。这种深层变革决定了, 石油石化行业将发生不可避免的大清洗 。
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中,石油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主要靠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拉动,欧洲和北美两大传统主力石化品消费区早已迎来消费峰值触顶。
美国和欧洲的石油消费量在2005年左右就已触顶,中国在过去20年是拉动石油石化产品需求增长的主力
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逐步转型,经济体对能源效率、环境保护的要求增高, 未来很难再出现对石油石化品需求快速增长的势头 。
并且近年来电动车的加速发展,全球碳减排压力的不断提升,都进一步增添了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压力。
中石油旗下的研究部门在2018年还曾预计,最早到203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触顶,达到约1380万桶/日。
尽管消费峰值触顶还未到来, 但石油石化企业仍不得不警惕行业的天花板 。消费触顶将意味着,石油石化产业的竞争重心将从对规模的追逐,转向价格优势、产品优势的追逐。
所以尽管中国目前国内炼油产能过剩严重,一体化、大型化炼化项目仍在猛烈增加中, 其目的就在于铺垫未来,建立起更强大的竞争壁垒,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 。
大炼化浪潮对石油石化行业而言无疑将是一次大清洗,低端玩家遭淘汰恐怕已无法避免。不过对强者而言,残酷的竞争中,依旧有通往未来的路。
文 | 石油Link (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石油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