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广东的水资源有多少
扩展阅读
工地上用什么工具车好 2024-11-17 20:15:38
石油与外汇有什么区别 2024-11-17 20:13:18

广东的水资源有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2-23 09:18:16

㈠ 广东省水资源情况

整体水量充足,珠江三角洲地区水体被污染的很厉害。东莞基本没有清澈的自然水系了

㈡ 广东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一)全省水资源总量及特点。
广东省年均降雨量为1771毫米,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830亿立方米,年均入境水资源总量为2361亿立方米。流经广东省的西江、北江、东江和韩江年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分别为708.4亿立方米、144.3亿立方米、134.4亿立方米和86.1亿立方米。广东省水资源利用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低。全省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为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资源占有量。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汛期降雨径流占全年的70%—85%,主要以洪水的形式出现;枯水期易出现旱情。各区域自然分布的水资源与各行政区的需水量不一致。三是水质总体较好,局部河段污染严重。全省各江河水质良好,其中,19个地级以上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漠阳江、潭江等江河干流水道水质一般优于III类,除个别河段外跨省界河流水质均达到II类至III类。但局部地区河段污染严重,流经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河流江段及水量较小的跨市河流水质一般为IV类、V类。
(二)需水预测。
以2005年为基准年,在正常来水年份情况下,预计2010年和2020年全省河道外需水量分别为494亿立方米和5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需水量分别为230亿立方米和195亿立方米,工业需水量分别为168亿立方米和223亿立方米,生活需水量(含生态用水)分别为96亿立方米和99亿立方米。
(三)主要成效。
1.水资源调配体系综合利用能力进一步加强。至2005年底,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64.07万公顷增加到162.87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7.5%.现有引水、提水和调水的工程规模达512亿立方米,基本满足全省城乡用水需求;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8.8%;农村饮水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东深供水四期改造等工程的建成使用,有效加强了对香港和深圳等地的供水保障;通过合理调配主要水系,河道生态需水保证率达到80%,江河通航能力进一步提高,小水电开发成效显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2.防洪排涝体系不断完善。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已建成江海堤防1.6万公里,大中型水库317座、总库容达358.6亿立方米;已建成机电排灌工程3.6万宗、总装机容量达126.8万千瓦。全省水文站网、重点江河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和重点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初步建成,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大江大河、重点地区、重要防洪工程体系和洪水调度方案及各类应急预案。
3.水资源非工程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省已初步形成区域和流域相结合,以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水生态保护和防治水害为主体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初步建立起水政策法规体系和覆盖全省的三防指挥系统;编制完成了水功能区划和水源保护区设置规划,开始实施限制排污总量方案和排污口监督管理。
(四)主要问题。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水环境改变的影响,全省防治洪涝、干旱、水污染和咸潮上溯等水患的任务艰巨;随着全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综合利用中供、用、排、耗关系和用水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区域水生生物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配置能力亟待提高。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用水需求量激增,但蓄水能力不足,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粤北山区调蓄能力相对较强,但需水量相对较小,水资源未充分利用;东江流域和雷州半岛资源性缺水严重;西江水量丰富,但利用率低;农村供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自来水普及率仅为738%,大部分地区缺少备用应急水源。
2.部分水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亟待解决。全省主要江河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仅为57.6%,城镇污水处理率仅为40.2%,大中城市河段污染较为严重,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恢复能力不足,部分水库水质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水生生态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珠江三角洲及粤东等地区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已出现水质性缺水问题。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城乡人均耗水量偏大。全省水资源已利用量占主要江河可利用量的30%,其中,西江利用率仅为1.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47%,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0.5.广东省年人均用水量为499立方米,高于全国人均427立方米用水量;城乡人均生活用水量分别为每日227升和每日147升,分别高于全国城乡人均每日212升和每日68升的生活用水量。
4.防洪减灾能力有待提高。主要江河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防洪(潮)能力不强。县级以上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仅为40%;部分水利工程设施老化,配套不全,存在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理的现象;水情监测预报能力和防治山洪灾害能力不强,城市与农村、沿海地区与山区的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发展不平衡。
5.水资源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各涉水部门协调机制以及江河水库水资源统一调度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基层水资源管理组织亟待健全,水资源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㈢ 广东水资源总量

水源布局
一、概况
深圳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240m3,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 是一座严重缺水的城市。近十年来,通过不懈努力,初步建成了以境外东江引水为主、本地水库蓄水为补充的水源供应网络,基本保障了我市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截止2003年底,全市已形成的水资源可供能力为15.7亿m3,2003年我市实际耗用水资源量为14.25亿m3,水资源可供量略有余地。但是,同时应该看到,2003年我市的城市供水增长率为13.6%,创十年来最高,部分区域由于工程措施原因,仍然存在缺水的局面。根据我市水资源规划,2010年我市需水量为19.43亿m3,其中有15.93亿m3将依靠东深供水工程和东江水源工程以东江引入。如果我市城市供水量持续2003年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08年,我市将出现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解决好水资源供应问题,是关系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我市水资源利用现状
1、本地水资源概况
我市现有水库196座,其中中型水库(库容1000万m3以上9座),小一型水库(库容100-1000万m3)65座,小二型水库(库容10-100万m3)121座。最大的水库为铁岗水库,有效库容仅为4900万m3。主要供水水库为中型水库,总库容为3.275亿m3。
我市地下水资源贫乏,全市地下水可开采总量为1.92亿m3,但不具备规模开采条件,可供量约为0.6亿m3/年。
全市现状本地水资源在97%保证率下可供量约为1.96亿m3。
2、境外调水工程
省水利厅批准我市可以从东江取水总量为15.93亿m3/年,现状已经形成了12.23亿m3/年的供水能力。其中,由粤港供水公司经营管理的东深供水工程可向我市供水量8.73亿m3/年,我市东江水源工程已建成的一期工程可供水量为3.5亿m3/年。目前正在筹建的二期工程供水规模为3.7亿m3/年。
2003年东江供水工程和东江水源工程共向我区供水总量为8.35 亿m3。
3、原水输配水系统
根据水源规划,围绕东深和东部二大水源工程建设供水支线,完成输配水体系,实行境外水源的分配,是保障供水的重要环节。目前已建成的有铁岗至石岩支线、石岩至松岗支线、坪地支线、横岗调蓄工程等。正在建议的有梅林支线、笔架山支线、龙茜供水工程、大鹏半岛支线、大工业城支线、獭湖支线、盐田支线和北线引水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4、城市自来水供水概况
至2003年底,全市共有26家供水企业,水厂58座,自来水生产能力为442.2万m3/日。2003年全市自来水供水总量为12.28亿m3 ,平均每日供水量336万m3,比2002年增长13.6%,其中特区内供水总量为5.23亿m3,增幅5.9%,宝安区供水总量为3.96亿m3,增幅15.5%,龙岗区供水总量3.09亿m3,增幅26.6%

㈣ 广东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多少

广东年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约2200立方米的年人均水平,逼近国际公认的年人均水资源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

㈤ 全世界、中国、广东、深圳每一年使用的水资源总量是多少亿立方千米还有人均占有量是多少

159亿,人均2.3亿

㈥ 广东的水资源分布

广东集水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43条,其中独流入海的河流52条。广东的河流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水量大,汛期长。广东各地产水模数都在10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以上,比全国平均产水模数高出2.4倍。省内各河平均流量均较大。韩江的流域面积仅为黄河的4%强,但多年平均流量为黄河的53%。广东河流的汛期大多达半年之长。 二是各河流量的变化比北方的河流小,但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如北江石角段,丰水达6500立方米/秒,枯水仅为几百立方米/秒。 三是河流含沙量少,但输沙总量仍相当可观。广东河流多年悬移质含沙量为0.09—0.25公斤/立方米,在全国属于较小的。但因广东水量丰富,河流输沙量仍相当可观。西、北、东三江所带的泥沙,每年达八九千万吨。 广东最大的河流是珠江,其它主要河流有韩江、榕江、漠阳江、鉴江、九洲江。 珠江流域 是一条很奇特的河流。它没有统一的发源地,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也没有共同的出海口,最后由蕉门、虎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等八个口门流入南海。珠江多年平均径流量3412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径流总量的13%,相当于长江的1/3,而为黄河的7倍。 韩江流域 位于广东省东部,为广东第二大河。韩江上源为汀江和梅江,两江在大埔三河坝汇合后称为韩江。从三河坝至河口约410公里。韩江流域面积3.01万平方公里,广东境内占65%。 鉴江流域 是广东西部最大的河流,发源于信宜山猪坳,干流长211公里,流域面积9445平方公里,其中在广西境内约790平方公里。
水资源
广东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降雨。广东多年平均径流深度为1012毫米,年径流总量1800亿立方米。本地水资源总量186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33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467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60亿立方米。省外流入的过境水量2330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3044.8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4807.1立方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不少地区存在明显缺水矛盾。同时,广东水力资源不甚丰富,全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72.8万千瓦,仅占全国的1.6%。

㈦ 全世界,中国,广东,深圳的水资源总量(亿立方千米/年),人口是多少亿,水的人均占有量是多少急!!!

世界水资源总量 14.5立方千米 人口 50亿 人均占有量 12900
中国 2.8万亿 人口 13亿 人均占有量 2695
广东 4.2亿 人口 7859人 人均占有量 2100
深圳 0.0193 人口 1200 人均占有量 中国的1/3

㈧ 广东喝深圳得水资源总量分别是多少还有他们的人口喝人均占又量

世界水资源总量
14.5立方千米
人口
50亿
人均占有量
12900
中国
2.8万亿
人口
13亿
人均占有量
2695
广东
4.2亿
人口
7859人
人均占有量
2100
深圳
0.0193
人口
1200
人均占有量
中国的1/3

㈨ 广东水资源的分布是什么啊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

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用水:逐年增长

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1980年以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年平均增长量仍有62亿立方米左右。

在这期间,全国的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比例则有所增加。

与2001年比较,2002年生活用水量增加了1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90亿立方米。

在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亿立方米的是新疆、江苏和广东,约占全国用水量的25.5%;工业用水占其总用水量30%以上的是上海、重庆、湖北和江苏。

水质:不容乐观

根据环境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2003年,我国7大水系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其中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I~Ⅲ类水质要求。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下去,究竟还有多少水是我们能饮用的。

排污:冲破最后防线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已达到631亿吨,这相当于我们每人每年排放40多吨的废污水,而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海。以长江流域为例,在废污水排放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别占75%和25%左右,在流域涉及的18个省、市和自治区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苏、上海和江西6省市的废污水排放量占流域总量的84.6%,是废污水的主要产生地。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有机物、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汞、镉、铬、铅、砷等。在21个干流城市中,上海市排放的废污水量约占21个城市排放总量的30.7%,武汉市占18.1%,南京市占15.8%,重庆市占8.8%;四大城市合计占73.4%,是长江最主要的污染源。由于污染严重,长江岸边形成许多污染带,在干流21个城市中,重庆、岳阳、武汉、南京、镇江、上海6市累计形成了近600千米的污染带,长度占长江干流污染带总长的73%。

中国水质性缺水样本之上海篇

市内河道蜿蜒、黄浦江水身边流、紧贴长江与东海的上海,享有“东方水都”的美名,然而,它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

与中国北方一些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不同,上海有水,但缺的是好水。尽管上海的水资源总量较为充沛,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从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来看,上海的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45立方米,比北京还少,大大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世界人均8840立方米)的水平,也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750立方米的用水紧张线,全国排名仅为第23位。

上海地处长江、太湖两大流域下游,水质既受到上游水污染的影响,又有本地污染源的危害,在水资源上的最大问题是水污染和水环境恶化,是一个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城市。据环境部门对上海主要河道的断面监测,上海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仅剩下1%,劣V类水质却占到68.6%。

黄浦江的污染危机

黄浦江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上海市民80%的饮用水来自黄浦江。尽管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黄浦江环境整治力度,但“隐形”污染依然触目惊心。目前,每天仍有数百万吨废污水排入黄浦江,一年则高达20亿吨,比全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径流量还多,致使黄浦江及其支流的水质终年维持在Ⅲ类至V类之间(国家规定饮用水水源水质必须在Ⅱ类水以上),这已经给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形成较大压力。由于黄浦江取水量的不断增加,而上游来水不足以稀释排入的污水,影响到黄浦江的自净能力,加重了水质污染程度。同时,又因黄浦江是潮汐型河流,咸潮入侵更使得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对城区的水厂取水口造成极大威胁。

很多来过上海的外地人,都对上海自来水浓重的漂白粉味记忆深刻。这座城市的水源——黄浦江的污染程度,已经让在水资源方面颇富优越感的上海人感到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