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产品深加工位于哪个地区
扩展阅读
同类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2 09:34:05

产品深加工位于哪个地区

发布时间: 2023-08-22 02:25:12

‘壹’ 谁能告我的玉米深加工都有什么副产品·产品的销路都是那些行业·建一个玉米深加工企业至少要投资多少钱

玉米深加工的主要产品是玉米淀粉和玉米酒精,玉米淀粉的主要副产品是蛋白粉和玉米油,玉米初加工产品主要包括:玉米淀粉(70%)、玉米蛋白粉(5.5%)、玉米纤维饲料(21.3%)、玉米油(3.2%),而酒精的主要副产品是DDGS,也就是酒糟经过干燥等处理.DDGS是非常好的蛋白饲料.
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的利润不是很大,主要是由于玉米的原材料价格比较高,在东北要1500左右,而玉米深加工产品的价格也不是很高,而且需求不好。目前深加工的利润基本也就是一顿几十元钱。不过过段时间,随着经济好转,需求增加,情况会有好转,深加工还是有比较光明的前景的。
我国玉米深加工的企业主要是在东北三省和淮北黄淮地区,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
至于要投资多少钱,那具体要看情况了,你在哪里建厂,规模多大,投资都不一样的。

‘贰’ 通化经济开发区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是被国家农业部和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单位”和“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荣誉称号的特色产业园,园区规划面积400公顷,是开发区加快推进地区建设、实施长白山特色山珍及其他农副产品优势资源转换、科教兴农和全方位开放战略的核心基地,园区规划出“农副产品加工区、中药材加工区和配套服务区”三个区域,通过市场带动工厂,发展特色农副产品交易展示、保健品、化妆品及长白山特产深加工等项目,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产品集约,加速产业链的丰富和延长。 (1)园区综合管理功能中心
包括园区的财务结算中心和公共保障物业服务功能。规划在园区人员入口南侧,与农产品交易区从建筑结构上规划为一体,建筑面积7680m2。
(2)特色农产品加工区
特色农产品加工区集中在湾湾川内,为保健品加工区、山珍特产加工区、粮油食品加工区、中药原料加工区四大片区。共占地215.84公顷,占总建设规划面积的55.09%。
(3)园区批发交易功能区
规划在浑江东岸,201国道边,园区人员主入口两侧,分为长白山特产交易区和农产品交易区两个功能部分。占地15.72公顷,占总建设规划面积的4.01%。
(4)物流区
在浑江北岸,与通化县交界设置园区车辆出入道路。物流区规划冷冻冷藏区、物流库房区、农产品包装区三个功能区。占地27.99公顷,占总建设规划面积的7.14%。
(5)科技孵化区
规划在湾湾川内,规划标志广场、科研中心、科技展示厅、加工车间四大功能。占地10.8公顷,占总建设规划面积的2.76%。
(6)居住区
在农产品交易区南侧,规划员工公寓和专家公寓。占地8.89公顷,占总建设规划面积的2.27%。
(7)沿江文化公园和绿化
规划在浑江东岸和北岸,沿江20米范围内,在浑江的下游设置一座拦江橡胶坝,沿江岸规划建设以长白山特色植物、地方风情构成的文化公园。整个规划区域内道路绿化、隔离绿化、厂房周边绿化,占地52.16公顷,占总建设规划面积的13.31%。
(8)道路工程、公共设施
园区内道路工程占地32.01公顷,占总建设规划面积的8.17%。公共设施共占地22.45公顷,占总建设规划面积的5.73%。
三、发展前景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总计投资19.1亿元(不含加工企业投资),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工程预备费17323万元。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保守估计(按30家企业入住)平均每家企业投资5000万元,总投资预计15亿元。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各功能区达产期,年正常经营收入合计约160亿元,其中成本约139亿元,毛利润约20.9亿元。其中,年税金2亿元(营业税税率按5%计算,城市建设维护税按7%计算,教育费附加按3%。计算为简化计算,采用综合税率,按销售收入的10%计算)。因此,2015年示范区正常达产期税后利润约为18.9亿元。随着示范区已有发展基础的奠定,示范区规模与效益将有进一步的提升,预计以后每年可按5%--10%左右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经营收入可达250亿元以上。 现代服务中心区规划面积100公顷,是开发区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和未来走向,利用地域优势,合理配置资金,从而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得重要园区。现代服务中心区规划建设“五市一区”,通过运用现代化集中管理、健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加强优势互补、区域联动以及商业、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一、地理概况
吉林通化经济开发区现代服务中心区,建设地点规划在通化市江北区域。江北区域由哈尼河与浑江交汇分割为三块项目建设用地,地势平缓,较易开发。哈尼河左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坡度整体平缓,为打造商业、服务业集群提供了良好的建设环境;浑江西岸为通化市老站火车站,交通便利,商业繁华,是仓储、物流项目开发建设首选地域。
二、园区框架
根据吉林通化经济开发区现代服务中心区的版图框架和产业辐射能力,共规划建设“五市一区”,即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医药交易市场、百脑汇大市场、家具交易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仓储、物流区。
1、生产资料交易市场
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以钢材、水泥、煤炭、木材和生产企业用原料等为主要交易内容。市场建设在楼宇式贸易中心。
2、医药交易市场
医药交易市场以成品药、中草药、原辅料、医药内、外包装生产材料等为主要交易内容,市场建设在楼宇式贸易中心。
3、百脑汇大市场
百脑汇大市场以品牌机、组装机、笔记本电脑、各种商务电脑以及各种专业电脑和各种多媒体插件、电脑耗材等为主要交易内容。市场建设在楼宇式贸易中心。
4、家具交易市场
本着促进贸易集中,增强辐射能力的总体规划思路,家具交易市场建设在楼宇式贸易中心的左侧,占地面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拟建7个标准贸易楼,均为2层独立商铺。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综合卖场1座,3-5层,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通化市及周边地区最大的家具交易市场。
5、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本着利用地域优势的总体规划思路,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拟建在农业发展能力强的湾湾川地域,规划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
6、仓储物流区
为了吉林通化经济开发区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承载能力,拟在通化火车站后侧建立一座仓储物流区,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园区将引进物流整合商、物流地产商建立货物分拨中心和仓储配送中心,为通化市和周边地区内高附加值、时效性货物提供仓储配送、包装加工、中转分拨、增值保税、信息代理等全程物流服务。
三、发展前景
计划到2015年,现代服务中心区将完成年交易额200亿元,利税5亿元。实现零售业、批发贸易业(含电子商务)、餐饮业、生活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中心区主导行业的全面启动运行。

‘叁’ 衡阳钢管深加工产业聚集区的衡阳钢管深加工产业聚集区简介

湖南省首家以企业为依托举办的园区——衡阳钢管深加工产业聚集区,依托全球先进品种最为齐全的钢管生产基地、全球小口径无缝钢管产量最高、水平连铸圆管坯产能最大、产品门类最齐的企业、世界专业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钢管生产基地、国内唯一一家大中小规格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衡钢集团(2008年衡钢钢管产量突破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0余亿元、利润4亿元)而兴建的园区,与衡钢集团携手打造世界钢管之都。项目整体开发以衡钢集团为主,按照标准产业区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开发的方式,统一建设包括石油管加工、高压气瓶管加工、液压支架管加工、钢管弯头加工、钢管结构件加工、物流运输等在内的14个项目。
衡阳钢管深加工产业聚集区投资估算总额为15.4亿元,衡钢集团2007年投资4.6亿元资金用于厂房建设,争取用5年时间完成所有项目建设。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总收入78.43亿,利税7.06亿,投资利润率高达28.6%。2008年,衡钢深加工产业聚集区已成为年产值达18亿元的专业性配套产业园区。目前衡钢深加工产业聚集区已建成总面积为13.8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6栋,第7座厂房也正在建设中。衡钢的关联产业由最初的小规模管材加工,发展到14个种类60多个品种,年管材加工能力发展到50万吨,逐步形成了以衡钢为核心的管材配套加工群。
到2007年底,衡钢配套企业已达24家,总投资超过10亿元,完成销售收入突破12亿元,实现税收近亿元。衡阳钢管深加工产业聚集区计划新增土地1000亩,再引进15~20个高效型、清洁型、可循环型钢管深加工项目,预计“十一五”期末聚集区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衡阳钢管深加工产业聚集区依托衡钢集团,大力发展上下游产品,抓好配套协作,形成了一批产品相互关联的企业群体,目前已有鸿成高压气瓶管、鸿鹏钻杆等21家钢管深加工及配套产业企业相继入驻,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超25亿元,年税金可超1.3亿元。其中鸿腾公司项目总投资超2000万元,达产后,可年加工石油管材15万吨,年产值15000万元,年税金可达1500万元。鸿成高压气瓶管项目由上海浦成公司投资,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达产后,可年加工高压气瓶管2万吨,年产值30000万元,年税金1500万元。 ① 2007年3月18日,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宪平出席产业聚集区奠基仪式讲话② 2007年4月15日,产业聚集区吊装第一根厂房立柱
③ 2007年3月18日,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宪平,省经委主任胡衡华,衡阳市委书记徐明华为产业聚集区奠基挥锹培土
④ 2007年2月25日,衡阳市委书记徐明华、市长彭崇古到产业聚集区现场办公
⑤ 2007年2月27日,衡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段志刚主持产业聚集区协调会
⑥ 2007年3月18日,产业聚集区奠基仪式 (1)聚集区规划的范围
聚集区规划范围包括衡阳市西二环线以东,跃进水库以西,黄泥塘村以北,衡钢二连轧厂界以南相距约600m范围内的的部分地块,总面积约876亩。
(2)聚集区规划内容
本规划从聚集区的整体布局、产品方案、生产规模、生产工艺、配套公辅设施、能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建设进度、投资估算、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仔细权衡了聚集区开发与建设的各种相关因素,慎重提出了聚集区开发与建设的实施方案,并得出具有可行性的结论性意见。 ⑴立足于21世纪,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 力求实现观念的跨越、特色的跨越、产业发展的跨越,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创造园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⑵按照新型工业化及循环经济的要求,强调园区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环境保护与友好;
⑶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优化园区产品结构;
⑷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衡钢整体资源优势,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
⑸重视园区规划方案的优化,工艺技术装备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充分体现先进、适用、成熟、可靠、高效、经济的原则;
⑹园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规划方案合理美观,工艺流程先进顺畅,物料运输方便快捷;
⑺节约用地,拓展融资渠道,规避项目投资风险,确保园区各生产系统低成本运行。 ⑴区域原则
将聚集区规划置于更广泛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加以考虑,聚集区的建设与发展应充分考虑并处理好与所在区域的关系,既要立足于区域基础,又要突出、领先于区域发展水平,带动和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
⑵特色原则
聚集区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挖掘、创立、坚持自己的特色,使聚集区具有最大限度的个性和吸引力。本聚集区要坚持以钢管产品深加工为特色。
⑶效益原则
钢管深加工聚集区在发展进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追求三者的高度统一,要能为地方、企业的经济发展助力。
⑷生态原则
钢管深加工聚集区的发展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共生,其开发与建设的强度要在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在当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应根据清洁生产的要求进行生产,各项指标要在能维持其生态环境质量及一定程度的生态平衡前提下予以确定。
⑸弹性原则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钢管聚集区的规划应提高其弹性与应变力,使规划在情况发生变化时仍然能起到指导、控制作用。 ⑴依托衡钢,服务衡钢,走出衡钢,形成50万吨/年规模的管材深加能力,建成高效型、节约型、清洁型、可循环型的生态式钢管深加工示范聚集区,发展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管材深加工基地,打造成管材深加工旗舰。
⑵坚持以管材深加工项目建设为中心,形成持续稳定发展的产业支撑,恪守项目是聚集区生命线的理念。
⑶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将聚集区打造成“环保聚集区”、“诚信聚集区”、“人文聚集区”,提升软、硬环境,营造与“招商、安商、富商”相适应的“安全绿洲”,把聚集区建成管材深加工的最佳投资区。
⑷聚集区规划投资密度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好,社会效益突出。规划投资强度目标150万元/亩·年,规划完成工业产值 556307万元/年,利润总额40138万元/年,上交税金28400万元/年。提供就业岗位3920人。 ⑴综合办公楼、工业厂房、道路、铁路、公辅设施、绿化景观等整体开发由衡钢与华菱合资建设,以衡钢集团为主成立管委会,负责聚集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⑵拟建管材深加工14个项目采用招商引进投资商与衡钢(或子公司、分公司)合资建设,招商的对象要具有雄厚的经济或技术实力,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最好是引进几家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加入到聚集区,这样可以提升聚集区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招商可以引资也可以引进专有技术。每个项目组建一个在衡阳注册的股份公司,保证新成立的公司产生的税收上交当地。新公司衡钢集团股份占20-48%,以独立法人建设、经营,工业厂房、办公楼等以租赁方式向聚集区管委会交租金。 依托衡钢集团,服务衡钢集团,走出衡钢集团,形成年产50万吨钢管深加工能力,建成高效型、节约型、清洁型、可循环型的生态式钢管深加工示范工业聚集区,发展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钢管深加工基地,打造成管材深加工旗舰。

‘肆’ 辽中南工业区的主要地区优势是什么

优势:辽中位于沈阳一小时经济圈内,是沈阳西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板块,具备最佳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得天独厚;物产丰厚,人才云集,具备投资发展的最佳资源优势;产业发达,基础坚实,具备最佳的产业优势;政策优越,服务诚信,具备最佳的环境优势。辽中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全国菜篮子先进县、全国肉鸡生产基地、全国瘦肉猪生产基地、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这些都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几年来,辽中县积极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以项目为纲,环境为本,科学发展。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工业企业5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家;12个国家和地区在辽中县兴办外商投资企业30多家,沈阳机床银丰铸造有限公司、辽冶重工项目、沈阳不锈钢工业园、沈阳泵阀工业园、沈阳九星集团兴建的30万吨铜材生产线、沈阳久大集团改扩建的生产能力达到4万锭的生产线等,都为辽中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辽中县辖12个镇、8个乡:辽中镇、于家房镇、朱家房镇、冷子堡镇、刘二堡镇、茨榆坨镇、新民屯镇、满都户镇、杨士岗镇、肖寨门镇、长滩镇、四方台镇、城郊乡、六间房乡、养士堡乡、潘家堡乡、老观坨乡、老大房乡、大黑岗子乡、牛心坨乡。

2005年1—9月份,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同比增长65.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0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8.9%。工业增幅强劲。1—9月份,全县全口径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2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1.3%,比去年同期增长34.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1.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9.2%。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由年初的75户增加到145户。增加70户,增幅为9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8.17亿元,同比增长41.7%。银丰铸造一期竣工投产以及投资额均为2亿元的辽冶重工、辽健石化、九星30万吨铜加工一期工程等项目的相继开工,为我县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县农业产值预计可实现44亿元,同比增长9.1%。农作物播种面积130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10亿斤,新建各类富民小区200个,发展壮大了12个种养业基地,建成了14个现代化农业园区。肉牛、生猪、肉鸡饲养量分别为25万头、130万头和2000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8%、18%、6%。第三产业健康发展。1—9月份,全县个体工商户11853户,从业人员14930人,注册资金84321万元。全县私营企业592户,从业人员8125人,注册资金51988万元。投资600万元建成肖寨门、养士堡黄牛交易市场,投资100余万元改造了轻工市场和副食大厅,投资500万元新建家家福超市,投资1000万元新建了碧水湾宾馆。全县商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26亿元,同比增长10.6%。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24.7%。

一、自然地理状况

辽中位于辽宁中部,地处东经122°23′-123°6′,北纬41°12′-41°47′。行政区域隶属沈阳,下辖20个乡镇。区域总面积1645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约10万,劳动力资源丰富,约有剩余劳动力11万。辽中海拨5.5-23.5米,年平均日照2575小时,平均温度8.1℃,平均相对湿度65%,平均无霜期168天。年平均降水量694毫米,可利用地下水资源5.9亿立方米。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全部为冲积平原。主要河流有辽河、蒲河、浑河等。

二、交通能源状况

辽中区位优势明显,距省会城市沈阳53公里,距沈阳桃仙机场75公里,大连港300公里,营口港(鲅鱼圈)160公里,首都北京600公里。辽中位于辽宁中部七座工业城市的中心,恰好处于沈阳经济区的范围内,境内拥有各级公路共1015公里,其中省级公路192公里,县级公路172公里,乡级公路275公里,专用公路64公里,村级公路312公里。京沈高速公路、秦沈高速电气化铁路贯通境内。现有装机总容量316.6兆伏安,6.6万伏变电站19座。拥有日供水能力1.5万吨的自来水厂和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辽河油田年产天然气5亿立方米,现有利用指标300万立方米。通信发达,拥有、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微波等通讯手段。全县实现城乡电话程控化。

三、农业发展状况

辽中县耕地面积13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9万亩,大豆种植面积10万亩,小麦及经济田种植面积24万亩。盛产水稻、玉米、大豆。粮豆年总产量52.6万吨。葡萄、草莓、棚桃等水果年产量3万吨。精养水面10万亩,淡水鱼年产量7.4万吨,肉鸡年饲养量3000万只,肉牛年饲养量25万头,肉猪年出栏量100万头,白酒年产量10万吨。辽中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全国菜篮子先进县、全国肉鸡生产基地、全国瘦肉猪生产基地、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这些都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四、工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辽中县积极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以项目为纲,环境为本,科学发展。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工业企业5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家。主要产业是铸造、机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白酒酿造和稻米加工等。目前世界上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在辽中县兴办外商投资企业30多家,辽中县累计引进外资6000多万美元。例如文华制衣有限公司,年出口创汇在1000多万美元以上。目前,全县有50多种产品被国家和省市评为名牌产品。

经过近一年来的努力,我县已经新建一批大项目。例如,沈阳机床银丰铸造有限公司、辽冶重工项目、沈阳不锈钢工业园、沈阳泵阀工业园、沈阳九星集团兴建的30万吨铜材生产线、沈阳久大集团改扩建的生产能力达到4万锭的生产线等,都为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预计2005年全县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6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实现40亿元。

目前,全县上下已经形成共识,按照新型工业化战略要求,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结合沈阳市政府建设西部工业走廊的规划,借助工业开发大道建设,给我县带来发展契机,建设工业新城,形成给沈阳工业配套的铸造机加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基地,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力争经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工业增加值占GDP55%以上,基本实现辽中工业化目标,壮大地方财政,实现辽中县由目前的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从而带动辽中县各项事业的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辽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商贸旅游业发展状况

目前,全县拥有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27处,大型商场和专卖店等近百家,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多亿元。三星级宾馆1家,其它宾馆10余家,洗浴、歌厅等休闲娱乐场所近百家。

蒲河公园规划。为了提高辽中的城市品位,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辽中县蒲河公园,规划中的辽中县蒲河公园位于蒲河河道城区段两岸,东岸堤长2480米,西岸堤长1850米,总规划面积为76公顷,其中水面49公顷,陆地面积27公顷,蒲河紧靠辽中县东侧,自北向南,最后汇入浑河,蒲河辽中县城区段的环境和景观质量对辽中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搞好蒲公园景观建设既能改善沿河生态环境,也为辽中人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游玩观赏的综合性文化场所。规划中的蒲河公园以体现辽中的文化和地方特色,体现人与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融和的理念修建的。由于蒲河公园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它不但不影响泄洪能力,也为辽中县城带来新鲜空气,增添了自然景观。欢迎投资者参加蒲河公园的投资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