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冷湖石油小镇简介
冷湖石油小镇简介
冷湖石油小镇,位于中国西北部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是一个因石油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小镇。这里曾是中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冷湖石油小镇的兴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中国对石油资源的迫切需求。随着石油勘探的深入,冷湖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储量,吸引了大量的石油工人和技术人员前来开发。随着石油产业的繁荣,小镇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集居住、商业、文化、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
在冷湖石油小镇的发展过程中,石油产业一直是其经济支柱。小镇上分布着众多的石油勘探井、炼油厂和储油设施,石油工人们在这里辛勤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随着石油产业的发展,小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得到了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中国能源战略的调整,冷湖石油小镇的石油产业逐渐面临挑战。近年来,小镇的石油产量逐年下降,许多石油企业纷纷撤离,小镇的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尽管如此,冷湖石油小镇仍然保留着丰富的石油文化和历史遗产,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旅游胜地。
如今的冷湖石油小镇,虽然不再是中国石油产业的重要基地,但仍然保留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这里的历史建筑、石油设施和文化遗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同时,小镇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冷湖石油小镇是一个因石油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小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虽然面临着石油产业转型的挑战,但小镇仍然保留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并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为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贰’ 冷湖原油性质特点
原油性质好密度在0.804到0.817之间,燃烧性质好。
冷湖,因有一个水冰凉的湖而得名,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北部、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处。1959年曾设为冷湖市,上世纪60年代初建制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辖的小镇,到70年代初,在四号养路段门前的路边,还立着一个写有“冷湖市”三字的木牌。有一种老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上还标注过“冷湖市”。1960-1991年是青海石油管理局的机关所在地,距省会西宁900多公里,距最近的铁路站柳园340多公里,距州府德令哈400多公里。 冷湖,有过辉煌,曾是全国的四大油田之一;有过低谷,曾是全国产量最低的油田;已走向衰落。但它还会再兴旺起来。青海省即将开始修建通往冷湖雅丹地貌区的道路, “雅丹”是维吾尔语,是“风化土堆群”的意思。那里的雅丹林总面积约2.15万平方公里,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的风蚀土林群。冷湖的“风斧”经过数千万年的雕山刻崖,造就了波澜壮阔、形态万千的奇特景观,其景色不亚于云南的路南石林。冷湖的海市蜃楼景色,冷湖的石油基地废墟,都是值得观看的风景。冷湖的石油、天然气产量也许还会再度辉煌。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提高,过去认为没有油气的地方,又重新找到油气,这种例子,屡见不鲜。自从1991年青海石油管理局搬迁到敦煌后,冷湖就大大地衰败了。
‘叁’ 那些地方有油田
1)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地处松辽拗陷带中心部位
(2)胜利油田。在山东省黄河入海口东营市。
(3)华北油田。在河北省中部,又称任丘油田,是首次在元古代震旦系地层发现的大油田。
(4)大港油田。勘察范围包括天津和河北沧州、唐山地区濒临渤海地带的陆地、海滩和极浅海(0~0.5米)。
(5)中原油田。在河南省濮阳和山东省东明等12个县市间,又名东濮油田。
(6)辽河油田。在辽宁省辽河下游的大型油气田。
(7)吉林油田。原名扶余油田,在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原名扶余市)。
(8)克拉玛依油田。在北疆准噶尔盆地西缘的戈壁荒原上。“克拉”意为黑,“玛依”意为油,因产石油而得名。
(9)冷湖油田。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又称青海油田。
(10)玉门油田。在河西走廊西部的石油河畔,位处祁连山北麓的老君庙油田,又名玉门油矿,1939年始建玉门油矿局,是我国最早的石油工业基地。
(11)南阳油田。在河南省南阳盆地,又称河南油田
(12)塔里木油田。1995年年产原油253万吨。
(13)吐哈油田。
(14)长庆油田。
(15)江苏油田。
(16)江汉油田。
(17)延长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