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宁陵县土特产品
宁陵县位于中国,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该县气候温和,水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成为农特产品生产的宝地。
宁陵县的农特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小麦、花生、棉花、梨、金蝉、张弓酒、皮毛皮革、香油、工艺纺织等。其中,张弓酒、香油和花生最为知名,宁陵因此被称为“张香花”。金蝉、酥梨和白蜡杆则成为宁陵的“沙区三宝”。
宁陵县的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作物年产量持续在2亿公斤以上,被国家认定为商品粮基地县。棉花种植面积广达25万亩,是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酥梨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位居全国油料百强县第38位。白蜡杆种植面积20万亩,年产量达到1000万根,被授予“全国最大的白蜡杆生产基地”称号。宁陵县的畜牧养殖业也快速发展,肉禽蛋产量逐年增加。
宁陵县的金蝉以其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受到广泛喜爱。金蝉生长和繁殖的条件优越,被誉为“唐僧肉”。其营养价值高,对人体具有多种滋补药效功能,受到高度赞誉。
宁陵县的酥梨种植历史悠久,已有700余年栽培历史。金黄的色泽,薄脆的质地,使酥梨成为上好的药理和滋补果品,明孝宗年间曾被列为贡品。宁陵县发展酥梨种植面积24万亩,年产酥梨2.5亿公斤,年产值达到2亿元。宁陵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唯一优质酥梨生产基地县,享有“中国酥梨之乡”的美誉。
宁陵县的温棚蔬菜产业在全国享有盛誉,种植面积达15万亩,其中温室大棚有2.7万座,面积达3.2万亩。辣椒、黄瓜、番茄、花菇、葡萄、乌塔菜等品种畅销全国,成为全省最大的反季节蔬菜基地县、黄瓜之乡。
宁陵县的工业产业发达,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酿造、食用油、皮革、化工、机械、面粉、果品加工等多元化的工业体系。宁陵的张弓酒以其“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的美誉畅销全国,带动了整个宁陵经济的发展。
宁陵县的张弓酒的传说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宁陵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故事讲述了在秦朝时期,一位名为张弓的边疆守卫者与妻子的深情思念,以及妻子对他的深深挂念。妻子在丈夫离家后,每日为他准备饭菜,直至积攒成满满一大瓮剩饭。张弓回家后,被妻子的深情所感动,决定吃完剩下的饭菜。妻子重新蒸煮后,从蒸笼里流出的水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张弓品尝后发现这酒干爽清冽、醇香可口,于是用蒸米加曲发酵蒸酒,以此酒来纪念妻子的深情,将酒命名为张弓酒。
(1)农特产品种植哪里最好扩展阅读
宁陵县地处豫东平原,属商丘市管辖。全县辖11乡4镇、364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总面积798.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万亩。 宁陵历史悠久,具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夏、商、周时为葛伯国,系葛姓祖籍之源。经济建设以农业为主,近几年生态旅游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㈡ 黄山铺镇农特产品
黄山铺镇拥有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其中最为瞩目的是优质的水果。桃类品种丰富,以北京十四、城阳鲜、陆王仙和中华寿桃为代表,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些桃子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丰产特性,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大亮点。
李子品种也不容小觑,莫尔特尼、安哥诺、黑李和红宝石等品种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展现了黄山铺镇李子的多样性。这些李子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是健康的选择。
在葡萄领域,兴华系列、黑红提系列和紫珍香系列等优良品种,以其色泽鲜艳、汁多味美、甜而不腻的特点,深受葡萄爱好者的青睐。这些葡萄品种在品质和产量上都表现出色,是黄山铺镇葡萄产业的重要支柱。
此外,黄山铺镇还种植有丰产杨,如107、201和土耳其等品种,这些杨树生长健壮,木材品质优良,对当地林业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牛心柿、羊角辣椒和金太阳杏等蔬菜水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丰富了当地居民的餐桌,增添了生活色彩。
总的来说,黄山铺镇的农特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上乘,不仅满足了本地居民的需求,也成为了对外推广的优质资源,展现了该镇农业的繁荣和多样性。
(2)农特产品种植哪里最好扩展阅读
黄山铺镇位于沂水县的西南部,沂河西岸,东距城区10公里,东北与龙家圈乡相邻,西靠崔家峪镇,南与姚店子镇、院东头乡接壤。全镇共有48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1.5万户,5.1 万人。镇区人口1.2万人,城市化率为31%。全镇总面积9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万亩,兖(州)石(臼)公路横穿镇区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