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250万桶石油多少钱
扩展阅读
安装暖气管道如何算费用 2024-12-28 02:58:53
手机外壳修复工具哪里买 2024-12-28 02:56:39

250万桶石油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2-01-20 00:50:57

A. 原油现货手续费是怎么计算的

单边
建仓和平仓分开计算
双边
建仓和平仓一起计算
手续费=建仓手续费+平仓手续费
建仓手续费=建仓价×合约单位×持仓数量×费率
平仓手续费=平仓价×合约单位×持仓数量×费率

B. 为什么石油称为黑金

黑金最早形容石油,体现了石油的价值。后来演变成非法收入的意思。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 编着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1095)在所着《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 即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原油的颜色越浅其油质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1.0 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83%-87%)、氢(11%-14%),其余为硫(0.06%-0.8%)、氮(0.02%-1.7%)、氧(0.08%-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3类。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三分之一。组成不同类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别,产品的性能也不同,应当物尽其用。大庆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含蜡量高,凝点高,硫含量低,属低硫石蜡基原油。

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4个主要环节,即寻找、开采、输送和加工,这4个环节一般又分别称为"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下面就这四个环节来追溯一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

"石油勘探"有许多方法,但地下是否有油,最终要靠钻井来证实。一个国家在钻井技术上的进步程度,往往反映了这个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有的国家竞相宣布本国钻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表示他们在石油工业发展上迈出了最早的一步。

"油田开发"指的是用钻井的办法证实了油气的分布范围,并且有井可以投入生产而形成一定生产规模。从这个意义上说,1821年四川富顺县自流井气田的开发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气田。

"油气集输"技术也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公元1875年左右,自流井气田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我们现在称呼的"输气管道",总长二、三百里,在当时的自流井地区,绵延交织的管线翻越丘陵,穿过沟涧,形成输气网络,使天然气的应用从井的附近延伸到远距离的盐灶,推动了气田的开发,使当时的天然气达到年产七千多万立方米。

至于"石油炼制",起始的年代还要更早一些,北魏时所着的《水经注》,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512-518年,书中介绍了从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情况。英国科学家约瑟在有关论文中指出:"在公元十世纪,中国就已经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由此可见,在这以前中国人就对石油进行蒸馏加工了"。说明早在公元六世纪我国就萌发了石油炼制工艺。

C. 对石油价格的历史与分析

石油价格的特征与其他商品的价格非常相似,在供应短缺和过剩时,都会发生波动。石油价格循环可能延续几年,它可能会因欧佩克与非欧佩克成员的石油供应与全球实际需求而发生改变。在整个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石油工业通过规范化生产或价格控制,使得本国的石油价格始终处在严格的掌控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按照2007年通货膨胀的美元价值,美国的井口油价平均为每桶24.98美元。在缺乏价格控制的状态下,美国的石油价格紧随世界油价,达到了27.00美元/桶。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时间段内,综合美国产石油与全球的原油价格,美国的石油价格为19.04美元/桶。这意味着在1947—2007年期间,只有大约一半的时间段内石油价格超过了19.04美元/桶。在2000年3月28日之前,欧佩克一直把石油价格调整在22~28美元/桶的区间,石油价格只是在中东战争或冲突时才超过24.00美元/桶。2005年,欧佩克由于限制了自己的剩余生产能力而无力继续操控自己的石油价格,也无力控制全球的油价波动,它再也无法回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将全球石油供给和油价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态势了。对更长历史时期的观察结果更为相似,自1869年以来,按照2006年的美元价值,美国的石油价格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的平均价格为21.05美元/桶,而同期世界石油价格为21.66美元/桶。在这个时间段内,约50%的时间里美国和全球的石油价格都低于16.71美元/桶。如果将这漫长的历史观察作为一种指征,则石油工业的上游部分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系统,以供获利,这漫长历史中的数据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据表明:正常的石油价格远低于当今的价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石油禁运发生之前。从1948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石油价格在2.50~3.00美元/桶之间波动,油价从1948年的2.50美元/桶涨到了1957年的3.00美元/桶。若以2006年的美元价值来看,就会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1948—1957年,石油价格波动的范围为17~18美元/桶。显然,20%的油价是由通货膨胀而增加的。1958—1970年,石油价格稳定在每桶3.00美元的水准。但实际上,原油的价格从17美元/桶下降到了14美元/桶。在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时,对于国际石油生产者来说,1971年和1972年因为美元的疲软而把原油价格的下降夸大了。

欧佩克于1960年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等5个发起国组织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两个与会代表研究了美国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采用的限制生产来影响价格的方法。1971年底,另有6个国家加入了欧佩克: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爾利亚。欧佩克自成立以后,所有的成员都经历了原油购买力持续下降的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石油出口国发现它们的石油需求量增加了,但是每桶原油的购买力却下降了40%。1971年3月,供需持平了。当月,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第一次按100%的比例进行了分配,这意味着得克萨斯州的生产者不再限制自己的石油生产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对石油价格的控制力已从美国(得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转移到了欧佩克手中。换句话说,美国已不再拥有剩余生产能力,所以就丧失了对石油价格控制的工具。在欧佩克成立的短短两年间,就出乎意料地遇到了战争,它窥见了自己影响石油价格的能力。

中东供油中断1973年石油危机的原因:欧佩克主要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回应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所实行的石油出口禁令。(赎罪日战争——阿拉伯世界实施石油禁运)。1972年,每桶原油的价格为3美元左右。至1974年底,油价就翻了4倍,达到每桶12美元。1973年10月5日,以色列遭到埃及和叙利亚的进攻,赎罪日战争赎罪日战争,又称斋月战争,即众所周知的在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同年10月26日战争结束,是埃及和叙利亚率领着几个阿拉伯国家结盟与以色列的战争,是埃及和叙利亚在以色列人的假日——赎罪日开打的。埃及人和叙利亚人跨过了设在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的临时停火线,那里曾被以色列人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占领。爆发。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表态支持以色列。这种支持的后果就是导致多个阿拉伯石油出口国实施了针对支持以色列的石油禁运。当时阿拉伯国家把自己每天的石油产量削减了500万桶,与此同时,其他地区的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增加了100万桶/日。1974年3月间,全球石油产量净减少了400万桶/日,占到了西方世界石油需求量的7.0%。在阿拉伯世界实施石油禁运时,世人还在怀疑掌控石油价格的能力是否能从美国人手中转移到欧佩克手上。当石油价格在6个月内飙升40%时,价格对供给短缺的敏感性就更加突显。从1974年到1978年,全球石油价格相对平稳,在每桶12.21~13.55美元之间波动。在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时,那一时段的全球油价应该处于一个适度下降的时期。

减少当前高油价的万能措施

未来将会有许多间接的市场拥有者(401K计划、共同基金,甚至个人存款也是一种常规的投资方式,这一点并没有被银行认识到),螺旋式下降经济的间接影响本身就可使未来的石油贬值。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金与白银所经历的影响因素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任何投机买卖市场上的情况都一样,投资者的能力将会对所包含供给与需求比例的未来价格望而却步。需求量可能下降,而供给量则可能增加,1998—1999年的情况就是如此。当时,亚洲的石油市场崩溃(需求量减少),而伊拉克增产12%(增加供给/过剩)。这一时期的石油价格低至8美元/桶。未来依然是不确定的,但已知的欧佩克与其他石油生产国目前已经显露出相当多的过剩产能。

D. 石油还能用多久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还能供人类用多久?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地球上的石油仅够三四十年,有专家则认为可使用一二百年。

1998年6月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真正的危机》的文章认为,今后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应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使石油供应继续保持到21世纪,但是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一般人的设想早得多。

美国托莱多大学地质学教授克雷格·哈特菲尔德指出:“自1979年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为止人类整个烧油史中烧掉的石油还多。”

这位教授认为,自从石油时代开始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约8000亿桶石油。据估计,约有1万亿桶到1.6万亿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价开采的地层中。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万亿桶石油大约60年就会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并未停滞,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将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

在本世纪内,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97年底,开采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采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每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不超过95年的时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E.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多少美元一桶

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200亿到250亿美元的贷款,中国则可以在未来20年中获得来自俄罗斯的3亿吨原油。路透社认为,中俄之间的长期石油协议拖延已久。中国通过协议获得的3亿吨石油约占其年需求量的4%,协议同时也可以帮助解决俄国公司的眼下的财政危机。消息人士称,如果协议达成,俄罗斯石油公司将获得3/5资金,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将得到其余2/5.俄罗斯石油公司目前拒绝对此发表评论。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定于28日与中石油签署协议,为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国支线建设放行。这条耗资超150亿美元的管道日输油量约为60万桶,需要在明年底之前完工。法媒称中俄签署西伯利亚石油管线协议报道说,这条管线将从在建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线主干线一直延伸到中国边境,预计每年可向中国输送1500万吨石油。俄报:中俄两国被石油管道紧紧相连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梁小逸报道俄罗斯与中国已决定建造联合石油管道。除此以外,双方还致力于在天然气领域实现多个共同合作项目,以及在核能领域继续保持合作。

F. 石油带不来富裕

石油储藏量和产量高的国家似乎都应该生活得非常富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呢?

在如今油价居高不下的时代,像沙特、科威特那样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自然是富得流油,不仅王室大臣们挥金如土,普通百姓的日子也是有滋有味,人均收入排在世界前列,医疗、教育等等支出全部由国家负担。

可是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同样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并没有变得更加富裕,反而与贫穷、落后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如影相随。这是怎么回事呢?


石油没有带来富裕

非洲的尼日尔爾利亚是世界上第八大石油生产国,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日产250万桶原油,目前石油出口量是世界第六位。过去几十年,“黑金”为尼日尔爾利亚带来超过4500亿美元的收入。按理说,这样一个国家,在全世界石油价格暴涨的情况下,它的人民应该过着不错的生活。但现实是,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公共基础设极度不完善,失业率高达50%,70%的人生活在每天1美元以下的水平。而且还政府不稳定、权力腐败,常常导致军阀混战。

尼日尔爾利亚虽然每天都在产出大量原油,但它却是全世界汽油短缺最严重的国家,自身的石油产业非常落后,炼油厂破败不堪,运输管道年久失修,储运成本高昂。在尼日尔爾利亚,加油站没有汽油可卖只能早早关门,几千辆失去动力的摩托车堵塞了交通,这样的场景天天都在上演。

这种现象并不是只非洲有,南美的委内瑞拉也是一个例子。委内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原油产量居南美洲的前列,每天出产近300万桶原油,但委内瑞拉的经济状况却不大乐观,委内瑞拉国民收入的80%以上要靠石油,其他的工商业极度萎缩。1970年,委内瑞拉正因为发现石油而突然暴富,当时委内瑞拉的石油部长似乎有先见之明,他当时就作出这样的预测:“我们将因石油而倾家荡产”。他还给石油取了一个难听的外号“恶魔的粪便”。果不其然,到2001年,80%的委内瑞拉人生活在贫困中。后来,新的总统查韦斯上台之后,委内瑞拉的经济状况有多好转,但仍不乐观。

经济不乐观的根源

为什么有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没有强大起来,反而很贫穷呢?经济学家用“依存性”的概念来说明这一问题。石油等自然资源只要拿到国际市场上就能轻易地卖出,不需要进行提高产量的开发,也不需要为了吸引消费者而展开竞争。赚钱既然如此容易,就会产生依赖自然资源的倾向,举国上下自然也就不再去勤奋创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了。

以委内瑞拉为例。自从石油成为委内瑞拉的主要出口产品后,委内瑞拉经济就被打上了石油的烙印,整个经济生活都是以石油为轴心而运转。委内瑞拉的工业发展严重依赖石油美元。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走高时,委内瑞拉获得大量的石油收入,从而政府得以推行庞大的发展计划;而当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时,经济就可能受资金紧张的瓶颈制约,导致发展计划搁浅,甚至使经济发展陷入危机。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安定的政治环境也很难实现。当所有的人都对石油资源的支配权虎视眈眈时,内战一触一发。虽然委内瑞拉多年来没有爆发过战争,但非洲的尼日尔爾利亚就没那么幸运了,长期陷入内战和混乱之中,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方之一。根据牛津大学的一项调查,在非洲,拥有石油的国家发生内战的几率达25%,反观无石油的国家只有1%。同时,西方大国对产油国的过分关注也增加了产油国政治不安定的因素。如果伊拉克没有石油,那么美伊战争可能也就不会发生了。

此外,西方石油公司开采石油,根本不顾及环保,造成土地和水源的严重污染。原先没有石油没开采的时候,尼日尔爾利亚百姓还可以种地、捕鱼,现在,环境污染,地里长不好庄稼、河里抓不到鱼,黑人的生活眼看着每况愈下。更不要说,石油资源被大企业垄断,统治者靠油钱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下层百姓却过着食不果腹的穷困生活。而且为了抢夺石油资源,国家内部内战频仍、种族冲突不断。

这也被称为“石油的波及效果”。因为石油产业是高度的加工工业,工厂绝大部分依靠机器运转,并不需要很多劳动力,而石油的生产和流通所必须的机械又大都在美国和西欧国家制造,因此产油国的劳动者基本没有机会从国家的石油大企业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这样下去,产油国家想要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提高其他产业的竞争力也就很难实现。

在此举个反例,耐克如果在中国设立工厂,就会雇佣中国人来经营。虽然大部分的中国职员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劳动,但是耐克的先进管理经验也会被传授给部分中国职员,这些学习了耐克先进管理经验的中国职员,有人就会走出耐克成立新的公司,并最终发展壮大为耐克的竞争对手。这就是耐克工厂为中国经济带来的波及效果。

资源不是致富良药

不仅如此,一个国家其他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十分有限。南非共和国的钻石、印度尼西亚的原木、巴西的咖啡,长期以来都没有为国民收入的提高做出太大的贡献。煤炭资源最丰富的中国山西就是一个例子。

山西各种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煤质优良,品种齐全,埋藏浅,易开采,累计探明储量2500多亿吨,占全国探明保有储量的26%,素有“煤海”之称。然而山西富裕吗?山西老百姓富裕吗?山西无论在经济总量、抑或人均收入都排在后面。

并且山西环境污染极其严重。山西省每平方公里的污染负荷是全国的3倍多,人均烟尘、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等污染负荷指标高居全国之首;全省大小1000多条河流,80%受到污染,70%失去使用功能。山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省内黄河流域年均输沙量占到整个黄河流域年均输沙量的23%,土地盐渍化和荒漠化面积逐年扩大,采煤造成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坐火车路过山西,透过车窗,车窗外的景象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现在山西的状况甚至不如煤炭开发之前,再遥想没有煤炭资源的“晋商时代”,更是让人唏嘘一个依靠过度开采自然能源的省份,最终却没有把老百姓带上富裕之路,恰恰相反,山西陷入了难堪的困顿之中。

清朝的时候,山西可谓地瘠民穷,可是“穷则思变”,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一代代晋商反而茁壮成长,把钱庄生意做到全中国,成为中国最早的银行家,整个山西富可敌国——没有煤炭资源他们才是真富裕。

在今天的世界上,这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一些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的国家,例如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经济却飞速增长。天然资源匮乏的国家,其政治和经济体制往往比天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来的更好。这样的对比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G. 中国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用多少年,还是开采多少年,这是两个问题。石油天然气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短期内是无可取代的,而且天然气作为更清洁,更廉价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耗结构中已经占到了最大的比例。寄希望于新能源,如风能,核能,地热等,是人类美好的愿望,且其比例结构逐渐上升,但是取代石油天然气,还为时尚早。
从勘探开发的角度来看,现在的石油天然气,每年的新增储量都要大于采出量,就是说,我们的采收率或者采储比还很低,这取决于技术手段,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采收程度会逐渐提高,也就说说,短期内,具体说大约100年内,吃石油饭碗还是有保障的,但是随着人类能源消耗的剧增,地质储量远远不能满足。所以才有了低碳,低能耗,积极发展新能源的措施与政策。
个人愚见,因为我是学石油的,希望大家探讨。

H. 谁知道80年代的世界原油价格大概是多少啊

1972年原油价格大约为$3.00/桶,但是到了1974年,原油价格上涨了四倍之多达到$12.00。中东战争始于1973年10月5日叙利亚和埃及对以色列的袭击。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表达了对以色列的支持。因为这个原因,一些阿拉伯出口国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了禁运。阿拉伯国家削减了500万桶/天的产量。其中100桶由其他国家增加的产量所抵消。削减的400万桶/天的产量一直延续到1974年3月,代表了世界产量的7%。

如果还有对石油价格控制权从美国转移到OPEC的怀疑,那么在阿拉伯实施了石油禁运后便彻底消除了。原油价格在短短六个月之间上涨了400%,油价对石油供应的敏感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从1974年-1978年世界原油价格相对变动得比较平缓,价格从$12.21上涨到$13.55/桶。经过通涨调整的原油价格在这段时期保持稳定。

两伊危机:

伊朗和伊拉克危机导致了1979-1980新一轮的原油价格上涨。1978年11月-1979年6月伊朗革命导致了了每天200万-250万桶原油产量的减少。1980年两伊战争直接导致了伊拉克原油生产削减了270万桶/天、伊朗减少了60万桶/天。与这两次事件相联系,原油价格从1978年的$14/桶上涨到1981年的$35/桶。

美国油价控制-失败的政策?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在战后的能源政策,这一时期的油价上涨幅度可能会小很多。美国对在国内生产的原油实施价格控制以期减轻1973-1974期间油价上涨的冲击。一个显然的结果是美国消费者对进口原油比对国内生产的原油多支付48美分。而美国国内的生产商则减少了相应的收入。

政策达到目的了吗?短期内由1973-1974原油价格高涨所造成的衰退减轻了。然而,它造成了其他影响。如果美国没有实施价格控制,那么国内的勘探和生产会大幅度地提高。并且原油高价将会抑制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将会提高单位油耗的英里数,房子和商业建筑会降低对用油的依靠,工业生产将会提高它们的能源利用率。如果是这样,在1979-1980,美国会降低对原油进口的依赖,由两伊战争引起的原油供应的短缺对价格的影响也会大大减轻。

OPEC调控原油价格的失败

OPEC很少能够对价格实施有效控制。经常出现某一OPEC成员国违反协议的情况,而协议的基本要求是执行成员国的生产限额。1979-1980,面对不断高涨的原油价格,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不断对其他OPEC成员国提出警告,高油价将抑制对原油的需求。他的警告被当成了耳边风。日益高涨的油价在消费者中导致了若干反应:油绝缘装置在新房子中的应用、旧式房子提高了对油的绝缘、许多工业生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汽车提高了单位油耗的英里数。这些因素加上全球经济衰退对需求的影响导致了原油价格的下跌。对OPEC不幸的是,衰退是暂时的,但是当石油价格降低,没有人匆忙地去移除房屋中的绝缘装置、没有人去替换高利用率的装备,许多对原油价格上涨的应对措施都是永久性的。

1986年12月OPEC设置的$18/桶的目标价格马上就在1987年1月被打破了。油价继续保持疲弱。随着1990年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油价曾出现上涨,但是在战争结束后,油价进入了稳定的下降期,直到1994年以通涨调整的油价到达了自1973年以来的最低点。

价格循环出现了,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和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从1990-1997世界对原油的消费增长了620万桶/天,亚洲几乎增长了30万桶/天,从而推动了原油价格的恢复。

原油价格的上涨因为OPEC对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冲击的低估和忽视而突然停止。1997年12月开始,OPEC逐渐把它们的限额从提高250万桶/天到1998年1月1日的275万桶/天。亚洲经济出现停滞,1998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自1982年以来首度出现下降。低消费量和OPEC的高产量促使价格呈螺旋型回落。作为回应,4月,OPEC削减了125万桶/天的限额,7月继续削减了133.5万桶/天。然而至1998年12月,价格继续回落。OPEC于1999年4月继续削减171.9万桶/天的限额,才使得价格出现回升。

I. 地球上的石油还能用多久

石油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尽管最近有科学考察表明,这种能源在地球上依然在不断生成,例如在墨西哥湾、黑海等,但其生成的速度,不是以年计算,而是要用地质年代来计算,因此,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全世界石油还能用多久?多年来,专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结论。多数专家认为,石油时代至少将持续两三个世纪。持悲观态度的专家则认为:石油匮乏之势迫在眉睫,如果不努力开发替代能源,将会出现悲剧性后果。

尽管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确地估算出来,但据石油专家们的粗略估计:人类自1973年至1997年间向地球索取了大约5000亿—8000亿桶石油,占当时探明储量的85%。自那时以后,新发现的油田几乎使储量翻了一番。法国专家贾内西尼认为,“就目前已知的石油储量,这个数字约为1万亿桶,够人类消费36—40年(按目前的石油消费速度计算)”。除了这1万亿桶以外,有待发现的石油大约也有1万亿桶。这就是说,地下总共还有2万亿桶石油可供开采利用,可供人类消费近80年。

联合国国际能源局指出,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开采到2020年不会有任何问题。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认为,就目前探明的储量来看,即使再开采70年也不会到达底线。随着新油田的发现和勘探及开采技术的提高,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可能还会延长。

吨与桶(小知识)

吨和桶均为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具体到石油而言,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桶或7.3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油价通常以1桶多少美元来计算。

《人民日报》 (2003年05月20日第十二版)

J. 石油价格为何一涨再涨

石油价格的猛涨,关系到全球各个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等各方面的问题,而石油价格的涨落牵动着世界的每一根神经,由此也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在今天这个发达的时代,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英国石油专家彼得稲·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惟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面对越来越紧缺的石油,各国都做出的积极的应对。但人们在采取措施的同时,是否真正的明白石油危机背后的真相。

全球频频爆发石油危机

石油危机是由于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危机。196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成为世界上控制石油价格的关键组织。自从石油时代开始以来,全世界已烧掉约8000亿桶石油。据估计,约有1万亿桶到1.6万亿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价开采的地层中。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万亿桶石油大约60年就会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并未停滞,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还能供人类用多久?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石油危机的出现,人类开始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了。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其成员国阿拉伯在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石油价格由原来的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1978年,在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政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的情况下,再一次引发的石油危机。从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这造成了油价动荡和供应的紧张。与此同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了严重影响,从每天生产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这次危机成为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下跌2%。为此,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并使世界石油价格逐渐稳定下来。

除了这三次大的石油危机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涨。这几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冲击。可见,石油资源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石油、天然气等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了能源,一切现代物质文明也将随之消失。冷战结束以来,全球面临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的双重压力。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能源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也正是由于石油在人类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对全球能源资源的争夺,正在塑造着新的战略联盟,而旧有力量也将被重新洗牌。

从近几十年来国际关系的现实可以看出,石油资源已经成为国家间发生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谋求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之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非洲一些国家的内战、日本阻挠中俄“安大线”石油管道项目,以及涉及中国主权的南沙群岛问题等等,在这些问题背后无不存在着深刻的能源因素。过去半个世纪中,由石油引发的冲突已经有无数起,并且大多数还演变为武装冲突。伴随着石油资源的紧缺,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将更加突出,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全球能源争夺战也将愈演愈烈。

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2004年,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2004年1月初,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货价格为每桶32美元左右,而到了10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居然达到了每桶55.67美元,涨幅达73%!这给世界经济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会使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约0.3个百分点。不断攀升的油价给消费者带来了影响,使家庭在能源支出方面大大增加,而不得不削减其他开支。油价持续上扬还使得企业成本增加,盈利空间缩小,尤其是航空、汽车等领域的企业,受之影响更大。在居高不下的油价面前,尽管亚洲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减缓,但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已显而易见,亚洲经济潜伏着滞胀的危险。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首次爆发石油危机后,民众第一次意识到石油短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今天的中国同样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石油危机”。

2004年,高昂的油价问题似乎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石油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威胁绝非危言耸听。在200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3个月中,中国仅进口石油一项的外汇损失就高达3亿美元。甚至有专家预言,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将因能源短缺而被迫中断。石油储备将是一个昂贵的过程。为维护国家石油安全,中国正在有计划地建立石油储备制度,逐步发展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中国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已经开建,分别为浙江镇海、杭州湾附近、山东黄岛、广东大亚湾。整体体系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建立石油储备基地的硬储备;另一个是通过参与国际原油市场操作,达到套期保值的软储备。

美国能源信息部发布的“2007年12月份短期能源前景”报告显示,预计全球两年原油的平均需求量将达到创纪录的8716万桶/天,在两年的水平上增加138万桶/天,增幅为1.6%。此前一月预期为增加146万桶/天,预期增幅为1.7%。

报告还预计,美国2月原油需求为2100万桶/天,比以前原油需求高24万桶/天,增幅为1.2%。预计美国两年原油需求增幅为0.3%。全球两年第一季度原油需求预期平均将达到8744万桶/天,比两年同期增长2.1%,美国两年第一季度原油需求预期比一月之前的预期增加3万桶/天,比去年同期增长1%,达到2099万桶/天。这些惊人的数字,无不在向人们警告,人类将会面临能源危机。

人类对能源的争夺战,使世界面临着能源危机。从石油资源的供求分布来看,“不平衡”一词可点破其中的根本特征。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才从根本上导致了国际上各种因石油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甚至是战争。

纵观全球,因石油问题而引起的战争和地区纷争愈来愈多,如美国借口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对伊发动军事行动,就是一个明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石油资源不断走向枯竭,几十年后,使用石油将成为历史。今后国际石油市场将充满更多的变数。世界能源危机是人为造成的能源短缺。石油的蕴藏量也并不是无限的,容易开采和利用的储量已经不多,剩余储量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到一定限度就会失去继续开采的价值。在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导的条件下,如果能源消费结构不改变,就可能会引发能源危机。

石油价格的上涨,最后都将影响到终端消费品上,通货膨胀的上升将会抬高中央银行的利率,从而使企业的财务成本增加,加剧经济萧条。石油价格上涨是一场阴谋,从国际方面来看,油荒被人为夸大。随着美元的持续下跌,世界范围的货币泛滥,导致以石油为代表的实物资产接连跳空上涨。

在人类对石油能源的无休止的掠夺下,在不久的将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危机的接连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并开始引起国际舆论对世界“能源危机”问题的关注。因此,地球是“不平”的,石油能源危机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人甚至预言:世界石油资源将要枯竭,能源危机将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危机,我们人类如果再不做出重大努力去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各种能源资源,那么人类在不久的未来将会面临能源短缺的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