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农产品利润都去哪儿了
如今农业是热门领域,不少农业创业者在前期都计划得“天衣无缝”,但实际做起来却可能困难重重。农产品的利润,其实是被这“六个黑洞”给抢走了。
1会“骗人”的毛利润
很多人认为只要算好了利润空间,就能预测自己大致能赚多少钱。比如经营超市,一般的经验是要确保拿到20%到25%的毛利润,最后才能有3%到5%的净利润。
但是,一进入农业领域,似乎进入了不可预知的“量子世界”,用纸面计算毛利润来预测收入,似乎已经不再适用。
首先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往往无法提前预知如“蒜你狠”、“姜你军”这些“意外”。
其次是农业领域尚处于不稳定的转型期,很多以前被认为铁打的规律,都出现了变数。比如养殖业界多年奉行的“猪周期”,即“一年挣、一年平、一年亏”,很多人就是确保第一年把后两年的钱赚回来,基本上就能避免风险。但近几年,猪周期也地被一点点打破了。
2 调控中的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价格不像二、三产业的产品价格,大多都是市场定价。几乎所有国家都不会把农产品价格完全交给市场来决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宏观调控。所以,做农业必须时刻关注国家政策的动向。
3会“隐身”的人工成本
很多产业看上去利润不错,比如肉牛,明明市场价格很高,赚钱不成问题,但很多农户可以做的产业,企业却不一定能做。
原因在哪儿?首先,农民自己从事养殖的时候,赚多赚少都是自己的,其中人力成本很多被隐藏了。加上很多养牛的农户既不用建场地,草料也主要靠自己解决,成本控制的如此低,最后才赚了些钱。
但相关行业的企业就完全不一样,建场地、买草料、防疾病,哪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工成本。
4不可不算的“储藏损失”
淘宝很火,生鲜电商很热,很多人觉得这种模式直接搬到农产品销售上,照样适用,甚至他们以为这就可以抢走菜市场的饭碗,但结果如何?不少店可能风风火火开张,稀里哗啦倒闭。
做的好的生鲜电商,他们首先解决了农产品储藏的技术问题。新鲜蔬菜不能过夜是蔬菜经营者都了解的常识,但现在对于国内大多数生鲜销售商来说,储藏不仅是技术难题,成本更让人头疼。
运费比菜贵不说,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储藏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很多农产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里时,都已经是被层层扒皮或者大量失水,品相变坏都是常事。一旦卖不出去,此前的所有投入,包括人工、肥料、农药、机械成本,都统统白费。
5不可控的外在风险
做农业,赚钱难,赔钱倒是格外容易。根据农业部门的统计,每年全国遭受自然灾害的农作物面积,占到种植总面积的1/6,各种病害、虫害以及不可预知的极端天气,防不胜防。计划得再周全,一次洪灾、旱灾或者冰雹,就全没了。
所以,做农业还必须投入保险成本。
6漫长的回报周期
正因为农业风险大,因而融资不易。但是农业要想赚钱,又必须资金规模化。相比过去,现在国家逐渐开始放宽政策,农地抵押贷款逐步开始试点,但能贷到钱只是第一步,农业的回报周期相对过长。
‘贰’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是生产要素,流通要素,需求和供给要素。生产要素: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它的成本,而它的最低价是由农产品的成本决定的。农业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和旅洞利润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业产品的成本有了显着的增长,而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也是导致其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流通要素: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缺乏统一、规范、橡镇空有序、合理的市场,各省份之间相互封闭,信息不畅。流通成本包括能源成本、人力成本等,如果在流通过程中存在太多的中间环节,将会造成农产品价格的上升。物流成本高、物流成本高、物流成本高、物流体系不健全、市场布局不合理等因素是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需求和供给要素:目前我国的生猪梁瞎、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现象: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大量种植或饲养、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跌,这种现象符合蛛网理论,是我国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
‘叁’ 有些农民的农产品卖价很低,城里人却说吃不起,这是怎么回事呢
农民的产品到消费者手上这需要经过很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利润,再加上农副产品的损耗率非常的大,市场的不稳定性,诸多的因素加起来导致城里人吃不起。每一年都有农产品滞销的新闻报道,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水果,价位非常的低也有可能因为卖不掉只能够倒到地里面烂掉。
互联网时代,农副产品多了一条发展之路,销售多了一条渠道,通过网络的方式直接销售 ,可以实现种、产、销这样的一条链,希望这样的渠道可以让农民多些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