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政治: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保障生产,财政投入保障农业
调节供求,畅通供求信息
打击不法囤积
适当的利用国际市场
缩短中间环节,实现农产品的直接供应市场
② 生产者如何应对价格变化越详细越好!
1.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是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而且国内的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仍不协调,需求未能得到合理引导,并受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使得供应和需求的真实状态很难判定,在一些易变或不可预测的因素刺激下,商品的需求或者供应状态可能会突然发生改变。当这种供求关系的裂变过程很难被及时发现并预防时,就很容易导致商品价格发生异动。如2003年非典期间,由于居民出现心理恐慌,非理性抢购现象严重,需求急剧增加,造成药品及卫生用品价格短期内大幅度上涨;2004年我国粮价上涨,就是在连续三年减产、库存大幅度下降、粮食供给出现短缺情况下的一次价格异常波动;2007年的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由于疫情、前期养殖赔本(肉价太低)等原因使生猪供给出现短缺所造成的。另外,供求本身的特征也容易引起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有研究表明,容易出现异常变动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对供求的敏感性更强。 2.成本的合理补偿和转嫁,是商品价格大幅涨落的基础性因素。近五年,资源环境成本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国家更加注重经济的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相互协调,而且非基础性产品或者下游产品生产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也在明显减弱,成本的推动效应和作用更加明显。从实际情况看,商品成本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有钢铁、有色金属等资源类,煤、电、油等能源类产品,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采购和运输成本的增加,工资福利水平的提高,环保治理补偿费用的提升,资金利息的增加,美元持续性贬值导致的进口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以及海运费的明显增加。 3.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对国内价格的传导愈发明显,使得价格异常波动可能性越来越大。近五年,商品价格已具有明显的全球化特征,价格联动效应在增强,加上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本身已进入一个全面上升期,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大豆、石油、有色金属等价格的变动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大;我国的粮食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已成为粮食价格长期上涨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我国已成为重要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石油价格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性很强。而且,由于玉米、大豆等油脂作物能够提取出乙醇、乙醚等能源,它们已从传统粮食产品变成重要的能源替代品,通过期现货市场的传导作用,已成为国内价格波动性较强的商品。 4.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监测体系不够完善,成为价格异常波动的重要原因。市场中存在人为扭曲价格或恶意竞争的现象,价格的信号功能存在一定失真,加上社会信用制度、个人信用体系还很不健全,商业欺诈、制假售假现象又相当严重,价格垄断、欺骗、歧视问题相当普遍,价格行为又不太规范,价格秩序仍未完全理顺,会直接影响到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这样不够成熟的市场价格机制导致价格并不按通常经济规律走。如我国的粮食产量在不断增加,品种、地区、结构等问题正在不断优化,库存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在市场实际供求情况掌握不准、粮食进出库调节时机很难把握、粮价信息引导不够及时等因素影响下,价格反而在持续增长。同时,受机制、机构、人员、经费等问题制约,我国监测预警体系还不很完善,仍未建立起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价格异动预警和处置机制,还很难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价格异动信息,宏观调控容易失去控制事态蔓延的最佳时机。 5.国内外投机、地缘政治、市场预期、心理等不确定、不规则因素的存在,是价格频繁发生价格异常变动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国金融体系不尽相同,世界范围内的对冲基金、闲散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期现货市场投机炒作越发频繁,加上世界各地政治环境差异较大,许多拥有一定资源和商品价格话语权的国家和地区政治局势混乱,其商品价格发生异常变动的可能性会很大。由于这种投机活动和政治动荡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使得价格异常波动更加频繁。同时,市场预期、社会心理、流言蜚语等社会因素,也是价格异常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这些不确定不规则的因素很难预测准确,而且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不规则性又在变强,相应使得价格异常波动的可预见性越来越弱。 6.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纷繁复杂,相互交叉,也增大了价格频繁出现异常波动的几率。目前,所处的“十一五”时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尤为关键的时期,它既是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必须应对种种挑战的“矛盾凸显期”和“事故多发期”,特别是当前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以上,社会中贫富悬殊、失业增多、城乡差距拉大和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愈发突出,矛盾冲突和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加上我国投资过热、顺差过大、热钱流入过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公共服务不到位等经济社会问题互为因果,密切相关,纷繁复杂,相互影响。这些问题助长了国内楼市、股市等资产出现泡沫,储蓄与投资、内需与外需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衡。同时,国际政治经济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国内经济受此影响较大。
③ 价格战如何应对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其实,价格战也是一种不错的竞争策略,方法简便,组织实施容易,且市场见效快,适用范围广,几乎适合于所有的企业采用。然而,价格策略用起来容易,可实施了之后,究竟有多长远的效果,所带来的实际收益和风险又都有哪些,可就需要认真考察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过多的使用价格策略,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打乱生产及营销计划,直接损失利润,养成业务人员及客户的坏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价格的依赖等待思想等等负面问题。当然了,作为财大气粗的大型企业,面对这些价格战所带来的负面问题,是有能力和信心来面对和解决的,况且有时候是作为有力的竞争利器,价格战也会给大企业带来清洗竞争对手,改变市场游戏规则,扩大市场份额,发掘市场新机会等正面作用。
所以,大企业往往是价格战的发动者,那么对中小型企业来说,若是不跟吧,丢客户,跌销量,若是跟随下去,自己能不能熬得过去还很难说。总而言之,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价格战给中小型企业所带来更多是危害和风险。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预防无疑是中小型企业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预防之一:设定和列举价格战的发起者:一般来说,大型企业往往是价格战的发起者,那么,作为中小型企业,首先就要弄清楚,当前有哪些企业可能会发起价格战,设定成为危险对象,按照危险等级,进行一一排序,尤其是那些有过发动价格战历史的企业和新入本行业的企业,是要作为危险中的危险来重视的。
预防之二:会在哪里发动价格战:将设定为危险对象的大企业再进行链条分析,企业的运行是一条完整的链条,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到销售,这其间有若干个环节点,这些环节点组成了企业运行的链条,这些环节点上某一个点出现异常,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发动价格战,这里需要把这些环节点逐一列出设定,做到有所了解。
预防之三:在什么时候会发动价格战:大企业不会无缘无故的发动价格战,必然是受了什么刺激或是影响。例如,行业突变,新竞争对手的出现,原料价格异动,财年的结算,上市企业的结算期临近,企业的人事变动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价格战的出现,这些有可能导致出现价格战的因素都得进行目标设定,在设定之后,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控,建立一定的信息收集渠道和分析体系,及时观察这些大企业在相关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价格的影响程度。
预防之四:准备预案:价格战一旦发生,很多中小型企业往往是乱成一锅粥,老板们的脑子出现经常性短路,疲于应付,难免忙中出错,从而导致出现更大的损失。所以,在平常时期,在中小企业的老板们脑子清醒的时候,就得进行相关预案的提前准备。
人在轻松环境中考虑问题容易把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事情想得很细,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方案,对这些已发生的案例的处理情况做出总结与评定,并进一步进行修改,对一些尚未涉及的案例,也可以充分的分析论证,制定安排出较为妥当的解决方案,最大化发挥大家的想象力,把问题想透,尽可能地细化。
预防之五:提前告知:价格变动的主要危害是体现在对下游客户的影响上,因为价格变动,下游客户自然出现改变进货对象,压缩进货量等状态,这对中小企业的销售工作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此,中小企业可建立对下游客户的价格战预告制度,提前给相关客户提供行业分析建议,主动提前告知下游相关价格变动事宜,争取客户的理解与配合。
预防之六:建立复合利益体系:若是下游客户仅仅是因为价格变动,改变进货数量和进货对象,也就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企业与客户之间,是完全靠产品维系在一起的,依托产品利益作为合作中的利益点,而没有其他的利益形式。这种建立在产品基础上的利益形式,属于单一利益形式,单一的利益形式是很容易受到这样或是那样的干扰,例如一旦出现价格战这种事情,企业与客户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很快就被冲垮了。这里就需要中小企业主从更深的角度来思索一个问题,企业与客户之间,除了单一的产品利益之外,还能为下游客户带来哪些其他的利益形式,使得企业与客户之间实现多利益形式构成的复合利益,使得双方的合作关系更为紧密,更加牢固。这样,即便是出现价格战之类的事情,也不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商业领域,任何问题都有解决方案的,我们研究商业问题,其实也就是在寻找低成本的问题解决方案,上述只是一些从预防的角度来采用的低成本解决方案。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可以考虑,例如,产品策略的差异化,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的差异化等等。总而言之,当中小企业面对价格战时,不能只从价格本身的着眼点去面对,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