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大陆架地区多石油资源
个人认为大陆架是海陆的连接处,在大陆架往往会形成一些沉积盆地,尤其是在河流的入海口会形成丰富的油气,像我国的渤海湾地区。
‘贰’ 海底有石油吗
哈哈,我来大致告诉你石油成因你就知道了。
石油就是地史时期,一些生物遗体在河流入海口沉积下来,然后被后续泥沙隔绝氧气——若干年后变形成石油、天然气。
所以说,90%以上的石油(我不知道是不是100%)都是海里形成的。所以说海里石油很多很多的。
那么至于为什么现在陆地上石油多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大洋勘探、开采难度比陆地大;
2.陆地上的石油,几乎都是地史时期上第海洋里形成,亿万年的大陆变迁,从水里出来。
‘叁’ 东营有油田吗
**东营确实有油田,并且是胜利油田的主产区和所在地**。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黄河流域的入海口附近,这片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依托这些资源,东营不仅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为首的四大支柱产业,更因“油”而建、因“油”而兴,成为山东人均GDP最高的“石油化工之城”。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展开介绍东营的油田:
1. **发现开发**:东营油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1年,当时在东营村附近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华八井。随后的几年中,该地区又陆续发现了大量的油井,其中最着名的是1962年的营2井,其日产油量达到了惊人的555吨,这也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这些早期的发现和开发标志着胜利油田的诞生,并由此开启了东营作为一个重要石油产地的历史。
2. **经济影响**:随着油田的开发,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石油装备等产业在东营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业支柱。石油化工作为其中的龙头,更是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东营已经成为山东省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之一,这一成就与油田的开发密不可分。
3. **战略地位**:东营油田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油气产量集中在东营境内。这些数字不仅体现了东营油田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位置,也说明东营对于国家能源安全的贡献不可小觑。
4. **城市发展**:油田的发现与开发为东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一片荒原到现代化城市的崛起,东营的变迁与油田息息相关。城市的经济结构、文化面貌以及社会构成都深受油田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胜利油田,就没有东营这座城市的今天。
5. **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东营市围绕油田资源进行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通过改造老工业和建设新企业,大力发展链条经济和替代产业。这些举措旨在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东营也在积极解决由于油田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确保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协调。
总的来说,东营不仅有油田,而且这些油田对当地乃至国家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东营的未来将会更加注重油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肆’ 中国油气进口过度依赖外籍油轮运输,受制马六甲海峡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我国原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非洲。2008年上述两个地区的进口量约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66.98%。由于地域的原因,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渠道是海上油轮运输,其中90%左右要依靠外籍油轮运输,而且80%的进口量要通过世界上最不安全的马六甲海峡。据测算,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轮船约60%是为中国服务的船只。本国船运公司承担的10%左右的运输任务还大多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目前承担中国90%份额的外国航运公司包括欧洲、北美洲、亚洲等各大航运巨头。如丹麦的马士基,日本的日本邮船、川崎汽船、商船三井,以及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的航运公司。在中东东行和西非东行航线上,中国船所承运的份额更少。而这两条航线所在地区局势一直不太稳定,恰恰又是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航线;从供应链的角度而言,也是风险最大的航线。
我国两大石油进口商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团没有自己控制的油轮船队,大部分运输任务是由外国公司来承担的,船型多为苏伊士型油轮。从能源安全角度来看,国内航运企业承担的能源运输比例太低,石油运输极易受制于人,一旦战争爆发或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石油供应安全将面临极大威胁。
为了抵御现在的海运风险,中国正在积极地寻求在俄罗斯、中亚的陆地运输管线和印度洋的入海口。俄罗斯和中亚的陆地运输将实现我国石油进口方式的多元化,而获得印度洋的入海口,可以大幅度降低我国的海运风险。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周边很多潜在的运输线路先后受到关注,其中包括中哈石油管线、俄罗斯远东泰纳石油管线、中缅油气管线和中巴石油管线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