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中国进口外国产品多少
扩展阅读

中国进口外国产品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7-03 00:03:12

‘壹’ 2022年中国进口美国主要产品

IVD试剂。2022年8月我国自美国进口金额占比最大的前高首产品为IVD试剂,进口额达26.92亿元,占进口总额慧数的37.07%。医用敷料的进口额增幅最大,进口额为1.38亿念裤元。

‘贰’ 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多少肉类

《2017-2022年中国进口肉类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分析显示,近年来,我国肉类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质检总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肉类进口总量已达304.6万t,2014年我国肉类进口总量已达279.2万t ,2015年我国肉类进口总量已达281.5万t ,2016年进口肉类达460.4万吨,同比增长达63.1%,占国内肉类供应量的5.1%。进口肉类来自32个国家(地区),其中贸易额列前3位的分别为欧盟、巴西和美国。其中,猪肉及制品进口量最大,达271.8万吨,占国内供应量的4.7%;牛肉及制品进口量为59.5万吨,占国内供应量的7.8%;羊肉及制品进口量为22.9万吨,占国内供应量的4.9%;禽肉及制品进口量为58.7万吨,占国内供应量的2.9%。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口肉类属于特种商品。肉类属于带有一定检疫风险的产品,我国对此类产品的进口实施指定口岸制度,只有具备资质的指定口岸才允许进口肉类产品。进口肉类原集装箱、原铅封、原证书直接运输到内陆地区指定口岸/查验场实施检验检疫,有助于提升和扩大内陆地区口岸功能,节约成本,便利通关。截至2016年底,已累计建成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查验场56个、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62个。截至目前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查验场增至65个,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同时目前中国人均肉类年拥有量仅为63.6公斤,其中猪肉为41.5公斤、牛肉为5.03公斤、羊肉为3.12公斤、禽肉为12.8公斤。与国际平水准的差距加大了对进口肉的需求。未来5年,中国肉类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预测显示,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4.5亿,按年人均肉类消费达到69公斤计算,肉类产量应达到1亿吨,比2014年要增产1293万吨,增幅为14.8%.受我国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较大。到2020年,我国肉类年总产量预计只能达到9000万-9200万吨,将有800万-1000万吨的供求缺口,要靠进口来弥补,这也意味着与中国肉类行业商贸合作发展潜力巨大。

‘叁’ 中国主要进口产品有哪些

在工业产品方面,我国十大进口产品分别是:集成电路、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仪器、仪表、初级形状材料、显示面板、计算机及其零部件、飞机及航空器、电子元器件、医疗产品及器械、钢材。
而在农业产品方面,我国十大进口产品分别是:牛肉、大豆、玉米、植物油、大米,棉花、冷冻禽、小麦、猪肉、植物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主要粮食是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但在某些农产品方面,还是需要进口的。目前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作品是大豆,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豆近90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

‘肆’ 中国进口什么产品最多

我国虽是全球大米第一产量国,但大米依然是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其2018年进口308万吨,进口金额163929.9万(美元);2019年,我国稻谷和大米进口量为255吨,累计下降17.3 %,进口金额为894473万元,累计下降17.1 %。目前随着我国大米出口增加和进口大米的减少,我国在国际大米市场的份额已逐步恢复,将有利于国内大米产能利用率的提升。
中国十大进口商品:
一、铁矿砂 一般铁矿砂在进口矿中用的比较多。中国进口铁矿砂的主要国家有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南非等国。国际铁矿业通过大规模兼并和收购,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格局。
二、原油 我国进口原油4.62亿吨,增加10.5%,居中国进口商品排名榜前三。其进口均价为每吨3273.5元,下跌5.1%。原油经炼制加工可以获得各种燃料油、溶剂油、润滑油、润滑脂、石蜡、沥青以及液化气、芳烃等产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燃料、原料和化工产品。
三、煤 我国煤炭进口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等沿海省市。东南沿海地区与主产地运距远、运输成本高,进口煤经济性、实用性较高,已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电厂的重要补充。近几年来,进口煤在我国煤炭供给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四、天然气 天然气是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为中国十大进口商品之一,2019年累计进口量达8711万吨。当前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还不完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天然气供应量的增长不及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国内天然气供需不平衡,导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不断攀升。 五, 大豆 我国2019年大豆进口总量8551.1万吨,同比增加0.5%,为历史第二高峰。2017年曾是大豆进口的顶峰之年,当年共进口大豆9552.6万吨。如今农业农村部已从2019年起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尽管如此,大豆进口量仍然是国内产量的5倍多。
六,干果 2019年累计进口量4227万吨。干果又分为裂果和闭果,它们大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质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干果有很多,例如板栗、锥栗、霹雳果、榛子、腰果、核桃、瓜子、松仁、杏仁、白果、开心果、花生、夏威夷果等。
七、塑料 2019年初级形状的塑料累计进口量3344万吨,其中1-6月的进口数量为1770万吨,同比增长10.9%,进口金额为2636661.6万美元,同比下降5.6%。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
八, 成品油 中国进口前十商品之一的成品油,在2019年累计进口量2725万吨。成品油是经过原油的生产加工而成,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等。 其中,石油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九,钢材 中国是钢材进口大国,2004年进口钢材达2930万吨。对于这样一个世界钢材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2005年2月28日宝钢"被迫"接受国际矿业巨头铁矿石大幅涨价的要求后,国内业界对恢复钢材期货交易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2019年我国进口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占比分别为90.1%、9.1%;产品主要以板材、棒线材和管材为主,分别占比83.9%、9.6%和2.6%。与2018年相比,2019年进口总量保持稳定的同时,进口金额大幅上涨,对下游钢铁制造业利润影响很大。
十、铜材 我国虽是世界上铜产品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依赖国外进口。2019年未锻轧铜及铜材累计进口量达397.2万吨。2019年1-9月我国铜材进口金额为3966551千美元,同期相比下降14.3%。

‘伍’ 中国每年大约进口多少粮食

中国每年大约进口1700万吨粮食,粮食自给率约为95%以上。

1、中国的粮食,即谷物面粉,进口逐年下降。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粮食1785.1万吨,同比下降12.8%,进口大豆8851.1万吨,同比增长0.5%,进口食用植物油953.3万吨,同比增长51.5%。


2、小麦进口量1978年至1997年为2.0013亿吨,占同期粮食进口总量的81.06%,而大米,玉米,大豆等其他粮食进口量不足20%。进口小麦从1995年到1996年占进口粮食的比例分别为55.89%和69.75%。


3、1997年以后进口的最大变化是小麦的进口数量和比例急剧下降,而大豆的进口数量和比例急剧上升。1997年,进口小麦占进口粮食的比例下消谈降到27.38%。


4、2019年,中国生产了6.6亿吨粮食,用7%的耕地种植卖桥友了世界24%的粮食,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2019年粮食自给率95%以上,粮食年产量稳步增中槐长,中国有庞大的粮食储备体系,中国非常重视关系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的粮食。





中国一年进口1亿多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看起来数量很大,但其实,2019年中国大米、小麦两大主粮进口分别只有348万吨和254万吨,只占消费总量的2%左右。相反,中国还出口了31.3万吨小麦、274万吨大米,之所以进口,主要是起到品种调剂作用。


举个简单例子,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讲究了,做馒头、饺子、面条、面包的面粉就不一样,我们有些小麦品种产量少,就进口点。中国粮食自给率是非常高的,中国人不过“有米一锅”的日子。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全世界上一市场年度库存的水稻是1.75亿吨,中国就占了近1.2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