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日本会通货膨胀得这么厉害
1973-1974: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通货膨胀
原因:第一,石油价格上涨。OPEC是一个卡特尔,一个企图阻止竞争并减少生产以提高价格的卖者集团.1973年10月,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削减石油供应量,提高价格,日本是世界第2位石油消费国,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成本大幅上升,直接推动商品价格的上扬。第二,日本列岛的改造。随着“列岛改造”的实施,土地投机席卷全国,投机的对象不断扩展到多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价格的上涨。第三,财政支出猛增。在放宽金融、货币供应大量增加情况下,投资增长,生产能力盲目扩张,拉动了价格的上涨。第四,全球性的通货膨胀。1973年,西方几个主要国家都出现了物价上涨,日本不能独善其身。
1979-1980: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的通货膨胀
OPEC这个卡特尔故伎重演,不过这一次国际油价上涨明显小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物价的上涨幅度,其原因是:首先,第一次石油价格冲击发生在总需求已经膨胀且在加速的时期,而第二次石油价格冲击出现在经济刚刚开始复苏、多余的生产能力和未被利用的劳动力在许多工业部门依然存在的时期。第二,由于经历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所带来的通货膨胀,日本政府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采取了一些预防性措施。如日本银行迅速地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以对付石油价格上涨。大藏省本拟在1979年采取温和的扩张预算计划被推迟到1980年,并采取了适当的紧缩财政政策,禁止管理部门提高价格、工会增加工资。由于没有像第一次石油价格冲击时那样的预期价格进一步上涨,批发物价指数在1981年基本稳定下来。
1987-1990:投机逛潮.97-90年,日本人的财富上涨了三倍。之所以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是因为日本国民并不是主要把钱用在消费上,而是投到了房地产、股票等资产市场上.日本股市进入疯狂状态.1990年,日元、债券、股票同时贬值,泡沫开始破灭.自此以后,日本经济始终在走下坡路,进入10年漫长衰退期.
⑵ 石油上涨意味什么
石油上涨意味着多种经济和社会因素正在发生变化。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价格的变动对全球经济具有广泛的影响。石油价格上涨通常意味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经济成本增加
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各种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行业成本增加。比如交通运输、化工、制造业等,这些行业的运营成本将上升,可能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上涨,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二、通胀压力加大
石油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其价格变动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进而影响通胀水平。石油价格上涨可能导致整体物价水平上升,加大通胀压力,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能源转型需求迫切
石油价格上涨会促使各国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对于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来说,高油价意味着更高的能源成本,因此会更倾向于寻找替代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新能源等,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四、地缘政治因素
石油价格的波动往往与地缘政治局势密切相关。石油上涨可能反映出某些地区的政治不稳定或供应中断的风险增加。这些因素不仅影响石油价格,还可能对全球经济的稳定造成冲击。
综上所述,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经济成本的增加、通胀压力的加大、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些变化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需要各国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