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懂得如何利用资源
扩展阅读
一桶石油可以炼出多少油 2024-11-17 01:16:48
6块钱的成本加15是多少钱 2024-11-17 01:08:03

懂得如何利用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2-17 18:08:05

① 怎样合理利用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严重紧缺、资源供应不足、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有限性,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严重紧缺、资源供应不足、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构建和谐社会为环境资源工作创造了良好机遇 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环境资源工作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也正处于大发展的黄金阶段,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对今后5年和15年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方针和任务进行了规划,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是新时期环境资源工作的重要指南,标志着环境资源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以保护和节约为主要特征的环境资源法制体系日趋完善,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我国已经有9部环保法律,50多项行政法规,200多件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500多项环境标准,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以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和以我国缔结参加的有关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条约、公约、协定为辅的较为完备的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法制基础。 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初见雏形,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已建立9个生态省、528个生态示范区、79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50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或城区、17个各种类型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32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488所国家级“绿色学校”和2300个省市级“绿色社区”。我国已经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正在一步一步地迈向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也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的环境资源观已形成共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的环境资源观已深入人心,取得了一定的共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的逐渐建立完善,创造了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建立健全了有利于环境资源保护的决策体系,这些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难得的良好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的环境资源工作趋势展望 如何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环境的可持续维护,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十一五”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的环境资源工作发展趋势。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然要求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看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物质基础。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盲目发展,否则,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人与自然的严重失调必将危及社会稳定和谐,甚至影响文明的进程。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保护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但是这对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是完全可能协调的,我们既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竞争力,又可以使生态环境的质量逐步好转。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资源问题,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决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而应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时修复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格防范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努力实现资源的集约、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资源环境基础。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然要求环境资源保护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统一。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社会进步,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显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党中央、国务院面临新形势实施的伟大战略工程。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和谐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强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时期。在新的形势下,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然要求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统一。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地区。当前,城市和工业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已经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产生了十分严重恶劣的影响,农业、农村和农民也正在产生大量污染影响环境、破坏生态。因此,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问题将是对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严峻挑战。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廓清解决“三农”问题的实施路径,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从实际出发,着眼于生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上,坚持改善生态环境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相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永续利用,促进大范围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更加注重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找到出路,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找到依靠,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治理积极性,使环境资源保护步入良性持续发展的轨道。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然要求环境资源生态文明与“三个文明”建设和谐统一。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社会主义社会是“三个文明”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矛盾日益突出,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备受关注。生态文明与“三个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文明创造的生态环境必然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反过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又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因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然要求我们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在全社会树立起新的生态观,大力倡扬“天人一体”的思想,弘扬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大力建设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到人类生存资料的有限性和地球的唯一性,强力推进绿色科技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以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为基础的可持续的文明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科技保障,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保护好地球这个今日唯一可供生息的家园。

记得采纳啊

② 怎么有效利用资源

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侵害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积极治理和恢复已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同时积极参与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活动。到2000年,使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到2000年的具体目标如下:(a)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在300亿吨左右,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8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0%左右;(b)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2100~2300万吨,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90%,城市居民燃气化率达60%,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7亿平方米;(c)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5%-50%,控制有毒有害废物污染;(d)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维持1990年水平,城市环境噪声达标率比1990年提高15~20个百分点;(e)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大力植树造林,1991~2000年净增有林地面积1900万公顷左右,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5%~16%左右;(f)预防和控制荒漠化扩展;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今后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平方公里;(g)保护耕地资源,控制建设占用耕地,2000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22亿公顷,扩大耕地面积,1991~2000年新增耕地面积330万公顷;(h)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同时注意保护所有自然生态系统。2.4保证上述目标实现的主要对策应包括:(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特别是规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战略目标指标体系的建设,以及资源环境、生态综合动态监测和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统计系统,信息支撑系统,以及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实施能力在内的能力建设;(c)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d)因地制宜,有步骤地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e)重点开发清洁煤技术,大力发展可再生和清洁能源;(f)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产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压力;(g)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努力实现废物产出最小量化和再资源化,节约资源、能源,提高效率;(h)加速“小康住宅”建设,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条件;(i)组织开发、推广重大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j)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水处理,保护、扩大植被资源,以生物资源合理利用支持物种保护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努力提高土地生产力,减少自然灾害。

③ 有些人说懂得如何利用人脉资源的人是聪明的人

大多数人用右手,是个事实,少数人用左手,也是事实。正因为后者人数较少,所以受到社会压力,如被称为“左撇子”。社会上的一些产品,也没考虑用左手的人的特点,如:剪刀等。于是,许多惯用左手的孩子的父母都要求孩子改用右手。

有人做过调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习惯用左手的人比较聪明。这究竟说明了什么?从神经生理学上看,人类大脑的左右半球,分别担负不同的功能,左半球负责语言表达,右半球负责空间想象,当然两半球还有其相同的功能,即分别管理左、右肢体的活动。由于语言的能力对于人类极其重要,因此,人们习惯上称控制说话能力的半球为优势半球。由于左半球运动区管右肢活动,有半球运动区管左肢活动,所以对多用左手的人来说,右半球的锻炼就比较多,由于同时运动着两个半球,它们的功能也就相应地提高些。这是用左手的人比较聪明的一种解释。

有的父母不理解这点,他们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一样,都用有手,于是用体罚强迫孩子使用右手,结果,有些孩子产生了口吃,这与违背孩子的正常发展不能说没有关系。由于汉字书写的需要,用左手写字很不方便,那么可以让用左手的孩子改用右手写字,但是吃饭使用筷子、勺子,就完全没有必要让他们改变习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纠正过来的“左撇子”,使用右手时往往显得笨拙、不灵活。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用自己最方便的方式呢?

事实上,习惯用左手的人并不是小数目,据统计,美国年,用左手的人占2.1%,到年则达到11%,年甚至高达20%以上。在东方人中,可能受到压抑,用左手的人相对要少些。

为了孩子不产生口吃等问题,为了减轻社会对用左手的孩子的压力,父母实在不应对使用左手的孩子横加干涉!

④ 如何才能更好的利用资源。

在网络上问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如下心得与楼主分享,希望能有所帮助!
第一,网络上的资源利用应该抱一个好的心态,起码网络不是万能的,这个得有心理准备,即便网络上有哪些你需要的资源,你找不到也是闲的!
第二,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你应该有自己感兴趣的一些类别,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类别经常出入这些专门的论坛,QQ群都是必要的!而且里面也会认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和他们有了联系的方式是必须的!那样你可以以最直接的方式详细的询问自己的问题,也会的到很多解答!
第三,对于网络资源,短小的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浏览,觉得重要的拷贝下来备份,大一点的可以先下载下来留着通过其他方式慢慢看,比如手机...其他应用型的觉得需要,比较好用的装在自己电脑上,觉得平时一般不用但是又很感兴趣,或者很重要的也可以下载下来做一备份。
第四,根据自己的资源在网络上更好的互动和分享,交流也是很重要的。
我个人就这么做的,希望能帮到楼主!

⑤ 职场如何更出色,要学会利用资源

资源整合是未来个体、企业做强做大的王道,成功者要借势、借力、借船过河。
很多成功者并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强,而是他能整合更多的资源。我们也把这个叫“借力”。
李嘉诚说,创业只有两个办法:造船过河和借船过河。显而易见,造船更需要实力。所以,最智慧的人,不是能力强,而是会借力。先借力,后能力,就是最智慧的人。当能力不强的时候,先借力,借船过河,叫养精蓄锐,当实力强大的时候,再造船也不迟!很多人,自己没有实力却要打造平台,乐于造船,一生都在造船,结果人财两空,忘记过河了。

⑥ 如何学会利用手中的资源

在19世纪80年代,搜索小行星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因为发现新的小行星的人不仅可以得到优厚的奖金,甚至可以荣获皇家的褒赏,从而成为社会的名流贤达。而且发现者还有一件令人羡慕的权利,那就是:为自己发现的小行星取名字。

就因为这个令人向往的权利,所以在小行星的发现史上,出现这样一件看来荒诞不经的事情:一个天文学家在报纸上登广告,要以250金镑的代价“出卖”他刚发现不久的一颗小行星的命名权。

难道这位天文学家是利欲熏心吗?不妨来看一下。

这位天文学家名叫帕里沙,是奥地利人。自幼才华横溢,大学一毕业就当上了一个海军天文台台长。在他从事研究的50个春秋中,一共发现了125颗小行星,是个不可多得的佼佼者。可是这位教授从不屑于对上司阿谀奉承,因而事业上的成就并没有为他带来名利地位,相反却丢了饭碗,被迫到了维也纳天文台。

帕里沙热心科学,对于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从不耿耿于怀,正因为这样,才使他成果累累,成为一个杰出的小行星问题权威。

为什么他要“出卖”小行星的命名权呢?

原来,根据计算,在1886年8月29日将要发生一次日全食,最理想的观测地点在非洲。作为一个天文学家,帕里沙怎么能放弃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呢?当时帕里沙也决心要远渡重洋去非洲观测,可是生活清贫的他却连路费都凑不齐,哪来的供观测研究的经费呢?开始时他去求助于政府,他向政府机关大力呼吁,可是皇家认为研究日全食又不能掠夺到新的殖民地,所以一份份的申请报告、观测计划都石沉大海。不得已,帕里沙只有转向社会,为了科学的需要,他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违心地去拜访社会名流、富绅巨商。然而几个月下来,帕里沙没有一次不是满怀希望而去,双手空空而归。

时间一天天过去。帕里沙不免心灰意懒,可是他仍然不想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他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有一天,由于心情太坏,他来到了公园散心,一直到晚上他都没有回去。走在满天繁星的夜空下,看着头上点点星光,他对着天空想:那么多星星有什么用,又不能换来钱,唉!突然,有一个想法窜进了他的大脑,用星星换钱。接着他又想到了前几个月刚刚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于是他在报上登出了上文提到的那个广告:为了要到非洲去观测日全食,他愿意把刚发现不久的(250)号小行星的命名权转让他人,代价是250金镑。

广告刊出后,一位名门贵族阿尔拔·冯罗捷欣德男爵便欣然前来求见,双方寒暄儿句后,立即言归正转,三言两语,交易马上拍板。阿尔拔·冯罗捷欣德男爵一面掏出金币,一面交给帕里沙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他妻子的芳名——贝蒂娜。他希望让他的爱妻能在天空中神游。

如果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时。不要太早放弃,只要用心去想就一定会有答案。想想自己手中都有哪些可利用的资源?想清楚了。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感悟财富》

⑦ 如何有效的利用身边的资源

如何有效的利用身边的资料。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要把我身边的资料寄到一起好好读读,看看自己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料更好的发展。发展自己光明正大。以上问题回答完毕,谢谢。

⑧ 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

勤快是关键,多动脑筋,不懂还是得多问,因为每个人的利用的东西,程度都不同,所以也得因地制宜。

⑨ 如何利用自己掌握资源,发展业务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为了向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节目内容
需采取多种方式,利用网络接入资源优势,发展有线电视数据业务
由于在数据业务方面有共同的特性,可以吸纳移动通讯资源优势,
采取合作运营模式.随着宽带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宽带化、业务一体化、服务个性化
将是21世纪信息网络的时代特征,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不争的共识.数据、语音、视频三项业务的融合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必须结合市场需求认真分析,
利用自己掌握资源,发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