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行情 » 价格刚性是什么原因
扩展阅读
强生哪个产品适合宝宝用 2025-04-28 07:23:02
常熟开电动工具店哪里好 2025-04-28 07:22:58

价格刚性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 2025-04-28 00:00:51

① 名词解释价格刚性

价格刚性是价格具有涨易降难的特性。按价格学原理,当产品成本下降,或者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应随之下跌。但是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当国家货币供应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即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或者企业间在竞争中回避价格竞争,或者企业通过降低价格不能达到扩大销售和增加利润时,都使价格刚性的存在有了条件或成为可能。价格刚性突出地表现在工资的刚性上面。工资水平确定后,一般来说,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补充
作用
价格刚性主要被用来分析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现象,即是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时提出来的。价格刚性和工资刚性的同时存在引起了物价与工资轮番上涨。虽然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物价—工资管制政策,但因为这一政策是以企业利润为前提,所以物价管制是流于纸面而难以实现的。
利用价格刚性与工资刚性可以解释经济中的滞胀现象——工资是根据技术、工种、地位、年龄、性别等的差异而不同的,而且又分为许多个别市场。市场间不易协调,造成失业与空位并存,即有些工作找不到人干,而社会上又存在失业,二者又不能替代。失业时,工资刚性使工资不易下降,有空位时工资又上升,造成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价格刚性与工资刚性的观点以美国学者托宾等为代表。

② 价格刚性是什么意思价格粘性又是什么意思

价格刚性与价格粘性是经济学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它们描述了价格在市场变动中的反应特性。价格刚性,简单来说,指的是价格在上升时较为容易,但下降时却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工资设定后,通常保持在既定水平,难以降低。工资刚性是其典型表现。

相比之下,价格粘性意味着商品价格的变动相对不灵活,特别是当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时,价格调整速度较慢,难以立即响应市场变化。凯恩斯的观点认为,价格在充分就业时会变得更加灵活,随着货币供应的变动而调整。这与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有所区别,它承认了价格和工资并非完全固定,而是存在一定的可变性。

在经济分析中,价格刚性有助于理解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在讨论宏观经济政策时。它揭示了在某些情况下,尽管有物价—工资管制的设想,但由于企业利润的考虑,这些政策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而价格粘性理论则提出,市场中可能存在厂商采用交错调整价格的策略,以适应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性,如厂商信誉、需求非对称性和市场结构等因素。

总的来说,价格刚性和价格粘性是经济学家用来解释经济行为和政策效果的重要工具,它们揭示了价格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动态反应机制。

③ 价格粘性、弹性、刚性

价格粘性、弹性和刚性的解释如下

价格粘性定义:价格粘性指的是价格不易随市场条件的变化而迅速调整的特性。 核心特点:工资和名义价格的粘性,不会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调整。例如,工资粘性会阻止工资的快速增加,名义价格粘性则体现在价格与需求的异步变化上。 原因:包括菜单成本、信息成本、厂商信誉、需求非对称性等,这些都构成了价格调整的障碍。

价格刚性定义:价格刚性指的是价格在确定后难以降低的特性,它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如垄断的存在。 重要性:在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中尤为重要,它解释了为何通货膨胀和失业会并存。 原因:包括交货滞后、成本加价等市场因素。企业可能通过转向整体利益最大化、强化流通渠道以及整合产品流通链中的信息等策略来应对价格刚性。

价格弹性定义:价格弹性描绘了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价格变动如何影响需求量。 衡量方式: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价格弹性的一种主要方式,不同商品因其替代品、重要性及用途等因素而异,需求弹性也会有所不同。 应用:理解价格的弹性对于企业决策和政府经济调控至关重要,它有助于预测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并调整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例如,必需品通常需求弹性较低,而奢侈品如艺术品等需求弹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