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机票价格都是怎么定出来的
1950 年 8 月 1 日,中国建国后的第一条民用航线从天津起飞,经过北京、汉口,降落在广州,票价 388 元,是当时中国人均 GDP 的 3 倍。
可以想象,即使提供茅台供乘客饮用,也不会有平民用几年的收入坐一次飞机。但作为计划经济的一部分,机票该卖多少钱当然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说了算。
这种情况持续到 1992 年,各航空公司可以在官方票价的基础上,有上下浮动 10% 的定价空间。直到 2004 年,航空公司才终于有了部分机票定价权。
最早卖出的肯定是便宜的 H 舱,然后是 B 舱,最后是 Y 舱。
根据历史数据,我们可以画出一条 Y 舱销售概率的曲线,随着邻近起飞,剩余座位越来越少,Y舱被卖掉的概率就越来越高。
此时销售Y舱的期望收益就是Y 舱的价格乘此时卖掉的概率。
那么,究竟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卖最贵的 Y 舱呢?
我们先假设 100 个座位都以 B 舱价格卖出,图中的阴影面积是航班的总收益。留出一些座位,以Y 舱价格卖出,会增加总收益,而留出的 Y 舱过多,也会带来亏损。
而当卖出 Y 舱的期望收益等于 B 舱的价格——900元时,才能得到最大的阴影面积此时,就是卖出Y舱的最佳时机。
带入曲线中,对应的剩余座位是 10个,这就是Y舱的保护座位数量。
以此类推,可以算出 B 舱的保护座位。最后剩下的,就是最便宜的 H 舱可以卖出的座位。
当然,航空公司也有出现失误的时候,如果邻近起飞还有不少空位,为了保证上座率,航空公司也会放出低价票,减少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情况要比我们举的例子复杂的多。
另外,04 年的改革方案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市场调节航线。
在民航局的早期定义中,与地面交通方式形成竞争的短途航线将被列入市场调节航线,航空公司可以自主定价。
但从 2018 年 1 月开始开始,只要有 5 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的国内航线,都将实施市场调节价,每个航季可以上调不超过 10% 的票价。这意味着,京沪互飞航线终于可以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