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油是怎样变成汽油的
石油变成汽油的方法如下:
常用催化裂化法,是指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裂化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较短时间内完成反应,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汽油的质量。其反应温度大体在500摄氏度,反应时间只有几秒钟。催化裂化的原料比较广泛,最初主要用沸点范围为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中间馏分为原料,现在大量采用重质原料(全部或部分掺入常压渣油或减压渣油),就是所谓重油催化裂化。催化裂化使用的催化剂现有很多品牌,但本质上它们都是硅和铝的化合物,现在普遍采用的是一类称为Y型分子筛的固体酸催化材料。以分子筛为主要成分的裂化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
另,催化裂化在生成汽油、柴油等液体产物的同时,还生成以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为主要成分的气体产物。它们在不太高的压力下就可以变成液体。这就是常用作民用燃料的液化气。
此外,还有一类也能把大分子变小、使重质的原料变轻的过程,称为加氢裂化。这种方法是在100多个大气压(10兆帕)的氢气下,经过加氢裂化催化剂作用,可生产出质地纯净的优质喷气飞机燃料、柴油,以及石油化工原料(轻油)。
⑵ 石油为什么能变成汽油,谁知道
石油并不是直接变成汽油,而是通过炼油工艺从中提取出汽油成分。下面是石油炼油工艺的不同流程:
1. 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通常合称为常减压蒸馏,这是一个物理过程。原油在蒸馏塔中按照蒸发能力被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品中,一部分直接作为产品出厂,而大部分则作为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因此,常减压蒸馏也被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这个过程包括原油的脱盐、脱水,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三个步骤。
2. 原油的脱盐、脱水
这个步骤也被称为预处理。原油在送往炼油厂时可能含有盐分(主要是氯化物)和水(可能以油溶或乳化形式存在)。这些物质可能导致设备腐蚀、结垢,并影响成品油的组成。因此,在加工前需要去除这些物质。常用的方法是加入破乳剂和水,使油中的水聚集并分离出来,而盐分则溶解在水中,通过高压电场进一步分离。
3. 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在热裂化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生产优质汽油和柴油最重要的工艺操作。原料主要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炼油装置的350 ~ 540℃馏分的重质油。催化裂化工艺包括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和产物分离三个部分。产物经过分馏后,可以得到气体、汽油、柴油和重质馏分油。部分油品会返回反应器继续加工,称为回炼油。
4. 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是在催化剂和氢气存在下,将常压蒸馏所得的轻汽油转化成含芳烃较高的重整汽油的过程。以80~180℃馏分为原料时,产品主要是高辛烷值汽油;以60~165℃馏分为原料时,产品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重整过程中副产氢气,可以作为炼油厂加氢操作的氢源。
5. 加氢裂化
加氢裂化是在高压、氢气存在下进行的,需要催化剂,将重质原料转化成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由于有氢气存在,原料转化的焦炭少,可以除去有害的含硫、氮、氧的化合物,操作灵活,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调整。产品收率较高,质量也较好。
6. 延迟焦化
延迟焦化是在较长反应时间下,使原料深度裂化,以生产固体石油焦炭为主要目的,同时获得气体和液体产物。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高沸点的渣油。延迟焦化的主要操作条件是原料加热后温度约500℃,焦炭塔在稍许正压下操作。通过改变原料和操作条件,可以调整汽油、柴油、裂化原料油、焦炭的比例。
7. 炼厂气加工
炼油厂的各种生产装置都会产生气体,这些气体总称为炼厂气。主要包括氢、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等。这些气体主要用途是作为生产汽油的原料、石油化工原料,以及生产氢气和氨。炼厂气的加工需要先进行分离,然后再利用。通过分离,可以增加作为化工原料的比例,例如分出较纯的乙烯可以用来生产乙苯,分出较纯的丙烯可以用来生产聚丙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