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河南化工产品多少钱
扩展阅读
墨和纸成本多少钱一张 2025-02-01 09:44:40
faint钻石为什么不闪烁 2025-02-01 09:42:55
服装进货价格怎么做分析 2025-02-01 09:31:58

河南化工产品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3-09-13 15:08:24

⑴ 化工原料“三乙醇胺”的产地在哪 价格多少钱一公斤

国内外乙醇胺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 介绍了乙醇胺国内外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指出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美国乙醇胺的平均生产规模为140 kt/a,而我国最大规模只有10 kt/a。针对现状提出我国乙醇胺发展思路。
乙醇胺是氨基醇中最重要的产品。作为重要的精细有机化工原料之一,目前工业上主要应用的有: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等。乙醇胺主要用作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石油添加剂、合成树脂和橡胶增塑剂、促进剂、硫化剂和发泡剂,以及气体净化、液体防冻、印染、医药、农药、建筑、军工等领域。1. 生产现状 2000年世界乙醇胺生产能力约为1 100 kt,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90%。表1为世界乙醇胺主要生产厂家与生产能力。
表1 世界乙醇胺主要生产厂家与生产能力 kt/a国家或地区公司名称生产能力美国 569 联合碳化物公司 295 亨兹曼公司 150 道化学公司 104 Occidental 石油公司 20日本 90 三井化学50 日本触酶化学公司40韩国Korea polyol 公司25印度Amines&Plasticizes15西欧 275 德国巴斯夫公司140 德国CONDEA Chemie GmbH27 法国 BP化学28 瑞典诺贝尔公司55 英国联合碳化公司25墨西哥IDESA20巴西Oxiteno Nordeste30其他 60总计 1 084 目前世界乙醇胺的发展呈现以下几大特点:一是世界乙醇胺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的几家大公司,上述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7%,仅美国联合碳化物、亨兹曼和德国巴斯夫三大公司的生产能力就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6.3%;二是生产规模逐渐趋于大型化,美国乙醇胺的平均规模高达140 kt/a,德国为58 kt/a,其他国家的生产规模也在20 kt/a以上;三是乙醇胺装置基本上与原料环氧乙烷装置建在一起,主要考虑原料供应和产品运输方便,保证原料供应与降低成本,增加装置的竞争力。
我国乙醇胺发展较早,但多年来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所需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抚顺和吉林相继引进两套国外技术与设备后,我国乙醇胺工业才摆脱整体落后局面,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乙醇胺生产厂家约20家,总生产能力约40 kt/a,主要生产厂家与生产能力见表2。表2 我国乙醇胺主要生产厂家与生产能力 kt/a生产厂家生产能力抚顺华丰化工厂10吉化公司江城农药厂5宜兴周铁染料助剂厂10佳木斯北佳化工厂3高桥石化三厂3清江石化公司2温州清明化工厂1天津有机化工厂1合计35
我国乙醇胺2001年产量约14 kt,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无法与大企业及国外产品竞争,多数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国内乙醇胺产品不能完全自给,每年需进口大量乙醇胺产品。1998-2000年我国乙醇胺的进口量分别为21.4 kt、13.4 kt、26 kt。2. 市场分析2.1国外市场分析

2000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乙醇胺产量约为810 kt,开工率为75%,整体而言世界供应能力大于市场需求,但是生产、需求与发展不均衡,局部地区比较紧俏。国外乙醇胺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剂、除草剂、气体净化剂、金属加工和水泥生产等方面。表3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乙醇胺供求状况,表4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乙醇胺消费结构。
表3 2000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乙醇胺的供求状况 kt
国家与地区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美国4543.4111346墨西哥/加拿大15447.252南美洲16.8125.523西欧2423234240日本4981542亚洲(除日本)3612147合计812.8111.4173.7750
表 4 2000 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乙醇胺消费结构 消费领域美国西欧日本消费量/kt比例,%消费量/kt比例,%消费量/kt比例,%表面活性剂82.623.96727.912.529.8洗涤剂72.120.85523.011.527.4气体净化剂42.612.331.213.08.019.0除草剂6819.735.814.93.89.0纺织13.23.814.56.02.15.0金属加工29.08.421.58.9537.2其他38.611.1156.251.12.6加工346.110024010042100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乙醇胺生产、消费与出口国,美国近十年来乙醇胺的消费年均增长率为5.4%,其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3.8%。由于乙醇胺下游产品均为比较成熟的工业产品,因此未来几年乙醇胺的消费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预计为2%~3%;美国仍将是未来主要出口国,美国乙醇胺出口主要是日本、东南亚国家和南美地区。
西欧乙醇胺近十年来消费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1%,西欧地区乙醇胺基本自给自足,有少量出口,进出口贸易也主要在西欧一些国家内进行,预计未来几年西欧乙醇胺的需求年均增长率将为3%左右。
日本主要有两家企业生产乙醇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乙醇胺的消费量一直保持平稳态势,1990-2000年年均增长率为1.65%,日本国内乙醇胺的产量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出口量,日本主要进口三乙醇胺,其中90%来自美国,日本出口乙醇胺数量大于进口量,主要去向是中国、韩国和新加坡。预计未来几年日本乙醇胺的需求增加速度仍将维持低速度,年均增长率约为2%。
亚洲地区(除日本外),尤其是中国、韩国、印度和一些东南亚国家近年来乙醇胺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已成为世界乙醇胺主要进口地区,韩国仅有一家生产乙醇胺,主要是用于生产聚氨酯,1990-2000年韩国乙醇胺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其中表面活性剂和聚氨酯是最主要的消费领域,韩国的乙醇胺主要从日本和美国进口。
中国的台湾省没有乙醇胺的生产装置,乙醇胺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进口产品主要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
印度有多家乙醇胺生产装置,但是普遍规模较小,多为千吨级的装置,近年来印度乙醇胺需求增长较快,国内供不应求,主要从西欧进口。
由于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和南亚地区乙醇胺下游产品需求增长较快,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有部分企业计划在该地区投资建设新装置,如联合碳化物公司计划在马来西亚新建一套生产能力为75 kt/a的乙醇胺装置。

2.2国内市场分析

2000年我国乙醇胺消费量约为40 kt,消费比例大致为表面活性剂占31%、医药行业占21%、气体净化占11%、防冻助剂占8%、金属清洗与加工占6%、其他方面约占23%。表5为我国乙醇胺供求状况。
表5 我国乙醇胺供求状况表 kt
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58.515.40.523.419968.519.40.327.719978.024.30.232.1199812.321.40.2333.4199913.323.40.336.4200014.2260.339.9 以下具体分析我国乙醇胺在各个领域的消费现状与发展趋势。
(1) 表面活性剂
乙醇胺最大消费领域是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不仅可以直接做表面活性剂,而且可以与多种酸类合成重要的常用表面活性剂,如烷醇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酰三乙醇胺等。表面活性剂应用于洗涤剂、化工等多个领域,2000年表面活性剂领域消耗乙醇胺约12 kt,其中一乙醇胺1 kt、二乙醇胺约8.8 kt、三乙醇胺约2.2 kt。近年来我国洗涤剂发展迅速,尤其是液体洗涤剂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因此对表面活性剂需求将呈稳定较高速度增加,预计2000-2005年期间表面活性剂对乙醇胺的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6%,2005年将达到15 kt。
(2) 医药行业
以乙醇胺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基本药物,如抗感染药呋喃唑酮、吗啉双胍、酮康唑,抗寄生虫类药物四咪唑,心血管疾病用药潘生丁和重要营养强化剂牛磺酸等。这些药物现在国内多已大量生产,尤其是牛磺酸发展和出口前景看好,2000年医药行业消耗乙醇胺约8.5 kt,随着全国范围内医疗改革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医药对乙醇胺的需求将稳步增加,2000-2005年年均增长率约为5%,2005年消费乙醇胺数量将达到11 kt。
(3) 气体净化
乙醇胺在气体净化中主要用作脱硫剂,一是石油气体脱硫,二是合成气脱硫。目前国内多家石油炼制和大中型合成氨装置使用乙醇胺脱硫工艺,国外常用的高效脱硫剂,主要是二乙醇胺,据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公司统计,2000年我国石油炼厂气方面消耗乙醇胺约3.1 kt,合成气、煤气净化等消耗乙醇胺约1.0 kt。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预计2000-2005年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4%,2005年需乙醇胺为5.0 kt,其中二乙醇胺占70%左右。
(4) 合成树脂工业
乙醇胺在聚氨酯工业中可作为催化剂和交联剂,2000年乙醇胺类催化剂和交联剂年用量约4.2 kt。我国聚氨酯工业在21世纪初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将引进大规模的生产装置,因此乙醇胺在聚氨酯行业消费将出现大幅增长,预计2000-2005年年均增长率约10%,2005年消耗量约为7.0 kt。
(5) 橡胶加工
三乙醇胺是重要的橡胶加工助剂之一,在橡胶加工中多用作非炭黑补强胶料的硫化活性剂,也起到分散剂和防水剂作用,特别适应于白炭黑等延迟硫化的填料作补强剂时,三乙醇胺更是不可缺少的助剂。尽管橡胶及其助剂工业近年来发展缓慢,但是橡胶加工助剂却发展较快,而且为了适应高性能轮胎的需要,目前开始使用白炭黑部分替代炭黑做轮胎补强剂,已成为橡胶及其轮胎工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因此乙醇胺在橡胶加工业需求增长较快,2000年橡胶加工业消耗三乙醇胺约2.4 kt,2000-2005年预计年均增长率约为8%,2005年需求量将增至约3.5 kt。
(6) 纺织工业
乙醇胺在纺织工业中主要用作织物整理剂、柔软剂、乳化剂和生产荧光增白剂VBL等纺织助剂。目前乙醇胺主要用于生产荧光增白剂VBL,VBL是个传统的荧光增白剂品种,我国目前已经大量生产并有相当数量的出口,今后VBL发展不会太大,对乙醇胺的消费量没有太大变化。而其他纺织助剂将具有很高发展前景,我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合成纤维生产国,2001年底又加入世贸组织(WTO),我国纺织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因此我国纺织工业必然向高档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对织物整理剂、柔软剂等纺织助剂将会有较大需求,因此未来乙醇胺在纺织行业消费主要是织物整理助剂等方面,2000年我国纺织工业消耗乙醇胺约2.6 kt,2000-2005年预计纺织行业对乙醇胺的需求增长率约为5%,2005年将达到3.5 kt。
(7) 金属清洗
由于乙醇胺具有优良的乳化性和较小腐蚀性,因此在金属清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2000年金属清洗消耗乙醇胺约1.6 kt,其中主要是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及其衍生物。专家预言未来我国金属清洗加工将呈较快增长速度,因此预计2000-2005年金属清洗对乙醇胺的需求年均增长率4.5%,2005年将需求2.0 kt。
(8) 其他方面
乙醇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如乙撑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农药草甘磷等。
乙撑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目前国内生产能力约4.0 kt/a,但由于规模小,生产成本高,难以与国外产品竞争,因此多处于停产状态,国内需求依赖进口,进口数量约为7.0 kt/a,因此国内一直计划建设一套万吨级规模化装置,装置一旦建成将需消耗乙醇胺7.0 kt/a。
PVP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日化、涂料、纺织印染等多个领域,2000年国内需求量约1.0 kt,我国年产量约100 t,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主要依赖进口。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学品,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PVP的市场需求量将保持年均10%以上增长速度,最近国内正在建设千吨级装置,预计2005年将消耗乙醇胺1.0 kt左右。
二乙醇胺可以用于生产重要的农药草甘磷,目前我国草甘磷主要采用甘氨酸为原料,而国外有些国家则采用成本较低的二乙醇胺法,目前国内也在研究开发之中,有几套小规模装置在运行,业内人士预计2005年农药方面将消耗乙醇胺约2.0 kt。
另外水泥添加剂、兽药、航空航天、涂料等领域2005年预计消耗乙醇胺约2.5 kt。
综上所述,我国2005年国内乙醇胺的需求量将达到50~57 kt。国内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3 建议 乙醇胺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即使现有的国内所有生产能力全部开足,和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缺口,因此我国乙醇胺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对今后我国乙醇胺工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为了今后参与全球竞争,国内新建或扩建的乙醇胺装置能力应为20 kt/a以上,这样才有竞争能力。
大力开发乙醇胺的下游产品。乙醇胺许多下游产品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同时也是我们国家较为紧俏的化工产品,因此加大乙醇胺的应用开发力度,一方面满足国内精细化工的需求,另一方面促进乙醇胺工业的快速发展。
乙醇胺生产对原料有一定要求,国外乙醇胺装置基本上与原料环氧乙烷装置建设在一起。目前,我国环氧乙烷缺口很多,每年大量进口,因此我国也要在工业基础好的地区,建设规模化环氧乙烷装置,以降低原料生产成本,增加乙醇胺的装置竞争能力,规避市场风险,应对国外产品的挑战。 产品名称货品所在地单价(不含运费)起批量乙醇胺">三乙醇胺 河南郑州市二七区10.5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历城区14.00/KG200KG三乙醇胺上海上海市140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4000.00/吨1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3000.00/吨1吨三乙醇胺浙江杭州市11000.00/吨0吨三乙醇胺上海上海市宝山区12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0000.00/吨1吨三乙醇胺(厂价直销)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2.00/KG232KG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11.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90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5.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5.00/公斤232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5.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00/公斤232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11.00/kg230kg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10.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13.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10000.00/吨1吨三乙醇胺河南郑州市二七区128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2.00/公斤232公斤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98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2.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10.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00/公斤232公斤三乙醇胺天津天津市武清区98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00/公斤20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23.00/KG1000KG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80/kg232kg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80/kg200kg三乙醇胺(质优价廉)广东广州市9.8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9.00/kg200kg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00/公斤210公斤三乙醇胺(进口85%)浙江杭州市萧山区11350.00/吨1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35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3.00/KG232KG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14.60/kg200kg三乙醇胺河南郑州市二七区7.2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4.50/KG232KG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50/kg200kg
三乙醇胺09年7月17号价格行情 </tbody>

⑵ 请问氯碱的用途和今后两年价格的走势

氯碱工业属于基本化工原料工业,基本化工原料通常是指“三酸两碱”,盐酸和烧碱这两种氯碱工业的食盐电解产品就占其中的两种,再加上氯和氢可以进一步加工成许多化工产品,所以氯碱工业及其相关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诸多领域,除应用于化学工业本身外,在轻工、纺织、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和公用事业等领域也均有很大用途。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烧碱、氯气、氢气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冶金、电力、国防、军工、建材和食品加工等工业部门,耗碱和耗氯产品,已达数千种。据测算,每万吨氯碱可创造5—7亿元工业产值。发展氯碱工业,是相关产业部门的迫切愿望,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
一、 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特性和用途 氯碱工业的生产流程、主要产品和用途如下图所示: 原料盐 烧碱 用途:造纸、纺织、制铝、石化等
电 氯 用途:农药、氯产品、含氯溶剂等电 石 氢(副产品) 用途:硬化油、炼钨等
(一) 烧碱
烧碱naoh,又称苛性碱,学名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半透明状的结晶体。纯的无水氢氧化钠,潮解性极强,易溶于水,溶液呈强碱性。其水溶液由于浓度不同,可以生成含有1、2、3.5、4.5和7个水分子的水合物。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烧碱的主要用途最早从制造肥皂开始,逐渐用于造纸、纺织、印染等方面;制铝工业及60年代后石油化工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烧碱的用途。
西欧国家碱(包括纯碱和烧碱)的消费构成化学品 32% 玻璃 18% 纸及纸浆 13% 制铝 7% 肥皂及清洗剂 6% 人造丝及赛璐珞 2% 石油工业 3% 纺织品 2% 水处理 1% 其他 16%
(二)氯
氯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经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具有极强的刺激臭味,性甚毒,即使少量吸入,亦足以损害咽喉及肺脏,故战争时用作毒气之一。氯略溶于水,在阳光下,氯水性不稳定,常放出氧,具有氧化作用,广泛用来消毒和杀菌。氯为活泼元素之一,除氧、氮、稀有气体、溴、碘、碳等外,能与一切单质,及多种含氢化合物反应,故用作强氧化剂和氯化剂。
氯的用途很广,分为无机氯产品和有机氯产品两大类。
氯最早用于制造漂白粉。含有效氯高且稳定性强的漂粉精(主要组成为次氯酸钙)正逐渐发展,现在世界产量近20万吨。60年代以后,又有氯代异氰尿酸及其盐类高效漂白剂问世,目前世界产量已近8万吨。此外,水消毒用的液氯,及纺织造纸工业用的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都为常用无机氯产品之一。
氯产品的第二个大用户是有机氯农药,含氯和通过氯来合成的农药很多,如速灭威、含氯菊酯等。
聚氯乙烯:国外有机氯产品远比无机氯产品为多,其中最大的耗氯产品为聚氯乙烯(pvc),目前它是仅次于聚乙烯的世界第二大塑料制品,聚氯乙烯的用途日趋广泛,目前其软制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农用薄膜;硬质聚氯乙烯塑料多用于建筑材料,卫生设备等。美国80年代初用于建材的聚氯乙烯塑料已占总量的半数以上。聚氯乙烯能与醋酸乙烯、偏二氯乙烯、丙烯等第二单体共聚,制造塑料、涂料、纤维等用,它的透明度比聚乙烯好,可以注塑。生产聚氯乙烯塑料与同体积产品比,能量消耗仅为钢的1/3,铝的1/4。以石油为原料,生产1吨聚氯乙烯只需要石油1.9吨,而制聚乙烯要2.3吨,因而聚氯乙烯将来有可能超过聚乙烯,成为最大塑料品种。聚氯乙烯加工过程中的改性剂——氯化聚乙烯,世界年产量近10万吨,用氯7万吨。
含氯溶剂:这种产品自50年代初开始发展,代替易燃而且能耗大的石油系溶剂,发展最快的是美国。含氯溶剂主要是指三氯乙烷(ch3ccl1),又名甲基氯仿,可用于脱脂清洗衣物、印刷电路等,其毒性小于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生产每吨产品耗氯1吨左右,因此它是很好的平衡氯的产品。在中国三氯乙烷尚处于发展阶段。
丙烯系列氯的衍生产品:这一系列的主要产品为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环氧氯丙烷全世界产量在50万吨以上,是生产环氧树脂的主要原料。环氧丙烷虽不含氯,但间接消耗大量氯。
氯丁橡胶:现在全世界年产约65万吨,用来制做合成橡胶并以耐氯耐油着称。
氟氯烃:氟氯烃除用作制冷剂外,还是制聚四氟乙烯的主要原料。
副产盐酸:在生产氯产品过程中,常伴有副产盐酸,各国多用副产盐酸代替硫酸在钢铁工业中清洗钢板,日本、加拿大用盐酸清洗的比例已达75%。中国建设的宝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亦均用盐酸清洗设备。盐酸还可用来代硫酸分解磷矿石制湿法磷酸,也可制取饲料级磷酸氢钙。近年来国际上已开发成功从副产品盐酸中回收氯的技术,以缓和氯气紧张的局面。 (三) 副产氢
氢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易燃的气体。在各种液体中溶解甚微,难于液化,液态氢是无色透明液体,有超导性质。氢是最轻的物质,与氧、碳、氮分别结合成水、碳氢化合物、氨等,在空气中含量为4-47%(体积)时,即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氯碱工业副产品氢也是对国民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原料。除用于合成hcl制盐酸和pvc外,另一大用途是植物油加氢生产硬化油。还用于炼钨、生产多晶硅等金属氧化物还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加氢等。

国内氯碱市场行情如下:

烧碱市场供应短缺。东北地区30%隔膜碱出厂价格为500~540元(吨价,下同),32%离子膜碱出厂价600~630元;西北地区96%片碱出厂价2250~2300元,32%离子膜碱出厂价530~650元;华北地区30%隔膜碱出厂价630~660元,32%离子膜碱出厂价680~760元;华东地区30%隔膜碱出厂价680~740元,32%离子膜碱出厂价730~780元;华南地区30%隔膜碱出厂价630~680元,32%离子膜碱出厂价660~740元;华中地区30%隔膜碱出厂价580~620元,32%离子膜碱出厂价640~680元;西南地区30%隔膜碱出厂价520~580元,32%离子膜碱出厂价580~620元。

纯碱市场价格继续上涨。上周末国内轻质碱主流出厂价为:华东地区1400~1430元,华南地区1450~1480元,华北地区1420~1450元,东北地区1450~1480元,西南地区1380~1420元,华中地区1350~1400元,西北地区1080~1100元。国内重质碱主流出厂价为:华东地区1430~1470元,华南地区1520~1580元,华北地区1480~1520元,东北地区1510~1560元,西南地区1500~1550元,华中地区1400~1450元,西北地区1180~1200元。

液氯市场价格震荡。出厂价,西北地区为1500元左右,河北地区1500~1550元,河南地区1450~1580元,山东地区1500~1600元,东北地区1400~1600元,西北地区1300~1500元。

盐酸市场整体平淡。东北地区合成酸价格为630~700元,副产酸价格为530~580元;陕北地区平均出厂价400~500元;宁夏地区出厂价400~500元;山东地区合成酸平均出厂价格为500~550元。

电石市场稳中下行。其中,西南地区价格为2450~2600元,西北地区为1950~2200元,华中地区为2400~2550元,华南地区为2650~2750元,华东地区为2500~2750元,华北地区为2350~2550元,东北地区为2600~2700元。

氯化石蜡市场总体稳定。其中,常德恒通石化氯化石蜡-52净水出厂价为7300元,氯化石蜡-42出厂价为5600元;厦鹭电化氯化石蜡净水出厂价为7000~7100元;宁波众利氯化石蜡出厂价7100元;偃师信应化工氯化石蜡-52一级品出厂价为6800元,优级品出厂价为7100元;

ADC发泡剂价格稳中下调。广东江门ADC发泡剂当地出厂价为13300元,外销市场FOB价为1580美元;江西电化ADC发泡剂内销的主流价格为13500元,外销的FOB价为1580美元;福建ADC发泡剂当地主流成交价13100元,超细粉成交价13700元,外销FOB价格维持在1500美元;宁夏ADC发泡剂对外报价为12800元,外销东南亚FOB价格为1500美元。

氯碱市场行情分析

2004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需求转强,加上欧美许多生产商不堪成本重负关闭了生产装置,世界氯碱市场由供应过剩转为供应紧张,产品价格上涨、利润全面恢复。但由于前几年氯碱产业盈利不佳挫伤了生产商的投资积极性,北美和西欧在增加新产能方面投入不足,预计今后几年世界氯碱市场供应将持续保持紧张状态。

据了解,2005年世界氯碱总产能约6100万吨、烧碱产量约5450万吨、氯气产量约4950万吨,氯及烧碱销售收入约160亿美元。世界氯碱生产集中度比较高,目前共有500多家氯碱企业,其中近半数在亚洲,但其规模普遍较小。除亚洲外世界氯碱生产主要集中于若干大型跨国公司,其中11家最大氯碱企业烧碱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37.4%。陶氏化学、OccidentalChemicals、PPGIns鄄tries、奥林和台塑5家公司的烧碱产能占美国总产能的79%,苏威、IneosChlor和拜耳等10家公司的烧碱产能占西欧总产能的77%。

今后一段时期,随着市场需求增速放慢和老装置淘汰,欧、美、日等发达地区氯碱产业发展方向将是总产能下降,但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目前世界烧碱生产工艺主要有离子膜法、隔膜法及水银法,另有少量苛化法。离子膜法能耗低,产品纯度高,污染小,操作成本低,是新建烧碱装置的首选。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世界范围内一批新建氯碱装置陆续投产,氯碱产品价格可能将从峰值转入下降周期。由于亚洲对氯产品和烧碱需求非常旺盛,大部分新建装置分布在亚洲,其中中国将占最大份额,中东地区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也有一些新项目。氯碱生产过程中会同时按比例产出烧碱和氯气,但市场对烧碱和氯气的需求却不一定符合这一比例,因此烧碱和氯气的平衡将始终是世界氯碱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课题。

2005年世界氯气需求量为4975万吨,主要用途是通过二氯乙烷和氯乙烯单体生产PVC,约占氯气消费量的34%;20%用于生产有机物;6%用于水处理化学品;6%用于氯化中间体;4%用于造纸;2%用于无机物。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氯气产品链下游四大主要领域PVC、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和光气系列(聚碳酸酯、MDI、TDI等),其市场需求均将保持稳定增长,世界范围内对氯的需求将年均增长3%左右。同期预计世界市场对烧碱的需求增速为年均2%左右,因此烧碱市场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过剩。不过如果能更为有效地利用氯,可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氯碱不平衡问题。趋势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氯碱产品市场早已成熟,产能增长缓慢、利润水平降低,技术和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美国、日本的大型氯碱企业纷纷实施重组、兼并、收购,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实施低成本战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重视可持续发展,实施从“末端处理”向“预防污染”转变的战略,水银法和隔膜法工艺装置将逐步被淘汰。

另外由于氯碱产业附加值较低,在能源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将主要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上下游一体化以及精细化等手段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氯碱与石油化工的结合将成为产业发展方向。生产和进出口格局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烧碱生产和进出口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产能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东北亚、东南亚和中东,而北美和西欧等传统烧碱输出地区的产量和比重将有所下降,成为烧碱净进口地区。中东拥有丰富而廉价的石油资源,在出口过剩烧碱方面有很强的实力;东北亚(中国、韩国等)烧碱产量增长很快,具有较强的烧碱出口潜力。澳大利亚、牙买加和苏里南等世界铝生产大国仍将是烧碱的主要进口国,年进口量在140万吨左右。

在技术发展方向上,世界氯碱技术发展总体方向是规模大型化,节能降耗技术将成发展重点。新建和扩建氯碱产能90%以上将采用离子膜法工艺,离子膜烧碱生产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是高性能离子膜和电解槽技术的改进和应用。离子膜主要是发展低电耗膜、高电流密度下使用的离子膜和高浓度烧碱用膜;电解槽主要是发展常极距、小极距向零极距,降低槽电压和膜-电极一体化技术。PVC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探索采用价格便宜的乙烷作原料,用直接氧氯化法生产出低成本的氯乙烯单体;改造平衡氧氯化工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解决聚合体系的稳定性及防粘釜问题;改进悬浮聚氯乙烯树脂的粒径分布以及开发使用性能更好的专用树脂,如开发透明度更好的抗冲击氯化氯乙烯-丙烯酸酯接枝共聚树脂,研制更易于加工的聚氯乙烯薄膜专用树脂,改进丙烯酸酯改性的聚氯乙烯型材专用树脂的生产方法等;在聚氯乙烯树脂加工应用方面,通过共聚和共混改性生产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聚氯乙烯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

⑶ 中国十大名牌复合肥有哪些

中国十大名牌复合肥有:

1. 洋丰复合肥

生产优质低廉,科学配方,在中国的销售范围很大,已成为我国的化肥企业的领头羊。新洋丰已形成了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覆盖了基础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以及国内品类较为齐全的产品线。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洋丰复合肥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江苏阿波罗复合肥有限公司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山东金正大复合肥料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撒可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复合肥分公司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瓮福集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