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钱存定期好还是理财好
理财风险高于定期,若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那么存定期比较好,若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高,那么买理财比较好。
定期是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一次性支付利息和本金的存款,定期是保本型产品,没有亏损本金的可能。
拓展资料:
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自行设计并发行的产品,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产品。
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及QDII型。
如果是挂钩型产品、应分析所挂钩市场或产品的表现、挂钩方向与区间是否与市场预期相符、是否具有实现的可能。
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只是一个估计值,不是最终收益率。而且银行的口头宣传不代表合同内容,合同才是对理财产品最规范的约定。"理财专家说,在当前弱市环境,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
理财产品市场运行的无序状态主要表现于金融同业之间的市场分割与同质化竞争。这种现象与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制有关。大量同质化的产品往往具有不同风格的产品描述与监管规则。
个人理财产品融资便利贷款是指以借款人本人名义在中国银行购买的个人理财产品账户内资产及其收益作为还款保障、以账户中止支付处理为主要控制手段、以一定折算率计算出融资限额,并由经办机构向借款人发放的一定金额的人民币贷款。
风险是指由于将来情况的不确定性而使决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在进行一项投资决策或筹资决策时,如果只有一种结果,就不存在不确定性,可以认为此项决策不存在风险;但如果这项决策有多种可能的结果,实际的结果就有可能偏离预期的目标,则认为存在着风险。而且,这种偏离程度越大,该项决策的风险也就越大。
企业的财务决策往往面临着各类风险。把风险从企业经营及财务管理的角度分类,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类。
② 买理财产品好还是存定期好
理财产品与定期存款各有各的优势,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一般而言,理财产品的可选择性多,期限从7天到1年,甚至有些可以灵活存取的理财产品。相对而言,定期存款都在一年以后,灵活性不足。对于收入稳定,用钱需求较小的家庭,建议采用定期存款;对于收入起伏大,且用钱需求较多的家庭,建议采用理财产品。最后,两者之间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那就是理财产品有风险,而银行存款在50万以下会对本金保底。对于无法承担理财风险的家庭,定期存款更好一点。
理财与定期存款更有各的有点,希望趣评的分析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③ 理财和定期哪个好
这需要分情况。若投资者能承担一定的风险,那么可以选择理财产品,若投资者不能承担风险,那么可以选择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保本的产品。
理财根据投资标的不同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若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小,那么可以选择R2及以下的理财产品,若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高,那么可以选择R2及以上的理财产品。
【拓展资料】
理财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其投资方向和投资标的也会不同,一般来说,涵盖投资市场所有标的,例如货币基金、国债以及债券等。另外,理财产品期限多样性,短期理财有30天、60天、120天、365天等,灵活性、选择性和预期收益都比较高。
定期存款作为存款是不能投资于上述较高风险的标的,因此安全性非常高;活期存款没有存款门槛,但是大额存单一般需要20万元起,门槛比较高;储蓄一般情况下扰侍岩很少有亏损,但预期收益较低。上述两种投资方式都不错,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关于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的选择,哪些因素有差别?
一、收益有没有保障的问题。现实中,我们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一般都会问“能不能达到你们说的收益啊?”听到的也多是“我们以前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按预期兑付了,没问题。”我们也想当然地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没有兑付问题。
二、时间问题。这个因素是几乎被99.99%的投资者忽略的问题。虽然是一年期理财,但是在售理财产品从开始发行到募集结束,一般是7天。倘若是实力较弱的银行,有时候长达半个月甚至更长的募集时间。这就意味着你的资金会被银行无息锁定7天。到期后,还有2天的资金到账路途时间,因此,买在售理财产品的实际天数要加上9天。也就是说,365天的理财变成了实际的374天。倘若是短期的在售理财产品,收益比较好,投资者一期接一期买,以最短35天的在售理财产品计算,前后是44天,一年也只能买8期。
三、收益计算问题。因为收益是预期年化收益率,不管是5.3%还是更高,银行都是按一年期365天计算的。具体计算就是平均到每一天然后乘以天数。倘若购买的不是12个月的产品是48天的产品,就是钱数×预期利率÷365×48,这个数字和你当初看中的利率相比要少。再问银行,缓御说:“我这是预期年化收益率。你买的是多少天的?算下来就是这么多啊。”还拿上述35天在售理财产品计算,一期加上募集期和到账期是44天,一年最多做8期要用352天,还是拿不到谈销预期的年化收益。要拿到一年期的利率,实际就是要用396天,等于是13。这就是投资者的在售理财产品为什么最终收益率不如当初投资时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