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冷链配送成农产品损耗多少
扩展阅读
成本高的生意怎么样 2024-11-24 06:17:46
石油醚接触多了会怎么样 2024-11-24 06:09:20
汽车工具箱怎么调节方向 2024-11-24 06:03:36

冷链配送成农产品损耗多少

发布时间: 2024-11-24 04:39:25

Ⅰ 冷链物流和电商物流哪个好

冷链物流是指商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一直处于产品规定的最佳低温环境,直至消费前,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系统工程。冷链物流的对象产品包括农产品、禽肉、水产品、花卉、加工食品、冷冻或速冻食品、冰淇淋和蛋奶制品、快餐原料、酒精饮料等一般产品,以及药品(疫苗、血液)、化学品等特殊产品。在冷链物流的下游需求中,食品冷链占比约九成,其中食品主要分为农产品、家禽和乳制品。数据显示,食品冷链占冷链物流总重量的近90%,是冷链物流最重要的应用。医药冷链物流范畴包括疫苗、注射剂、酊剂、口服药品、外用药品、血液制品等需要在低温储存运输的药品的流通,监管严格,门槛高,与食品冷链有很大的区别。
水果蔬菜类农产品需求量最高,根据六大类食品年产量统计,2019年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约为2.33亿吨,较2018年增加4439万吨,增长23.52%。其中,水果冷链物流总需求5480.17万吨,蔬菜冷链物流6489.23万吨,肉类冷链物流4577.68万吨,水产品冷链物流3823.32万吨,乳制品冷链物流1658.83万吨,冷冻食品冷链物流1279.42万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京津冀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合作步伐加快。生鲜电商带动的国内农产品、冷链食品的产地、加工地和消费市场重塑,冷链需求正在快速增加。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2019年全国冷库总量约6053万吨,新增库容814.5万吨,同比增长15.6%。
生鲜电商是冷链物流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生鲜品具有市场规模大、需求刚性且高频的特点。生鲜品经营难度高,电商渗透率较低,上游生产分散,中游冷链配送渗透率低、流通层级多,区域属性强,导致“两高一低”特点,即高加价率、高损耗率、低毛利率。生鲜品类电商渗透率低,2019年生鲜电商渗透率只有5.8%,2020年疫情催化下也仅仅达到9.1%。生鲜电商可分为小时达、次日达和传统电商,主要生鲜电商业态包括小时达电商、社区团购和网超次日达以及次日以上达的传统电商。其中小时达到家电商和社区团购生鲜品类占比40%以上,对冷链需求大。疫情推动生鲜线上化,生鲜电商较传统渠道有一定优势,以前置仓为代表的高线城市小时达生鲜电商较传统大卖场更快更便捷,以社区团购为代表的低线城市生鲜电商较传统渠道价格更便宜,这些优势预计将推动生鲜电商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Ⅱ 现在的冷链运输存在什么问题

就中国而言,相比发达国家的冷链运输产业,有6点问题亟待解决。

一、基础设施落后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冷藏运输方面。目前我国冷链运输车大部分采用国际海运报废或即将淘汰的海运冷藏集装箱跑长途,现代化的冷冻冷藏车严重不足。制冷技术和工艺落后,缺乏规范式的保鲜冷链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冷藏运输率(即易腐货物采用冷藏运输所占的比例)约 10%~20%,而欧、美、日等发
达国家均达到 80%~90%。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 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 50%。我国每年的冷藏物流损失超过 750
亿元人民币。不过对于基础设施的研发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开展中,据悉,CIDI希迪智驾研发了一款智慧多功能冷藏车“智鲜仓”,通过多功能保鲜技术应用(负压控制技术、气体调节技术、乙烯控制技术以及内流场分析技术),实现生鲜果蔬运输的几乎为零损耗,箱体内货物温差控制在±1°,还能由托运方全程监控箱内各项数据(避免一些司机为了节油大部分时间关闭冷气,造成货物损腐)。第二,冷库方面。在冷链物流的冷库设备环节,
我国目前冷库总容量 700 多万m³,但冷库的结构并不合理,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式冷库,轻视产地加工冷库建设;重视大型冷库,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

二、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体系

目前,我国的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我
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
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我国大约 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下运销的。冷冻食品产销冷链虽然稍好,但部分产品在流入集贸市场拆散零卖时,冷链存在中断现象,并非“全程冷链”。

三、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

目前,易腐食品的生产企业或经销商的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共存,但两者的总物流量比例是前者约占 80%,第三方物流约占 20%。例如我国知名的双汇、三全等食品巨头,大多靠自己的冷链物
流来完成服务。冷链物流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冷链物流的在途质量及准确性和及时性,造成冷链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损耗率很高。很少有冷链物流企业能保证对整个供应链环节的温度控制,使得多数生产厂家不愿也无法放心地将冷藏物流业务外包,只能是自行经营,
即使外包,也是区域性部分配送和短途冷藏运送,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第三方冷藏物流的发展。

四、冷链物流标准化缺失

建立与物流业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已进入物流市场和即将进入物流市场的企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确保物流业稳步发展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国家在冷链物流上尚无一个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标准可供参考与执行,以致冷冻食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细化的系统性的技术标准,如冷链能损耗与效率标准、冷链最佳作业操作标准、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冷库环境温度与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
冷链物流行业管理要求与规范、冷链运输行业技术标准与设备标准、冷链运输行业运营流程、功能模组标准化等都尚未见出台,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五、冷藏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的冷藏保温技术有待发展,有效的温度控制设施投入有限,训练有素的冷藏物流供应链管理和操作人员严重缺乏,先进的全程冷藏控温运行管理制度亟待建立,导致各个环节信息阻塞,冷冻类
产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风险增多,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产品不合格、内部结构不合理、运作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冷链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六、信息化水平低、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其硬件水平和货物运作要求较之普通货物具有较强的刚性需求,对于信息化的配置和运营人员的管理水平、应急处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我国整体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而冷链运输行业的信息化现状更是不容乐观。
运营人员大多数是从普通物流转变而来,不仅对产品特性不熟悉,对于冷链物流的运营要求掌握程度更低,冷链物流应急预案能力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