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资源科学体系有哪些
扩展阅读
我的世界怎么把钻石加速 2024-11-17 22:55:26

资源科学体系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2-24 00:54:23

Ⅰ 车辆工程专业资源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职业学校比较热门的专业有:
1、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2、生物技术类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资源科学等。
3.、现代医药类专业: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等。
4、汽车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等。
5、物流专业: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等。
6、管理类专业: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等。
7、法律类专业:法学、国际法、国际经济商业法、国际商法等。

Ⅱ 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有哪些方面构成

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
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
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
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造成巨大的变化,产生新的社会需求,
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是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
1 网络信息资源流
1·1 信息资源(IR)和网络信息资源(NIR)
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流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确对信息
资源(IR)概念的理解。目前关于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很多
种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狭义的理解,
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
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
信息、数据库等,这都是限于信息本身的。而广义的理解,
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恶
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
金等各种资源。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
大潮流,与传统的细细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
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
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
(NIR)新的内涵。网络信息资源指在互联网上以各种方式
存在并传播的信息集合。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因特网信息
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没有连入因特网的信息资源。
与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具有明显的不
同,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
息资源,它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
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
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集合。主
要表现在它以电子数据作为主要的承载形式,既可以是文
本信息、图像信息,又可以是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
此外网络信息资源无论是在规模上、分布上,还是更新速
度等方面都是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所无法比拟的,所以,
如何按照网络信息的特点和网络用户的信息需要对网络信
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
十分迫切的重要问题。
1·2 信息资源流
信息资源流是有序运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与河流水系
一样,信息资源流的形成也必须至少具备源头、渠道和目的
地三个要素。信息资源流的源头是拥有生产信息资源能力的
人或机构;流通渠道一般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这两
者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信息交流的通道,如图1所示。
目的地则是需要信息资源的人即用户。与河流水系不
同的是,信息资源流的源头与目的地常常可以互换,彼时
的源头此时可以是目的地,此地的源头在彼地可能是目的
地,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也可以同时既充当目的地又充当源
头。因此,信息资源流的运行与控制比河流的运行和控制
复杂、艰难的多。
一般来说,任何正常的具有思维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
信息资源流的源头,同时又必然是信息资源流的目的地。
在实际生活中,信息资源流的源头多为那些善于发掘、创
造和积累信息资源的人,如科学家、教师、作家、记者、
律师、管理者、工程师、决策者等。一般大众更多的是充
当信息资源流的目的地角色,他们接受信息资源,将其转
化为物质、能量或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在信息资源流流动
的过程中,出于永久利用、反复利用和有效利用的目的,
人们也常常通过人工设施来“拦截”和“储蓄”信息资源
流,这样就形成了类似“水库或人工湖”的图书馆、档案
馆、情报中心、信息中心等形式的信息资源中心。信息资
源中心既可以改变信息资源流的流向和时间,在用户需要
时为其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又可以通过类似发电的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以改变
信息资源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品位,实现信息
资源的增值。
1·3 信息资源交流
信息资源交流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是人们为实
现资源共享而对信息资源流实施组织规范、引导和控制的
过程。从要素分析的角度认识,信息资源交流的出现和存
在需要具备交流者、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信息资源)、交
流媒介和控制者等要素。这些要素依据一定的方式可整合
为特定的信息系统,如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
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信息中心等,虽然它们的具体交流
内容、方式和任务各不相同,但究其实质都是对信息资源
流的管理与控制活动。
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组织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Internet是一个基于GDPP/IP协议连接的计算机网
络的网络,对整个互联网来说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管理机
构,任何政府、企业、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以任何方式发
布信息,所以即使采用同一种组织方式来组织管理网络信
息资源,其信息描述语言、表达方式也有很大差别,这就
增加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管理的难度。目前网络信息资源
的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以下两
个方面。第一,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体系不完善。分
类法符合人们按类检索信息的习惯,虽然传统的文献分类
法的这种分类思想广泛应用于网络信息组织中,但目前只
有少数网站,如CERNET、超星数字图书馆采用传统的分
类工具组织网络信息,大多数门户网站都采用自编的分类
体系进行信息组织,网站的分类目录是以网络信息的主题
作为聚类的主要依据,是分类法与主题法的结合,其类目
的划分不是严格的等级列举式,类目的排列不局限于类目
之间的内容联系和逻辑关系,这些分类体系的设计主要从
网络信息的特点和网络用户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广大网络
用户利用网络信息提供了一定方便,但这些分类体系的设
置在分类标准的选择、一级类目设置的数量、分类体系展
开的层次、类目的排列等方面各自为政、自成体系,规范
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给用户理解和使用不同网站的资源
带来困难,不利于网上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2·2 搜索引擎的搜索质量不高
利用搜索引擎来组织信息资源,对用户来说其最大缺
陷是查准率很低。这主要是由于在信息标引过程缺乏人工
干预,导致准确性较差,加之检索软件的智能化程度又不
很高,造成检索误差较大。人们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
索时,虽然一次检索输出的结果可能很多,但往往会包含
许多的重复、虚假信息,即检索噪音较大。再者,不同的
搜索引擎有不同的检索项选择、检索界面,不同的句法要
求和对符号、标识符的处理,因此检索策略的构造输入方
式也会直接影响检索结构。许多搜索引擎并没有覆盖所有
网络信息资源,对用户来说也存在查全率较低问题。此外,
许多存储在各类数据库中的信息,搜索引擎无权访问。这
些都极大地影响搜索引擎的查全率。
3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核心
高校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服务学习和教学,也是高校
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拟定高校管理理念时,必
须以信息技术时代为背景,以学习和教学为指向,要着力
于学习时空的开放化,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现代
化。上个世纪90年代,卢泰宏教授提出: IRM (信息资源
的技术管理的英文缩写),它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
约化。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
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
3·1 人文角度
人们试图通过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相互协调,将
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结合起来,实现高
速信息网络资源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机体系和
健康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这些手
段的综合运用改变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的单依靠
技术的单一模式,解决了许多技术手段无力解决的问题,
有助于客服网络迅速膨胀和无序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创
造和谐、均衡、有序的信息环境,并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
能,因此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方向使
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在网络信息资源的
管理实践中,这三大模式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3·2 技术角度
人们除了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研究解决大系统的稳定
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主
要是用情报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
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即对应于网络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
其研究内容是新的网络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和网络信
息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分布、采集、组织、存储、检索、传
播与服务。
3·3 经济学角度
经济信息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状态及变化的客观反映。
它本身具有一些特殊性:定量分析模型较难建立;生命周
期较短,不具备无偿共享性;目的性和有序性程度高;在
特定范围内会终止等。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系
统,这个系统将计算机、通讯网、信息资源网、信息生产
者(提供者)、信息消费者(用户)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生产、分配、流通和利用模式,
引起整个信息产业革命。以高速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活
动具有与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和媒介,存在着供求
关系,投入产出关系和费用效益等方面的问题,有必要按
照经济规律,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
活动进行经济管理,使网络信息资源的实现最优配置,获
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最佳效益。对应于网络信息资源
的经济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网络信息资源服务业引发
的经济问题,研究内容是因特网产业结构与管理,网络环
境中的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市场的运行与管理等。
4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4·1 管理人员角度
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和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
的信息需求,如何调动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以提高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效能,如何改进和完善信息
技术以期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如何促进和维持信息资源管

■信息化与网络建设
理系统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循环等,都属于管理功能的范畴。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由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在高校,一般
指的是图书馆信息服务部、校信息中心等老师)控制和操
作的过程。如何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在多大程度上满足
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一个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能够达到什么样
的运行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
整体结构、素质和能力。一个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最好既了
解信息资源及其交流过程,又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并掌握
各种适用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是信息资源管理
的主体,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追求也有惰性。一个具
体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必须灵活的运用管理理论、心理学
理论、社会学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及经验知识,才能最大
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信息用户提供
更高的信息服务。
4·2 信息资源角度
在现代信息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
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将不再是从事具体的信息资
源的采集、组织、存储、检索、开发和传播工作,而将主
要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并设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信
息技术,然后由这些信息技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代替人来
完成上述这些具体工作。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
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
节省开支,提供系统的反映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
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世界提供的大型数据库有1万多个,
总记录数上百亿,这些数据库通过发达的网络向机关、团
体、学校、公司以及个人提供各类科技信息、金融信息、
商业信息、文化信息等。
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可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显得比较
匮乏,我国现在有可读的信息资源还是很少。虽然与发达
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太令人满意,但是我国
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也有相当的成就,特别是
高校系统内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如: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超星数字图书馆”、重庆维
普资讯公司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集团
公司推出的“万方数据库”等,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
杂志社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数据库”等更是将我国
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4·3 构建系统角度
EMIS (“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英文缩写)的建立
涉及的技术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技术问题,还是一个
包括人和管理手段在内的管理系统问题。建立EMIS一般应
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指导思想的确立;另
一个是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模块设计。按照支持教育管
理的信息技术和系统特征与功能,一般可将其划分为以下
几个模块:信息通信支持模块;协调支持模块;过滤支持
模块;决策支持模块;监控和保障支持模块;智能信息处
理模块。将这些基本模块与学校管理的指导思想相结合,
配以相应的技术支持,使EMIS为高校的管理创新发挥出更
大的效能。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资源交流过程和管理相契合
的产物,是围绕用户信息需求的产生和满足而形成的闭环
系统,即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它是高校EMIS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子系统,它是由信息资源、信息用户、信息技术、
管理信息、经费和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等要素组成的整体。
它的运行有赖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功
能的实现。知识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同样高校网
络信息资源管理建设与发展也离不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
统的建立,这是高校实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先决条件,
也是构造网络信息资源交流网络的要求。高校应加强网络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信息资
源管理系统能为高校提供信息资源交流的平台,为知识共
享提供友好的界面。校园网及分布于不同物理位置的数字
化设备,是构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基础设施,既可面向校
内外开放,也可以将校园的专有成分纳入系统之中。为了
推进高校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进程,必须建设一个宽带、
高速、可靠、安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遍布校园各个角
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将其作为沟通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
桥梁,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而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手段。
同时要做好接口功能,实现与校外网站的有效连接,以充
分利用国际、国内的信息资源,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流
通,使信息资源流动起来,构建数字化校园,建立递增收
益网络。
该系统以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为起点,通过信源分
析、信息采集与转换、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信息检索、
信息资源开发和传递等环节,最终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其过程如图2所示。与纯粹的信息资源交流过程相比,网
络信息资源管理具有更为明确的目的、更为严密的组织和
更为强烈的服务特征。

[1]张晓霞.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管理[J].教育
导刊, 2002, (10).
[2]钟守真,李月琳.信息资源含义探析[J].中国图书
馆学报, 2000, (1).
[3]朱先云.试论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J].教育
探索, 2002, (1).
[4]陈戈止.信息管理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
社, 2005.
[5]林莉,刘元芳.知识管理:世纪高等学校管理改革的
新范式[J].科技与管理, 2003, (2).
[6]沙勇忠.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J].情报资料工
作, 2002, (1).
[7]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
出版社, 2004.
[8]胡昌平,谷斌.网络信息资源的社会化组织与开发构
想[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 (4).
[9]黎晟.信息时代的高校管理创新[J].教育探索,
2003, (11).
■信息化与网络建
生活工作的各个层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回顾我国政务信息化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以桌面字处理工具为典型的个人办公工具软件阶段,计算机应用提高了个人工作效率。(2)基于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以C/S体系结构应用为特征阶段,这一阶段基本实现了部门级的数据处理、公文处理等的自动化。(3)基于符合Internet/Intranet技术标准的平台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不仅在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而且应用范围已从部门内部、部门之间扩展到行业/系统内部,乃至跨部委跨系统。

在Internet应用方面,政府部门已陆续建立了自己的Web服务器和网站,有的还实现了一些简单的网上业务。但由于各相关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差异和经验欠缺,电子政务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相反,不少政府站点在规划建设、管理维护以及安全性方面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各级政府部门还有待建立和完善从页面制作、审批、更新,流程管理,应用开发,安全性保证,与后台应用系统(如OA和业务系统)集成的以及客互支持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运营方法和技术平台。

电子政务应用与一般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既紧密相关,又在应用侧重点、用户群体以及采用的技术等方面都有所差异,总的来说,前者在用户的范畴上包含后者,电子政务是更广义上的政府办公自动化或者理解为“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文档中国doctxt.net

实施原则:

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及成熟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开放性及安全性原则;标准化原则;可扩充性原则;可维护性、可管理性原则;节约性原则

实施步骤

首先,在组织内部构建通信平台(如电子邮件系统、电子论坛等),工作人员之间建立网上信息交流和初步的网上协同工作。

第二,在组织内部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得以普遍提高,基本建立起网上协同办公的意识之后,考虑在办公网络内进行一些日常工作流程如公文审批、常用申请 、会议管理、档案管理、信息采集审批与查询,以及各部门的日常业务等。在这一阶段,基本实现组织内部办公自动化。

第三,在Internet上建立公用网站,进行信息采集、发布,部门间公文交换乃至简单的电子贸易等,将办公自动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跨行业、跨部委。此时,基本实现电子政务。

在以上过程中,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自始至终都是十分重要的。是否建立起强健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第一部分 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功能需求:

一般来说,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应以公文处理和机关事务管理(尤其以领导办公)为核心,同时提供信息通讯与服务等重要功能,因此,典型的办公自动化应用包括公文管理、督查管理、政务信息采集与发布、内部请示报告管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领导活动管理、政策法规库、内部论坛等应用,另外鉴于Internet在日常办公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办公自动化系统应该与Internet留有平滑的接口。
文档中国doctxt.net

一、提供电子邮件功能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本需求

在一个办公自动化系统中通常包含了多个应用子系统,如发文、收文、信息服务、档案管理、活动安排、会议管理等等,可以将电子邮件信箱作为所有这些办公应用子系统的统一接口,每一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电子邮件信箱就可以了解到需要处理的工作,而不必经常性地来回检查不同的应用系统,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以电子邮件作为统一入口的设计思想,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用户的友好性和易用性,减少培训的工作量。

二、处理大量的复合文档型的数据信息

办公自动化所处理信息的载体大多是以文件、报表、信函、传真等形式出现,因此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典型的文档处理系统。这些区别于传统数据类型的信息,就是“非结构化数据”、“复合文档数据”或“对象数据”。

一般认为,关系数据库系统(如Oracle、DB/2、SQL Server、Foxpro等)适合传统数据类型(结构化信息)的表示和存储,但是对复合文档数据的处理并非能够完全表达信息和存储效率最高。因此,“文档数据库”或“对象存储”的概念就被引入数据库领域,其目标就是针对新出现的需求,高效率地表达和存储管理“复合文档数据”。 当然,传统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也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经常不可或缺的。 文档中国doctxt.net

办公自动化系统由于其对复合文档数据的处理要求,必须以文档数据库为核心建立,同时选择性地结合关系数据库。

三、包含大量的工作流应用

所谓的工作流就是一组人员为完成某一项业务所进行的所有工作与工作转交(交互)过程。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的大多数应用如公文审批、各类申请等。每一项工作以流程的形式,由发起者(如文件起草人)发起流程,经过本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处理(如签署、会签),最终到达流程的终点(如发出文件、归档入库)。

工作流程可以是互相连接、交叉或循环进行的,如一个工作流的终点可能就是另一个工作流的起点,如上级部门的发文处理过程结束后引发了下级部门的收文处理过程。工作流程也可是打破单位界限的,发生于机关与机关的相关单位之间。

在相当程度上工作流自动化有三种实现模式。即:基于邮件的、基于共享数据库的、基于邮件和共享数据库结合模式(即“群件模式”)的。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群件模式结合了“推”、“拉”技术,充分发挥了不同技术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是理想的办公自动化流程处理模式,也使办公自动化人员拥有了完整的信息技术工具。

四、支持协同工作和移动办公
文档中国doctxt.net

在日常办公中,办公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意见,才能作出某种决策。而这种在群体中互相沟通、合作的工作方式就是所谓的“协同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异步协作方式如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以及同步协作方式如网络实时会议正在逐渐成为除了人们面对面开会之外的新的工作方式,它们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参加到协同工作中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谓的“移动办公”就是提供办公人员在办公室以外的办公手段,他可以远程拨号或登录到出差地的网络,通过电话线或广域网络,随时可以访问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费用,办公人员还可以选择“离线”工作方式,即将需要处理的信息先下载到本地便携机上,然后切断连接,“离线地”处理信息(例如他可以在旅途中批阅公文,起草电子邮件等),工作完毕才再次接通连接将自己的工作结果发出以及再次下载新的待办信息。

Ⅲ 什么叫资源.资源有哪些类型.简述资源科学体系

①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狭义的资源则仅指自然资源
②按照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可分为地下资源、地表资源;按照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可将其划分为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按照其利用方式可将其划分为直接生活资源和劳动资料资源);
按照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经济关系可划分为四类: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藏资源。它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其储量有限,开发利用之后不能再生,利用一部分就少
一部分,直至枯竭。
③、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有:综合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社会资源学。
综合资源学包括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和资源经济学等;
部门自然资源学包括气候资源学、生物资源学和水资源学等;
社会资源学包括人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科技资源学等。

Ⅳ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是什么

是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5年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属于一级学科地理学。详情请参见http://www.igsnrr.cas.cn/xwzx/tzgg_1/200607/t20060706_1813206.html

Ⅳ 资源科学的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库》之一。
资源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相互交叉的边缘应用科学,它是研究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相互关系、资源经济系统与资源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资源科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各类资源的基础学科。
资源地学、资源生态学与资源经济学是资源科学的三个理论分支学科。
本书在讨论资源分类的基础上提出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包括基础资源学、部门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并提出“三维”框架的设想。本书共撰写16 门分支学科,包括各分支学科的定位、定义、研究对象、任务与主要内容,学科的理论基础,发展趋势等。本书将21世纪资源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概括为六个方面,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与社会的研究和资源安全战略的研究。在资源科学体系方面阐述了发展与完善资源科学体系应包括资源科学的理论化、信息化、工程化和管理科学化等四项内容。
本书可供资源科学、地学、生态学与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专业人员参考。

Ⅵ 请问资源科学中的CIP体系指的是什么

由于对资源学科定位有差别,国内外同行对资源学科体系划分有明显的不同。特别是有许多从事资源研究的学者,通常把资源类型划分与资源学科划分相提并论;或把资源学科划分与资源领域人才培养的专业划分相等同。如前所述,在美国的CIP体系中,学科体系共划分为4级,即学科门类——学科群(相当于我国现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所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学科(相当于我国现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所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专业(相当于我国现行授予学士学位学科、专业目录中的本科专业)。表1列出了在我国现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9]中,涉及资源学科(包括资源科学、资源技术学和资源管理学)的学科和我国现行授予学士学位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涉及资源学科的专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方案研究课题组(,上海交通大学),2002年12月,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方案(建议稿),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会议交流材料)。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现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资源学科分属经济学、法学、工学、农学、管理学5个门类,7个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而在现行学士学位(本科)专业目录中,资源学科分属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4个门类,6个学科,8个专业。与研究生专业划分相比,本科专业中增加了理学门类的专业,而没有法学门类的专业。基于以上涉及资源学科体系划分的方案,本文依据资源学科定位,资源属性及其形成过程,提出资源学科体系划分方案。

Ⅶ 科学包括哪些 基础科学包含哪些

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基础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逻辑学七门基础学科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边缘科学有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生物等。

1、科学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2017年9月1日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上科学课(未分科)。

在小学,科学课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究世界的兴趣,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将科学作为基础性课程。

在中考中占有较高的分值(各地的分值不同),其主要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内容;高中将科学细分成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在高考中(理科)占300分。

2、基础科学以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探索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成果是整个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对技术科学和生产技术起指导作用。

(7)资源科学体系有哪些扩展阅读:

根据当前我国基础研究的现状和科学发展趋势,学科发展布局的主要思路是立足于中国现状,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系,全面布局,协调发展,建立灵活柔性的调节机制。

因地、因时制宜地确定投入重点,稳步推进基础学科的发展,大力培育新兴与交叉学科,高度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

1、数学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数与形简洁、高效、优美的描述,是有内部抽象性和外部有效性的学科。一个国家的数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

应用数学是数学应用于科学与技术的纽带,包括:计算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微分方程与数学物理、控制理论、工业应用数学、组合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数学等。

2、物理学

物理学研究物质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其研究成果推动着现代技术的发展。21世纪物理学面临着粒子物理理论、统一所有作用力的理论、暗物质、暗能量等重大科学问题的重大挑战。

3、化学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及分子以上层次研究物质的合成与转化、分离与分析、结构与形态、功能与理论以及相关复杂体系化学过程的科学。

4、天文学

天文学研究宇宙中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形成、结构、活动和演化。21世纪天文学与物理学等学科的结合,使人类开始有条件向“最大”尺度的物理规律、“最深”层次的物质结构等重大科学问题发起冲击。

5、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研究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对解决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至关重要。当代地球科学研究的特征,一是对地观测的迅速发展,二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形成。

6、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过程的基础科学,包括生物的结构、分类、形态、生理、遗传、发育、进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

7、逻辑学

是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学科。它是构造形式系统、表达知识、研发智能系统的必要工具。

8、边缘科学

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的边缘交叉领域生成的新学科的统称。边缘学科的生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些重大的科研课题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领域。

在研究过程中,便在这些相关领域的结合部产生了新兴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力学、技术经济等。

另一种情况,是运用一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另一学科领域的问题,也会形成一些边缘学科。诸如射电天文学和天体物理等。

Ⅷ 社区科学资源具体包括哪些

给的主要内

Ⅸ 什么叫资源,资源有哪些类型,资源科学体系请简述

资源: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客观基础。

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

资源的类型:

一、按照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征及应用的目的进行多种科学分类:

1、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可以将自然资源分为: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

2、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可将其划分为:

农业资源 (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
工业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林产品资源、草原产品资源)旅游资源;

二、根据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经济关系,即按照资源的性质,划分为四类:

1、环境资源:如太阳光,地热,空气和天然水等。这类资源比较稳定。

2、生物资源:如动物、森林、草场等。这类资源人类使用之后可以通过本身的生产繁殖再

生产出来。

3、土地资源:包括农用土地、城市土地等。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4、矿藏资源:包括能源、各种矿物等。它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其储量有限,开

发利用之后不能再生,利用一部分就少一部分,直至枯竭。

Ⅹ 资源科学专业学什么呀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的专业设置
来源:理学院 时间:2005年8月17日9:45 点击:134
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
开设专业 办学层次 开办时间 招生时间
地理科学(S) 本科 1999年 1999年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专科 2000年 2000年

地理科学(S)专业情况介绍
一.专业基本性质
我们的地理科学专业是在1983年招收首届学生的,当时,该专业为专科层次,学制二年,到1999年升为本科并招收首批本科生,学制为四年。对在本专业修得169学分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士学位。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的是掌握了地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在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进行地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专业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毕业生的人才规格是:
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初步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
2.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身心健康,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敬业精神;
3.掌握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了解本专业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较新发展;
4.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能独立地使用各种地图、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遥感应用技术,能进行初步的野外调查、社会调查和资料分析,具有基本的科研能力;
5.初步了解相近专业,如资源环境专业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6.掌握学习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胜任中等学校地理教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7.具有较强的寻找信息源、检索文献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8.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该语种的专业文献。
二.师资队伍情况
我们地理专业与我们地理专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名。其中,最长者年龄49岁,最年轻者年龄25岁,平均年龄39岁;有硕士学位者二人,其余均为学士学位;有教授职称者一人,有副教授职称者七人,有讲师职称者三人,中学一级教师一人,高级实验师一人,助教二人,实验师一人。
三.招生情况
我们地理专业的招生情况在各年度之间波动较大。1999年招生54人,2000年招生67人,2001年招生19人,2002年招生85人,2003年招生73人,2004年招生33人。1999级学生中有一人在毕业时考上了硕士研究生,2000级学生中有四人在毕业时考上了硕士研究生,2000级学生中有六人在毕业时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历届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大于90%。
四.实验和实习条件
我们地理专业设有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地球概论实验室、地质学和土壤实验室、气象学实验室、地图学实验室,实验条件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
我们开辟有秦皇岛柳江盆地、吉林长白山和辽宁大连等三处野外实习基地,其实习条件能够完全满足专业教学的基本需要。
五、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要课程: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育学,气象与气候学,地图学,地质学基础,地球概论。
六、课程类型及其课时比例
本专业设置的课程可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素质教育课六种类型。公共课共933课时,占总课时的33%;基础课共208课时,占总课时的7.4%,;专业基础课共676课时,占总课时的23.7%;专业课共686课时,占总课时的24.3%;选修课共167课时,占总课时的5.9%;素质教育课共160课时,占总课时的5.7%。
七、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其说明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约须10个教学周。其中的室内实验主要有地质、地图、土壤、普通化学、水文、气象与气候、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室外实习主要有地质地图实习、土壤植被地貌实习、人文和经济地理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
八、专业特色
与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相比,我们专业的最大特色是:在课程设置上,加强了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的教学,例如我们是全国各师范类地理专业中首个开设《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过程设计》课程的专业;在教学环节上,突出教育教学实习和教学技能训练,比如在《地理教学法》课程中使用了微格教学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完善教学技能;在培养目标上,既要为中学培养地理教师,又要为高等院校培养能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才。
我系的地理科学专业,在1997年被黑龙江省教委评为省级重点专业;在2002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对原有的省级重点专业进行的重新评估中,仍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该专业之所以能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主要是因为该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较全面,实践教学条件能够满足师范类地理专业教学的要求,各教学环节安排得合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较高,教学管理工作比较到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一.专业基本性质
我们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2000年招收首届学生的,该专业为专科层次,原来学制为三年,从2005年起改为两年制。本专业培养的是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和城镇规划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材。其毕业生的人才规格是:
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
2.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理论和方法的最新发展;
3.了解相近专业,如地理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熟悉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政策;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我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2000年招收首届学生的,
二.师资队伍情况
我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与我们地理专业所使用的是同一套师资队伍,所以在此就不介绍了。
三.招生情况
我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招生情况波动较大。2000年招生14人,2001年招生21人,2002年招生32人,2003年招生26人,2004年招生19人。历届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考专升本了,其余人的一次性就业率约为90%。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管理科学。
主要课程:城市地理学,土地评价与管理,城市规划概论,建筑概论,区域分析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学,自然资源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地质学基础。
五、课程类型及其课时比例
公共课396学时,占总学时的21.7%。
基础课222学时,占总学时的11.3%。
职业基础课292学时,占总学时的14.9%。
职业技能课576学时,占总学时的29.3%。
选修课320学时,占总学时的16.3%。
素质教育课160学时,占总学时的8.1%。
六、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其说明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室内实习和野外实习等。野外实习约需4个教学周,主要有自然地理环境实习和城市规划实习。室内实习主要有岩石、矿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与区域规划等。
七、专业特色
本专业不同与其他院校同级同类专业的特点是,突出了城市和环境规划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培养城市环境规划管理人才为主。