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中芯国际产品运用在哪里
扩展阅读
虚拟资源站做什么生意好 2024-10-19 22:08:17

中芯国际产品运用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1-22 16:07:22

A. 深圳中芯国际在哪里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公司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锏惧害鍦板浘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B. 中芯国际有什么来头是由哪里控制的

中芯国际,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的简称,该公司于2000年4月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

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中芯国际是不是国企?中芯国际创立之初,属于一家外国法人独资企业,简单来说就是外资企业。随着中芯国际的不断发展壮大,外资、国有资本开始入股中芯国际,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中芯国际的主要股东都是国有资本,外资成分大大降低,不足5%。

从股权结构来看,中芯国际的创始人是张汝京,但实际控制方应该是国企。最大股东是大唐电信(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纯国资公司),持股17%,而第二大股东就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控股的鑫芯香港持股比例15.76%,此外中投公司也持有不少股份,台积电以及所有其他外资的股权加一起还不足5%。

2010年年底,与台积电为长达八年的商业机密剽窃案达成和解协议,中芯除了赔偿台积电两亿美元,更将无偿授予台积电8%中芯股权,台积电可在三年内以每股1.3元港币认购2%的中芯股权。

也正是由于张汝京的离开,中芯国际内部上演了更为精彩的“夺权”大戏,尤其是当大唐电信以1.76亿美元的低价入股成为中芯国际第一大股东之后,大唐电信和中芯国际原班人马的争斗上升到白热化。 中芯国际曾经的CTO的杨士宁与CEO王宁国之间,现任两位联合CEO赵海军与梁孟松,均被传过“不合”。 CTO杨士宁与CEO王宁国两人甚至最后都离开中芯国际 。

2011年6月27日,中芯国际前任董事长江上舟因肺癌复发逝世。2011年7月15日,王宁国已辞任公司CEO职务,董事会委任执行董事张文义为公司董事长,并暂时署理公司CEO。2011年8月5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已委任前华虹NEC首席执行官邱慈云为公司CEO兼执行董事,这也意味着纷纷扬扬的中芯国际控制权争夺告一段落。

直到2016年12月20日,前台积电前共同首席执行官蒋尚义首次加入中芯国际,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一职。2019年6月,中芯国际公告称,蒋尚义因个人原因和其他工作承诺,将不再连任。

C. 中芯国际主营业务有哪些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国际”,纽交所代号:SMI,港交所股份代号:981),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主要业务是根据客户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中芯国际是纯商业性集成电路代工厂,提供0.35微米到28纳米制程工艺设计和制造服务。荣获《半导体国际》杂志颁发的"2003年度最佳半导体厂"奖项。
2019年5月,中芯国际将根据修订后的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申请将公司的美国存托股(ADS)从纽约证券交易所自愿退市,并注销这些ADS和相关普通股的注册。
2020年9月26日,美国政府对中国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施加了出口限制。[14]
2020年12月4日,中芯国际在香港停牌。[17]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上市地点
上交所科创板
成立时间
2000年
总部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路18号
创始人
张汝京
员工人数
17967人(2019年)
外文名
Semicon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
创立地点
上海
产品服务
芯片封装
年营业额
214.93 亿元(2020年)
经营状态
在业
公司类型
科创板上市公司

D. 中芯国际的业务范围

中芯国际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45/40纳米芯片代工与技术服务。除了中芯国际高端的制造能力之外,我们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以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从光罩制造、IP研发及后段辅助设计服务到外包服务(包含凸块服务、晶圆片探测,以及最终的封装、终测等)。全面一体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务求能最有效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同时最大降低成本。
公司与世界级设计服务、智能模块、标准单元库以及EDA工具提供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广泛且高灵活度的设计支持。公司装备了大陆最先进的光掩膜生产线,技术能力跨越0.5微米到45纳米。我们的测试服务则针对逻辑电路、存储器、混合信号电路等多种芯片。
为了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中芯国际还在美国、欧洲、日本和台湾地区提供客户服务和设立营销办事处。
作为提供高品质服务的一部分,中芯国际在上海的所有工厂在试产7个月内均以零缺陷率通过ISO9001认证。中芯国际的环保措施也获得了ISO14001认证,员工安全卫生体系获得了OHSAS18001认证。另外,中芯国际还取得了ISO/TS16949汽车业器件质量认证和TL9000电信业产品品质及可靠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E. 求“中芯国际”的创业历史

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在全球芯片业享有盛誉,地位仅次于"台湾半导体之父"张忠谋。1997年,张汝京在台湾创办了世大积体电路公司,成为仅次于台积电和联电的第三大芯片代工、厂。遗憾的是,大股东中华开发竟于1999年底把世大卖给了台积电。对于张汝京来说,这是一个哭笑不得的结果,好在他的身价竟让这一卖给抬得更高。

一年之后,张汝京出现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家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从建厂到投产,一切都是高速度。就在美国实行技术封杀的同时,中芯国际绕道荷兰和瑞典,从这两个市场采购大量半导体生产设备。目前,中芯国际已在上海拥有三家制造厂,去年1月正式实现量产,产品多达80余种,设定的月产目标是8.5万片,绝大部分产品的良品率达到90%以上,全球约65家公司拟委托中芯国际代工。去年底,中芯国际在北京建立新厂,总共筹资约为12.5亿美元,在建设8英寸生产线的同时,12英寸生产线也在规划之中。

中芯国际高速发展,完全得力于技术上的"拿来主义".首先,中芯国际与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厂商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合作,成为国内第一家0.18微米芯片制造商。紧接着,中芯国际与美国德州仪器达成合作协议,扩大其半导体芯片的生产规模。作为全球最大手机芯片制造商之一,德州仪器首次与中国公司合作就选择中芯国际,并授权使用0.13微米制造工艺,这给中芯国际带来了天赐良机。

先进的设备有了,先进的工艺也有了,中芯国际开始向海外扩张。一方面,中芯国际100%全资子公司"日本中芯国际(SMIC Japan)"在日完成注册,目的在于:一是掌握日本半导体工业行情与客户需求;二是发展日本客户;三是充实对于日本客户的支持;四是从日本高效采购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以及原料。

另一方面,中芯国际与欧洲IC设计厂Accent S.r.l宣布合作,向欧洲市场提供IC设计、光罩生产、晶圆制造以及测试等一整套服务。中芯国际由此奠定了在欧洲市场发展的基础。

坐南北上,东进西出,中芯国际四面出击,其势咄咄逼人。今年1月,中芯国际与世界芯片巨头尔必达、东芝、英飞凌达成技术转让及代工协议,3月,中芯国际又与德国亿恒科技签署一项扩大DRAM内存芯片生产合作的协议,亿恒将向中芯国际转让其0.11微米沟槽式(trench)动态内存(DRAM)工艺和300毫米生产技术。

中芯国际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还获得了大量订单,一举两得,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芯片代工业,技术上完全依赖引进,并非长久之计,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因为合作方一般不会允许中芯国际利用其转让技术为别的企业服务。张汝京意识技术引进所潜伏的危机,以极其优惠的条件,从台积电召回原世大公司的众多旧部,加强了中芯国际的研发队伍,目前已建立一支近300人的研发团队,致力于自主技术的研发。

F. 中芯国际在芯片行业处于什么地位

目前中芯国际的芯片在行业上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由于中芯国际无法买到先进的制造设备,由此导致没有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所以在一些程度上根本无法跟上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程。

吸收新人才,未来可期

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来看这个问题,实际上从同等级别的工艺上来虽然国产的厂商能做,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能做得更好。因为人才上的弱势中心国际仍然和台积电也有一定的差距,人才之所以会储备不足,终究还是因为大陆在集成电路这条产业上的起步比较晚,我们大量的依赖外部人才,本土化的人才并不多,但好在这几年中芯国际也正在加大力度,引入新鲜的血液。
瓦森纳协议限制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制作工艺技术,而且由此还影响了中心国际的产品质量和工作量。根本上导致了中心国际的工程师离职率偏高。但是如今中国渐渐的发展起来之后,现代社会里中心国际实际上的待遇和名声在行业里还是算比较不错的,也非常有前景,可以吸引来不少的年轻人才,未来中芯国际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

G. 中芯国际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呢

中芯国际全称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内地目前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

综上,我们要多多支持中芯国际的发展。

H. 中芯国际、台积电、台中电、飞利浦的总部分别在哪里

4月23日 19:42 中芯国际开发出0.18微米芯片制造技术

叶国标 冯莺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新近开发出0.18微米芯片制造技术,并已通过国际权威的JEDEC标准认证,从而成为国内第一家能够提供0.18微米逻辑制程的芯片代工厂。

落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中芯国际,一期投资超过16亿美元,主要生产达到国际主流水平的8英寸和12英寸晶圆、0.25微米-0.18微米的芯片,是目前国内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准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企业。

据了解,到今年底,中芯国际在张江的3家工厂全部建成投产后,总产能将达到3.7万片/月,产品一半出口,一半供应国内市场,年底前就能创汇1亿美元。目前,中芯国际已建立了一支2500多人的国际化技术团队,其中,130多人来自美国,450多人来自台湾,70多人来自新加坡、韩国和日本,20多人来自欧洲。

基于技术伙伴的授权,中芯国际的研发团队完成了0.18微米技术的开发。借此技术,中芯国际将为客户提供小单元尺寸的嵌入式静态存储器(embedded SRAM)。中芯国际0.18微米系列技术还包括:系统集成应用所需的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和混合信号(Mixed Signal)以及射频电路(RF)。中芯国际现已将该项技术用于批量生产,并取得了具有经济效益的良率水平和生产周期。

成立于2000年4月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总部设在上海。中芯国际为世界上主要的集成电路制造商、无厂房设计公司以及系统原始制造商等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光掩膜制造、半导体制造、封装和测试等。

I. 中芯国际是外企为什么总说中国芯

因为第一大股东为国资。在芯片行业,国外对中国的限制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对中国的限制还是中国企业的限制,他们都有相关的协定。

因此,中国高科技企业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是完全性的自主研发,即通过这种方式去突破相关的技术封锁。第二就是在外国建立公司,例如开曼群岛等等,然后再国资入场进行收购。

(9)中芯国际产品运用在哪里扩展阅读

中芯国际是外企的原因还是因为国外对中国的禁令导致的,一方面冷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在美国的主导下签署了《瓦森纳协定》,这个协定限制了先进材料、电子器件、军品等各种商品或技术的出口。

而我们就是禁运国家。另一方面中芯国际本身只有是外资企业才能购买相关设备和技术,不然拿不到美国的出口许可。

中芯国际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45/40纳米芯片代工与技术服务。除了中芯国际高端的制造能力之外,我们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以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从光罩制造、IP研发及后段辅助设计服务到外包服务(包含凸块服务、晶圆片探测,以及最终的封装、终测等)。全面一体的晶圆代工解决方案务求能最有效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同时最大降低成本。

J. 中芯国际是哪个国家的

近来中芯国际7nm制程将于6月量产的消息令国人振奋。在国人眼里,中芯国际一直肩负着国家芯片制造突围的重任,寄希望于7nm制程的进展,能够短时间突破美国对我们先进芯片制程技术的封锁。芯片制造领域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台积电从创立到现在经历了20多年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从技术角度来看,中芯国际7nm制程的突破是全球产业链合作的结果。

中芯国际N+1工艺下的7nm制程在抛光、离子注入、扩散等诸多环节还是不可避免地使用了美国技术。按照美国的最新禁令,中芯国际7nm制程若向华为供货则必须向美国商务部申请。因此中芯国际7nm制程的量产并不代表我国能够自主可控生产高端芯片。那么中芯国际7nm芯片量产的价值在哪里?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测算,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达到8848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0%,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和美国不断升级的对华制裁,我们必须加速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的“双循环”新格局。即一方面通过国内设备厂家们通力合作,打造完全自主的芯片制造流水线。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整个芯片制造产业生态,实现“内循环”。另一方面,通过开放合作,打造协同高效的创新链“外循环”。因此,中芯国际7nm制程量产只是我们开放合作的成果,绝对不是我国高端芯片自主可控的标志。

即使是中芯国际7nm制程开始大规模量产,中芯国际仍然面临着亟待突破的瓶颈。首先,中芯国际的7nm制程和台积电的7nm制程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梁孟松博士表示N+1工艺相比于14nm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逻辑面积缩小63%,SoC面积缩小55%,所以N+1只是接近7nm的性能。中芯国际还需要进一步通过N+2工艺来提升性能。 同时梁博士也承认,没有EUV的加持,7nm就是中芯国际的天花板,后续的5nm、3nm均无法研发。

另外,在供应链面临美国商务部安全审查,EUV光刻机短期难以获得的情况下,先进封装技术成为了中芯国际努力的另一个方向。去年年底蒋尚义先生加入中芯国际,梁博士闪电辞职轰动了半导体界。对于这次人事变动,网上许多人把眼球聚焦到梁、蒋两人的个人恩怨之上,并吐槽中芯国际卸磨杀驴。但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引进蒋先生是中芯国际的战略选择。

与精于集成电路结构的梁博士不同,蒋先生在先进封装领域造诣极深,其履历也十分耀眼,有着近45年的从业经验,曾经担任台积电研发部副总裁,并曾一度有望接班张忠谋掌舵台积电。中芯国际引进蒋先生,能够在先进封装领域发力,充分挖掘现有制程潜力。这对于中芯国际乃至整个中国芯片制造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幸的是,在中芯国际的斡旋下,梁、蒋两人最终联手,继续留在中芯国际奋战。

总之,中芯国际7nm进程即将量产的消息确实令人高兴。但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的,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受美国安全审查,我国芯片产业被全面打压的形势下,一个点的突破并不代表整个系统的提升。我国芯片产业市场大、半导体材料领域覆盖广是我们的优势,但在先进材料、先进设备和配套软件方面的短板也十分明显。因此,推动自主可控的“内循环”和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打造协同高效的“外循环”的“双循环”战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