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注塑出来产品要多久才能定型。
注塑出来产品要多久才能定型?
正常情况下西诺模具一般都是等产品静止24小时以后尺寸才是稳定的
24小时以后才对尺寸进行检测
⑵ 注塑机生产产品的周期如何计算
产品结构如果不是比较特别的话,注射时间大概6秒,保压时间10秒,冷却时间25秒,开模加上顶出也就是3秒,机械手取件的话3秒,如果人工取件6秒。
非色差原因需调整立式注塑机工艺参数时,尽可能不改变注塑温度、背压、注塑周期及色母加入量。
调整同时还需观察工艺参数改变对色泽的影响,如发现色差应及时调整。尽可能避免使用高注射速度、高背压等引起强剪切作用的注塑工艺,防止因局部过热或热分解等因素造成的色差。严格控制料筒各加热段温度,特别是喷嘴和紧靠喷嘴的加热部分。
(2)注塑70g产品要多久扩展阅读:
生产中常常会遇到因立式注塑机某个加热圈损坏失效,或是加热控制部分失控造成料筒温度剧烈变化从而产生色差。
这类原因产生的色差很容易判定,一般加热圈损坏失效产生色差的同时会伴随着塑化不均现象。而加热控制部分失控长烧常伴随着产品气斑、严重变色甚至焦化现象。因此生产中需经常检查加热部分,发现加热部分损坏或失控时及时更换维修,以减少这类色差产生几率。
要选择与注塑产品容量相当的立式注塑机,如果立式注塑机存在物料死角等问题,最好更换设备。对于立式注塑机模具浇注系统、排气槽等造成色差的,可通过相应部分模具的维修模来解决。必须首先解决好立式注塑机及模具问题才可以组织生产,以削减问题的复杂性。
⑶ 关于注塑成形周期估算
【注塑成形周期估算】注塑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成型周期主要由储料时间、注射保压时间、冷却时间、开合模时间、顶出取件时间组成、制品冷却与螺杆计量储料是同时进行,在计算成型周期时取两者中较大值(冷却时间一般包括了储料时间)。
储料与注射保压时间要根据聚合物性质,制品形状及品质要求(外观、尺寸等)而定,它与注射压力、注射速率、螺杆转数、背压及温度等许多因素有关,应保证质量前提下寻求最短时间,在估算注塑件储料时间时,一般取注塑机最大塑化能力(g/s)的65%到
85%之间来计算。注射过程通常分为3段(慢—快—慢),在估算时:
T=W/20~50%V+t
T:注射总时间;
W:射胶总量(制品单件重量x取数+水口重量);
V:注塑机最大射出速度;
t :螺杆起动和停止所需的一个时间基数;
80T~200T取1~2S;200T~500T取2~3S;500T~1000T取3~4S;
保压时间为从模腔充满后开始,到保压结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保压时间的选择一般取决于产品对外观收缩以及尺寸和变形的要求:
冷却时间指保压结束到开启模具所经历的时间。冷却时间的长短受制品形状、壁厚,
模具冷却水的设计、模具温度、熔体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在保证取得较好制件质量前提下,应当尽量缩短冷却时间。当制品一定时,模具冷却水的设计是影响冷却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冷却时间见下表:
开合模的时间受机台大小,模具结构等因素影响,模具上的抽芯结构(行位),开合模齿条传动机构,三板模(细水口)机构等都会影响到开合模时间,一般80T~200T取4~8S,200T~500T取6~10S,500T~1000T取8~15S。
顶出取件时间受顶出速度,顶出行程,取件方法(自动、人工、机械手)的影响,自动掉落一般只用于外观要求不高(内部件)较小的制品,顶出时间一般取0.5~2S。机械手取产品时,在产品离开模具范围后,模具就可以开始闭模动件,项出取件时间一般为3~8S,人工比机械手取产品一般要多出1~3S。
一般主要以类似产品为参考来估算成型周期。
⑷ 请教:塑胶产品的注塑成型周期如何估计
(Zt)成型周期 完成一次注射模塑过程所需的时间称成型周期,也称模塑周期。它实际包括以下几部分: 成型周期:成型周期直接影响劳动生间率和设备利用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成型周期中各个有关时间.在整个成型周期中,以注射时间和冷却时间最重要,它们对制品的质量均有决定性的影响.注射时间中的充模时间直接反比于充模速率,生产中充模时间一般约为3-5秒. 注射时间中的保压时间就是对型腔内塑料的压力时间,在整个注射时间内所占的比例较大,一般约为20-120秒(特厚制件可高达5~10分钟).在浇口处熔料封冻之前,保压时间的多少,对制品尺寸准确性有影响,若在以后,则无影响.保压时间也有最惠值,已知它依赖于料温,模温以及主流道和浇口的大小.如果主流道和浇口的尺寸以及工艺条件都是正常的,通常即以得出制品收缩率波动范围最小的压力值为准.冷却时间主要决定于制品的厚度,塑料的热泪盈眶性能和结晶性能,以及模具温等.冷嘲热讽却时间的终点,应以保证制品脱模时不引起变动为原则,冷却时间性一般约在30~120秒钟之间,冷却时间过长没有必要,不仅降低生产效率,对复杂制件还将造成脱模困难,强行脱模时甚至会产生脱模应力.成型周期中的其它时间则与生产过程是否连续化和自动化以及两化的程度等有关.
⑸ 注塑机生产产品的周期如何计算
注塑机生产产品周期时间:
合模时间+射胶保压时间+冷却时间(含熔胶时间)+开模时间+抽芯时间+顶出时间+取件时间,预估每一个动作时间,加在一起就是产品周期时间。
⑹ 开一副注塑模具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开一副注塑模具一般要一个月左右。
开注塑模具要注意:
注意以下几点:
1、塑料模具材料的后处理不需要,因为:塑料软,不需要硬度等什么特殊的要求,且热处理过程可能造成模具变形。
2、模具中的冷却(通水通道)与产品大小、形状、塑料性质、保压时间等因素相关。
3、模具的形腔内粗糙度等级要达到“镜面级”,不然产品难以脱模,产品顶出时需力过大造成产品损坏。定位销、合模面及其它部位的粗糙度均有标准规定。
4、塑料模要有足够的刚度,不然在合模保压时产生变形,引起“飞边”。
5、塑料模要选择合理的排气位置及其量的控制。不然引起塑料注不满而产品“缺料”。
6、注射道要选择合理,使料能均匀到达每一处(流径相等),并要有足够的贮量,保证塑料在收缩过程中补给塑料。
7、每种料的收缩系数不同,模具要有合理的收缩率。
8、选择合理的脱模方式,选择合理的顶杆位置与数量,保证在顶出过程中产品不损坏。
9、模具与注塑机固定方式要合理,要可靠牢固,防止合模时变位而引起事故。并要拆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