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开发土地资源存在哪些问题
扩展阅读
钻石王座如何分别正盗版 2024-09-20 00:10:09
冷冻鸡类产品哪里用量大 2024-09-19 23:42:27

开发土地资源存在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 2022-01-20 12:47:14

❶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制度面临哪些问题

城市土地是城市建设的载体,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城市建设就是在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基础上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生活环境。利用好城市土地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地方特色的重要保证。如果一个城市在建设时没有最好地利用好城市土地资源,没有保护好城市土地资源,从小处说就不能形成自己特色的城市面貌,而只是大众城市的克隆,从大处说就是浪费了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破坏了自己的土地结构面貌,而形成的城市环境也不可能是生态的、适宜人类居住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而且后期的城市维护管理费用会大大提高。如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建设一个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的城市,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重点。要使城市建设合理、快速高效地进行,需要解决好以下的几个问题和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

一、城市建设与土地管理的不协调加快城镇建设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而强化土地管理又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国现在虽然已形成了比较配套的城镇建设和土地管理法规体系。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城镇建设与土地管理之间存在着一些不相协调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发展规划不够协调。这就是现有建设需求同土地供给的矛盾,也是两个规划在编制过程中部门缺乏沟通衔接的问题。城镇建设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由城镇建设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的,双方在制定规划时如没能充分交流,两个规划必有不相协调的部分,这就会为今后在建设管理上造成不利影响。如土地利用规划中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有些在城镇发展用地控制区内,有的甚至在近期建设用地范围。这样,使科学合理的建设行为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事关经济发展大局的重点项目,往往因征地影响速度和效益。

二是土地管理与建设规划管理步调不够一致。法律法规对土地管理和建设规划管理程序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力,导致两个方面的管理时常脱节,给城市建设和土地管理造成影响,不能保证城市建设有序进行,或者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建设速度。如按规定建设单位和个人的建设行为必须先取得建设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土管部门申领土地使用许可证,然而现实中存在土地使用许可证发放在先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城镇建设中显更为突出,容易引起两部门之间的摩擦,造成建设规划管理失控。 这主要还是一个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问题。这要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与城市土地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管理好城市土地,建设好城镇环境。目前全国各地不少地方已将土管与城建规划或房产部门合为一体,市县长分工也将土管与城建规划或房产部门由一人负责,或成立专门的城市土地建设管理委员会来进行土地管理与城镇建设工作的协调。

二、城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不合理。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经营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合理有序的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城市正常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需的条件。但现在一些城市建设和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市土地资源的收益未真正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良性开发利用。土地不是再生资源,城市土地的用途转换之后如果不能形成新的经济功能,就是一种浪费有限资源的行为。国家政策规定城市土地收益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目的在于培植城市新的经济载体,事实上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城市土地的收益没有真正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土地收益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地提高城市土地的价值,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促进城市建设。如利用城市土地收益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提高城市景观形象;加大城市交通建设,改善城区交通状况;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等。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城市土地的市价,获得更大的土地收益,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城市土地市场化运作尚待规范。有的地方为了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热衷于拍卖黄金地段的土地,这种市场化运作方式本来无可非议,但操作中往往偏离方向,未能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分区的需要,未能严格按城市规划进行控制,结果把该作绿地的地块作为建房,该作住宅区的建成工业区或者商业区,又由于客观存在行政干预,以致法定的建设规划人为地成了一纸空文。 这需要城市建设与土地管理部门在开发利用城市土地时要充分考虑城市近期目标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协调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土地。政府部门要从长远利益着想,舍去一部分眼前即得利益,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并可适当增加城市绿地建设等公共设施建设,以改善城市的景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吸引力,从而最终使城市土地升值,达到开发与利用的目的。

三、城市规划管理需要进一步强化,科学化。城镇总体规划是城镇建设管理的依据,城镇总体规划一经政府部门批准,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地方性法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容更改和违背的。城镇总体规划的严肃性是不容至疑的,这就要求城镇总体规划的制定必须严密、科学,管理必须严格。但现在一些城镇总体规划的制定和管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千城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自己的特色,且不符合城市资源的永续利用原则。 城市规划不合理、不科学,直接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城市建设管理费用的增加。城市土地资源浪费,从根本上讲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城市土地没有进行必要的开发,使城市土地没有得到它应有的收益。政府没有从城市土地中得到最合理的收益用于城市的发展建设,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二是在开发建设中未对城市景观资源加以严格的保护利用。在制定和修改城市规划时应加强对城市绿线的重视,先把有利于营造城市景观的山体、水体等景观资源划上绿色保护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重点保护、利用这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以塑造别具一格的城市景观。而现在很多城市建设中对当地的植被、地貌、水体等城市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力度很小,而是在先破坏、后建设,这样不仅增加了城市景观建设费用,又不利于形成当地的特色,使“千城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城市建设管理费用的增加是因规划的不合理、不科学,造成城市建设中重复建设多,城市功能不完备、不协调引起的。 在城市规划制定时,可以引进一些外地的先进理念,可以听取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大师的意见、建议,但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不应直接交由那些大师们,而应是由当地的专业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在综合当地文化、地域、气候、发展方向等实际情况后,再采用那些先进的设计理念、方法,特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来。在规划制定中更多的是要多征求当地市民的意见,特别是园林、文化体育、气象、林业、环保等部门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使城市规划尽量全面、合理、科学。

四、进一步强化绿化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城市土地升值。城市绿化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也是一个城市形成新型景观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城市土地市价的重要手段。城市绿化的好坏是影响城市形象、城市活力、城市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它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 但现在有很多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在城区总体规划中只对城市绿化进行了控制性规划,但是没有切实可行的专业规划用来指导城区绿化建设。在现阶段,绿化规划是在城市建设完成后的见缝插绿的绿化规划,更不用说城市绿化规划的实施、监督管理了,至使城市绿地建设随意性强,城市绿地分布不均,中心区绿地面积太少;物种单一,景观效果差。因此,在制定和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的开始,就要让风景园林师参与,避免风景园林师在做好的城市规划总图上见缝插针地画出自欺欺人的园林绿地系统图来。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要和其他项目规划,在总图规划时同步进行。如果是一个“园林城市”的规划,那么,在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时,风景园林师应是扮演主角的。 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首先要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水体、植被、山体等景观资源进行一次详细地调查,根据它们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保护,其他城市建设项目应在保护范围外进行,以免破坏那些不可再生的景观资源,对其开发利用也应得到严格的控制,并适时地开发成城市休闲绿地,以提高周边城市土地的市价。其次是对规划的绿地可以先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或先用作苗木生产用地,在以后再改造成城市公共绿地,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城市绿地建设的费用,还可有力地提高城市土地的市价,在土地转让中为城市建设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植被资源,进行有限的改造,就可形成城市公共绿地。利用现有的植被资源有利于保护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物种单一不仅不利于营造景观,不利于发挥生态效益,而且增加了病虫防治的难度,增加了后期的管理成本。

❷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问题分析与评价

一、土地资源的压力与问题分析

1.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1)土地资源严重短缺

山东省国土面积15.7×104km2,2000年末人口8997万,人均面积0.17hm2,是全国人均量的23%、世界人均量的7.7%;人均耕地约0.07hm2,山东省作为全国的产粮大省,不但要保障本省的粮食安全,而且还是全国的重要商品粮食生产基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建设用地的增加,可资利用的土地资源将越来越少(徐银良等,2004)。

(2)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迅速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1990~1995年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约1.1个百分点,1996~2000年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约1.7个百分点。1996~2000年,仅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年均新增建设用地1.67hm2,年均增长率3.5%。近年来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新增建设用地数量和速度远大于17个中心城市。如果不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建设用地的增加速度会逐年提高。

根据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2010年,GDP总量要达到15000亿元左右,较2002年增加8000亿元;人均GDP达到4500美元,增长近一倍;城镇化达到60%。依据近年来全省GDP10%以上的年增长幅度、建设用地增加与固定资产投资幅度初步预测,半岛地区的建设用地每年需增加25万~30万亩。

2.土地利用受后备资源有限的制约

土地资源有限,而人口却在不断增加,使得人均地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而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导致人均用地需求增加,导致土地供需紧张。1949~2000年的50年中,山东省人口增加了近一倍,人均土地和人均占有量也仅剩原来的1/2。尽管人口增加可以为土地开发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但如果超过资源承载能力,将危及全省社经济的持续发展。

2001年山东省土地后备资源总量大约有200×104hm2(未利用土地158×104hm2,滩涂和苇地35.7×104hm2,废弃工矿用地7×104hm2),一般分布在黄河三角洲位置偏远、人口稀疏的地区和地形起伏大的鲁中南山地丘陵,土地质量差,对其进行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得到保证。

3.建设用地总量不足与浪费现象并存

在调研中,地方土地管理和建设部门普遍反映建设用地指标短缺,但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建设用地浪费现象。山东省建设用地效率低,许多城市人均建设用地超标,特别是小城镇。城镇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强,城镇规划不能得到完全执行,大量城镇“摊大饼”式地自由扩展。城镇用地功能分异不明显,一些大中城市中心商务区(CBD)、工业区、居住区混杂;中心区建筑高度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在大城市辅区及交通沿线地段,耕地被非法用作非农用途现象极为普遍。一些中小城市盲目追求高标准,不顾实际,修大马路,建大广场,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用地效率低,集聚作用难以发挥。

4.用地结构不合理

建设用地结构也不合理,在城市用地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工业用地比例过高,全省超过21.6%,特别是大城市工业用地更高(济南23.3%,青岛22.0%,淄博26.8%),而美国只有7.3%,我国香港只有5.95%;居住用地比重偏低,山东省3个大城市分别为济南28.%、青岛29.9%、淄博27.6%,大大低于国外居住用地的中位数45%和平均数43.4%;商业和服务业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比重偏低,全省设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只有16.3%,不足我国12个园林城市平均值(38%)的一半。建制镇的用地结构与城市基本相似。

5.土地管理体制有待改善和完善

山东省的土地管理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明显,政府对城市土地供应总量缺乏有效控制,特别是在土地的市场化和土地经营方面明显滞后于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土地的招标、拍卖、租赁、农用地产权转让等相关制度需要建立或完善;在土地转让中,划拨的土地仍然占据较大比重(2000年全省接近40%),土地管理需要众多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国土资源厅作为全省土地主管部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执法单位,工作往往受到其他行政部门的干预,合理的规划和措施难以得到全面执行;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关系需要理顺,作为执法部门,国土资源厅和各地方局的权威性应该加强。

二、土壤类型与特点

由于山东半岛地域较大,地质条件较复杂,形成的土壤类型较多,主要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和盐碱土5大类。自东而西随着气候、生物、地势、岩石、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变化,依次分布的主要土壤类型有棕壤、棕壤与褐土、潮土与盐碱土(张俊民等,1986)。可以将半岛地区分为4个土壤类型区,其边界与Ⅲ级地质构造单元边界基本一致。

三、土地开发利用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1.水土流失

山东半岛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其中山地丘陵区被列为全国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最严重的地区之一。1990年统计数据表明,青岛市总面积为10970.56km2,以水蚀为主的水土流失面积达9832.3km2,占总面积的89.6%,全市土壤侵蚀模数为2133t/km2,年平均侵蚀1.58mm,其中山地丘陵区土壤侵蚀模数为2727t/km2,年平均侵蚀深度2.02mm,市区中部平原洼地及滨海滩地一带水土流失程度较轻,年平均蚀深0.44mm。烟台市与威海市总面积19475.27km2,水土流失面积13284.36km2,占总面积的68.2%,以水力侵蚀为主,重力侵蚀为次。平原区的垦利县有风沙面积20.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1%;广饶县有风沙面积87.04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174.536万亩的50%。

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土层变薄,肥力降低,土质变粗,盐碱化增大,淤积港口、海湾、水库,抬高河床,影响防洪除涝,导致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土壤盐渍化

工作区盐碱地主要分布于黄河三角洲、莱州湾滨海平原区,地貌类型为冲积海积平原和黄河三角洲平原,地面标高一般小于10m;另外,在胶东半岛主要河流入海口附近滨海平原地带也有盐碱土分布。

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多为大力平整土地,开挖干渠河道,发展机井,修条、台丰产沟,疏排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使其长期处于临界水位之下。

3.矿山生产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1)露天开采对表土资源的破坏

据调查统计,山东半岛城市群各类矿山露天采场破坏土地面积总计85.56km2,其中有耕地16.29km2,园地0.19km2,林地0.82km2,草地0.27km2,其他类型土地67.98km2

此外,露天开采尤其是石材开发,易造成边坡失稳,产生地裂缝、崩塌、滑坡等重力地质灾害,对采矿安全构成危害。据调查,由于此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历史记载在工作区时有发生。

(2)尾矿、固体废料占用土地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属于人口密集区,矿产资源集中地带多为低山丘陵区,可利用土地资源贫乏,土地利用率较高,造成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占地危害比较突出。工作区截至2001年底矿山尾矿占地21.9126km2,其中耕地1.3563km2(占6.19%),园地0.0307km2(占0.14%),林地1.8072km2(占8.25%),草地0.3298km2(占1.5%),荒地13.4668km2(占61.46%),坡地3.4303km2(占15.66%),其他1.4905km2(占6.8%);区内矿山固体废料占地13.7865km2,其中耕地1.5702km2(占11.39%),园地0.001km2(占0.01%),林地0.8716km2(占6.32%),草地0.0094km2(占0.07%),荒地7.2601km2(占52.66%),坡地3.2045km2(占23.24%),其他0.8697km2(占6.31%)。

4.土壤污染问题

(1)污水排放与污灌

山东半岛是水资源紧缺的地区,由于污染,大部分河流水质严重污染,主要水质指标大大高于灌溉标准;部分河流尤其是莱州湾南岸和胶东半岛地区的河流大部分时间中下游河道干枯,枯水期已经成为排污沟。

利用污水灌溉在沿河地带是相当普遍的。实行污灌可以充分利用污水的水肥资源,对水资源紧缺的环渤海地区有一定的现实作用,但灌溉污水成分复杂,有的含有土壤难以降解的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物质。

(2)农药和误施滥用化肥农药

长期不合理使用农药和误施滥用化肥药,是耕地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化肥在土壤中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由于使用氮素化肥造成硝态氮积累。

❸ 简述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地球生态环境中,土地因素的恶化最为严重,过度砍伐森林和对土地的超负荷利用,使全球都在面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地力减退等生态环境问题。土地生态环境正面临着恶化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加剧、危害加剧的局面,具体表现在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严重、草地和森林不断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目前,我国沙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到17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8.13%,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8%,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盐碱化土地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38%;土地荒漠化的速度也远远超过治理的速度,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2469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由于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碱化和土壤酸化等原因,已造成40%以上耕地土地地力减退。

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结构失衡,浪费土地的现象严重。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城乡建设和生产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05年当年新增建设用地424万亩,比上年增加6%;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不仅表现在工业、商业、居住用地比例不合理,而且表现在行业内部不合理,有限土地不能有效配置,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耕地数量急剧减少。耕地减少的原因在农业内部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所致。另一类则是非农业建设占地所造成的耕地永久性流失,特别是很多开发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农民失地严重,比如盲目圈地建设开发区,农村宅基地严重超标等。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降为4亩;2005年减少的耕地面积中,建设占用318.2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4项共减少耕地1004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0万亩,支出大于收入,耕地净减少544万亩。

环境污染和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和破坏。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生活、农业和交通。在工业方面,特别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由于其分布广、资金技术缺乏,大量污染物质随“三废”排入河流、农田。目前,我国每年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均在200亿吨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累计堆存量超过65亿吨,占地5万多平方千米,还有堆存的大量城市生活垃圾,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水体和土壤等产生了污染,甚至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事件;工业所排放的废气、烟尘等所引发的酸雨,也直接或间接的污染了大片土地。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大部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或灌溉系统,且在一些水源不足的地区甚至直接引用污水灌溉农田,不少污灌区已发现重金属在表面土积累。农业方面,大量的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壤,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最终随食物链进入人体。此外,矿产的开采,尾矿的不合理堆积,也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大量的土地。

上述问题的产生与人们在开发利用中过度重视土地的经济价值或市场价值而忽视土地作为生态服务系统的价值是分不开的。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直接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还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

❹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些问题

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开发利用中生态问题的考察,分析了土地生态问题产生的成因及其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长久被忽视的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意义,最后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开发利用;生态问题;土地资源生态价值

一、我国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可是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土地不合理利用产生的问题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末我国人口总数达107亿,平均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36人,超过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然而,根据《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我国的耕地数量只有18.31亿亩,人均只有40亩,大约为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加上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足,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已利用的达到100亿亩左右,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以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宜开发为耕地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不大,在大约5亿亩的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中,可开发为耕地的面积仅约为2亿亩。现在可利用土地也已遭到不同程度的严重污染,我国的土地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已存在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地球生态环境中,土地因素的恶化最为严重,过度砍伐森林和对土地的超负荷利用,使全球都在面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地力减退等生态环境问题。土地生态环境正面临着恶化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加剧、危害加剧的局面,具体表现在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严重、草地和森林不断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目前,我国沙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到17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8.13%,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8%,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盐碱化土地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38%;土地荒漠化的速度也远远超过治理的速度,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2469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由于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碱化和土壤酸化等原因,已造成40%以上耕地土地地力减退。

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结构失衡,浪费土地的现象严重。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城乡建设和生产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05年当年新增建设用地424万亩,比上年增加6%;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不仅表现在工业、商业、居住用地比例不合理,而且表现在行业内部不合理,有限土地不能有效配置,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耕地数量急剧减少。耕地减少的原因在农业内部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所致。另一类则是非农业建设占地所造成的耕地永久性流失,特别是很多开发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农民失地严重,比如盲目圈地建设开发区,农村宅基地严重超标等。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降为4亩;2005年减少的耕地面积中,建设占用318.2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4项共减少耕地1004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0万亩,支出大于收入,耕地净减少544万亩。

环境污染和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和破坏。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生活、农业和交通。在工业方面,特别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由于其分布广、资金技术缺乏,大量污染物质随“三废”排入河流、农田。目前,我国每年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均在200亿吨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累计堆存量超过65亿吨,占地5万多平方千米,还有堆存的大量城市生活垃圾,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水体和土壤等产生了污染,甚至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事件;工业所排放的废气、烟尘等所引发的酸雨,也直接或间接的污染了大片土地。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大部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或灌溉系统,且在一些水源不足的地区甚至直接引用污水灌溉农田,不少污灌区已发现重金属在表面土积累。农业方面,大量的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壤,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最终随食物链进入人体。此外,矿产的开采,尾矿的不合理堆积,也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大量的土地。

上述问题的产生与人们在开发利用中过度重视土地的经济价值或市场价值而忽视土地作为生态服务系统的价值是分不开的。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直接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还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

土地开发利用中忽视土地生态价值的成因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实质上是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土地是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生态系统类型在土地利用中表现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引起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种类、面积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即导致了各种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由于土地开发利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了土地的生态价值,很多土地类型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出现了生态问题。在我国,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经济原因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与资源的一种最为显着的表现形式,人类面临的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其深层次原因都与土地资源利用有关,比如我国的华北北部、东北北部和西北地区,由于滥垦草原、过度放牧,导致不少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地生产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生物生产力,因此,不同区域层次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而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变化则是受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驱动的。在社会经济结构中,驱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人均粮食等,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响应指标是建设用地、耕地和牧草地,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互为消长的关系,建设用地增长过快,比如导致耕地数量减少。受社会经济结构驱动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必然反映在生态环境状况上,所以导致土地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而多年以来,我国单纯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大大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土地生态恶化最为严重,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引发的沙尘灾害已经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

法律原因

任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与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有关,土地资源也不例外。因此,在开发利用土地过程中,依靠法律来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整和规范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社会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国家和集体所有的二元所有制结构,在现实生产生活中,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状况,必然导致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给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必须借助政策措施和法律强制,规范利益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把土地开发利用及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树立全社会关心爱护土地资源,自己维护生态环境的风尚。

观念原因

生态危机不仅仅是技术性的生态危机,它更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危机,科学本身不能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价值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特定时期人们持有的价值观和目标,它归根结底与人的行为和意图有关,由人类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决定。生态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人类价值观的转变,从相对人类中心主义转向长远的、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从人与自然的对抗的主客体二分的关系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的一体关系沾边,从占有和政府自然向尊重和爱护自然转变。从功利主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生活方式从消耗更多的物质产品为美的过度消费向消耗更少的物质产品为美的适度消费转变。只有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发挥自然的生态价值。

二、重视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意义及对策

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意义

土地是一切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人类的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另一方面,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也会影响生态系统,从而会影响其生态服务价值,这也是导致土地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生态价值问题的提出和进一步研究是伴随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而凸现的,具有时代必然性。所谓的生态价值是指环境价值中无形的比较虚的功能性的服务价值。土地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都具有特定的生态服务功能,比如森林具有生产有机物的价值、涵养水源的价值、保土的价值、纳碳吐氧的价值、游憩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净化环境污染的价值。自然生态系统不仅可以为我们的生存直接提供各种原料或产品、食品、水、氧气、木材、纤维等,而且在大尺度上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轻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进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与生活质量有贡献的所有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统称为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ervices。

虽然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但是由于现实中缺乏实现这一价值的制度保障,结果导致天然的生态价值沦为公有资产,任何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无偿占用这一资产,这是生态产权不清晰造成的悲剧。任何一种有形或无形资产,如果没有明确的产权就会导致“公地的悲剧”,从而使这种资产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甚至由于过度使用而遭到破坏。经济学上有一个着名的寓言,叫做“公地的悲剧”,意思是:“一片草原上生活着一群聪明的牧人,他们各自勤奋工作,增加着自己的牛羊。畜群不断扩大,终于达到了这片草原可以承受的极限,每再增加一头牛羊,都会给草原带来损害。但每个牧人的聪明都足以使他明白,如果他们增加一头牛羊,由此带来的收益全部归他自己,而由此造成的损失则由全体牧人分担,于是,牧人们不懈努力,继续繁殖自己的畜群。最终,这片草原毁灭了。”

可见,如果一种资产沦为公共产品,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那么就会造成毫无限制的使用,从而导致公共产品消失个体利益受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现在还未纳入经济价值的范畴,但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无偿的使用它,如果没有一种实现这种无形生态资产的机制,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公地的悲剧”,最终,受损害的是人类自己。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福利,并且大多是无偿的,而现阶段土地利用则大多以单纯经济利益为目的,在这种目标下的土地利用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导致了各种自然生态系统的面积大量减少,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也大幅度减少。因此,通过技术手段对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进行数值化核算,可得出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化结果,使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直观的评价,并以此为据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研究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对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在确认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基础上确认其生态价值,土地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有利于人类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规范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而要把这种生态价值变成人们考量经济活动的指标,就必须建立实现这一价值的制度,使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真正成为一种资产,实现资产化管理,使之脱离公共产品的范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

首先应当建立清晰的土地生态产权制度

土地作为生态系统的作用是可以量化的,这些量化的价值是一种服务资产,它不是以有形物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体现在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上,因此这种资产应该进入经济活动的内部,以实现它的资产价值。也只有实现了生态价值的资产化,才能在实践中建立生态产权制度,规范生产者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在生态产权不清的情况下,生态资源的社会再生产与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割裂的,生态价值没有通过一般的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足量的实现,结果导致少部分人对生态资源开发的获益是建立在多数人环境损失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损失就是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国家对生态资产行使公共管理职能,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产权界定、配套、流转、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政府采用生态定价、生态税收等手段,加强市场对生态资源的调控,使得外部成本内部化,约束和规范生产者把资源利用、废弃物排放纳入生产成本统筹核算,同时鼓励消费者适度消费,也可激励更多的企业从事废物再生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目的。

建立土地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资产化,使得土地这一环境资源真正成为一种生态资产,实现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使生态保护投资者得到相应的回。生态补偿制就是实现生态资源生态价值有偿制度的财政手段之一,是生态受益者在合法利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资源所有人或为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的相应费用。在实践中,关于生态价值的补偿已经形成了三个有代表性的理论,限于篇幅,本文只论述其中的生态资本理论,这一理论有利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应被视为一种资源、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而这种生态服务或者说价值的载体便可看作是“生态资本”。生态资本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能直接进入当前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即自然资源总量;环境消纳并转化废物的能力,即环境的自净能力;自然资源的质量变化和再生量变化,即生态潜力;生态环境质量,这里是指生态系统的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等各种生态因子为人类生命和社会生产消费所必需的环境资源。而整个生态系统就是通过环境要素对人类社会生存及发展的效用总和体现它的整体价值。如果随着生态资本的增值,而生态投资者不能得到相应的回,那么就没有人愿意从事这种公益事业的投资,因此,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使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就显得很有必要。体现在土地上,就是土地使用者在开发利用土地之前就必须对使用该土地生态资产的行为付费,政府可以采用税收等手段让生态资产的受益者认识到生态价值的重要性;而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对那些采取生态保护措施的开发者进行补偿,反之,则进行惩罚。通过建立土地生态补偿机制,可以约束破坏土地生态的行为,达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资产化管理

进行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有效管理,科学合理的规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把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同自然资源实物价值一样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范畴,实现综合化管理。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资产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根据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功能实际,从生命支持系统功能作用发挥的过程出发,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以确保资源所有者权益不受损害、自然资源生态价值保值增值,增加自然资源生态价值产权的可交易性。把一种环境资源在法律上作为资产确立下来,使资产的各种权利主体明确化,这样才能避免“公地的悲剧”,自然资源生态价值人人可以参与享受,但都可以不负责任,公共的自然资源生态价值权利就难以得到保护。因此,明确“谁受益谁维护、谁损害谁赔偿”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是十分重要的。土地是环境资源的一种,但其作为环境资源的地位却没有得到法律的确认,才导致过度开发或浪费、破坏的现象。实现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关键就在于对这种环境资源实现资产化管理,做到“谁所有谁受益、谁受益谁保护”。

随着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土地开发利用中提倡树立生态价值观理念是当务之急。土地是一切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其利用类型与生态环境的状况有很大关系,只有重视土地资源内在的生态服务价值才能更好的发挥土地的经济价值,因此,通过法律、经济和政策手段确立一套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制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❺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1.人均占有量少,总面积大
2.土地质量不高
3.资源破坏严重,利用率低
4.分布不均匀
祝你学习进步

❻ 浅议我们土地资源的利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土地资源利用综合评价
|
(一)土地利用的特点
1、辖区面积辽阔,难以利用面积大。
全州行政区域面积为47.1万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占77.92%。
2、地域差异明显
巴州北部为天山山脉,中部为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南部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地形复杂,高程落差大,气候温差明显。
3、农业生产具有独特性。
由于地理区位和气候因素,形成了巴州独特的农业生产,盛产库尔勒香梨、棉花等经济作物,特别是库尔勒香梨驰名中外,且受地域限制。
4、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全州宜农荒地680666.7公顷,其中优质荒地为295333.3公顷;宜林荒地752666.7公顷,开发潜力大。
5、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
全州矿产资源有石油、煤、金、铁矿等,储量大,品位高,特别是石油储量占全国首位;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称为“四大一古城”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博斯腾湖、阿尔金山、巴音布鲁克草原、楼兰古城。
(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脆弱
由于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无节制用水,造成下游胡杨林大面积枯死,耕地大面积撩荒,牧草地荒漠化,林相进一步衰败,“绿色走廊”有消亡危险,严重影响农牧业、交通各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及生存。
2、水土资源不平衡
全州水资源分布在时空上不平衡,部分地区表现出春旱、夏洪、秋缺现象,水利用率不是很高,由于水资源制

约,加上土地开发失控,某些地区出现上游开荒,下游撩荒或耕地用水保证率低问题,造成水土不平衡日趋加重。
3、土地利用率较低
全州辖区总面积47.1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率仅为22.08%,土地垦殖率为0.45%。
4、用地管理水平较低,中低产田面积大。
近年来,由于灌溉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耕地次生盐碱化进一步加重,中低产田面积达到80%以上.
5、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全州新开发土地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开发,投入少,重效益,不按规划建设,造成条田不规整。田块平整度差,防护林体系灌排渠系不配套,基础设施水平低。

❼ 中国的土地资源存在着哪些问题

(1)土地资源退化 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不断发展,还有分布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镇附近的大片土地遭到固体废物和污水的污染。 首先表现在水土流失愈益严重。据粗略估计,建国之初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16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初扩展到180万平方公里,几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平均每年增加流失面积500~600万亩。全国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超过6亿亩,相当于耕地总面积的1/3。据估计,全国每年流失土壤达50亿吨,约占世界总流失量600亿吨的1/12,其中注入海洋的泥沙量约20亿吨,亦占世界陆地每年入海泥沙总量240亿吨的1/12。比较肥沃的表土及其所含大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均随之流失。情况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其次是北方石山区、华南红壤丘陵区和东北黑土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高原总面积的70%,每年土壤侵蚀量高达16.3亿吨,其中在侵蚀最严重的沟壑区的侵蚀模数可达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吨。近十多年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有所缓和。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在50年代为36万平方公里,到80年代扩展达7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总面积的41%,创年侵蚀量达30亿吨的惊人记录。所以益趋严重的原因,一是开垦陡坡,二是超量伐木,三是过度放牧,四是大型基本建设缺乏水保措施。现已引起注意,加强了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的营建。 其次是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中国是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约33.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人类史前早已存在的沙漠化土地约占12万平方公里,近50年来形成的现代沙漠化土地有5万平方公里,还有潜在沙化危险的土地约16万平方公里。若和沙漠、戈壁合计,则有153.3万平方公里,占到全国土地面积的15.9%。至今,沙漠化危害在继续发展之中,50~7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平均扩大1560平方公里,到了80年代增加到每年2100平方公里。在西北、华北和东北11个省区有5900万亩耕地和7395万亩草场经常处在沙漠化威胁之下。沙漠化之形成,自然因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地表组成物质松散等)只是提供了可能,而人为的强度活动和不合理利用方式(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则是主要促成因素。近年来着力营造“三北”防护林,开始调整半农半牧地带的产业结构和改进土地利用方式,以求遏制沙漠化的恶性蔓延。 盐碱化也是影响土质的重要问题。全国盐渍化土地约有14.87亿亩(包括现代盐渍土壤5.54亿亩和潜在盐渍化土壤2.6亿亩)。全国耕地中受盐渍化制约的有1亿多亩,占5%强。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兴起以及大量施用农药等原因,土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估计,全国受大工矿业“三废”物质污染的耕地达6000万亩,受乡镇企业污染的耕地有2800万亩,受农药严重污染的农田有2.4亿亩,三者合计达3.28亿亩。若不及早采取措施,土地污染问题将造成严重后果。 (2)耕地严重流失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自古以来有“惜土如金”的传统,这是因为“有土斯有粮”,要满足人民吃粮,必须爱惜耕地。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开发建设需要和受市场经济驱动影响,各行各业都伸手要地,在这股洪流冲击下,全国各地区的大量耕地纷纷被转作他用。耕地锐减直接削弱了粮食生产能力。据调查,1980~1985年间平均每年减少738万亩;1986~1990年间平均每年流失耕地353万亩;1990年以后由于土地审批权层层下放,多头批地,造成管理失控,以致1991~1995年间每年流失量上升到500万亩,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各省市。总计,自1980~1995年间共流失耕地约8100万亩,如按75%的耕地用于种粮,亩产以400公斤计,则相当于每年削减粮食生产能力250亿公斤之多。 (3)人口和耕地供需矛盾突出 中国人口占世界22%,而耕地占世界7%,是人口大国而相对来说耕地偏少。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非农业用地增加,耕地逐年减少,与此同时人口则逐年增加,于是人口和耕地供需之间的矛盾加剧。

❽ 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我国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可是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土地不合理利用产生的问题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末我国人口总数达13.07亿,平均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36人,超过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然而,根据《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我国的耕地数量只有18.31亿亩,人均只有1.40亩,大约为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加上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足,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已利用的达到100亿亩左右,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以及永久积雪、石山、裸地等。宜开发为耕地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不大,在大约5亿亩的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中,可开发为耕地的面积仅约为1.2亿亩。现在可利用土地也已遭到不同程度的严重污染,我国的土地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已存在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1.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地球生态环境中,土地因素的恶化最为严重,过度砍伐森林和对土地的超负荷利用,使全球都在面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地力减退等生态环境问题。土地生态环境正面临着恶化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加剧、危害加剧的局面,具体表现在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严重、草地和森林不断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目前,我国沙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到17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8.13%,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08%,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盐碱化土地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38%;土地荒漠化的速度也远远超过治理的速度,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2469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1];由于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碱化和土壤酸化等原因,已造成40%以上耕地土地地力减退。

(2)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结构失衡,浪费土地的现象严重。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城乡建设和生产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05年当年新增建设用地427.4万亩,比上年增加6% [2];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不仅表现在工业、商业、居住用地比例不合理,而且表现在行业内部不合理,有限土地不能有效配置,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3)耕地数量急剧减少。耕地减少的原因在农业内部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所致。另一类则是非农业建设占地所造成的耕地永久性流失,特别是很多开发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农民失地严重,比如盲目圈地建设开发区,农村宅基地严重超标等。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降为1.4亩;2005年减少的耕地面积中,建设占用318.2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4项共减少耕地1002.4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0万亩,支出大于收入,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

(4)环境污染和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和破坏。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生活、农业和交通。在工业方面,特别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由于其分布广、资金技术缺乏,大量污染物质随“三废”排入河流、农田。目前,我国每年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均在200亿吨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累计堆存量超过65亿吨,占地5万多平方千米,还有堆存的大量城市生活垃圾,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水体和土壤等产生了污染,甚至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事件;工业所排放的废气、烟尘等所引发的酸雨,也直接或间接的污染了大片土地。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大部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或灌溉系统,且在一些水源不足的地区甚至直接引用污水灌溉农田,不少污灌区已发现重金属在表面土积累。农业方面,大量的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壤,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最终随食物链进入人体。此外,矿产的开采,尾矿的不合理堆积,也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大量的土地。

上述问题的产生与人们在开发利用中过度重视土地的经济价值或市场价值而忽视土地作为生态服务系统的价值是分不开的。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直接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还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

2.土地开发利用中忽视土地生态价值的成因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实质上是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土地是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生态系统类型在土地利用中表现为土地利用类型 [1]。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引起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种类、面积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即导致了各种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由于土地开发利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了土地的生态价值,很多土地类型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出现了生态问题。在我国,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1)经济原因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与资源的一种最为显着的表现形式,人类面临的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其深层次原因都与土地资源利用有关,比如我国的华北北部、东北北部和西北地区,由于滥垦草原、过度放牧,导致不少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地生产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生物生产力,因此,不同区域层次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而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变化则是受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驱动的。在社会经济结构中,驱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人均粮食等,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响应指标是建设用地、耕地和牧草地,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互为消长的关系,建设用地增长过快,比如导致耕地数量减少 [2]。受社会经济结构驱动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必然反映在生态环境状况上,所以导致土地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而多年以来,我国单纯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大大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土地生态恶化最为严重,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引发的沙尘灾害已经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

(2)法律原因

任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与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有关,土地资源也不例外。因此,在开发利用土地过程中,依靠法律来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整和规范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社会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国家和集体所有的二元所有制结构,在现实生产生活中,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状况,必然导致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给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必须借助政策措施和法律强制,规范利益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把土地开发利用及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树立全社会关心爱护土地资源,自己维护生态环境的风尚。

❾ 土地资源开发及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

土地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耕地不断减少、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营养失调、土地污染严重.保护措施: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使用审批手续;有效控制土地减少趋势,抑制交通,城建用地过快增长,合理开发荒地、闲散废弃地和复垦;完善法制建设,严格依法管理、调整现行土地税费体系;采取有力措施防治乡镇、企业水污染、化肥污染、应用薄膜污染等.

❿ 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请说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 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人口的增长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城市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加之政府执法力度不够,更有一些地方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利用土地,致使滥占滥用耕地现象严重。
② 土壤侵蚀的危害
水蚀和风蚀是土壤资源遭到破坏的常见现象,人类的活动使得保水的森林大量减少,水蚀和风蚀现象更加严重,从而造成水土流失
③ 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
土壤退化是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因素包括破坏性自然灾害和异常的成土因素(如气候、母质、地形等),它是引起土壤自然退化过程(侵蚀、沙化、盐化、酸化等)的基础原因。
人为因素是加剧土壤(地)退化的根本原因。如人为因素引起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变化,必将造成严重的土地退化。砍伐森林、过渡放牧、不合理农业耕作等都是人为因素。
土壤的退化,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短缺,土壤结构破坏,土层变薄,土壤板结,从而导致生产力下降
④ 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 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⑤ 土地沙化
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北方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加之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干旱少雨,对土地沙化起到了加剧作用。然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容量的压力,“五滥”等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地沙化扩展的根本原因。滥牧,滥伐,滥挖,滥垦,水资源的无序利用
⑥ 土壤污染
土壤的污染,一般是通过大气与水污染的转化而产生,它们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相互重叠和交叉进行,属于点污染的一类。随着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化学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土壤遭受非点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地扩大。工业的发展也导致了大量的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对土壤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