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中国工业产品消耗多少资源
扩展阅读
零资源如何找渠道 2024-11-25 12:49:15
钻石星辰拳怎么读 2024-11-25 12:37:56

中国工业产品消耗多少资源

发布时间: 2024-08-16 10:18:05

A. 关于中国资源问题的论述

从我国自身的能源矿产资源来看,煤炭资源基本上能自给自足,石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而起步相对较晚的天然气资源则给我国能源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能源问题:煤炭、石油与天然气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消费总量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9.7亿吨标准煤,较之上年大幅度增长,增幅为15.2%,其中煤炭消费量18.7亿吨,增长14.4%;原油2.9亿吨,增长16.8%;天然气415亿立方米,增长18.5%。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尚不及美国的10%。但如果按照如此快速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去,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将会愈发清晰:能源问题将会严重遏制我国的经济发展。
煤炭资源:能源老大地位不容置疑
煤炭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第一大能源,不论是在能源的生产还是消费领域,煤炭始终占据70%以上的比重。根据有关权威部门论证,最近几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构成中的比重为65%左右,即使是到了本世纪中叶,这一比例仍旧会达到50%以上。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煤炭都是我们经济发展所依靠的基础能源,煤炭工业会越来越显现出无以替代的战略地位。
我国煤炭产量受总体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影响颇大。在上世纪末的几年里,我国煤炭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经营秩序混乱,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行业整体亏损,这使得1999年底,全国累积关闭矿井3.1万多处,压产2.53亿吨,当年我国煤炭产量降至10.5亿吨,煤炭工业一度陷入困境。而自2003年以来,我国煤炭经济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可喜局面,2003年至2004年,我国煤炭产量分别达到16.7亿吨和19.56亿吨。
煤炭的重要性也是由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的天然储量所决定的。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是煤炭资源丰富,而石油、天然气相对贫乏。最新资料表明,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储采比(现在发现的储量与目前年产量相比)为93,占化石能源的90%以上。按同等发热量计算,相当于目前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总和的17倍,足可见煤炭资源在我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煤炭还具有煤类齐全,品质优良的特点。煤炭种类从褐煤到无烟煤均有分布,其中褐煤占保有储量的12.69%;低变质烟煤占保有储量的42.46%,是燃料、动力用煤和生产煤气的优质原料。煤质总体上讲较为优良,特低硫煤和低硫煤占总量的半数以上,且煤炭储量中以中高热值和高热值煤为主,低热值和中低热值煤则很少。
但是,我国煤炭资源的地域分布却极其不均衡。在昆仑-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探明保有煤炭储量占全国煤炭储量的90%以上,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云南、安徽六省(区)储量占储量总数的77.6%,而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粤等14个东南沿海城市的储量,仅占全国煤炭保有资源量的5%左右。从而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这恰与我国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煤炭基地远离煤炭消费市场,促使我国形成了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煤炭消费格局。
长期以来,我国较低的煤炭价格水平,使煤炭行业一直处于微利和亏损的边缘,其中自建国以来有25年全行业亏损。据统计,1985年-2003年,仅补贴煤矿亏损一项中央财政就动用了512亿元资金,使得国家负担沉重。较低的煤炭价格,也导致煤炭行业竞争力下降,煤炭企业很难积累起建设及开采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家的财政补贴,企业缺少了应有的活力。
国家曾实行的低煤价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用煤企业节约了成本,使企业在能源成本上降到最低,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企业不节约使用煤炭资源的态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煤炭利用率很低,浪费情况十分惊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电力、冶金、建材、化工四大主要耗煤工业对煤炭的旺盛需求(2004年四大工业耗煤量分别占我国煤炭产量的32.2%、10.1%、9.2%和4.6%),有力拉动了我国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2001年,我国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综合售价为150.59元/吨,以后几年持续上涨,到去年为止,售价已经达到206.54元/吨,上涨37%以上。
煤炭价格的上涨无疑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多好处。煤炭价格回归于煤炭资源的本身价值,对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激活煤炭企业经营活力使企业走入良性发展轨道、改善煤矿安全条件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都十分有利。
由于煤炭资源内需的增加和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加剧,我国煤炭净出口量今年会有所减少,但价格随着国际煤炭价格的上涨而有所上扬。我国煤炭出口量占煤炭生产总量的5%左右,主要出口市场有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印度、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
虽然我国煤炭行业这几年总体形势看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煤炭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某些条件的制约。首先,我国煤矿高沼气井和瓦斯突出矿井很多,而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这类矿井的比例还可能进一步加大。还有矿井高水压、高地温、高地压的问题也日渐增多,这些都会给我国矿井带来安全隐患。此外,煤炭的开采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却也与煤炭资源的西多东少、北丰南贫形成反向分布的格局,所以中西部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的将面临水资源缺乏的严峻问题,且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中西部矿区的缺水问题将日趋严重。
石油资源:国内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
2002年,我国原油消费量达到2.457亿吨,排名一跃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4年消费量更是接近3亿吨。建国以来,我们的石油工业曾有着让人自豪的光荣历史,经过石油工人的不懈努力,我们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如今,经济的发展又使我们遇到了十分迫切的问题,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以及对国际石油供应的担心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如何能够保证石油的供给则需要我们加以特别的关注。
我国自己的石油生产这几年增长缓慢。资料显示,自95年以来,我国国内石油生产年均增长仅为1.7%左右,而与此同时,石油的需求年均增长则达6%。可见,我国石油产量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石油需求的增长要求,石油供给的缺口很大。
目前,我国的石油生产呈现东部油田减产、西部油田发展缓慢、海洋石油产量不高的总体状况。以2004年上半年为例,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原油产量下降了3.5个百分点,作为第三大油田的辽河油田也减产2.5%,而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虽在增产,但也仅仅增产了0.2%,东部油田的稳产越来越难。同时,海洋和西部的部分油田产量也有所下滑,致使去年上半年我国原油产量增幅下降。近年来,我国石油新建的生产能力难以弥补老油田的产量递减,“挖潜增效”早已成为老油田的生产口号。
据《中国油气矿源勘查前景展望》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下半年,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为150亿吨左右,仅占世界最终可采石油资源的4.8%,人均拥有石油可采资源总量和人均产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
而且我国石油资源的赋存条件较差。陆上约有36%的石油资源分布在高原、黄土塬、沙漠、山地、沼泽和滩海等非常恶劣的环境中,还有56%的石油资源量埋藏在2000~3500米之间,此外西部石油资源埋深则以大于3500米 的为主。就油质来说,我国陆上石油资源的16%以上都是非常规的重稠油,海上石油中的重稠油比例也很大。而待探明的可采资源量中大都是埋深更大且质量更差的难以动用的石油资源。所以石油的赋存特点就决定了我国大部分石油的勘探开采成本普遍较高,优势并不明显。
目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从2003年的36%上升到了2004年的44%。这个数字在2001年和2002年分别是25%和28%,增长速度很快。2004年进口石油已达到1亿吨以上,而在1999年仅为4000万吨。所以国际上石油价格的上涨给我国带来的冲击很大,目前我国日需石油约630万桶,其中有200多万桶依赖于国际市场。也就是说,如果石油价格维持在50美元/桶左右的高位,那么相比于两年前的35美元/桶价格来说,我国每天要多付出大概3000万美元。
较多的依赖进口使我国石油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因为我国进口的石油有一半左右来自中东,而美国通过控股或参股的方式对这些地区加以控制,有时甚至不惜动用武力以达到控制中国油气供应的中亚源头的目的。此外,我国进口石油的海上运输同样受制于人,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公司的油运业务大部分是由外国航运公司所承运,因此一旦遇到不可抗拒的风险,我国石油能源的供给将会变得非常被动。

B. 中国有多少的钢铁储备每年消耗多少

“十五”期间我国的钢产量先后突破了2亿吨和3亿吨大关,年消耗废钢达5000—6000万吨。这期间我国的废钢铁资源紧缺,每年缺口1000万吨左右靠进口解决。根据2004、2005年的钢铁市场情况和废钢消耗的市场价格分析,我们对“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的废钢资源及消耗情况进行了预测,预计2006——2007年废钢资源仍然紧缺,2008年起废钢资源紧缺状况可望逐年好转。

2004年我国粗钢产量达2.72亿吨,全国炼钢消耗废钢5430万吨,炼钢废钢消耗量比2003年增加了610万吨,吨钢耗废钢量199公斤,比2003年下降了17公斤。

2004年我国废钢铁资源总量6178万吨。其中:钢铁企业内部回收废钢铁1700万吨,比上年增加170万吨,社会采购废钢3300万吨,与上年持平,进口废钢1023万吨比上年多进口94万吨,是进口废钢最多的一年。

2005年,预计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3.3亿吨以上,全国炼钢耗废钢约为6100万吨,比2004年增加670万吨,吨钢耗废钢185公斤,比上年又下降了15 公斤。2005年我国废钢资源总量约为6800万吨,其中,钢铁企业回收废钢1890万吨,社会回收废钢3800万吨,进口废钢约1100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190万吨、500万吨和77万吨。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钢铁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需要资源和能源的保障。面临我国富矿少、贫矿多、每年有超过50%的铁矿石须进口的现状,发展我国的废钢产业,多回收废钢,多进口废钢铁,钢铁企业多用废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率,节能降耗的重大措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也是近三十年才壮大起来,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急需调整。炼钢生产中,转炉钢比例占85%,电炉钢比例占15%,吨钢耗费废钢量200公斤左右,对废钢需求量很大,废钢资源的社会积蓄量、废钢的年产生量、废钢市场的价格走势等是我们十分关心并需要很好研究的重大课题。以下这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各位代表研究和思考。

一、1996—2005年我国废钢铁消耗情况

1996—2005年是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的十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变的十年,是各种钢铁产品供给不足到自给有余的十年。十年来,我国的钢铁产量连续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钢产自中国,中国钢铁市场的繁荣带动了世界钢铁市场繁荣,中国钢铁市场的稳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后,用了七年的时间,在2003年迈过了2亿吨的台阶。今年,我国钢、铁、材的产量突破3亿吨,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

十年来,我国累计产粗钢173578万吨,炼钢耗废钢37650万吨,平均废钢单耗217公斤/吨钢,,也就是说有22%的钢产量是由废钢炼成的。十年来,企业内部回收废钢15309万吨,占废钢消耗量的40%以上。社会采购废钢21823万吨,进口废钢6110万吨,废钢资源总量43760万吨。

在“九五”计划期间,钢产量以3—7%的年增长率增加,进入“十五”计划后,钢产量以年均增长20%的速度超常发展,使废钢资源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得不靠多进口废钢来保证国内废钢资源的供需平衡。“九五”期间进口废钢1294万吨,“十五”期间,预计进口废钢量将达到4816万吨,是“九五”期间进口废钢量的3.72倍,其价格也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废钢进口国之一(见表一)。
“十五”期间我国的钢产量先后突破了2亿吨和3亿吨大关,年消耗废钢达5000—6000万吨。这期间我国的废钢铁资源紧缺,每年缺口1000万吨左右靠进口解决。根据2004、2005年的钢铁市场情况和废钢消耗的市场价格分析,我们对“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的废钢资源及消耗情况进行了预测,预计2006——2007年废钢资源仍然紧缺,2008年起废钢资源紧缺状况可望逐年好转。

2004年我国粗钢产量达2.72亿吨,全国炼钢消耗废钢5430万吨,炼钢废钢消耗量比2003年增加了610万吨,吨钢耗废钢量199公斤,比2003年下降了17公斤。

2004年我国废钢铁资源总量6178万吨。其中:钢铁企业内部回收废钢铁1700万吨,比上年增加170万吨,社会采购废钢3300万吨,与上年持平,进口废钢1023万吨比上年多进口94万吨,是进口废钢最多的一年。

2005年,预计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3.3亿吨以上,全国炼钢耗废钢约为6100万吨,比2004年增加670万吨,吨钢耗废钢185公斤,比上年又下降了15 公斤。2005年我国废钢资源总量约为6800万吨,其中,钢铁企业回收废钢1890万吨,社会回收废钢3800万吨,进口废钢约1100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190万吨、500万吨和77万吨。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钢铁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需要资源和能源的保障。面临我国富矿少、贫矿多、每年有超过50%的铁矿石须进口的现状,发展我国的废钢产业,多回收废钢,多进口废钢铁,钢铁企业多用废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率,节能降耗的重大措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也是近三十年才壮大起来,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急需调整。炼钢生产中,转炉钢比例占85%,电炉钢比例占15%,吨钢耗费废钢量200公斤左右,对废钢需求量很大,废钢资源的社会积蓄量、废钢的年产生量、废钢市场的价格走势等是我们十分关心并需要很好研究的重大课题。以下这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各位代表研究和思考。

一、1996—2005年我国废钢铁消耗情况

1996—2005年是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的十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变的十年,是各种钢铁产品供给不足到自给有余的十年。十年来,我国的钢铁产量连续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钢产自中国,中国钢铁市场的繁荣带动了世界钢铁市场繁荣,中国钢铁市场的稳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后,用了七年的时间,在2003年迈过了2亿吨的台阶。今年,我国钢、铁、材的产量突破3亿吨,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

十年来,我国累计产粗钢173578万吨,炼钢耗废钢37650万吨,平均废钢单耗217公斤/吨钢,,也就是说有22%的钢产量是由废钢炼成的。十年来,企业内部回收废钢15309万吨,占废钢消耗量的40%以上。社会采购废钢21823万吨,进口废钢6110万吨,废钢资源总量43760万吨。

在“九五”计划期间,钢产量以3—7%的年增长率增加,进入“十五”计划后,钢产量以年均增长20%的速度超常发展,使废钢资源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得不靠多进口废钢来保证国内废钢资源的供需平衡。“九五”期间进口废钢1294万吨,“十五”期间,预计进口废钢量将达到4816万吨,是“九五”期间进口废钢量的3.72倍,其价格也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废钢进口国之一(见表一)。
2001—2005年,由于钢产量以20%以上的增长率增加,加上我国的废钢积蓄量不高,废钢的产出率不高,五年共进口废钢4800多万吨。2006—2010,我国钢铁工业的产量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废钢的社会积蓄量增多,废钢资源量逐渐丰富,预计“十一五”末期,我国的废钢资源紧缺的状况可以改善。

有人认为,我国到2007年废钢即可以自给,也有人认为要到2014年。

废钢的需求量取决于转炉钢和电炉钢的比例,“十五”期间,电炉钢的比例逐年下降,吨钢耗废钢水平逐年减少,按2005年的耗废钢水平185公斤/吨,测算,电炉钢的比例只有13%。

如果“十一五”期间,我国吨钢耗废钢达到200公斤/吨,2006年将是我国进口废钢的高峰期,需进口1200—1400万吨的废钢以补国内的资源不足。2001—2010年我国废钢积蓄量及废钢需求预测情况见表-4。

关于2006—2010年,废钢积蓄量及废钢需求预测的说明:

1. 钢产量:假定钢产量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主,“十一五”期间,钢产量控制在3.3—3.6亿吨之间。

2. 通常废钢积蓄量是以前8—30年消耗钢材量来测算,2005年我国废钢积蓄量13亿吨,2006年为14亿吨。

3. 废钢产出量指23年废钢积蓄量的年平均值。

4. 废钢产出率= 废钢社会采购量 / 废钢产出量

世界废钢产出率平均水平在80%以上,很多国家达90%。我国废钢产出率“十五”期间仅46—67%,且不稳定。“十一五”期间按67%测算废钢的产出,废钢产出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多产出废钢60—80万吨。如果“十一五”期间,我国废钢产出率能增加10个百分点,则每年可多产废钢700万吨左右。

5. “十一五”期间,钢铁工业自产废钢按钢产量的6%测算,十五期间企业自产废钢占钢产量的比率由8.8%下降到5.7%,企业加强管理,抓好渣钢的回收利用,企业内部回收的目标是可以完成的。

四、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为行业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自成立以来,在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自律方面;在沟通政府和企业关系方面;在稳定废钢市场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在废钢供需体制改革,组建废钢加工配送中心;在冶金渣的开发利用、废钢贸易、废钢设备的研究制造方面;在进口废钢市场清理整顿、规范化管理方面;在推动废钢行业技术进步,贯彻废钢新国家标准方面;在废钢铁统计信息工作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满足了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对废钢的需要。

协会的工作及服务归根到底是信息服务。为会员和企业提供政策、工艺、技术、废钢加工设备、废钢市场价格、废钢市场形势分析是我们主要的职责。为了作好信息服务工作,三届理事会期间,秘书处根据理事会的决定重组了协会信息部,改组了废钢铁杂志编辑部,信息部由废钢铁统计、《中国废钢铁杂志》、《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三部分组成,协会信息部也是杂志和网站的编辑部。

1. 废钢铁统计信息工作

二年来,召开了两次废钢铁统计信息工作年会,及时总结了废钢铁统计工作,表彰了54名优秀的统计员、废钢铁信息员,组织了废钢铁网上录入汇总统计软件培训,大多数企业通过网络传送废钢铁统计数据,废钢铁统计信息化、自动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组建了废钢铁价格信息网,编辑发行了《废钢铁价格周报》及月报,废钢铁价格周评和月评。在统计员、信息员和所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已发出废钢铁价格信息周报64期。我们的废钢铁统计资料反映了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的废钢铁收、支、存状况;发布的废钢铁价格信息周报及月报,反映了全国各地废钢铁含税进厂价格及其市场价格走势,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废钢铁市场行情,避免了一些网站对废钢铁市场不负责任地炒作。我们的信息通过电子信箱、传真、《中国废钢铁》杂志和《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及时地反馈给会员单位,为大家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2.《中国废钢铁》杂志

2004年,协会信息部开始负责 《中国废钢铁》杂志的编辑工作。出版发行正刊四期、增刊两期,并完成了杂志在北京的发行注册更名工作。

2005年,《废钢铁》杂志正式更名为《中国废钢铁》,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发行量不断扩大。内容重点放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标准;登载行规行约,协会决议和文件;推荐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发表管理、技术论文和废钢铁统计数据,废钢市场研究,成为具有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专业性科技读物。

3.《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http://www.chinascrap.org.cn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自2004年5月底开通以来,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完善更新栏目,及时上传和废钢铁相关的信息,为会员提供迅捷的信息服务。网站的主要栏目有:行业资讯(国内信息、国外信息),市场信息(价格快报、价格总汇、国内、国际市场综述),政策法规,环保动态,协会介绍,行规行约,废钢标准(国内废钢标准、国际废钢标准),交易市场,科技园地、数据库,电子杂志等栏目。行业信息、市场信息等主要栏目信息每天更新,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注册用户达5700多名,文章阅读达39万人次。在行业协会自办的网站中,是点击率较高的网站之一。

各位代表,协会的工作离不开会员单位的支持,《中国废钢铁》杂志和《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是协会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协会是非营利性组织,杂志和网站目前仅仅是在维持成本下运行。

希望会员单位、与会的各位领导伸出你有力的手,支持协会的工作。像武钢、鞍钢、太钢一样,做到会员单位的领导、每一个科室、班组能订阅一份《中国废钢铁》杂志,所有的会员单位都能成为我们网站的甲级会员。把《中国废钢铁》杂志和《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网站》作为从事废钢铁应用、废钢贸易、设备制造的良师益友和展示自身形象的平台。我们将进一步作好信息服务工作,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用实际行动报答会员单位的厚爱!

结束语

“十五”期间,废钢铁资源十分紧张,我们紧紧抓住国内、外两个市场,较好地满足了钢铁工业高速发展对废钢资源的需要。其间废钢铁价格几经波动,目前已稳定在比较合理的价格水平。

“十一五”期间,虽然废钢社会资源偏紧的状况并没有根本地改变。我国钢产量连续十年居世界第一位,但废钢消耗远赶不上世界第一的水平。美国钢产量不足1亿吨,但年消耗废钢7000万吨以上,我国要成为钢铁强国,废钢产业任重而道远。

C. 中国的中小企业的能耗和节能标准是多少

一、前言 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确定2010年中国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总体要求。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每单位万元 GDP能耗由2005年的1. 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 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市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此项政策预期将对中国的化工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节能严峻挑战 目前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着节能严峻挑战。主要原因:一是能源供应日趋紧张,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能源消费量大,产品能耗高,能源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很大的比重。 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既是能源、原材料工业,也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属消费能源大户。2005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能源消费36,072万吨标准煤,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6.2%,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22.8%。能源费用在化工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高能耗产品的能耗费用占60%-70%,一般产品能耗费用占20%-30%,其中氮肥、纯碱、烧碱、电石和黄磷等重大耗能产业的能耗约占化工行业总能耗的60%。此外,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及固体废物产生量在中国工业行业中都排在前五名之内。石油和化学工业节能与减少能耗可谓任重道远,因此,中国化工业面对中央节能减排政策的实行,将受到严重冲击,节能及产业结构调整是必行的方向。三、节能减排政策对染料、PVC两个子行业影响大(一)节能减排对染料行业的影响 中国限制废水排放量,小厂被迫限产或停产,导致染料等化学品供给减少,染料供应持续紧张。年初以来染料产量呈下滑趋势,其中废水排放量较多的分散染料产量下滑约30%,排放量较少的活性染料成长较快,产品结构已呈现有所调整现象。(二)节能减排对PVC行业的影响 1. PVC的生产分为乙烯法和电石法。乙烯法应用广泛,具有生产装置规模大、污染易控制、能耗低的优点,但由于与油价相连结,因此生产成本往往较高。近期原油价格持续高涨,使乙烯法使用的原材料VCM和EDC价格高居不下,这对于中国国内大部分依靠进口的乙烯法厂家来说无疑雪上加霜。相较之下,电石法生产 PVC更易于降低成本。中国煤炭、原盐资源丰富,电石法PVC以此为原材料,产能近几年得到快速扩张。但由于受到中国环保整治以及电价上调等影响,电石价格今年出现大幅上调,加重了电石法PVC成本压力。尽管如此,未来电石法仍将在中国PVC生产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目前中国国内PVC产能的70%都是由电石法制造。 2.中国节能减排限制电石产能,抑制开工率。中国电石行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包括:■关闭和淘汰1万吨/年以下电石炉及开放式电石炉及排放不达标准的电石炉。 ■严格控制新电石项目,使其三年内达到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加强排放控制和污染治理,电石生产企业各项污染物排放要达到环保要求。■强化核准管理,发展大型、现代化的电石生产装置,调整行业结构,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 3.由于资源价格与电石价格上涨,进而推动成本上升,支撑PVC价格上移。电石涨价原因有二:高能耗行业差别电价提高电力成本;关闭电石小产能使得电石产量下降,供给紧缩。由于预期煤、焦炭、电力价格仍将上涨,成本仍将上升;而中国仍将持续整顿电石产能,电石供应仍可能偏紧;预计电石价格仍将上涨,推动 PVC价格上涨。四、化工产业面对节能减排政策宜采取之措施 中国“十一五”规划要求,到“十一五”期末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首次对节能提出了限制性目标。节约能源必须多管齐下,多方努力,从石油和化学行业出发,透过以下步骤采取有效措施:(一)加强技术创新:要做好节能减排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是节能减排的主要支撑和重要措施。化工行业依靠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的成功事例很多,例如:磷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磷石膏原来就是一种废弃物,厂商只能长期、大量堆置,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特别是对地下水污染严重。中国鲁北化工集团等单位,透过技术的进步,将这种废弃物转废为宝,作为生产硫酸和水泥的原料。此后企业生产磷肥时,环境污染减少了,完全实现了综合利用,此即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二)提升化工环保设备性能:随着中国推行排污总量控制、加严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实施清洁生产等,化工环保设备的性能和技术也需要进化,并借由科技的进步,为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质量上的缺陷、材料性能和质量的不适应,以及少数产品适用性不佳等,是影响化工环保设备质量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加以改进。同时,提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和重大技术装备的水平、开创关键技术来发展领域缺乏的技术装备及高效低成本的环保机械产品,是当前和未来提高产品满足度的重要课题。五、节能减排政策对台商发展的影响 根据经济部最新研究,由于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已感受到国际减排压力,这将使饱受宏观调控,承受生产成本压力的台商,再遭冲击。中国政府执行节能减排政策,严厉取缔整顿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只要被认定不符合环保要求,将被迫关厂或迁厂。面对大陆这一波环保风暴,传统台商产业恐难逃被整顿命运,中国台商将遭受三大冲击:一为建厂成本提高或建厂计画受阻,二为高耗能等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率取消,三为环保成本上升。 由于大陆为避免工业污染环境,正重点锁定化工、五金、电镀、纺织染整等业者,实施严格的环保法律或检查,也使得涉及这些高污染台资企业,包括江苏、浙江、广东等企业,将被迫集中设厂,不仅面临新一波迁徙冲击,更可能因迁徒造成停工损失。作者:萧锦惠 石化高分子(本文摘自ITIS产业信息服务网2007/11/16)参考资料: 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